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瓣膜大會重磅觀點 李軼江:主動脈瓣病再大年齡都不必放棄

2020-12-01 健康界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李軼江

專家簡介:李軼江,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心血管外科學科負責人、主任醫師,德國漢諾瓦醫科大學分子醫學博士及心臟外科學臨床博士,教授,研究生導師。在心臟冠脈搭橋手術領域有很高的造詣,擅長包括體外循環下進行的心臟停跳冠脈搭橋術和不停跳冠脈搭橋術,非體外循環下進行的微創左胸小切口的冠脈搭橋術和正中開胸的冠脈搭橋術等各類術式。

導語

7月30日上午,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心血管外科李軼江教授應「China Valve」第六屆中國瓣膜大會邀請,與全國心血管同道,分享了一例高齡患者經皮主動脈瓣置換手術(TAVR手術)。

患者情況

患者馬老伯1年多來一直感到胸悶氣促不適,最近2個月情況愈加嚴重,並且雙下肢開始水腫,被家屬送到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心血管外科就診,檢查發現「主動脈瓣重度關閉不全合併慢性心力衰竭」,並且有繼發性二尖瓣重度關閉不全。

馬老伯今年85歲了,又有高血壓、貧血和腦梗病史,外科手術風險非常高,患者和家屬對開胸換瓣存在顧慮。經過綜合細緻的評估,李軼江教授團隊決定為他做「經皮主動脈瓣置換手術(TAVR手術)」。

TAVR手術治療

TAVR手術是近年來國際上新興發展的瓣膜微創介入技術,同樣是瓣膜置換治療,與傳統外科開胸方式不同,TAVR手術通過動脈介入方式來解決,因此具有手術創傷小、術後恢復快等特點。

此次的手術難點在於,患者的問題主要是主動脈瓣反流,且程度已經到重度。TAVR手術自發明以來,早期以治療主動脈瓣狹窄病變為主,近幾年則拓展到治療主動脈瓣反流,但也對術前評估及術者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手術風險還在於患者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但完全沒有鈣化,很容易引起房室傳導阻滯,危及患者生命。

手術前患者瓣膜反流嚴重,手術後中重度反流消失

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心血管外科團隊此前已成功完成了很多例類似手術,均達到預期治療效果。考慮到目前國內對反流為主的TAVR技術經驗較少,李軼江教授在接到了「China Valve」第六屆中國瓣膜大會邀請後,決定將此作為典型病例,在大會上向全國同行進行病例交流。

據悉,今年的「China-Valve」大會有來自全球近50家中心進行轉播,20家醫療單位直播。李軼江教授演講結束後,與參會嘉賓展開了熱烈討論,會議主持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張海波教授、天津市胸科醫院姜楠教授給予高度評價。隨著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心臟瓣膜病患者人數逐年遞增。近年來「經皮瓣膜置換手術(TAVR手術)」等新技術的發展,為那些不適宜外科手術的高危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選擇。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心血管外科團隊現已成熟開展經皮主動脈瓣手術,受到越來越多心臟瓣膜病患者的青睞。


