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律法律解讀:盜竊沒有偷到東西還屬於盜竊罪嗎?

2021-01-18 網易

  導讀:有粉絲在聽律小程序上諮詢盜竊的時候沒有偷到別人的東西還屬於盜竊罪嗎?

  盜竊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公私財物的行為。

  盜竊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所有權包括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等權能。這裡的所有權一般指合法的所有權,但有時也有例外情況。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的規定:「盜竊違禁品,按盜竊罪處理的,不計數額,根據情節輕重量刑。盜竊違禁品或犯罪分子不法佔有的財物也構成盜竊罪。」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具有竊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或者多次竊取公私財物的行為。

  

  所謂竊取,是指行為人違反被害人的意志,將他人佔有的財物轉移為自己或第三者(包括單位)佔有。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竊取行為雖然通常具有秘密性,其原意也是秘密竊取,但盜竊不能限定在秘密竊取上,否則會造成處罰的不公正。中國的《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為「盜竊公私財物」,並沒有說是「秘密」,可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998.3.17)卻將「盜竊」解釋為「秘密竊取」,於是中國刑法通說就認為盜竊需要秘密竊取,即行為人自認為被害人沒有發覺而取得為秘密竊取。

  注意:

  一、行為人的「自認為」是屬於主觀內容,不屬於客觀要件;

  二、完全有可能有行為人非常大膽地到案發地「光明正大」地拿東西,但是沒有任何人出來阻止的情況,按照通說很難定罪;

  三、僅憑行為人「自認為」秘密或公開決定犯罪性質,也難以定罪。

  四、在現實生活中「公然」盜竊的事件非常多。所以,竊取不需要「秘密」進行。

  (2)竊取行為是排除他人對財物的支配,建立新的支配關係的過程,如果只是單純地排除他人對財物的支配,則不是盜竊。竊取的手段與方法沒有限制,即使用了欺騙方法,但是沒有到達讓被害人基於認識錯誤處分財產的程度,也是盜竊。

  (3)竊取是一種通過平和方式將他人佔有的財物轉移第三人佔有的過程,如果手段中含有暴力成分,就不能定盜竊。

  (4)要成立盜竊,需要竊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竊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需要根據各地的經濟不同而定。多次盜竊根據司法解釋:「對於一年內入戶盜竊或者在公共場所扒竊三次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多次盜竊』,以盜竊罪定罪處罰」。但是這太絕對化,需要綜合多方面得因素認定「多次盜竊」。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16周歲)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均能構成。對主體的修改是對本罪修改的重要內容。依原刑法,已滿14歲不滿16歲的少年犯慣竊罪、重大盜竊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本法取消了此規定。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盜竊罪】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盜竊未成功即是盜竊未遂。意思是指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根據規定,盜竊未成功需不需要負刑事責任,主要看盜竊行為是否滿足追究刑事責任的條件。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 盜竊未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以數額巨大的財物為盜竊目標的;

  (二)以珍貴文物為盜竊目標的;

  (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盜竊既有既遂,又有未遂,分別達到不同量刑幅度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處罰;達到同一量刑幅度的,以盜竊罪既遂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三條:【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在盜竊案件中,如行為人僅以數額較大的財物為盜竊目標,最終未能得逞,通常可以認為其行為屬於刑法第十三條後半段規定的「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依法不應作為犯罪處理,可由有關部門給予行政處罰,一律追究刑事責任不符合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如綜合全案,認為情節嚴重的,例如盜竊數額已接近數額巨大,且行為人在兩年前又曾因盜竊受過行政處罰的,完全可以根據《解釋》第12條第1款第(3)項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那麼,如何區分盜竊罪的既遂與未遂呢?

  

  並不是所有的沒有實際盜取到財務的行為就可以認定為盜竊罪的未遂。

  關於盜竊罪的既遂標準,理論上有接觸說、轉移說、隱匿說、失控說、控制說、失控加控制說。我們主張失控加控制說,即盜竊行為已經使被害人喪失了對財物的控制時,或者行為人已經控制了所盜財物時,都是既遂。

  被害人的失控與行為人的控制通常是統一的,被害人的失控意味著行為人的控制。但二者也存在不統一的情況,即被害人失去了控制,但行為人並沒有控制財物,對此也應認定為盜竊既遂,因為本法以保護合法權益為目的,既遂與未遂的區分到底是社會危害性的區別。

  就盜竊罪而言,其危害程度的大小不在於行為人是否控制了財物,而在於被害人是否喪失了對財物的控制。因此,即使行為人沒有控制財物,但只要被害人失去了對財物的控制的,也成立盜竊既遂,沒有理由以未遂論處。

