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校長朱清時將卸任:不改革對社會是打擊

2021-01-13 搜狐網

  重新發現南科大系列報導 上

  清時自清

  爭議中前行的朱清時

朱清時與他的作品。深圳晚報記者陳遠忠、劉鋼、田芳槐、張聖宇 攝

  被爭議的朱清時

  朱清時:南科大 依然有眾多可能

  南科大校長朱清時的背後,有著中國人對教育的矛盾心態。一方面,很多人期待他改革成功,以使全民受惠;另一方面,人們採取隔岸觀火的態度,少有人願意投入其中,而全然投入的個體,卻面臨著外界幾近苛刻的關注和解讀。從2009年籌建,至今年9月份朱清時的即將卸任,質疑從未停止。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科大的學生當中,朱清時遇到的幾乎全是讚美。這些讚美,固然包含學生對校長的特殊情誼;但另一方面,南科大的學生自認為確實從中受益。比如他們身上體現的獨立思考與自由之精神。而這恰恰貼合教育的本質。

  校長的遺憾

  朱清時的兩大遺憾在於,未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層,未能制定好學校的《章程》

  朱清時的辦公室在南科大行政樓三樓最深處。室內,一扇屏風後面藏著一張矮矮的鐵架床,床上有成套的素色床單和被子,被子的一角掀開,像是朱在不久前剛有過一場簡單的午休。床尾,一個藍色的氧氣瓶站在那兒。

  據媒體報導,朱清時每天要吃七八種藥,有時,他還需要吸上一段時間的氧,才能繼續工作。

  他的工作並沒有因為9月份即將到來的卸任而有所輕鬆。

  儘管今年1月份,當南科大的黨委書記一職不再由朱清時兼任時,他便感覺自己「已卸任了一半以上」。但他依然忙碌,採訪時數次看表,得體又嚴格地把控著時間;輕微焦慮,談到某些話題,放在沙發手把上的左手中指會不自覺地上下抽動,夜裡,依舊依賴加量的安眠藥才能入睡。

  工作的繁忙與他的「遺憾」相關。

  南科大一位學生將朱清時比作教育界的袁庚(曾經的蛇口掌門人,打響改革開放第一槍),朱清時很尊敬袁庚,但自認與他不能相提並論。袁庚所行的經濟改革得到理解,「不改不行,不改餓死」;相較之下,他的教育改革顯得有些孤獨,「不善溝通化解矛盾,做的事很多人不理解」。

  袁庚在做蛇口工業區時,落下了三大遺憾;朱清時一路摸著石頭過河,也留下了兩大遺憾。

  第一個遺憾是,南科大至今未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建校初始,朱清時找過一些副書記、副校長人選,但覺得當時自己尚無法給出對方明確的待遇標準和前途保證,便「不忍心叫他們來,同意他們暫緩」。一緩,四五年過去了,「他們再也不會來了,我也很快不做了。」

  這些年,因為缺少得力的助手和團隊,朱清時不得不一個人扛下眾多行政事務。

  朱清時的第二個遺憾是「沒有制定好《章程》」。當初,學校在摸索中前行,規章制度都要重新制定,但又往往自認缺乏經驗,擔憂匆忙制定《章程》顯得不夠成熟,便思量著,將一切擱到有經驗時再制定。

  但等到經驗較多之後,朱清時突然發現,一切似乎為時已晚了。

  朱清時搖了搖頭,自己即將卸任,大家都在等著新領導的到來,「他們都會想,你快要退了,你把這些固定下來,新領導不同意怎麼辦,所以到我現在快要退的時候已經不可能做這些事。」

  「應該早點把《章程》制定好。」他又說了一遍。

  謙遜被理解為承認失敗

  朱清時認為,從長遠目標看,南科大依然有眾多可能,但目前已跨出了許多步

  大概是臨近卸任,朱清時的言語溫和了許多。

  過去,他被認為是不懼說真話的勇士,頻繁在媒體上亮相,公然叫板教育部,也因此被斥責「不夠成熟」;不知從何時起,他的出現開始與「教改失敗」、「悲劇英雄」等詞彙發生關聯。人們發現,他變得溫和而憔悴,便將這轉變視為他對教改失敗的隱晦默認。

