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鞋王到輪胎大王,他曾擊敗耐克,最後在爭議中卸任

2021-01-12 騰訊網

歷史長河,煙雨濛濛,展望未來,今朝終將成為歷史,我心不禁飛回到了過去

上世紀90年代,雙星曾作為國民品牌,和回力、飛躍一樣,成為一個時代的記憶。

2000年以後,隨著安踏、李寧、特步等一大批品牌的崛起,昔日的一代鞋王漸漸歸於沉寂。

就在人們以為,雙星不行了的時候,它卻在悄然之間,成為中國輪胎的領導品牌。

一個人一輩子成就一項事業,已非常不易。而軍轉幹部汪海,卻用30年時間,帶領雙星在兩個不同的領域——製鞋和輪胎,做到了令對手側目的成績。

而他的起點,不過是一家被上級主管部門判了「死刑」,行將倒閉的國營小廠。

【1】

1983年的冬天,對部隊轉業幹部汪海來說特別難熬。

那一年,他剛當上青島市國營橡膠九廠的一把手,就被上級主管部門告知,停止收購該廠生產的200萬雙解放鞋,理由是「過於陳舊」。

這對於不久前註冊了「雙星」商標,正準備大幹一場的汪海來說,無異於滅頂之災。

當他違抗上級「不準私售」的禁令,晚上帶著員工偷偷出去賣鞋,企圖拯救一個大廈將傾的企業時,卻傳來上級的放話:永遠不要雙星一雙解放鞋!

汪海又氣又急,廠子是國家的,生產計劃是上級主管部門下達的,現在說不要就不要了,還不許人自謀生路。他隔空喊話:「以後我們還不偷著賣了,正大光明地賣!」

話是喊出去了,但200萬雙鞋要怎麼賣,汪海心裡完全沒底。面對全廠兩千多人的生計,他籤下軍令狀:如果一年之內鞋賣不出去,就辭職。

接下來一年,從小就立志當將軍的汪海,以軍人特有的鋼鐵意志,帶著大家擺夜市、跑商場、跑展會,一雙一雙推銷,硬是把200萬雙解放鞋銷售一空!

「斷奶」後的雙星不但沒有餓死,反而在汪海的帶領下,擺脫過去的條條框框,成為全國第一家走向市場的國營鞋企。

韁繩一旦被鬆綁,就很難再被拴上。桀驁的汪海,隨後又幹了一件在那個年代很潮的事情。

1984年11月,他以企業的名義,邀請全國43家媒體,召開了一次新聞發布會,給每人發一雙鞋試穿,3個月後反饋質量信息。

當時改革開放剛六年,企業開新聞發布會還是「禁區」。汪海之舉可謂膽大包天。

最終,汪海只花了7000元,就讓名不見經傳的雙星,成為全國數十家媒體爭相報導的「改革先鋒」「行業之冠」。

雙星一夜之間火了,但汪海卻有了大麻煩,7000元的招待費成了他的「罪證」。

出身國企的雙星,招待客人只能「四菜一湯」,而汪海卻請吃請喝、送鞋試穿,攪得滿城風雨,有人指責他是「假公濟私、撈取功名、大吃大喝、揮霍無度……」這些指控,哪一條都夠送他去吃牢飯。

發布會結束後不久,汪海就被市紀委「三堂會審」。

在《汪海三十年:汪海和他的中國雙星》一書中,趙晏彪這樣寫道:

面對指責,汪海逐條為自己辯護:招待費7000元用的是正當花銷,發給記者的鞋是試穿而非送禮,一頓飯四菜一湯也符合規定,有什麼不對?

