二葉式主動脈瓣狹窄患者,TAVR術後腦缺血風險高!JACC刊登浙醫二院...

2020-12-05 瀟湘名醫

目前,即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不開胸換瓣術)已成為治療症狀性重度主動脈瓣狹窄的重要手段,其適應證已擴大到外科手術低危的患者。

大多數人的主動脈瓣有三個瓣葉,但部分人只有兩個瓣葉,這種二葉式主動脈瓣狹窄是TAVR治療的難點。而由於其獨特的形態特徵,許多隨機臨床研究並沒有納入二葉式主動脈瓣狹窄患者。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王建安教授等在JACC發表的TORCH註冊登記研究顯示,與三葉式主動脈瓣狹窄患者相比,TAVR術後二葉式主動脈瓣狹窄患者可能容易出現更嚴重的腦缺血病變,不僅病變數量多,且病變體積更大。

TAVR術後平均5天時,通過彌散加權磁共振成像檢查,研究者發現,兩類主動脈瓣狹窄患者中新出現腦缺血病變的患者比例相似。

然而,二葉式主動脈瓣狹窄患者新出現的腦缺血病變平均為4處,腦缺血病變總體積平均為290 mm3,而三葉式主動脈瓣患者平均僅2處病變,腦缺血病變總體積平均為140 mm3。

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二葉式主動脈瓣、應用自膨式人工瓣膜、後擴張、手術時間長均是TAVR術後新發腦缺血病變的獨立預測因素。

另外,二葉式主動脈瓣狹窄患者更多應用自膨式人工瓣膜(96.4% vs. 75.2%),手術時間更長(60 min vs. 53 min),後擴張率更高(63.9% vs. 48.8%)。

研究者指出,該研究首次觀察了二葉式主動脈瓣狹窄患者TAVR術後磁共振顯示的腦缺血病變發生情況。就腦損傷併發症而言,未來需要開展研究評估TAVR是否適用於二葉式主動脈瓣狹窄患者。

對於行TAVR的患者,尤其二葉式主動脈瓣狹窄患者,可考慮推薦植入腦血栓保護裝置,以避免出現腦缺血病變,防止神經和認知功能惡化。

二葉式主動脈瓣狹窄患者的主動脈瓣通常嚴重鈣化,瓣葉融合有脊,同時伴隨主動脈病變(升主動脈擴張),這些可能需要額外對主動脈進行手術治療。

另外,這類患者的手術更複雜,手術時間較長,通常需要後擴張,這些可能導致TAVR術後腦缺血病變發生風險增加。

事實上,阜外醫院吳永健也曾在本刊發表述評,認為中國外科中低危患者由於主動脈瓣嚴重鈣化和高二葉瓣發生率,不開胸換瓣治療挑戰重重,需要審慎。

在JACC同期述評中,專家同意作者的建議,即二葉式主動脈瓣狹窄患者行TAVR時可能需要實施有效的腦血栓保護策略。他們也同意,二葉式主動脈瓣狹窄患者行TAVR需要審慎選擇適應證。述評專家認為,還需要改進相關的器械和手術。

專家指出,與三葉式主動脈瓣狹窄患者相比,二葉式主動脈瓣狹窄患者年輕得多,風險較低,這樣他們的生活方式和預期壽命都受TAVR每個未解決的問題所影響,包括瓣膜置入不理想、瓣膜衰竭可能加速、需要植入起搏器、擔心神經系統受損。

在這種情況下,外科換瓣術可有保證,還可處理複合病變,如升主動脈、二尖瓣前葉、左室流出道異常,既有效,目前也能微創實施。

TORCH註冊登記研究為一項始於2016年6月的單中心前瞻性隊列研究,研究者對其中204例接受TAVR的嚴重主動脈瓣狹窄患者數據進行了分析。

在204例患者中,83例(40.7%)為二葉式主動脈瓣狹窄患者,其中56例為0型(67%),27例為1型(33%);餘121例為三葉式主動脈瓣狹窄患者。

與二葉式主動脈瓣狹窄患者相比,三葉式主動脈瓣狹窄患者年齡更大,胸外科醫師學會評分更高,既往有中風病史者比例更高,但TAVR術後兩類患者中風發生率相似。

在二葉式主動脈瓣狹窄患者中,0型與1型患者在TAVR術後新發腦缺血病變數量、總體積、平均每處病變體積等方面均無明顯差別。

來源:

[1]Brain Injury After Transcatheter Replacement of Bicuspid Versus Tricuspid Aortic Valves. J Am Coll Cardiol, 2020, 76 (22): 2579-2590.

[2]TAVR for Stenotic Bicuspid Aortic Valve: Feasible, Continuously Improving Results With Another Red Flag. J Am Coll Cardiol, 2020, 76 (22): 2591–2594.

[3] 吳永健,王媛. 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治療的新時代:PARTNER 3臨床試驗的啟示. 中國循環雜誌, 2019, 34: 632-634.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19.07.002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誌」

很多疑難複雜病例,一個醫生一生也只能見到一次【來源:中國循環雜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NCF2018】王建安專訪: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中國經驗和新進展
    VenusA valve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個得到CFDA批准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經心尖途徑的J Valve也已獲CFDA批准,VitaFlow瓣膜已經完成臨床試驗,等待CFDA的批准。  此外,預裝瓣膜系統已經完成FIM研究,初步研究結果良好,本中心在印度知名的KMCH和SIMS醫院使用Venibri瓣膜成功進行了3例手術的手術示教。
  • ...人民醫院完成全球首例「經頸動脈TAVR+TEVAR+PBACA」一站三式手術
    一切源於7月4日在梅州市人民醫院導管室進行的一場「驚心動魄」的高難度手術:經頸動脈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R)+胸主動脈腔內修復術(TEVAR)+經皮球囊主動脈縮窄血管成形術(PBACA)——這是全球首例一站三式手術!老伯年過七旬,患有重度主動脈瓣狹窄合併重度主動脈縮窄合併胸主動脈瘤這一嚴重疾病,病情複雜且罕見。
  • 應用J-Valve瓣膜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治療高危單純主動脈|TAVI|主...
    正文2002 年法國醫生施行全世界第 1 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並取得的良好手術效果[1]。隨後 PARTNER 系列隨機對照研究顯示,對於高齡、高危主動不適合外科手術主動脈瓣狹窄疾病患者,TAVI 較藥物保守治療能夠明顯減低患者死亡率[2]。
  • 浙醫二院給醫院志願者送襪子 這是為什麼?·都市快報
    前天,浙醫二院血管外科專門為這些可愛的志願者舉辦了義診活動,還每人送一雙襪子。這倒是新鮮事,為什麼血管外科的醫生要送志願者襪子呢? 血管外科診療範圍涵蓋了頸動脈、胸腹主動脈、腎動脈、髂動脈等動脈靜脈疾病。血管外科陳兵主任說,送的不是普通的襪子,而是彈力襪。主要是因為志願者長時間站立,有些一站就是四五個小時,很容易發生靜脈曲張,穿上彈力襪,剛好可以用來預防靜脈曲張。
  • GW-ICC2020 | 葛均波院士談中國TAVR的進展和創新