  對外界的眼光,朱清時表示理解—人人關注教育,教改所涉之事很多人想做卻不敢做,「南科大要做,大家都會關注」。

  早些年,他甚至需要藉助媒體的力量,為剛剛出現的南科大提高知名度,以吸引優質的師資和生源。

  關注度提高了,好與壞都被放大,他便開始被誤讀。面對非黑即白的輿論,朱清時認為,改革是一個遠大目標,南科大的教改雖未全備,但也已完成了此目標中的部分內涵。

  不久前,一位記者讓朱清時為自己的教改成果打分,他給出60分,這被解讀為朱清時與南科大的不斷迂迴和斡旋。

  他有些委屈,澄明自己所打分數的意思是,從長遠目標來看,南科大依然有眾多可能,但目前已經跨了出來,「走了很多步」,「而且自己給自己估分,顯然不能打高分,沒想到這個謙虛的態度被理解為自認失敗。」

  這並不是最糟糕的時候。幾年下來,他似乎習慣了反覆被宣告「朱清時承認南科大教改失敗」。今年,他有意減少與媒體的接觸,但也已十分平靜。

  最難過的坎依然是當年鬧得沸沸揚揚的港科大教授出走事件,「現在想起來依然覺得很過分」,朱清時語氣堅定。

  2011年3月份,李澤湘、勵建書、李曉原相繼從南科大不辭而別。6月,三人在媒體上公開發表文章,認為朱清時將南科大的籌建變成「展現其個人喜好的私塾」。

  朱清時至今仍認為,那件事情「幾乎使南科大翻船」。輿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呈一邊倒的狀態,全國都對南科大「劈頭蓋腦地指責」,「學校一定要獲得支持,如果輿論認為南科大失敗了,那社會各界可能以為南科大真的失敗了。」

  壓力顯而易見,朱清時想過辭職,但又覺得,在當時的情境下辭職,無異於承認自己失敗。事實上,他並不認為自己錯了。針對三位辭別教授提出的南科大籌建缺乏制度設計和內容支撐的指責,朱清時對深圳晚報記者說:「我理解,過去戰爭年代為何有些『土包子』軍人沒文化,卻能打敗軍事院校的高材生,因為他們從經驗中掌握了戰爭最核心的規律。辦教育的核心因素是人才。起步時就有明細的規劃固然好,但這不是必需。因為理工科大學都有一些共同的基礎學科,如數、理、化、生物、電子、材料,可以先引進這些基礎學科的人才,之後再一起制定明細學科規劃,在我國的國情下,更快更好。」

  「現在的事實證明就是這樣」,朱清時認為,南科大一邊引人,一邊招生和建研究基地的效果在當下已得到印證。校內,人才不斷引進,招生工作也已持續了三年,「他們覺得我把學生當小白鼠,但學生現在享受16的師生比等教育資源,沒有任何一所學校可以比擬。教育的核心規律是師生間廣泛而又深入的交流,這比任何別的東西都更重要。這幾年極高的師生比可以彌補規劃的不足。」

  我的校長

  相比外界,朱清時在學生中,得到的多是讚美

  朱清時和他的學生們一致認為,高校改革的成功與否,最重要考量標準在於,學校是否為社會帶來貢獻。

  「所謂改革不是非要去扭轉什麼」,大一學生張楠認為,目前,外界把南科大的「改革」太當回事,「改革是為了更好,而不是為了改革而改革。」

  就學生而言,「更好」意味著更多益於成長的知識和思想。這位高考成績650分的學生說,自己冒著風險到南科大求學,為的就是學業和思想上的進步而已。否則,完全可以選隨便一所高校求得一紙文憑。

  「真正理解我的,正是首屆教改實驗班這45個孩子。」朱清時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這樣說。那是2011年3月,三位港科大教授從南科大集體出走。

  現在,這個「真正理解」他的人群正在擴大。一次,一場有關先進改革者的投票在網上發起,一位學生發現朱清時位列其中,便發動同學一起為校長投票。投票系統有漏洞,每隔一分鐘便可刷一次票。「一有空就去刷票,他都有一萬多票了,第二名才三千多」,這位叫李煜的學生認為,這足以說明學生對朱清時的充分信任,畢竟,這所學校的學生加起來不過六百多人。