「你那也叫四菜一湯?菜有用盆裝的嗎?」

「哪個文件上規定菜非得用碗裝?」

市紀委的女副書記氣得拍桌子:「汪海,你簡直太狂妄了!這裡不是你一手遮天、為所欲為的橡膠九廠!」

結果汪海連拍兩下桌子回應:「我不是罪犯,你拍桌子嚇唬誰?」說完摔門而去。

離開市紀委後,汪海沒被衝昏頭腦,直奔市委書記劉鵬的辦公室。一開始,對方的臉色也不好看,詳細匯報了發布會的初衷、經過和成果之後,書記臉上的陰雲才散了。

「藉助新聞媒體宣傳企業和產品,是一種探索。」劉鵬的定性,給汪海吃了顆定心丸。

在書記的主持下,事情很快有了明斷:汪海有功無過。

【2】

汪海接手雙星前,耐克等外國巨頭開始搶灘中國,這對當時剛「下海」不久的國內鞋企而言,就如同小舢板撞上了航空母艦。

而雙星,連小舢板都不是,不光產品賣不動,就連牌子別人都搞不清。汪海每次出去考察,人家都會將「橡膠九廠」誤讀為「香蕉酒廠」。

絕望的現實,並沒有成為汪海的絆腳石,反而逼著他不斷地去突破藩籬。

80年代的廣交會,是各大鞋廠的競技場。汪海頭一次去參加,卻被告知只能以省市為單位參會。直脾氣的他,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在樓梯口找了塊地,搭櫃檯、舉牌子,用比別人家更低的價格、更新的款式,在廣交會出盡風頭。

雙星鞋從此走向海外,1988年出口90萬美元,5年後突破5000萬美元,創造了行業神話。

汪海不但敢闖,還敢賭。

1989年亞運會前夕,汪海突發奇想,準備研發一款「亞運」籃球鞋。當時,誰也沒做過這種定製鞋,客戶也因為價格高不敢訂貨。可汪海覺得有戲,堅持生產,結果15萬雙籃球鞋一推出就引發搶購潮。擁擠的人群將濟南一家商場的3個櫃檯踏破!

敢闖、敢賭的汪海,腦子也比別人「靈光」。

雙星鞋火了,質量問題也隨之而來。汪海自己就收到很多封投訴信。當他責問質量經理時,對方一句「只是有些不舒服,不用退換」頓時激怒了他,當即開全廠大會嚴肅檢討。

不僅如此,他還跑電視臺去公開道歉,並公開承諾,「當月購買雙星牌老人鞋的顧客,可到雙星各門市部或代銷點換鞋、修鞋」。

一家企業到電視臺公開道歉,這在全國都是破天荒的事。很快,《人民日報》等數十家媒體就發文熱議。

最終,雙星不但毫髮無傷,反而藉此樹立了高標準、負責任的企業形象,業內人士無不為汪海的這一「反思維」廣告拍案叫絕。

在汪海的帶領下,雙星鞋開始風靡全國。

1987年到1997年,雙星用十年時間建了3000多家連鎖店和銷售公司,僅成都就有60多家。隨著一句「穿上雙星鞋,瀟灑走世界」,雙星成為一個時代的記憶。

但一心往前闖的汪海很快就遇到大麻煩。因為攤子鋪得太大,雙星遍布全國的連鎖店大都處於虧損狀態,只有三分之一盈利,集團總部為此背上沉重的包袱。

汪海不喜歡這種感覺,為了脫困,他想到一個辦法——「變國有為私有」,也就是出售旗下連鎖店,讓連鎖店私有化。

這個石破天驚的主意,很快就招致大量告狀信,很多人罵他「把國有資產丟掉了」。

但汪海就是汪海,他沒有理會這些非議,而是頂著壓力,以西南大區為試點,賣掉全部連鎖店。隨後,又將這種模式推廣至全國,甚至打出口號:雙星發展,個人發財!

事實證明,汪海非但沒有丟掉國有資產,反而因為私有化,激發了連鎖店的幹勁,很多普通員工靠埋頭苦幹獲得了高收入。靠賣鞋的雙星,成就了近百個千萬富翁。

1996年4月30日,雙星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中國內地第一家上市的製鞋企業。

【3】

雙星從小舢板成長為一代鞋王的過程,就是不斷與耐克等國際巨頭「掰手腕」的過程。

2001年冬天,央視安排了一場「耐克總裁與雙星總裁」的隔空對話,節目開播前,耐克公司突然提出「讓副總裁代替總裁」。

汪海一聽來了脾氣:「他要來副總,我也上副總……我雙星集團做鞋全世界有名,我為什麼要比耐克低一等?」

汪海敢這麼說,當然是有底氣。

就在一年前,雙星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首次超過耐克,成為囊括「品牌知名度」「服務滿意度」「質量美譽度」「市場佔有率」和「市場首選」五項指標NO.1的中國鞋王。