    2019年8月16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了針對幾種經導管心臟瓣膜的擴大適應證,包括外科手術死亡風險或嚴重併發症風險較低的重度主動脈狹窄患者,而既往批准的幾種經導管瓣膜只適用外科手術中高風險患者。近年來,TAVR手術例數在歐美國家呈逐年上升趨勢,例如德國是世界上TAVR開展最早的國家之一,2013年開始其TAVR已超過外科主動脈瓣置換術(SAVR)。
  • 浙醫二院成最大無痛內鏡中心 做腸鏡不痛也不尷尬了
    浙江在線03月29日訊浙江省最大的無痛內鏡中心,今天在浙醫二院掛牌成立,中心總面積達2000平方米。  跟傳統內鏡檢查不同,跟科室「各自為戰」的模式不同,新成立的內鏡中心有一個統一的「上級組織」——麻醉手術科,而且囊括了所有的內鏡檢查,胃鏡、腸鏡、氣管鏡、膀胱鏡、宮腔鏡等,都可以集中在這個地方完成。
  • 主動脈夾層的診斷和治療|主動脈|併發症|替換術|夾層|診斷|治療|...
    國內多中心研究表明,高血壓、Marfan症候群、吸菸、飲酒、主動脈瓣二葉畸形(BAV)、動脈粥樣硬化等是國人AD發病的主要獨立危險因素。文獻報導國人AD患者高血壓發生率為50.1%-75.9%。影響急性AD自然病程和預後的主要因素有病變的分型、病變範圍和程度、有無併發症及血流動力學變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主動脈破裂、急性心包壓塞、急性心肌梗死、卒中、腹腔臟器缺血、肢體缺血等。
  •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瓣葉增厚和衰敗的組織學分析
    研究最終納入來源於 22 個患者的 23 個瓣膜樣本,其中 20 個是由屍體解剖所得。患者平均年齡為 81.17 歲,有 2 位患者為二葉式主動脈瓣。樣本的具體情況如表 1 所示。瓣葉厚度研究發現植入體內超過 2 年的生物瓣,其最大瓣葉厚度大於植入時間低於 2 年的瓣膜(圖 1A 及 1B)。另外,瓣葉厚度隨時間的增加而增加(圖 1C)。
  •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十一):主動脈縮窄與主動脈
    CoA 可以是一種單純性的病變,也可以合併其它心臟畸形,如室間隔缺損、主動脈瓣二葉畸形、主動脈瓣下狹窄、二尖瓣畸形等。IAA 則是指升主動脈與降主動脈之間管腔與解剖的連續性中斷,相對較為少見,佔所有先天性心臟病的 1.5% 左右。超過 95% 的 IAA 合併大型室間隔缺損,多為對位不良型;超過 25% 的患兒存在 22 號染色體 q11 節段微缺失(DiGeorge 症候群)。
  • JACC:再狹窄治療,DES更勝一籌
    第二項研究的作者是Seiji Habara(日本倉敷中心醫院)等人,他們發現DES再狹窄後接受紫杉醇球囊治療的患者中17%發生晚期(18個月)再狹窄,而裸金屬支架再狹窄患者的結果則較好。首先,DES支架再狹窄的治療難度大於裸金屬支架再狹窄,二代DES支架更為安全有效,且對DES支架再狹窄的療效優於藥物塗層球囊。長期隨訪發現藥物塗層球囊會出現磨損,進而影響了對再狹窄的治療效果。Waksman稱美國研究者的觀點與歐洲、日本研究結論略有不同。
  • 醫生10小時手術挽救主動脈夾層患者性命
    醫生檢查發現,他左腿上的皮膚已經出現花斑,且腫脹明顯,這是肢體嚴重缺血的表現。經急診CT血管造影檢查發現,郭先生患有最為兇險的A型主動脈夾層,血管撕裂的範圍很廣,從心臟開口一直撕裂到大腿根部,只剩下一層薄薄的外膜支撐,下肢已出現嚴重缺血,隨時會因夾層破裂而猝死。
  • AHA/ASA:2016年心臟病和腦卒中領域十大進展_心臟病_腦卒中_醫脈通
    儘管此前的研究表明,對於卒中患者降膽固醇、降壓、降血糖治療以及改善生活方式優於支架治療,但有些患者需要其他治療方法,包括狹窄動脈供血區的陳舊性梗死、新的卒中表現、納入研究時未接受他汀類藥物治療的患者。3、PARTNER 2:中危老年患者選擇TAVR的可行性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雜誌近來發表的一項研究比較了中等手術風險的老年嚴重主動脈瓣狹窄患者接受手術治療與TAVR治療的差異,包括生存率和卒中發生率的數據。