  李煜最近一次與朱清時的近距離接觸是在學校攝影社舉辦的攝影展上。朱清時穿著慣常的白襯衫、黑西褲,兩人的視野共同落在一幅攝影作品上。照片是在學校兩棟高樓間一個狹窄縫隙裡拍的,一位女孩正在縫隙中起舞,「一個人的思維即便在束縛的空間裡也可以得到綻放和無疆放縱」,李煜這樣對朱清時詮釋自己的理解。

  朱清時回應他,「你看,這幅照片的這部分稍微有點逆光,」他指著照片上的一個部分解釋,「但是這個地方並不需要逆光處理,如果順著一點去拍的話,可能會使畫面更完整。」

  「他不是走形式地來看一下,而是真的在看。」李煜說。第一次知道朱清時,李煜還是一名初中生,那時,他用朱清時編寫的教材學習,儘管教材內容淺顯,但現在想起來,李煜仍覺得,要將淺顯知識梳理成系統完備的體系,難度不小。

  「再加上他改革的決心,他原本想在中科大改革,但中科大畢竟像老城市一樣,已經定型了,很難再改革,他來到一所新的學校,決心要這樣做,我覺得非常有勇氣,也非常佩服他的遠見和觀念。」

  高考結束後,李煜幾乎沒有做過多的思考,便選擇了南科大,從朱清時的改革成果中受益。而同時,朱清時也在這些學生身上獲取力量。

  朱清時曾請過北京一所著名大學的校長前來為學生作報告,報告結束後,那位校長興奮地告訴朱清時,同一個報告在全國三十多所高校都做過,南科大的學生是素質最高的—有獨立思考,且思想最為敏捷。他們能一下子捕捉他的信息,並提出很多「有思想」的問題。

  朱清時回應他,自己也有同樣的感覺。「南科大的學生就是有這種精神」,朱清時將這種精神概括為勇氣、擔當和高素質。他說,當首屆教改實驗班的四十多位同學拒絕參加高考開始,他便發現了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這件事情讓朱清時長久感動,還有一件事情同樣讓他觸動,那是在三位港科大教授集體出走之後。

  那段時間,他心裡抑鬱,但有一天,當他走出辦公室時,突然發現,學生們齊刷刷地穿著同一款式的白色T恤,T恤前方,胸部以下,印著他的頭像。(文中學生皆為化名)

  朱清時履歷

  1946年 2月出生,四川成都人

  1968年 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科大)近代物理系

  1968年 12月,畢業分配到青海西寧山川工具機鑄造廠工作

  1974年 12月,調入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

  1979年 出國留學

  1982年 回國

  1984年 8月,調到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1987年 任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1991年 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4年 7月,在中科大從事教學科研工作,主持創建中國科學院選鍵化學重點實驗室

  1996年 8月,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

  1998年 6月,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

  1999年 5月,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

  2001年 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2008年 9月,因年齡原因和任期要求,不再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

  2009年 9月,被深圳市政府聘為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2011年 7月,任中共南方科技大學委員會(臨時)書記

  2014年 1月,不再兼任中共南方科技大學委員會書記

  2014年 9月,即將卸任

  南科大改革成敗誰說了算

  高考結束,準大學生們將面臨一個新的抉擇,選擇上一所什麼樣的大學。學生們也自然要面對什麼樣的大學才是好大學這個問題。數年前有45名學生拒絕了高考,義無反顧地成為南方科技大學(以下稱南科大)首屆教改實驗班的學生,這也宣告了南科大教改實驗的實施,轟動一時。

  事實上,自有南科大這所大學開始,爭議就未曾停歇過,身處於漩渦中心位置的是被寄予太多期待和質疑的南科大校長朱清時。今年9月,朱清時就將卸任校長職務。此前已有許多教育專家和媒體宣告朱清時以及南科大的改革失敗。有的認為南科大未能實現去行政化的高教改革目標,有的則認為南科大缺乏專業準備,星火燎原之勢難成。

  種種批評與質疑之下,朱清時認為他被誤讀了,因而保持了長久的緘默,一度不再在媒體面前言說。深圳晚報記者遍訪南科大並通過多種努力,終於打動了這位老人。

  每天仍然需要加量服用安眠藥方能入睡的朱清時面對深圳晚報記者的採訪時,依舊保持著改革者的執著。這一次他的回應,更像是對於南科大改革以來的自我澄明。比如為南科大改革打分60分,他認為他只是謙遜,卻被誤讀為承認改革失敗;比如他仍然對幾名教授的離去和在《南方周末》的批評耿耿於懷,並堅持認為自己是對的。

