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黃春平自傳在福州首發!
談到中國航天發展史,黃春平感慨萬分,1970年,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當年的開發團隊僅僅30多人,是他們開啟了中國航天事業的自主研發之路。隨後幾十年,憑藉自主創新,中國的航天事業逐步發展,到今天成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航天強國,創造了一代輝煌。
-
發展航天要運載火箭先行,新的發動機研究任重道遠
神舟一至五號火箭系統總指揮 黃春平我們中國航天,是世界大國,但是我們不是強國,未來的戰爭是四維戰爭,海陸空天,以天為主,未來的戰爭以信息為主運載火箭,我加運載兩個字就是運東西,其他都是比如說飛彈,彈頭,飛船,探月器,嫦娥一號、二號那都叫乘客,發展航天要運載火箭先行,才能夠解決我們上天的天梯,上天的雲梯,就跟我們上樓沒有電梯樓梯一樣,是不行的。
-
15年內 中國太空人登月
全國政協委員、「火箭原總指揮」黃春平今日透露 如資金到位、項目按時啟動——— 新華社上午訊正在參加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的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運載火箭系統原總指揮黃春平今日透露,我國已經具備在15年內把太空人送上月球的技術能力。
-
簡述中國新921運載火箭的發展思路、需求及總體方案
本文作者:夢尋yousa_喵B站UID:20497583本文主要內容:簡述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發展思路、需求及總體方案;對火箭基本參數進行相對合理的推算。2018年11月6日,中國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首次亮相。
-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未來載人火星探測構想分3步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小軍作主旨報告9月18日,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小軍在作主旨報告時提到了未來載人火星探測的構想,「我們設想未來載人火星探測分成3步」。第一步是機器人探測,包括火星採樣返回、火星基地選址考察、原位資源利用系統建設。第二步是初期探測,包括載人環火軌道探測、載人火星著陸探測、火星基地建設。第三步是航班化探測,包括大規模地火運輸艦隊、大規模開發與利用、地火經濟圈全面形成。
-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未來載人火星探測構想分3步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小軍作主旨報告9月18日,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小軍在作主旨報告時提到了未來載人火星探測的構想,「我們設想未來載人火星探測分成3步」。第一步是機器人探測,包括火星採樣返回、火星基地選址考察、原位資源利用系統建設。
-
飛天「神助攻」——國外載人運載火箭一覽
1961年4月12日,人類實現首次太空載人飛行。蘇聯航天員尤裡·加加林乘坐東方號火箭發射的東方號飛船進入太空並安全返回地面。從1961年至今的近60年裡,已經有俄羅斯、美國和中國這三個國家邁入世界載人航天俱樂部,誕生了多款舉世矚目的載人火箭。
-
外媒:中國載人航天拉開「第三步」序幕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說,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首飛迎來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發展戰略任務的「開門紅」,拉開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飛行任務的序幕。辦公室說,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以及載人飛船試驗船和貨物返回艙試驗艙是北京在兩年內建設一個載人空間站並在2030年首次完成載人登月計劃的基石。
-
載人登月有望了?NASA:開始組裝巨型運載火箭,推力超土星五號
, NASA則希望我們分享嫦娥五號探月任務中獲得的信息。除此之外,NASA也不斷發出關於2024年載人重返月球計劃的消息,前幾天才發布了《2020年高層管理和績效挑戰報告(2020 Report of Top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Challenges)》,在這一項報告中,將2024年載人重返月球列為「第一挑戰」,提出了載人重返月球計劃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包括成本、運載火箭的延誤等問題,總的來說,就是在2024年載人重返月球可能有困難
-
載人登月有望?NASA:開始組裝巨型運載火箭,推力超土星五號
除此之外,NASA也不斷發出關於2024年載人重返月球計劃的消息,前幾天才發布了《2020年高層管理和績效挑戰報告(2020 Report of Top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Challenges)》,在這一項報告中,將2024年載人重返月球列為「第一挑戰」,提出了載人重返月球計劃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包括成本、運載火箭的延誤等問題,總的來說,就是在2024年載人重返月球可能有困難
-
中國成功研製首個3.35米鋁鋰合金箱底 為新一代載人火箭提供技術支撐
    中新社北京11月6日電 (郭超凱)據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6日消息,近日,該院703所牽頭聯合總體設計部研製出中國首個「3.35米鋁鋰合金箱底」。
-
新一代運載火箭開工!中國載人登月方案出爐,NASA也給出對策
編者按: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公布了我國載人登月方案的設想,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新一代載人飛船、月面著陸器、月球空間站等令人眼花繚亂的目標讓人熱血沸騰。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NASA也給出了對策,要對2024年登月進行調整,要求太空人將月球水冰物質帶回地球,以便研究部署。
-
神州七號載人飛船系統
不過,歐洲軍事宇航界人士則不無擔憂地說,這一技術意味著中國飛船將具有「太空獵星」的能力,因為既然中國太空人有能力釋放衛星,當然同樣有能力「擄走」他國的衛星。它將作為中國「遠望號」航天遠洋測量船隊的新成員,為中國航天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海上測控支持服務。該船集當今船舶建設、航海氣象、電子、機械、光學、通信、計算機等領域最新技術於一身。
-
中國首個空間站、全新載人飛船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昨日宣布,我國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已經安全運抵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也將在2月底運抵,後續將進行發射場合練及首飛任務,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大幕即將拉開。
-
胖五順利升空,一次完成兩大使命,中國載人登月工程正式啟動
這是中國航天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的首次發射,也是中國航天載人登月工程的起點。從參數上來看,比以往的長徵系列運載火箭都要來的更大,更猛,運載能力也更強大,是未來建設中國空間站,執行天地貨物運輸的主力。當然,胖五並不是重點,後續還有更大更重的長徵9號系列服役,堪比美國的土星五號運載火箭,載人登月發射任務將由它來完成。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微信消息,5月5日18時,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胖五」火箭的兄弟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華麗首秀成功首飛。重約22噸的中國航天員「新座駕」的試驗版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等載荷的組合體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已完成了前兩步,載人飛船階段和空間實驗室階段。
-
2020長徵8號安排發射3次,新一代載人飛船有哪些科技?8個字形容
2019年的輝煌,在2020年將延續下去,我國長徵五號將發射三次,這三次長徵五號的發射,將為我國在太空創下怎樣的輝煌,新一代載人飛船又被怎樣形容?首當其衝的當然就是長徵五號的發射計劃了,年末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取得了圓滿成功,也為我國後續航天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拉開序幕
長五B首飛成功,使我國大型運載火箭的技術水平進入世界第一梯隊,與俄羅斯「質子-M」火箭、美國「獵鷹-9」火箭、「德爾塔IV」火箭、歐洲「阿麗亞娜-5」火箭的運載能力相當。同時,長五B也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系列化發展的代表,將為後續重型運載火箭的研製提供重要技術積累。
-
中國載人航天發展史
由此向相對應的應用衛星領域發展。,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就此暫停。2.載人航天再起徵程在1986年3月實施的「高科技研究發展計劃」即「863計劃」中在這份計劃中航天科技領域重點是航天技術研究發展性能先進的大型運載火箭,為載人航天的實現提供了政策的支持和技術的支持。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此次嫦娥五號探測任務實現了多個首次,其中多個首次還為載人登月技術發展積累了相關工程經驗和技術基礎,比如首次上升器月面起飛、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月球軌道首次對接。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管劉然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次對接,包括之前的著陸起飛,後續的降落返回,都是基本勾勒載人登月的主要環節,也是為後續的深空探測和載人登月奠定了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