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起伏展濤:卸任山大校長九年後,他去了莫斯科
2月15日,國家教育部官網發布人事任免通知,經2月4日教育部黨組會研究決定,免去展濤的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職務。
這是曾經紅極一時的中國最年輕的大學校長展濤,以如此方式出現在公眾面前。這位曾連任山東大學和吉林大學校長、學生口中的「展哥」,在2011年降級入職教育部之後,一度淡出公眾視線。
展濤此次被免職,雖不像六年前被免去吉林大學校長時輿論風潮洶湧,但其去處還是極為令人關注。
經無風君(ID:nowindnowave2)查證,展濤的下一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月1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Institute)在其官網上宣布,展濤先生已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技術研究所(UNESCO IITE)董事會主席。
今年54歲的展濤已不再年輕。
「神童」少年得志
展濤,1963年4月出生於山東兗州,自小有「神童」之譽。1979年,初三畢業的展濤因參加全國數學奧賽成績優異,被山東大學數學系破格錄取,進入當時的山大「少年班」,師從著名數學家潘承洞教授,學習數論專業。24歲時,展濤獲得博士學位。32歲時被提拔為山大副校長。
入師潘門子弟成為展濤人生的重要轉折點。展濤家世平凡,能從一名神童成長為山東大學校長,1986年11月—1997年12月擔任山東大學校長的潘承洞對他影響很大。
潘承洞逝世五周年時,展濤撰文緬懷「我的導師潘承洞院士」。他深情地回憶說, 「作為潘老師的學生,我在近20年的時間裡,除了中間在國外學習進修外,其它的時間基本上都是以潘老師的學生、學術科研助手以及後來作為副校長的身份陪伴在他的左右」。
潘承洞教授
1979年,16歲的展濤為參加全國數學競賽,在濟南東郊飯店進行了一個月的培訓,第一次見到了潘先生。最終,展濤與其他兩人在全國數學競賽中獲了獎。展濤選了山東大學,成為潘門弟子,另兩位分別去了清華、北大。
潘承洞是位富有人格魅力的大學教授和校長。他與陳景潤、王元因破解哥德巴赫猜想而聞名天下。潘先生治學嚴謹,為官清苦,但極為愛才。他在任山大校長期間,提攜了兩名日後成為山大校長的年輕人。一位是展濤,另一位則是徐顯明。
展濤回憶,1990年代初,山東大學當時是新老交替的關鍵時候,潘承洞提議並順利實施了每年破格提拔一批年輕學者成為教授,第一批是16位,數學院有4位,展濤就是其中一位。
徐顯明起初並不為潘承洞所熟悉,但是了解到徐很有才後,就一直提攜。徐任山大副校長後進京擔任中國政法大學校長,2008年後又接任展濤,任山大校長,開啟了山大青島辦學的戰略布局。
2004年12月27日,潘承洞教授誕辰七十周年時,山東大學舉行了《大家風採——紀念潘承洞教授誕辰七十周年展覽》。在開展儀式上,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院長劉建亞教授主持,時任校長展濤參加儀式並發表講話。潘承洞教授的夫人李淑英、女兒潘勤、女婿於青林等人出席。
在這次會上,展濤再次感謝潘先生的知遇之恩:「他(潘先生)特別重視人才,尤其是對青年人才的培養和成長傾注了很大的心血。正是因為他,影響了一代年輕學者的成長,也為學校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主政山大八年的"展哥"
2000年,山東大學吞併原山東工業大學、山東醫科大學,組建新山東大學,首任校長由展濤出任。彼時,展濤年僅37歲,據信是當時最年輕的全國性老牌重點大學校長。
出任百年老校的一校之長,展濤在山大度過了其人生中最具激情與活力的八年,也一直生活在聚光燈之下,他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
2001年10月15日,山東大學百年校慶大典上,年輕的展濤深情致辭:「今天的山大猶如一棵歷經百年風雨卻枝繁葉茂的大樹,歲月的年輪只增添了她的成熟與魅力;今天的山大就像一位歷經百年滄桑卻生生不息的老人,因為永不停止地注入著青春的血脈而更具活力……」
曾經的數學神童,展濤的夢想是像陳景潤一樣,摘取數學王國裡「皇冠上的明珠」,但過早的步入仕途,卻讓他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遠。就任新山大校長後,展濤在接受央視《東方之子》主持人白巖松的逼問式採訪時坦言,數學給自己帶來的最大樂趣是「解決沒有被解決的問題」,做校長則要「比做數學難得多」。對他而言,「山東大學的迅速崛起是我現在最大的夢想」。
當時合併的山大,確實讓人有無限的憧憬。當時老山大實力雄厚(兩個一級國重、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加上山醫大(衛生部直屬十三所院校之一)、山工大(當時的211)的醫科工科,這樣的一個大學航母在發展上本來有機會實現重大突破。可惜,山大的地位與排名卻並不如人意。
當年有媒體披露,展濤對於山大的排名甚是關切,一看到沒有下降就較為輕鬆。展濤此中的功過是非,自有後人評價。
大學擴建熱的當年,展濤拒絕了山大搬遷長清的動議,專心於三校融合。
從16歲進入山大學習,到45歲離開山大,展濤作為土生土長的「山大的孩子」,歷來把「做貼近學生的校長」作為自己的追求。從1995年任山大副校長起,展濤就是山大小樹林論壇的常客,也因此被學生們稱為「展哥」。