  朱清時找到了一個更適合回應改革是否成敗的標準,那就是學生們。他很滿足於學生對南科大的熱愛與認同。當然,朱清時對自己卸任後的南科大也有所期許,那就是南科大因改革而存在。

  我們也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解剖南科大的校園種種,這一次我們回歸大學的本質—教書育人的對象學生們。那些在南科大改革報導中基本失聲的主角們將會告訴我們另一個南科大。(深圳晚報評論員 梁堅)

  獨家對話朱清時

  教改的最後成功不一定是在南科大

  朱清時將卸任。他相信南科大會越來越好,但他說,南科大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深圳晚報記者 施展萍

  朱清時卸任將近,南科大的未來備受關注。不同於外界對南科大教改失敗的論調,這位即將卸任的校長認為,儘管自己在任期間仍有遺憾,但也已使南科大完成了教改的部分內涵,只要這些內涵不偏倚,未來南科大會越來越好,並使改革成效受用於他處。

  對於接任者,他的期待明確—將改革進行到底。

  還有很多路要走

  深圳晚報:目前,外界對南科大教改成功與否的爭議主要在於去行政化。有學者認為,南科大的去行政化失敗了,您怎麼看?

  朱清時:外界的評論非黑即白,希望你要麼完全做到去行政化,要麼就不做,這個評價是很不公正的。去行政化是一個遠大目標,有很多內涵,要走向目標,需要把這些內涵一一做到,目前,南科大已完成了部分內涵,未來還有很多路要走。

  深圳晚報:評判教改成功與否最重要的標準是什麼?

  朱清時:最核心的標準是社會的反映—學校對社會的貢獻,包括學生及教師對社會的貢獻。此外,學校作為社會的中堅力量,應該是一個思想庫,要有影響力才行。這三方面是評價的主要指標。

  其實最理解學校、感觸最權威的還是學生。現在,學生對南科大改革成果的態度和南科大的狀況回答了種種對南科大的爭論。

  南科大校長朱清時的背後,有著中國人對教育的矛盾心態。一方面,很多人期待他改革成功,以使全民受惠;另一方面,人們採取隔岸觀火的態度,少有人願意投入其中,而全然投入的個體,卻面臨著外界幾近苛刻的關注和解讀。從2009年籌建,至今年9月份朱清時的即將卸任,質疑從未停止。

  交給時間來考驗

  深圳晚報:卸任之前,請為自己的工作做總結,您為給南科大留下了什麼?如何確保它將來的發展?

  朱清時:為南科大打造了幾個基因,現在都很優秀:首先是南科大的管理體制,我們確立了法人治理的結構,使南科大能夠完全依法運作。在中國,高校最大的問題就是誰當領導誰說了算,一旦換領導,制度就變了。南科大在治校上有法(此處指「南方科技大學管理暫行辦法」)可依,這比中國任何高校都進了一步。

  第二個基因是南科大確立了較好的薪酬標準,薪酬體系與國際接軌,保證南科大引進的師資都是一流的,與國內其他大學用特殊政策引進的特殊人才一樣。

  第三個基因,我們建立了教授治學的學術委員會。學術委員會是一個集體,它有很大的學術權力,引進教授需要學術委員會票決通過。基於南科大的薪酬待遇和科研環境,很多人想進入南科大,學術委員會的票決制,保證了水平不夠的人沒有走後門的機會進入南科大。

  第四個基因是科研隊伍建設。我們為每一位教授,包括年輕的助理教授都提供科研啟動經費,鼓勵他們建立研究團隊。年輕的教授可以獨立工作,不需要給老教授打工,使年輕人都可以迅速成才,也使學校充滿活力。

  有這幾個基因,南科大的教師隊伍一定可以成長得很優秀。

  接下來是生源。學生一定要優秀,儘管高考成績只佔南科大錄取成績的百分之六十,但我們的學生高考成績基本都超重點線70分左右。

  最後一個基因就是南科大的教學改革。與中國其他高校不同,南科大入學後前兩年不分專業,部分課程英語授課。且特別注重學生的實驗課,因為學生數量少,南科大學生上實驗課的水平遠遠高於其他高校。本科生還可以跟著教師做科研,既學到一流的知識,還增長了動手能力。同時,書院式的管理方式也將跨系的學生攪在一起,教師到書院當指導教師,一個教授平均指導五至六個學生,保證了師生之間的交流通暢。

  這些基因既包含去行政化,又包含教授治學,且包含了教學改革。我相信,學校在這些基因下發展,一定會變成一所比較好的學校,其他交給時間來考驗。

  改革就像鈍刀子割肉一樣

  南科大想做的教改很難

  深圳晚報:您曾經說過,加到教改隊伍裡的人越來越多,教改肯定會成功,但不一定是在南科大,為什麼?有人認為,這種星星之火僅會在理念上帶來觸動,您認為它是否可以燎原?