橫掃世界的耐克,不得不低下昔日高貴的頭顱。而僅僅幾年前,這五項指標還被耐克包攬。

自從1980年進入中國後,耐克一直是中國運動鞋的霸主,工廠遍布日、韓以及中國臺灣、莆田各地,一雙鞋能花掉很多中國人大半年的工資,還賣得很火。

當時的雙星,不過是個掙扎在生死線上的國營小廠,製鞋工藝沿用傳統膠鞋生產線,連一條冷粘線都沒有。

汪海很清楚,耐克之所以能稱霸全球,技術創新是其王牌之一。而雙星缺的就是技術。既然缺技術,那就去惡補。

當時,日本的冷粘線技術很先進。汪海決定,親自去日本考察。那個時候,他因為「新聞發布會」事情正被市紀委調查,到了日本連個接站的人都沒有。等他考察回來,又被告知年邁的父親突然病故。

一連串的意外,讓「鐵人」汪海也一度吃不消,但他並沒有因此放棄。

幾個月後,他參照日本人的經驗,親自組織技術人員設計、建造了國內第一條冷粘線。結果不但無毒,很多性能都超越了當時的日本流水線。

有了冷粘線,下一步就是產品升級。

80年代中期,雙星生產的黃膠鞋,因為太落伍而滯銷。汪海了解到情況後,決定到鄉鎮去建分廠,把老舊生產線下放到鄉鎮,總廠集中力量研發新品。

消息傳出後,很多職工只看到汪海要把老設備搬走,看不到這背後轉型升級的邏輯,私底下罵他「賣廠賊」「拿工人的血汗錢換吃換喝」。

汪海背著「黑心廠長」的罵名,繼續推進革新。

到1986年,雙星建起了13家聯營分廠,徹底甩掉了老舊生產線。2年後,雙星設計並製造出中國第一雙運動鞋,徹底告別「奇臭無比」的黃膠鞋。

當雙星開始引領國內製鞋新技術時,國內很多製鞋廠還停留在粗製濫造的蠻荒時代。在耐克、阿迪達斯的打壓下,不得不在瘋狂的價格戰中夾縫求生。

但汪海並不滿意,因為雙星的鞋雖然好,在耐克、阿迪等大牌面前,依舊是個低端品牌。在市場大浪中成長起來的汪海,決定向高端發起衝擊。

為了煉技術、提檔次,汪海罕見地低下頭顱,以來料加工的方式,生產美國布瑞克公司的高幫「PONY」鞋。這鞋在美國賣100美元,而對方只付給雙星8美元。

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堂堂「鞋王」為何忍受這種委屈?

汪海對此不以為然,他有更大的盤算。為國際品牌代工,一方面可以學到對方先進的管理經驗,另一方面也可以逼著自己升級技術。

生產「PONY」鞋,要求高溫硫化作業,一直做膠鞋的雙星沒有生產線。為了達到對方的要求,汪海帶領全廠技術員苦幹4個月,硬是造出了讓對方豎大拇指的高檔硫化鞋。

最終,汪海低下的頭顱,換來了國內,乃至國際市場的突破。

到2000年,雙星一舉成為國內鞋業龍頭,旅遊鞋銷量更是連續八年位居全國第一。此外,雙星鞋還遠銷亞歐美非數十國,成為中國鞋業第一個世界著名品牌。

【4】

正當雙星鞋在國內如日中天之時,不按常理出牌的汪海,卻幾乎在一夜之間,闖入了一個陌生的領域——輪胎行業。

1998年,雙星與華青輪胎合併。消息傳出後,眾人錯愕不已。

外界的錯愕,是沒有讀懂汪海的邏輯。事實上,早在兩年前雙星剛上市時,汪海就已經在籌劃輪胎項目。

90年代後期,隨著汽車市場的井噴,輪胎行業也火爆異常。固特異、米其林、普利司通等世界輪胎巨頭紛紛搶灘中國,國內輪胎企業要麼被併購,要麼被打壓。

當時的華青輪胎,正面臨資金鍊的斷裂。無奈之下,找到了汪海,希望背靠雙星這棵大樹渡過難關。

輪胎和製鞋,看似兩個完全不相干的行業,其實都跟橡膠有關。華青輪胎年輕、有技術創新力,只是缺資金,而雙星當時不差錢,所以汪海一眼就看好這宗合作。

從1999年到2001年,汪海分四次向華青注入1.45億元。得到資金救急的華青也不負眾望,銷售額從1998年的3億元,增長到2000年的14億元。

四年後,初出茅廬的雙星輪胎便斬獲「中國名牌產品」,成為輪胎行業的大黑馬。

嘗到甜頭的汪海,繼續揮舞著資金大棒,打算併購垂死的湖北東風輪胎。但這一次,幾乎所有人都勸汪海罷手,因為那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爛攤子。