  例如:行為人讓不法佔有為目的,將他人房間內的首飾藏在隱蔽處,打算日後取走。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行為人後來由於某種原因沒有控制該財物,但因為被害人喪失了對該首飾的控制,也應認定為盜竊既遂,而不能認定為未遂。

  所應注意的是,在認定盜竊罪的既遂與未遂時,必須根據財物的性質、形態、體積大小、被害人對財物的佔有狀態、行為人的竊取樣態等進行判斷。如在商店行竊,就體積很小的財物而言,行為人將該財物夾在腋下、放人口袋、藏入懷中時就是既遂;但就體積很大的財物而言,只有將該財物搬出商店才能認定為既遂。

  再如盜竊工廠內的財物,如果工廠是任何人可以出入的,則將財物搬出原來的倉庫、車間時就是既遂;如果工廠的出入相當嚴格,出大門必須經過檢查,則只有將財物搬出大門外才是既遂。又如間接正犯的盜竊,如果被利用者控制了財物,即使利用者還沒有控制財物,也應認定為既遂。

  盜竊是違法行為,小偷小摸也是不好的行為習慣。遇到被盜的,也要及時報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聽律法律解讀:幫犯罪人出壞主意,要承擔刑事責任
    導讀:有粉絲在聽律小程序上諮詢幫著犯罪的人出壞主意惡搞別人,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犯罪人實施犯罪前,一些人為讓對方成功,會幫犯罪人出主意,結果犯罪人接受意見後成功實施不法行為。但是,因為幫助其出主意,實際並沒有共同參與犯罪行為,所以有些人便以為不用承擔刑事責任。
  • 聽律法律解讀:醫院自製藥物造成病人急性肝衰竭!
    導讀:有粉絲在聽律小程序上諮詢醫院自製藥物造成病人急性肝衰竭,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如今,很多醫院都開始售賣一些自製藥,並且銷量、口碑都還不錯,醫院及藥品一時間都成為了「網紅」。「醫院自製藥品」的標準稱謂是「醫療機構配製的製劑」,業內人士一般簡稱為院內製劑。院內製劑是如何成為「網紅」的呢?
  • 淺析盜竊罪中的秘密竊取行為
    盜竊罪最顯著的特徵表現為其客觀方面,即秘密竊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和多次盜竊公私財物的行為。雖然刑法典對此並沒有明文規定,但是在1997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盜竊罪的司法解釋中已經明確認可。由於秘密竊取行為是盜竊罪客觀方面的本質特徵,也是盜竊罪區別其它財產犯罪的重要標誌,所以,正確理解秘密竊取行為,就成了把握盜竊罪的關鍵。
  • 酒館戰棋:拉法姆都可以偷到什麼奇怪的東西?偷到這些就吃雞了!
    融合怪還可以化身機械貼吵吵模組,多個嘲諷聖盾,所以這個融合怪是十分誘人的。 這似乎聽起來不太可能,畢竟要打出亡語,其隨從就會先死亡,這樣就已經觸發拉法姆的被動了。不過巨大的金剛鸚鵡給了拉法姆這個可能。金剛鸚鵡先觸發亡語,再由拉法姆擊殺亡語隨從,這樣就能偷到如海盜無賴的小海盜。
  • 泉州南安豐州村民僱人私改電錶偷電 8人被判盜竊罪
    日前,南安市人民法院的一紙判決揭開了其中的奧秘,原來這些村民僱人私改電錶,最終8人被判犯盜竊罪。 案情:10多戶村民家電錶走得慢 事情還得從兩年前說起。據黃某輝交代,最後一戶不僅將"改裝費"漲到600元,還威脅道,若不給他改裝電錶,就要去舉報。 法院:8人犯盜竊罪被判刑 最後,南安市人民檢察院除起訴黃某輝外,還公訴了黃某森等7名村民,另外10多名村民因涉案案值較小,均作不訴處理,未追究他們的刑事責任。
  • 聽律法律解讀:打架拘留留下案底對子女有影響嗎?
    導讀:有粉絲在聽律小程序上諮詢自己打架拘留,留下的案底會影響子女嗎?許多人脾氣暴躁,情緒容易失控,一言不合就容易「幹架」,那麼,被拘留後會不會留下案底呢?這要視情況而定。1、打架情節輕的、沒有達到刑事處罰的情況《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 2021山東事業單位考試法律知識:從「盜竊抗拒抓捕行為」看轉化型...
    下面為大家分享:2021山東事業單位考試法律知識:從「盜竊抗拒抓捕行為」看轉化型搶劫罪。公共基礎知識 | 面試 | 時事政治2021山東事業單位考試法律知識:從「盜竊抗拒抓捕行為」看轉化型搶劫罪2013年8月30日,何某進入山城區王某家中實施盜竊行為,何某入戶盜竊過程中,外出買菜的王某回家之後已經發現有異常情況,立即打電話向家人詢問,並且接聽了其妹妹的電話,此時何某應當知道王某已經回家
