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數學家許晨陽斬獲代數領域最高獎,曾在北大任教六年
11月10日,中國80後數學家許晨陽獲得2021年度科爾代數學獎的消息從大洋彼岸傳來。得知這一好消息,國人震驚、欣喜、自豪和驕傲。要知道這是科爾代數學獎第一次花落中國,許晨陽也成了首位獲得這一重量級大獎的中國人!時隔幾年,許晨陽帶著大獎,帶著耀眼的光環再次走進大眾的視野!不過,對此,也有網友表示:可惜了!
是啊!是真的可惜!在不少網友看來,如果許晨陽現在依然紮根祖國大地,依然在北大當教授,為祖國培養人才該多好!那樣的話,這樣的獎項就更值得驕傲和自豪了!
不過,對此也有網友質疑:假如許晨陽當初不出國,現在能取得這樣驕人的成績嗎?
這也難說!但是,不管怎麼說許晨陽終是沒有加入美國國籍,他還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中國人獲得大獎就是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
對於許晨陽當初辭去北大數學系教授職務,而前去麻省理工學院數學院任教授一事,當時議論頗多。特別是許晨陽離開時留下的三句話,曾引發軒然大波。不少網友對國內的學術環境、浮躁的學風、論資排輩等問題憂心忡忡,也有網友認為許晨陽是為自己的出走找理由、找藉口?
對於同一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這也很正常!不過,不管怎麼說,許晨陽在自己的研究領域了取得了巨大成就,為國人爭了光,確是不爭的事實!回顧許晨陽的成才之路,或許能給大家一些啟迪!
學習要有天賦,這話一點不假!中學時代的許晨陽就顯示出了超常的數學天賦,並立志中國的代數幾何做貢獻。
1998年,17歲的許晨陽參加四川省數學冬令營決賽取得金牌,次年入選國家集訓隊並進入北大數學科學院學習。試想,能通過競賽進入國家隊,進而進入北大的學生,哪一個不是在某一方面天賦異稟?
更令人吃驚的是,在高手林立的北大,許晨陽依然不同凡響,他只有了三年的時間就學完了本科四年的課程,順利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兩年後,又獲得北大碩士學位。當時,許晨陽在數學圈裡已經小有名氣。
北大碩士畢業後,許晨陽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學習,並於2008年獲得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他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許晨陽一路高歌猛進,自然與其對數學的熱愛和刻苦的鑽研、探索精神分不開。
許晨陽的成就獲得了國家的重視,2012年許晨陽入選中組部某重大計劃的第一批人才,並且回北大任教。在北大任教期間,許晨陽組建了我國第一支代數幾何隊伍。在這期間,許晨陽獲得了諸多獎項,比如:求是基金會傑出青年科學家獎、科學突破獎、拉馬努金獎等。
2018年許晨陽離開祖國前往美國,時隔兩年,再獲大獎,打破了國人在這一領域的零貢獻。
許晨陽的成功離不開導師的幫助,因為此前他的導師就獲得過這一獎項。名師出高徒,這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可以肯定地說,許晨陽一路走來,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主要還取決於自己的努力。
在談到數學的學習時,許晨陽曾經這樣說:
科學家最重要的素質有兩個:專注和堅持。當然智力不能太低,只要比較聰明就可以。
許晨陽還認為基礎數學很大一部分需要自學。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花時間在一些稍難的書目進行閱讀,並時常與老師交流。
許晨陽的經驗之談,不僅對於高中生,對於本科生和考研都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