作為輪胎「四大天王」之一的東風輪胎,也曾有過風光的日子,但後來因為與合資方馬來西亞金獅集團頻生齟齬,效益連年下滑,2004年被迫停產,4000名職工下崗。

除了效益差,東風輪胎內部的阻力更讓人生畏。

2005年3月,汪海到湖北的廠裡考察,一下車就被幾百名職工堵住,拉著橫幅大罵:「雙星滾回去!汪海滾回去!」

抗議的員工一是擔心跟了雙星,不能再吃大鍋飯,過舒適日子;二是因為東風輪胎曾有過被外資「坑慘」的經歷,普遍對外部資金有牴觸。

面對洶湧的「民意」,時任青島市委書記親自打電話勸汪海,不行就算了,回青島吧。可汪海的字典裡,從來沒有「算了」兩字。

第二天,他頂著巨大的壓力,堅持去禮堂做報告,結果被數千名職工圍得水洩不通,800名警察和安保人員嚴陣以待,以防意外。

最終,汪海通過擺形勢、掏心窩、打包票,讓心如死灰的東風職工看到了希望。3個小時的報告會,49次被掌聲打斷,大家都決心跟著汪海乾。

此後一年多,汪海像打造雙星一樣打造東風輪胎,全面複製雙星的企業文化和管理模式。到2007年,東風輪胎終於扭虧為盈,恢復了昔日「輪胎天王」的風採。

重組東風,一舉奠定了雙星在輪胎行業的格局。

十年後的2018年,雙星輪胎儼然已成為中國輪胎的第一品牌,而在剛剛過去的7月,雙星更是吃進錦湖輪胎45%的股份,向著中國第一、世界前五的位置發起衝擊。

雖然此時,距離汪海卸任雙星負責人已五年有餘,但雙星輪胎今日的地位,離不開他當初的那個大膽決定。

【5】

做鞋做成了一代鞋王,做輪胎做到了國內領先,汪海做事的風格,跟他所做的產品一樣高調。

1988年,汪海去美國參加鞋業博覽會。有外商問他,「雙星」是什麼意思?他本想照實回答,但轉念一想,給出了霸氣的答案:「雙星就是東半球一個星,西半球一個星,不久的將來,雙星要站在全世界!」

霸氣的汪海,隨便站在哪裡,都是外界的焦點。而他自己也不止一次地說,「我是雙星最好的形象代言人。」為了踐行這句話,他無論到哪裡,總是頭戴雙星帽,腳穿雙星鞋。

幾年後,汪海再次到美國開發布會。有記者看他穿著皮鞋,故意懟他:腳上穿的是雙星鞋嗎?汪海當即脫下鞋,指著鞋底的雙星商標,大聲讀道:China Double Star!

次日,在紐約各大報刊的醒目位置,汪海「一脫成名」,被老外戲稱為「赫魯雪夫之外,第二個敢在美國公眾面前脫鞋的人」。

高調和張揚,給汪海帶去權威的同時,也給他惹來了爭議和麻煩。

在雙星內部,汪海崇尚說一不二的鐵軍紀律。

為了強化管理,他制定過一套1561條的廠規廠紀;為了車間搬遷時不影響生產,他下令所有員工加班加點,300多臺設備一夜之間搬完裝好。

90年代初,雙星的操作間裡到處貼滿了「汪海語錄」:「名牌是市場經濟的原子彈」「幹好產品質量是最大的行善積德」「等待別人給飯吃,不如自己找飯吃」……

語錄越傳越瘋,有人給汪海扣上了「個人崇拜」的帽子。

但這掩蓋不了汪海對雙星的貢獻,青島市一位官員曾經評價:沒有汪海,就沒有雙星。汪海自己也從不掩飾對雙星的「締造之功」。

據說,他曾在雙星內部給自己設了一個職位,叫「終身總裁「。

傳言已無法證實,但「用人不避親」的事,他也確實幹了不少,這並不妨礙他發現外甥以權謀私時,毫不猶豫地將其開除。

「締造者」汪海最大的爭議,來自他對雙星鞋業的分拆。

2002年,就在輪胎事業蒸蒸日上時,一家叫雙星名人的鞋企悄悄成立,汪海持股21.88%,比青島市國資委的股份還多。

消息傳出後,一眾人指責汪海大比例持股不合規定。

汪海公開懟道:「我把雙星的資產從800萬元做到了50億元,別說21.88%,就是完全給我,有什麼不應該?何況我個人為此還花了126萬元現金。」(引自《南方周末》,李紅兵著)