  • 【健康你我·原裝生活】揪出腸繫膜上動脈狹窄的「肇事者」!
    腸繫膜上動脈及其分支發生栓塞後,相對應的腸管發生缺血、缺氧,腸管由淡紅色變為蒼白色,腸壁發生血流瘀滯、水腫,繼續進展則造成腸管壞死。 腸繫膜上動脈狹窄:動脈粥樣硬化是最常見的病因,少見的病因還包括肌纖維發育不良,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主動脈夾層等。
  • 追蹤|國產TAVR「領跑者」傑成醫療解散:資本與管理層的博弈敗局
    產品仍具獨家特色啟明醫療的招股說明書顯示,主動脈瓣疾病主要包括主動脈瓣狹窄及主動脈瓣返流,兩者均與人口老化有密切關係。其中,主動脈瓣狹窄是主動脈瓣的收窄,在心臟收縮期阻礙血液由左心室流向升主動脈。中國患主動脈瓣狹窄的患者人數已由2014年的390萬人增加至2018年的420萬人,預期到2025年這個數字將增至490萬人,主要驅動因素是風溼性瓣膜性心臟疾病患病率的上升。圖|中國主動脈瓣狹窄患病率預測;來源:啟明醫療招股說明書主動脈瓣返流主要是由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引起的,它會導致主動脈的血液逆流進入左心室。
  • 浙醫二院:喝酸奶低脂低蛋白飲食 可預防大腸癌
    研究對象是兩位黃色的小壞蛋發現它們是讓人得大腸癌的「指揮官」浙醫二院副院長、腫瘤外科專家黃建教授說,醫院的這項研究成果刊登在《免疫》雜誌上,刊登了16頁,並且還把封面留給我們,這在浙江省的醫療界是絕無僅有的,可以說代表了免疫學界的最高地位。
  • 中國瓣膜大會重磅觀點 李軼江:主動脈瓣病再大年齡都不必放棄
    導語7月30日上午,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心血管外科李軼江教授應「China Valve」第六屆中國瓣膜大會邀請,與全國心血管同道,分享了一例高齡患者經皮主動脈瓣置換手術(TAVR手術)。患者情況患者馬老伯1年多來一直感到胸悶氣促不適,最近2個月情況愈加嚴重,並且雙下肢開始水腫,被家屬送到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心血管外科就診,檢查發現「主動脈瓣重度關閉不全合併慢性心力衰竭」,並且有繼發性二尖瓣重度關閉不全。
  • 浙二多學科團隊為患者而戰
    浙大二院整形外科的病房裡,經歷過10個小時手術的老吳(化名)感慨萬分,從聽聞「要截肢」到成功保住一條腿,老吳這幾個月來,經歷過痛苦、絕望,現如今終於迎來了重生的喜悅。「醫者仁心!」老吳感嘆道。保住的這一條腿,不僅是生存的希望,更是支撐住家庭的信念。
  • 當心衰遭遇主動脈夾層,換個心臟活著
    該例手術的主刀醫生、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外科成人二區主任黃勁松表示,終末期心衰是所有心臟病發展到最後的結果,對於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預期壽命少於半年到一年的患者,可以考慮心臟移植。「心臟移植一直是心外科高難手術,該例危重症心臟移植合併主動脈夾層同期矯治手術的成功,是省醫心外科薪火相傳和多年技術積累的集中體現。」
  •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十):法洛四聯症|肺動脈瓣反流|...
    嚴重的漏鬥部狹窄可以伴有瀰漫性漏鬥部發育不良,廣泛的纖維肌肉增生呈針眼狀漏鬥口,形成管狀狹窄。約 2/3 的患者為二葉肺動脈瓣,少數為三葉肺動脈瓣,8%~10% 為瓣葉融合呈單葉瓣。成人患者約半數肺動脈瓣葉為纖維粘液樣改變,瓣葉增厚或者發育不良,常伴有肺動脈瓣環狹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