  • 貪小獲罪:二房東改電錶偷電6000度 被判盜竊罪入獄
    東方網記者劉理、胡明冬7月19日報導:近日,上海寶山法院對一起盜竊電力案件進行公開宣判,對通過更改電錶方式、盜竊電量6000餘度的兩名被告人分別判處犯盜竊罪,判處拘役五個月,並處罰金等。  經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間,王某作為二房東將其四間承租的房屋租給租客。為謀取私利、減少電費支出,王某認識了自稱能改裝電錶的方某。
  • 【以案釋法】偷賣他人遊戲裝備是盜竊嗎?
    【以案釋法】偷賣他人遊戲裝備是盜竊嗎?,是否應認定為盜竊?近日,安徽省廣德市人民法院審結了這起盜竊網路遊戲裝備案件,以盜竊罪判處被告人楊某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六千五百元;對被告人楊某的違法所得予以追繳,發還被害人;對隨案移送的用於犯罪的工具手機一部予以沒收。
  • 【案例研究】騙取他人銀行卡並取款的,應定性為盜竊罪
    【裁判結果】一審平利縣人民法院判決:一、被告人李某犯盜竊罪,單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二、被告人李某盜竊所得贓款8000元予以追繳並返還給被害人王某。一審宣判後,平利縣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意見認為,原判量刑過輕。
  • 盜竊罪知識點講解
    單位不能構成本罪的主體,但單位集體盜竊公私財物,所竊取財物由單位所有的,應以盜竊罪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2、本罪的責任形式只能是故意,且必須具有不法佔有的目的。將數額較大、巨大乃至特別巨大的財物誤認為是價值微薄的財物而竊取的,不具有盜竊罪的故意,不應認定為盜竊罪。
  • 自助結帳時故意「漏刷」是盜竊!一主婦因此被判刑!
    自助結帳時故意「漏刷」是盜竊!一主婦因此被判刑!7月至9月,通過此「夾帶」手法,她在短短2個月內共實施盜竊6次,每次購物夾帶一件,基本都是雞精、蔬菜、豆腐乾、掛麵等價值不大的商品。後被超市工作人員發現並報警。吃穿不愁,只為貪小便宜潘大姐與丈夫均有工作,兩個人加起來工資也不低,兒子已上大學,吃穿不愁。為什麼還要去偷東西呢?
  • 河北省承德市承德縣邵清倉犯盜竊罪案警示錄(轉載)
    2008年2月19日,因盜竊被北京市公安局懷柔分局處行政拘留十三日;2014年8月1日,因盜竊被北京市公安局懷柔分局處行政拘留五日;2016年9月7日,因盜竊被北京市公安局懷柔分局處行政拘留十四日;2016年12月23日,因盜竊被北京市公安局懷柔分局處行政拘留十五日。
  • 法光律影之間:2019年熱門電影法律解讀
    法光律影之間:2019年熱門電影法律解讀 | 無訟閱讀2020新年特輯圖文:張玲 王東偉 2020-01-27無訟按: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華語電影可謂佳作不斷,許多高分影片令觀眾們印象深刻,其內容所涉及的現象和問題也引發了大家的討論和思考。
  • 上海一鐘點工盜竊名包成癮 集齊了粉色、藍色、灰色愛馬仕
    回憶起最近的一次盜竊經歷時,鐘點工張某內心依然非常緊張,「當時業主在另外一個房間,趁她不注意,我把這個包偷到樓下,裝進一個黑色的垃圾袋,並放在了她家室外的垃圾箱旁邊……」這樣「特別」的盜竊手法,張某此前已如法炮製過2次,3個顏色不一的愛馬仕牌女包,總價近15萬元。  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下稱上海浦東法院)對這起「鐘點工盜竊名包案」進行了公開審理並當庭作出一審宣判。
  • 法律專家為你解答
    聽來你可能不信,搶劫罪好像都是根據搶劫金額來量刑的,為什麼會判的這麼多?不過還真有這樣的事情發生。90後男子易某在江西上饒市信州區帶湖路持刀搶劫了夏女士,夏女士隨身只帶了1元現金,無奈之下易某便拿了這一塊錢硬幣。日前,經上饒市信州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易某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4年5個月,並處罰金一千元。那麼,本案的量刑標準是啥呢?真的有那麼嚴重嗎?接下來,企鵝問答的專家律師們將為大家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