更大的風浪還在後面。2006年,雙星董事會以競爭激烈、利潤率下滑等原因,將鞋類資產轉讓給雙星名人,同時轉讓的還有過去最賺錢的冷粘鞋業務。

此舉引發了輿論的風暴。「在青島雙星中,轉讓和受讓方的一把手都是汪海」(《第一財經日報》),這讓人浮想聯翩,有人認為這涉嫌國有資產流失。

暴風中心的雙星名人,不得不進行了公開招標。

最終,自然人吳康以5111萬元拍得16.59%的國有股權,雙星名人徹底私有化。有人猜測,這位吳康是汪海安排的「自己人」,但並沒有證據。

汪海遇到的困境,也是那個時代的共性問題。當一個國企領導人,一手締造了龐大的家業,卻無法直接得到股權激勵時,最終不得不選擇一條曲線私有化的道路。

2013年,72歲的汪海從雙星卸任。

一度平息的「雙星名人私有化」話題再次沉渣泛起。有人評價說:「前期的汪海對雙星而言是名副其實的功臣,而後期的汪海則充滿爭議。」

而汪海對自己的評價是「問心無愧」。

「我是一個冒險者、開拓者、成功者、倖存者。」他說,「雙星在中國的這個名牌是我帶領我的員工夥伴幹出來的,我是雙星的締造者,這是事實。」

而在更多人眼中,他是一個鬥士,一個始終在改革與開放之下鬥志昂揚的開拓者與冒險家。

相關焦點

  • 傳奇企業家:曾差點倒閉,後來運動鞋、輪胎他都做成了中國第一名
    汪海,他是原雙星集團的總裁。汪海軍轉幹後成為了山東青島一個橡膠廠的廠長,這個廠剛生產力200萬雙解放鞋,然而,汪海上任後卻接到一個指令,商業部門決定停止收購這200萬雙解放鞋,因為這些鞋太過「傻笨粗」。汪海一看,這200萬雙鞋要砸手裡嗎?廠子裡可有2000多人吃飯呢。
  • 他在美國「脫鞋成名」,把中國小鞋廠帶向了世界,卻在質疑中退場
    汪海鏗鏘有力的聲音中透露出的是自信和驕傲,還記得1988年他第一次到美國參加博覽會,外商問他「雙星」是什麼意思時,汪海給出了自己的解釋:「東半球一個星,西半球一個星,未來雙星要站在全世界」當然,後來汪海確實做到了。
  • 傳奇「滅鼠大王」邱滿囤去世,他研製的滅鼠藥方曾被世界各地的廠家爭相購買
    昨日,記者通過相關人士了解到,曾充滿爭議的省會滅鼠大王邱滿囤於2018年1月2日深夜在陝西省大荔縣因病去世
  • 幹掉耐克的,絕不會是下一個耐克?
    在電影《阿甘正傳》中,阿甘腳上穿著的就是耐克的跑步鞋。珍妮告訴阿甘:「耐克的鞋就是為跑步而製造的。」這句臺詞成為了耐克的宣言。憑藉著華夫訓練鞋,耐克迅速搶灘運動鞋市場。哈佛商學院教授克萊頓·克裡斯坦森在他的著作《創新者的窘境》中曾經提到,大企業常常會被不知道從哪裡跳出來的創新型企業擊敗,或者失去原有的競爭優勢和市場地位。
  • 從森麒麟上市看——假如我們在美國選購一條中國輪胎
    2020年9月11日森麒麟(002984.SZ)上市,成為了國內第10家輪胎上市公司。國內輪胎以收入排名,森麒麟只能在中策、玲瓏、賽輪、三角、興源、雙錢、貴輪、風神、成山之後排名第10,但是利潤排名卻能在玲瓏、賽輪、中策之後排到第4名。  今年上半年森麒麟的銷售淨利潤率達到18%,在全球輪胎企業中能排在第2名。
  • 蓬佩奧「告別之旅」訪爭議地區,分析人士:他在為卸任後「政治前程...
    據美聯社19日報導,蓬佩奧當天參觀了備受爭議的約旦河西岸猶太人定居點和戈蘭高地,成為首位訪問這兩個地區的美國國務卿。據以色列《國土報》19日報導,蓬佩奧當天造訪了約旦河西岸帕薩戈特猶太人定居點,並參觀了當地一家葡萄酒莊,該酒莊今年2月推出了一款名為「蓬佩奧」的紅酒,以「感謝」他承認約旦河西岸猶太人定居點。
  • 萬字案例|耐克,中國經驗如何引領全球?