相關焦點

  • 應用J-Valve瓣膜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治療高危單純主動脈|TAVI|主...
    近年來,隨著 TAVI 技術的發展,新一代瓣膜器械的應用以及專門應用於 AR 瓣膜器械的問世,AR 的微創治療呈現更好的臨床結果,仍不能在臨床上大範圍推薦應用[6-8]。目前單純 AR的 TAVI 治療屬於超適應指徵應用,大部分應用器械也不是專門針對單純 AR 的瓣膜器械。
  • 行業研究 | 心臟瓣膜器械行業深度研究
    相比外資品牌,國內企業產品線略顯單一,目前主要集中在經導管介入主動脈瓣膜產品,除了各家廠商對於該技術在中國市場應用的看好之外,也與資本的介入密切相關。未來資本或將更多關注生物瓣膜、介入二尖瓣、介入三尖瓣和介入肺動脈瓣修復和置換的創新企業。介入二尖瓣、介入三尖瓣和介入肺動脈瓣技術尚沒有介入主動脈瓣技術成熟,仍需要時間和臨床檢驗,將對資本的專業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 《2020 ESC成人先天性心臟病指南》更新要點(附圖表)|瓣膜|2020...
    本次大會最受關注的4部指南(《2020 ESC心房顫動指南》、《2020 ESC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症候群指南》、《2020 ESC運動心臟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體育鍛鍊指南》、《2020 ESC 成人先天性心臟病 指南》)重磅發布。以下內容為《2020 ESC 成人先天性心臟病指南》更新要點(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下載全文)介紹。
  • ...藍帆醫療收購瑞士心臟瓣膜企業NVT 進場結構性心臟病療法領域
    主動脈瓣膜是控制血液進出心臟的四個瓣膜之一,位於左心室和主動脈之間,起到類似閥門的作用,關閉時阻止主動脈血液反流回左心室,打開時配合心臟將血液從左心室泵入主動脈。如果主動脈瓣膜出現病變和功能異常,就會引發血液回流,進入主動脈的血流量下降,從而出現身體供血不足的情況。輕者會感到乏力、眩暈、心悸等,活動能力受限,嚴重的會出現心功能衰竭、暈厥、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等。
  • Science子刊:明尼蘇達大學完成3D列印心臟瓣膜模型,模擬患者真實感受
    人口老齡化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心血管疾病是該年齡組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其中,非先天性主動脈瓣狹窄(AS)是老年人的常見心血管疾病之一。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是一種用於治療主動脈瓣狹窄的微創手術,旨在通過導管輸送系統將生物修復瓣膜植入患病的天然瓣膜來治療該疾病。
  • 葛均波院士團隊盤點2020年經導管瓣膜治療
    該試驗入選1000名患有嚴重主動脈瓣狹窄和低手術風險的患者,隨機分配經股動脈 TAVI(使用球囊擴張瓣膜 Sapien 3)或外科手術(SAVR)。MitraClip 第四代產品G4 04 MitraClip術後房間隔該不該封堵 2020年美國TCT會議上,作為本次大會結構性心臟病重磅研究之一——MITHRAS研究的結果公布。
  • 【NCF2018】王建安專訪: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中國經驗和新進展
    王建安教授:第一、我國在人工經導管瓣膜的自主研製上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VenusA valve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個得到CFDA批准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經心尖途徑的J Valve也已獲CFDA批准,VitaFlow瓣膜已經完成臨床試驗,等待CFDA的批准。
  •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瓣葉增厚和衰敗的組織學分析
    1.圖 1 A:不同時間瓣膜切片的 HE 染色;B:植入時間大於 2 年與小於 2 年瓣膜的厚度比較;C:瓣葉厚度隨植入時間的改變 2.血栓形成血栓幾乎在釋放後立即形成(植入時間 0 天,Sapien 3 瓣膜,由手術方式取出)。儘管取出的生物瓣可能受到急性併發症的影響,但是血栓幾乎出現在所有研究的瓣膜中,早至術後 1 天,晚至術後 2583 天。血栓在主動脈及心室均有發現,其形狀既有層狀,也有乳頭狀,提示血栓可能在層流或湍流的模式下形成(圖 2E)。
  •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十一):主動脈縮窄與主動脈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十一):主動脈縮窄與主動脈弓中斷.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誌, 2020, 27(11) . doi: 10.7507/1007-4848.202008010摘要主動脈縮窄與主動脈弓中斷是主動脈弓部的先天性畸形,自然預後差,需要早期甚至急診手術治療。隨著手術技術、體外循環及圍手術期監護水平的提高,手術死亡率已大大降低。
