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王立強/攝)
昨晚,在2020年首屆福州古厝時尚周上,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兩彈一星」工程重要技術骨幹、2010 年獲小行星命名的王永志作序,中國航天工業部原部長劉紀原、國防科工委原副主任沈榮駿、中國首位航天英雄楊利偉題寫推薦序的《圓夢蒼穹——從農村窮孩到火箭總指揮》黃春平自傳新書發布會在福州市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舉行。
追憶少年志 激勵後來人
「大家知道航空與航天的不同嗎?」「發展航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是人類尋找資源、能源和保衛地球安全的需求。」
當晚,在新書發布之前,黃春平以自己為例,給現場的觀眾講述了自身在時代大潮中奮力拼搏的人生故事。「我12歲才上小學,小學只讀了兩年半,到了初中,每天要走五六公裡路去上學,一邊讀書一邊還要照顧年幼的弟弟、妹妹。」黃春平說,為了學到知識,他每天來回奔波忙碌,合理安排每一分鐘,後來靠國家助學金完成了大學學業,雖然很辛苦,但他覺得這是一生中最難忘的回憶。
(黃春平現場激情演講•王立強/攝)
雖然家境貧窮,但艱苦的條件磨練了黃春平的意志,使他在從事航天事業的50多年裡,不畏難題,敢於挑戰。談到中國航天發展史,黃春平感慨萬分,1970年,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當年的開發團隊僅僅30多人,是他們開啟了中國航天事業的自主研發之路。隨後幾十年,憑藉自主創新,中國的航天事業逐步發展,到今天成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航天強國,創造了一代輝煌。
(書迷向黃春平獻花•林鑫/攝)
懷著報效祖國的滿腔熱情,黃春平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把中國的航天事業做好、做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強大支撐。因此,《圓夢蒼穹——從農村窮孩到火箭總指揮》不僅是一本黃春平的個人傳記,也是一本中國航天發展史。此書,重溫了中華民族百年社會變遷歷史,回顧了中國航天六十多年的發展歷程,解密了中國人千迴百折的飛天之路,講述了火箭專家孜孜不倦的人生追求。
(黃春平與作者付道軒分享創作經歷,導讀書中精彩•王立強/攝)
「這部傳記的出版,可以成為供後人學習、借鑑、研究、考證的歷史資料,有利於青少年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激發青少年學科學、愛科學和奮發向上的精神。」黃春平說。
歷時兩年多 新書終圓夢
《圓夢蒼穹——從農村窮孩到火箭總指揮》由黃春平口述、付道軒著,歷時兩年多,全書共326頁,24.6萬餘字。全書不僅系統全面的講述了20世紀30年代出生於閩侯縣祥謙鎮的黃春平如何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成長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統等多個航天系列火箭總指揮,實現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的傳奇人生,還展示了黃春平的優秀品質與心路歷程,彰顯一代航天人的偉大精神。同時,該書也展示了20世紀30年代至今,中國社會乃至全世界的巨大變革,以及在複雜社會環境下人類航天事業的發展過程和中國航天事業的奮鬥歷程。
(現場嘉賓共同見證新書首發•王立強/攝)
(接受媒體專訪•王立強/攝)
「黃老親眼目睹了中國近代社會的變遷,親身投入中國航天事業的建設和發展,見證了中國航天發展的歷程,為中國航天事業奉獻了畢生的心血。他的人生和中國航天事業緊緊聯繫在一起。他的身上折射出中國航天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攀登的航天『兩彈一星精神』,和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我很榮幸能得到寫這本書的機會,為宣傳黃老這樣的傳奇人物貢獻自己一點綿薄之力。」付道軒說。
(新書籤贈儀式•王立強 林鑫/攝)
(黃春平與現場20名書友合影•王立強/攝)
在新書發布會後,還舉行了新書籤贈儀式。黃春平現場為20名書友籤名並贈送《圓夢蒼穹——從農村窮孩到火箭總指揮》一書。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帶來的《讓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專題講座•林鑫/攝)
當晚,除了新書發布會外,還有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帶來的《讓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專題講座和中國時裝設計最高獎「金頂獎」得主、國內頂尖服裝設計大師曾鳳飛帶來的代表國潮時尚文化的頂級時裝秀。活動中,單霽翔以生動有趣的講述,與大家分享了文化遺產資源保護的經驗,讓現場觀眾享受到一場難得的文化盛宴。曾鳳飛則結合古厝文化,將傳統與現代時尚元素相融合,帶來傾力為新加坡易緹秀品牌量身打造的「青花瓷、敦煌、娘惹」文化三大系列特色服飾的時裝秀,讓大家如痴如醉。
(曾鳳飛帶來的頂級時裝秀驚豔現場•王立強/攝)
新聞連結:
黃春平,1938年生,閩侯縣祥謙鎮輔翼村人,1964年畢業於北京工業學院(今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5號火箭系統總指揮,曾擔任過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長徵二號系列火箭總指揮。全國政協委員,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總裝備部載人航天突出貢獻獎和兩次航天獎及航天長徵特等獎等,為中國航天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
閩侯縣融媒體中心 王立強 林鑫/文
編輯:潘傑 倪心昕 陳秀雲 吳昕
校對:宋桂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