    因兩位創始人都曾是專業運動員背景,他們對於跑鞋的性能表現和創新有著 120 分的執著。在技術研發方面的大量投入,換來的是市面上最具創新和個性化的產品。根據不同跑者的性別、腳型、體重、訓練計劃等真實情況,耐克設計了數百款跑鞋。而這成功吸引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跑者選擇耐克去參加跑步比賽。洞察人心:耐克發現人們對跑鞋的要求並沒有那麼高,穿著舒適、樣式時髦便行。
  • 運動品牌在娛樂明星中「跑馬圈地」,行業老大耐克難道也要入夥?
    面對說唱歌手坎耶·韋斯特(Kanye West)提出的從他為耐克設計的Nike Air Yeezy收入中獲得分成的要求,耐克用這樣的理由回絕了他。想想麥可·喬丹(MichaelJordan)能夠每年從Air Jordan的收入中拿走5%的分成,折算一下就有1億多美元,侃爺替自己不值,於是在2013年和耐克分道揚鑣,轉投阿迪達斯旗下。剩下的事情就不用多說了。
  • 關於耐克,你所不知道的10個有趣事實
    它被重新命名為耐克(Nike),而這得益於希臘女神的勝利、速度和力量。該公司的第一個員工傑夫·詹森曾閱讀過有關成功的品牌名稱,例如Kleenex和Xerox。兩個音節都不超過兩個,並且都包含Z,X或K。一個晚上,他夢到了「Nike」一詞,這個詞與成功的參數完全吻合,並且還是勝利女神的名字。
  • 他是備受爭議的科學家,曾預言無線電,最後一個預言細思極恐!
    科學的發展總是存在爭議的,雖然如今人類的科技事業到達了一個嶄新的高度,但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出現了一些存在爭議的科學家。科學家是帶領我們認識世界的領路人,他們擁有著高超的智慧和迅速的行動力,有些科學家所提出的理念,在如今的我們看來都十分前衛,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科學家,有人把他叫做「瘋子」,有人把他稱作「神」。特斯拉的一生這位科學家便是極具爭議的尼古拉特斯拉。
  • 南科大校長朱清時將卸任:不改革對社會是打擊
    重新發現南科大系列報導 上  清時自清  爭議中前行的朱清時朱清時與他的作品。這位高考成績650分的學生說,自己冒著風險到南科大求學,為的就是學業和思想上的進步而已。否則,完全可以選隨便一所高校求得一紙文憑。  「真正理解我的,正是首屆教改實驗班這45個孩子。」朱清時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這樣說。那是2011年3月,三位港科大教授從南科大集體出走。  現在,這個「真正理解」他的人群正在擴大。
  • Nike App中文版上線 耐克的野心不只是賣貨
    這與耐克近年來的數位化轉型大方向一脈相承。   一個月左右前,耐克集團總裁兼CEO馬克·帕克宣布自己將於2020年1月卸任,繼任者為前eBay集團CEO、現矽谷雲計算公司ServiceNow CEO約翰·多納霍(John Donahoe)。耐克此舉被外界普遍認為是進一步推進數位化轉型的強信號。
  • 【哀】臺前防長義烏人蔣仲苓去世,曾以國民黨副主席身份回義烏祭祖
    為了他,李登輝郝柏村「打」起來了在黃埔軍校,蔣仲苓比郝柏村晚4期。蔣仲苓曾在大陸參加抗戰,但當時年輕的他只是連長,所以,他的故事主要發生在臺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曾多次引發巨大爭議,甚至影響至今。蔣仲苓任「防長」時,臺軍中因意外及不當管教致死的案例偏多,面對「立委」質詢,他回以「哪個地方不死人?」引發軒然大波,最後道歉了事。唐飛上任後,虐兵情況有所改善,但直到島內爆發洪仲丘案,備受詬病的軍審制度才徹底走入歷史。