  朱清時:改革就像鈍刀子割肉一樣,南科大想做的教改很難,不太可能在一個學校或者一個地區裡,從頭到尾都完成得很好。教改最大的可能是,一定會成功,就像中國的經濟改革一樣。現在,上海的經濟改革超過了蛇口,將來,教改的最後成功也不一定是在南科大。

  中國的古訓是,「槍打出頭鳥」。頂風前行者遭受的挫折和阻力最大,且無榜樣可仿照。但歷史貢獻不可抹殺,等大家都成功的時候,就會想到,蛇口是當年經濟改革的先行者,南科大也一樣。

  星星之火完全具備燎原的可能性。任何一所高校都可以嘗試—不擴招、從國外引進人才、建立像南科大一樣甚至更好的薪酬待遇、為青年教授建科研團隊、賦予學術委員會比南科大學術委員會更高的權力。

  但是,如果當初南科大不這樣做,誰會知道有這種可能?南科大做了,大家意識到南科大第一步成功了,成功的因素就會被學習。現在,很多高校都在採用南科大6+3+1的招生方案(高考成績佔60%,自主招生佔30%,平時成績佔10%),這就是一種進步。

  深圳晚報:現在,社會各界都在關注首屆教改實驗班畢業生的去向問題。因為前期課程設置等方面的問題,一些學生面臨著畢業困難的狀況,對首屆畢業生的畢業問題,如何解決?

  朱清時:一個好的大學,學生一定要嚴出,淘汰率要高一些。現在中國的高校正好相反,叫嚴進寬出,只要進來都能出去,沒什麼淘汰率,這樣的大學就沒有動力,難出尖子生。南科大的做法與國際接軌,表現出來就是,相當部分學生的成績不是太好。比方說,現在首屆教改實驗班有45名學生,有幾名同學退學了,有幾名同學需要延長學習期限,這部分學生佔比百分之二十多。這個比例不高,在加州理工大學,可能每年都有近百分之三十的學生出局。

  但是熬出來的,能夠順利畢業的學生都會比較優秀。而出局的,也不證明這些學生不夠好,而是說他們可以選擇其他職業,選擇一些對自己更好,也對社會更好的職業。

  希望新校長

  將改革進行到底

  深圳晚報:談談您對下一任校長的期待?

  朱清時:希望新校長能夠比我更朝氣蓬勃,更有思想、能力和聲望,能將南科大的改革做到底。

  如果南科大變成一個普通的學校,不去做改革,那它就什麼都不是。中國已經有幾千所這樣的高校,再多一所,也沒多大意義。

  如果南科大不改革,對全國人民都會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大家滿懷希望地關注南科大的改革,失敗還可以被原諒,至少努力過。但如果放棄改革,就會引發公眾的失望情緒。

  我到卸任那天本可如釋重負,但也許會更關注未來。現在新書記已經到位,他有極強的溝通能力,與各級領導溝通得很好,正好彌補了我的不足。希望他和未來的校長將改革進行到底。南科大不改革不光對南科大沒好處,而且對全社會都是個打擊。