展濤在一次學生集會上說:「我非常遺憾,你們的校長不是你們崇拜的學術大師。但是我一定要做一名最貼近學生的校長,而這種貼近,最重要的是一種心靈的貼近。」
展濤當時設立的校長信箱,據說他是「每信必復」;他還喜歡經常到教室裡聽上半堂課,到學生宿舍裡走一走。可惜那時的學生沒有現在這般嬌氣,如果當時提出安空調的要求,或許現在的山大,空調就不再是學生的一個槽點。
展濤主政山大期間,還力推了學生跨校交流。2002年,山大率先與武漢大學籤署合作協議,兩校互派學生定期到對方學校修課並互相承認學分,此後,跨校交流的名校還包括廈門大學、中山大學、蘭州大學等。2003年起,山大又與海外部分高校建立合作關係,先後派出200名學生到海外大學交流、修讀或訪學。
展濤的計劃是,這種合作讓學生在大學四年裡有更加豐富的經歷,也想讓山大擁有類似美國常春藤盟校一樣的名校聯盟。
親民的展濤校長,喜歡跟學生打成一片的他,在山大同學中獲得了較高的口碑。40歲上下的男人,正是有魅力的黃金年齡,年輕,富有朝氣與激情,平易近人,還喜歡聽當紅明星張娜拉唱歌,並在校內迎新晚會上請來張娜拉歌唱。當年為了給張娜拉出場營造氣氛,展濤上臺後幽默演說:「校長都出來了,張娜拉還會遠嗎?」
但與在學生中的高口碑相比,關於他主導山大發展的貢獻,卻見人見智,備受爭議。
山大百年校慶之後,展濤組織了一次山大文化的大討論,他自己理解山大的文化與精神是「山之韻、海之魂」,並確定了「氣有浩然、學無止境」的新校訓。頗具玩味的是,倡導「山之韻、海之魂」的展濤,在位期間,卻並沒有考慮重返山大的發源地青島辦學,反而是他的繼任者徐顯明邁出了「海之魂」的實質性一步。
「折戟」吉林大學
2008年11月,展濤卸任山大校長,轉赴東北,接替已經調任北京大學校長的周其鳳,出任吉林大學校長。彼時的吉林大學也是合併組建完成不久的新航母,所以展濤的赴任,有人認為是對他在新山大主政的一種認可。
在吉林大學的三年裡,展濤整體低調了許多。出現在吉林大學同學們面前的展濤校長,依然激情澎湃地朗誦著《沁園春·雪》,但改革力度與成績卻遠不如山大。
在吉林大學履新半年多之後,展濤最大的動作就是把一位前任校長、三位現任副校長、一位現任黨委副書記,從學術委員會的名單中刪掉了。展濤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規定所有學校領導和學校職能部門工作人員一律不參加任何一級學術委員會,以實現行政管理與學術決策的相對分離。
政學分離,這可以視作大學去行政化回歸學術本身的一次積極嘗試。但這留給展濤施展的時間並不多。
在中國做大學校長,不僅僅是簡單的去行政化與學術水平,一名大學校長不僅僅是一名教育家,某種程度上還需要摻雜幾許政客色彩。只有在政治上行雲流水,也才能整合各種資源實現自己的抱負。
兩年多之後,展濤突然卸任吉林大學校長,轉任國家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負責信息中心全面工作。此舉被外界解讀為「降級使用」。37歲就已經是副部級的展濤,卻在自己的本命年出任司局級的信息中心主任,這無論如何都不是一個很好的信號。至少意味著,展濤從此將與大學校長無緣。
在教育部的六年裡,展濤公開的信息並不多,偶爾能看到的也是以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的身份,在地方上行走。而當年圍繞著他的傳聞,卻起起伏伏,不絕於耳。
2017年2月4日,展濤被教育部黨組會免職;2月1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其官網上宣布了他的新身份。此間,他的母校山東大學,正陷入主校搬遷的輿論風波之中。
展濤目前任職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技術研究所(UNESCO IITE),總部位於俄羅斯的莫斯科,創建於1997年,是UNESCO遍布世界各國的十一個一類研究所之一。IITE的使命是為教育領域的信息和通信技術的使用提供專業和技術的支持。它主要是根據全球和各國的需求,通過設計並實施ICT在教育中應用的項目,以達到提高世界教育水平的目的。IITE是一個專門的國際專業知識和資源中心,為各國的信息和通信技術在基礎教育和終生學習中的使用提供建議和指導。
UNESCO IITE對展濤評價較高,歷數了其在中國的任職經歷與學術研究水平。而這次出任該組織的董事會主席,展濤將迎來一次全新的人生經歷。
出現在UNESCO IITE官網上的展濤,依舊是標誌性的笑容,依舊親民,但容顏已見蒼老。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當年16歲的數學神童,假如繼續夢寐以求那顆數學王國「皇冠上的明珠」,似乎只有一步之遙,而如今卻是遙不可及了。
- END -
作者:無風
來源:無風(ID:nowindnowave2)
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更正或刪除相關內容。本公眾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更多精彩熱文:
回復以下 關鍵詞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985丨211丨100丨就業丨畢業丨職稱丨孔子丨三體丨三聯丨mooc丨創業丨未來丨大學丨師道丨課程丨管辦評丨施一公丨彭麗媛丨網際網路+丨青年教師丨浙江丨學術丨教改丨臨沂丨教育法丨就業力丨創業大學丨高校反腐丨近親繁殖丨亞洲大學丨教授治學丨科研評價丨離崗創業丨科研怪相
感謝您支持「中國大學教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