  • 發明大王愛迪生的死對頭,曾被譽為「閃電主人」的他,你知道嗎?
    沒關係,那我再說一個人,發明大王愛迪生。此人大家再熟悉不過了,而尼古拉·特斯拉正是他的死對頭,這位也是一個科學怪人。中學學過物理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磁感應強度的單位正是特斯拉。是的,世界上第一個水電發電站就是特斯拉在尼亞加拉瀑布設計完成的。那麼這位被譽為閃電的主人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作為愛迪生一生的敵人,不知道他會感到開心還是難過。
  • 耐克市值蒸發13億 球迷:一隻「破鞋」引發的一波蝴蝶效應?
    一雙價值13億美金的鞋 耐克比錫安更受傷一天前,杜克的球迷們在34秒裡經歷了從狂喜到絕望的過程;一天後,耐克公司也體會了一把這種「過山車般」的心情。美國當地時間周四,當股票開市,耐克的股價在10分鐘內下跌了1%,縮水價值相當於10億美元。而在一整天的交易中,耐克的股價都在震蕩中下跌,最嚴重的時候,股價下跌了1.7%。
  • 曾擊敗霍利菲爾德的他,雖未能超越小羅伊瓊斯依然被人銘記
    在被譽為為職業拳擊黃金時代80-90年代,孕育了一批奇葩,他們不滿足在自己擅長的中量級、超中量級獨霸天下,非要知難而上升入重量級憑藉技術與那個時代的諸位大神一較高下。這中間要不斷地忍受著前進過程中的種種痛苦和疲憊,要調整之前常勝到現在常敗的轉變,不論遇到多麼令人灰心的打擊或者遭受多麼令人心碎的失敗也絕不輕言放棄。
  • 起伏展濤:卸任山大校長九年後,他去了莫斯科
    這是曾經紅極一時的中國最年輕的大學校長展濤,以如此方式出現在公眾面前。這位曾連任山東大學和吉林大學校長、學生口中的「展哥」,在2011年降級入職教育部之後,一度淡出公眾視線。 展濤此次被免職,雖不像六年前被免去吉林大學校長時輿論風潮洶湧,但其去處還是極為令人關注。
  • 錫安被起訴 要求承認父母曾從耐克、阿迪和杜克索取好處
    5月11日訊 鵜鶘球星錫安-威廉森的前任銷售代表Gina Ford的律師要求他承認,母親和繼父要求並接受阿迪、耐克和杜克的禮物、錢和其他好處。錫安在杜克打了一個賽季,2019年以狀元身份進入NBA。去年6月他曾起訴Gina Ford和其公司Prime Sports,要求終止與其的營銷協議。
  • 美國國會被圍攻,川普卸任總統的最後一搏?
    美國國會被攻破的事情震驚了世界,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大家都是拍手稱快,聯想到之前的香港動亂。美國這次也算是自食其果,側面也反映出了美國混亂的政治制度,不過這次的事情沒有那麼簡單。2021年已經到來,離川普正式卸任總統也只有不到兩周,對於川普來說基本盤不可能發生大的變化了。正是因為如此,才把目光轉向了投票,企圖找出民主黨拜登作弊的證據。
  • 窮耐克富阿迪,意思就是窮人就只能穿耐克嗎?
    為什麼說「窮耐克富阿迪」?耐克、阿迪和阿瑪尼都是世界非常著名的服裝品牌公司,那麼有人為什麼說窮耐克富阿迪流氓一身阿瑪尼呢?這種說法肯定會受到阿迪迷的肯定,也肯定會遭到耐克和阿瑪尼粉絲的拍磚。我記得有個同學告訴我:耐克的真正崛起主要歸功於籃球之神喬丹,NBA的喬丹時代無數人在模仿喬丹,除了球技就是穿著!我們那時候對喬丹的痴迷,無法比喻。其實我認為沒有喬丹,耐克會不會有機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體育用品公司,任何人不能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