  • 不開胸置換心臟瓣膜 六旬重症患者成功獲救
    專家僅用一小時就為年近六旬的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徐先生成功完成極微創瓣膜置換手術。記者3日從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獲悉,該院專家僅用一小時就為年近六旬的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徐先生成功完成極微創瓣膜置換手術。據了解,患者的心臟功能明顯改善,恢復良好,術後第四天便出院。該院心胸外科主任臧旺福教授3日接受採訪時表示,主動脈瓣疾病是老年人群最常見的瓣膜性心臟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並可危及生命。
  • Tria heart valves ----純聚合物材質心臟瓣膜
    引 言近年來,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R)已成為一種挽救生命的微創替代方案,可替代無法接受外科手術瓣膜置換術的患者
  • GW-ICC2020 | 葛均波院士談中國TAVR的進展和創新
    在長城心臟病學大會(GW-ICC 2020)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介紹了中國TAVR的發展和創新曆程。我國TAVR的進展Venus-A(杭州啟明)是國內首款瓣膜,2012年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完成首例植入手術,2017年5月,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批准,開啟中國經導管瓣膜置換A時代。
  • 從人造瓣膜到人造心臟:解密人類這場偉大的突破史
    病人是80歲的一名男性,患有主動脈瓣狹窄。狹窄的瓣膜限制了血液從左心室流入主動脈,結果導致其心臟努力不得不通過狹小的孔徑泵取足夠的血液,而心室肌肉的收縮強度也不斷加大。如果不加以控制和幹預,最終會導致患者的心力衰竭。當然解決方案也很簡單:通過心臟外科手術去除患病瓣膜並用假體替代。但是,這個患者的年齡和其他醫療條件的限制讓開放式心臟外科手術成為了一個難題。
  • 研究人員3D列印出栩栩如生的心臟瓣膜模型
    研究人員3D列印出栩栩如生的心臟瓣膜主動脈根部由主動脈瓣和冠狀動脈開口組成。主動脈瓣有三個瓣,稱為小葉,周圍有一個纖維環,模型還包括部分在左心室肌和升主動脈。該器官模型是專門設計的,目的是幫助醫生做好準備,進行一種名為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在患者的主動脈瓣內放置一個新的瓣膜。這種手術用於治療被稱為主動脈狹窄的疾病,這種情況發生在心臟的主動脈狹窄,阻止瓣膜完全打開,從而減少或阻止血液回流。
  • 研究人員3D列印出栩栩如生的心臟瓣膜模型
    研究人員3D列印出栩栩如生的心臟瓣膜模型 明尼蘇達大學( University of Minnesota)的研究人員在美敦力( Federal Reserve Bank)的支持下,開發了一個開創性的工藝,可以將心臟主動脈瓣和周圍結構的逼真模型進行多材質
  • 科學家3D列印出逼真的心臟瓣膜模型
    近日,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美敦力公司的支持下,開發出一種突破性的技術,用多材料3D列印出了逼真的心臟主動脈瓣和周圍結構模型,它可以模仿真實病人的外觀和感覺。
  • 二葉式主動脈瓣狹窄患者,TAVR術後腦缺血風險高!JACC刊登浙醫二院...
    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二葉式主動脈瓣、應用自膨式人工瓣膜、後擴張、手術時間長均是TAVR術後新發腦缺血病變的獨立預測因素。另外,二葉式主動脈瓣狹窄患者更多應用自膨式人工瓣膜(96.4% vs. 75.2%),手術時間更長(60 min vs. 53 min),後擴張率更高(63.9% vs. 48.8%)。
  • 主動脈夾層的診斷和治療|主動脈|併發症|替換術|夾層|診斷|治療|...
    中國臺灣地區報導的AD年發病率約為4.3/100000,與歐美國家相差不大。急性AD國際註冊研究(IRAD)結果顯示,AD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3歲,其中,Stanford A型AD佔60%~70%,男性約佔65%。中國AD註冊研究(Sino—RAD)結果顯示,我國AD患者平均年齡約為51歲,其中Stanford A型AD約佔40%,男性約佔76%。
  • 他的主動脈大血管全部都換成人造的
    經進一步檢查發現,並不是他第一次手術置換的人工血管出了問題,而是另一部分主動脈,即降主動脈及腹主動脈出了問題。為了搶救患者的生命,唯一的辦法就是手術,用人造血管替代病變的主動脈。加上之前一次的手術,周旋相當於全部的主動脈大血管以及周圍的分支都被換掉。南京鼓樓醫院心胸外科王東進主任告訴記者,血管置換本身就是個大手術,除去手術本身的難度,這個病人還相當的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