相關焦點

  • 朱清時或卸任南科大校長 拒回應"教改失敗"說法
    今年9月,朱清時校長職務的5年聘期屆時將滿,有媒體稱朱清時可能不會連任校長。南科大新任黨委書記李銘,幾天前從深圳市公安局局長的位置上卸任。據悉,李銘曾有高校工作經歷。但有教育專家認為,原政府公職人員任黨委書記,可能標誌著南科大去行政化的失敗。
  • 朱清時卸任南科大黨委書記 專家:標誌改革失敗
    ,自授學位相繼被收編後,三大口號的最後一個口號去行政化,也在朱清時卸任南方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後,宣告失敗。黨委書記這一重要職位的人員更換,在教育界投下一枚大炸彈,南方科技大學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短短5年時間,以改革走入人們視野的南方科大在經歷自主招生,自授學位相繼被收編後,三大口號的最後一個口號去行政化,也在這個標誌性的事件中,宣告失敗。(相關新聞:深圳原公安局長李銘接替朱清時任南科大黨委書記)朱清時:參加任免會並作現場發言網易教育第一時間聯繫朱清時,他的手機關機。
  • 朱清時南科大這5年:慘勝
    有點宿命的是,朱清時的名字出自杜牧的《將赴吳興登樂遊原》,「清時有味是無能,閒愛孤雲靜愛僧。」說的不是安閒,是鬱郁不甘。現在,這位中國最具聲望的大學校長和教育改革者即將卸任,其功過將被載入歷史。我們願為這段歷史寫下初稿,並期待他的精神同道與後來人。  5個故事,一道了解朱清時的成敗與悲喜。
  • 南科大失敗了?朱清時:道路是對的
    近幾年的全國兩會,南科大和校長朱清時總會成為討論的焦點。針對葛劍雄、朱永新等人日前對南科大的評價,昨日南都記者採訪朱清時,他說外界對南科大的改革發展還不是很了解,目前學校多項改革走在內地高校前列,也契合中央精神,但進一步深入「去行政化」,需要頂層設計,大學才能有所突破。
  • 最具爭議校長朱清時:這五年沒有失敗,把南科大好好交給深圳
    行政樓三樓的校長室,朱清時正忙於交接工作。       9月1日早8點,這所學校的開學典禮如期舉行,在短短的40分鐘裡,校長朱清時一如既往,堅定地向在座的學生和家長保證:南科大將繼續改革之路。也許在座的無人知道,也就是今天,這位近年來中國最富爭議的大學校長,因合同到期,明天他就將正式卸任。       「這一個月,我心裡頭很愉快。」
  • 朱清時南科大這5年:「慘勝」
    有點宿命的是,朱清時的名字出自杜牧的《將赴吳興登樂遊原》,「清時有味是無能,閒愛孤雲靜愛僧。」說的不是安閒,是鬱郁不甘。現在,這位中國最具聲望的大學校長和教育改革者即將卸任,其功過將被載入歷史。我們願為這段歷史寫下初稿,並期待他的精神同道與後來人。5個故事,一道了解朱清時的成敗與悲喜。
  • 南科大校長朱清時:當了3年的校長學會了忍
    就是在這個時分,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從深圳飛來了,第一次以招生的名義,來到杭州。  提前兩天到杭的南科大浙江招生組組長郭旭崗,也終於鬆了口氣。因為大雪,他一直擔心校長的這次招生宣講之行,會被耽擱。  今年南科大新增了6個招生省份,朱清時全部都要親自去當地高中宣講,杭州是他此行的第一站。今天講完後,朱清時將立馬飛回南科大。
  • 爭議校長朱清時的5年教改成績單
    南科大首任校長朱清時以校長身份,作了他任職期間的最後一次演講。他把這段曾經激勵自己青春歲月的詩送給南科大的新生,也以此給他5年的校長生涯畫上句號。9月1日,是創校校長朱清時任期的最後一天,這位近年來中國最富爭議的大學校長,因合同到期,9月2日將正式卸任。
  • 南科大建校十年:朱清時的「體制外辦學」終究是一場夢
    在即將迎來十周年校慶的前夕,南方科技大學宣布清華大學原副校長薛其坤出任南科大第三任校長,原校長陳十一任期屆滿卸任。2010年12月,教育部正式同意籌建南方科技大學,標誌著南科大籌建進入新階段。十年來,在朱清時、陳十一兩位校長的帶領下,南科大從0到1,從1到10,躋身國內一流。在2020泰晤士亞洲大學排名中,位列內地高校第8位;在2021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內地高校第14位,在2019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輕大學排名中,位列內地高校第1位、全球第47位。南科大雖成績輝煌,但建校十年來遭受的質疑也不少。
  • 南科大校長朱清時:當3年校長學會了忍—新聞—科學網
    今天講完後,朱清時將立馬飛回南科大。郭旭崗似乎總擔心花甲之年的朱清時,多少有點吃不消這種和搞科研完全不同的飛快節奏。 而昨晚,當朱清時出現在酒店房間,和記者見面時,這位個頭很高,有著清瘦體格的先生,顯得很精神,雖然臉色並不太好,但說話時一定會看著你笑。 記者問他是不是常來杭州,他樂了:「我對杭州非常熟悉,這是『老地方』了!
  • 南科大不完美 但是很成功
    朱清時:三句話:有勇氣去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事;有度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變的事;有智慧區別以上兩類事。這也是我在南科大5年的經驗總結。5月30日,朱清時在北京進行了卸任南科大校長後的首次「感謝之旅」。朱清時說,在南科大的五年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如今他卸任校長,首批教改班的學生也進入畢業階段,需要向這些人士進行致謝和匯報。
  • 「更新」· 朱清時:教改「逆行者」的堅持與妥協
    任中科大校長10年間,朱清時在大學擴招大勢中頂住壓力不擴招,在高校評估中堅持「原生態」評估,被稱為「最牛大學校長」。2009年,他又受邀南下,擔任南方科技大學這所被看作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田的「一把手」,成為備受關注的中國教育改革風雲人物。
  • 朱清時:要把南科大辦成加州理工 自己不過是CEO
    首屆學生除減免學費外,每人每年還將獲得社會捐助的1萬元生活補助。  這個中國最小的「實驗班」大學,目前僅45名學生。  3月1日,首批45名學生前往位於深圳南山區的南方科技大學報到,原報名50人來了45人。但無論是45名學生的「班級規模」,還是學校目前尚未得到教育部「文憑授權」的瓶頸,這些都不足以影響南科大校長朱清時的信心。
  • 朱清時:南科大「轉正」不是教改失敗
    「最近人民日報有一篇評論員文章,寧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機,我覺得簡直就是針對南科大說的!」5日,在人民大會堂二樓的休息區,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全國政協委員、南方科技大學創校校長朱清時擲地有聲地如是說。  就在兩會召開前,朱清時正忙於迎接和等待教育部評審團的到來,這是南科大早日「去籌轉正」的重要時機。
  • 朱清時:我不是悲情英雄
    新華社記者王申攝■ 對話動機5年前,南方科技大學在全球200多位候選者中選擇了從中國科技大學卸任的朱清時。「把南科大辦成一所國內頂尖,世界一流的研究性大學,這是我的夢想。」在描述「南科之夢」時他信心十足。今年九月份,朱清時將從南方科技大學退休,結束他的築夢旅程。
  • 南科大迎來第三位院士校長,為清華副校長
    而作為南科大的「掌門人」,兩任校長都是高等教育圈的風雲人物。2009年6月,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朱清時院士被聘任為南方科技大學(籌)創校校長。朱清時是國際知名的化學物理學家,在分子局域模振動、單分子化學等國際科學前沿都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果,推動中國的物理化學基礎研究在國際上佔據了一席之地。
  • ...薛其坤將任南科大校長,實驗發現曾被楊振寧評價為「諾貝爾獎」級
    11月19日晚,南方科技大學(以下簡稱「南科大」)官網消息顯示,中科院院士、原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已出任南科大新一任校長。中科院院士、南科大原校長陳十一任期屆滿卸任。
  • 原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將任南科大校長,實驗發現曾被楊振寧評價為...
    11月19日晚,南方科技大學(以下簡稱「南科大」)官網消息顯示,中科院院士、原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已出任南科大新一任校長。中科院院士、南科大原校長陳十一任期屆滿卸任。
  • 朱清時:曾任中科大和南科大校長的院士為何沉迷於真氣和虛無?
    6年後,朱清時迎來了改變他一生命運的一個轉折,他被調入中科院在青海的一個研究所。從此,朱清時走向了科研崗位,開啟了他的科研事業。改革開放後,朱清時作為我國第一批公費留學生出國學習,並在3年後回國工作。歸國後,後被從青海調動至中科院大連某研究所。在大連物化所,朱清時先後被聘任為副研究員和研究員,並先後擔任課題組組長和研究室的主任。
  • 熊丙奇:南科大改革成功須過兩道關
    南科大校長朱清時日前向報考南方科大的考生、家長發出一封信。他在信中說,為了實現南科大的目標和定位,也為了回歸大學應有的辦學自主權,嘗試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南科大把「自主招收高二學生」,「自授各類學位和文憑」作為教改先行先試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