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不完美 但是很成功

2021-01-13 網易新聞

錢學森之問: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朱清時作答:去行政化、自授學位、自發文憑,南科大的嘗試「不完美但是很成功」。

有勇氣有度量有智慧

三句話寄語學生

有勇氣去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事;

有度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變的事;

有智慧區別以上兩類事

華西都市報:您的教改成果都體現在這第一批學生身上。

朱清時:首屆教改實驗班的45名學生入校就讀。後來11歲的蘇劉溢,以及其他3名學生陸續退學,教改班最終的人數為41人。

這41名教改班學生中,有3人提前畢業,並已經在國外攻讀相關課程;5人申請延遲畢業;23人被世界名校錄取;還有一部分學生也申請了國外高校,目前仍然在等待錄取通知,另外還有人去了國內的大企業。

第一屆學生是學校自授文憑,不是國家統一文憑,所以這些學生代表中國教育改革的方向,消除了人們對自授文憑的擔心。

華西都市報:您自己如何評價在南科大的這五年?

朱清時:在教改上做的這些努力,儘管還沒有最後成功,但有了很實在的開頭。

這五年我們把可能做的事都做成了。

華西都市報:您這次北京的「感謝之旅」有很多學生都自發來看您,很多家長也稱呼您是家長們的家長、主心骨,您有什麼話留給他們?

朱清時:三句話:有勇氣去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事;有度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變的事;有智慧區別以上兩類事。

這也是我在南科大5年的經驗總結。

5月30日,朱清時在北京進行了卸任南科大校長後的首次「感謝之旅」。朱清時說,在南科大的五年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如今他卸任校長,首批教改班的學生也進入畢業階段,需要向這些人士進行致謝和匯報。

2011年3月20日,在南方科技大學春季開學典禮上,朱清時當時代表學校接受了首批社會捐資助學資金:北京惠爾輪胎公司董事長王加中捐資100萬元和深圳的羅堅先生捐贈的50萬元人民幣。朱清時說,正是這筆資金為南科大首批40多名學生每人每年提供1萬元津貼,「這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

在這次「感謝會」上,朱清時還首次公開向外界「講南科大教改班的故事」,「這是首次系統對此向外界進行介紹,」朱清時說,南科大五年的經驗就在回答一個問題,就是「錢學森之問」,而去行政化、自授學位、自發文憑,就是南科大首屆教改班留給中國教改的遺產,「不完美但是很成功」。

5月31日,朱清時在下榻賓館接受了華西都市報記者的專訪。

>>赴任·老友挺他

教育改革「實驗」機會千萬不容放過

華西都市報:自2014 年9月2日,正式卸任南科大校長之後,這段時間主要做什麼?

朱清時: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看書,看最新的研究科技成果的書。

另外,就是一直對考古很感興趣,在擔任南科大校長之前,我正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做客座研究員。

我準備和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展開一些學術合作,院長王毅說成都周邊發現了很多漢墓,我也想去看看,做些研究工作。

華西都市報:現在精神是完全放鬆了。朱清時:對,退休後,壓力減輕,睡覺好,精神也好了。

沒有壓力,不追求發表論文,不申請項目,不用應付各類評審。睡覺睡夠了才醒,以前累了還要撐著,現在不用了。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我也發在微博上,我70歲了,我現在的目標就是聞道,希望可以明白一個道理,但這個沒有時間表。

華西都市報: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當初您去南科大的原因是什麼?

朱清時:就是回答錢學森之問。2005年錢學森提出的「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接受邀請,辦南科大來嘗試回答錢學森的問題。

早在1998年,我剛成為首位中科大自己培養出的本校校長,87歲的錢學森就親筆寫信,鼓勵我認真辦學。

「錢學森之問」指出了我國教育事業的一大問題:國家和學生都為教育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到頭來卻發現學生沒學到多少真本事,創新能力不足,這樣下去中華文明會衰落。

2009年,在答應擔任校長之前,我的老朋友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老校長劉盛綱和中科院老院士陳國良,專門來找我說:「我們一生想做教育改革,但都沒能做成,退休後甚感失望。現在中國,只有深圳特區可能準備好眾多條件,讓你來做『實驗』。機會千萬不容放過,否則說不定,我們的高校教育改革又要等二三十年才會有新的機會。」

確實,老友的這番話觸動了我。

>>辦學·曾遇兩難

我也沒有退路,也沒有時間去辯論

華西都市報:您在擔任南科大校長最初的一段時間,外界形容是「躊躇滿志」。

朱清時:當時我給深圳市領導寫了一封長信,裡面詳述了我的辦學理念。2009年7月15日,深圳市委常委會通過了關於南科大(籌)創校校長有關事宜的意見。

其中明確了幾個問題:1、創校初期,如果校長是中共黨員,書記、校長一人擔任,不分設。2、創新辦學機制,逐步實現教授治校,教務長、科研長、總務長、幹事長逐步實現由教授委員會選舉產生。3、南科大遵循「小規模、高水平」的發展宗旨。4、辦學第一期,市政府按一定比例給學生提供全額或差額獎學金。

這份文件裡的主要內容,我在那封長信裡都進行了詳述。可以說,南科大最初的辦學思路,都是提前商量好的,也得到了市政府的認可。

華西都市報:但是後來您遭遇了很多的困難。

朱清時:創校時期南科大的困難有好幾個。

高考事件算一個,我當時面臨兩難,不能表態。如果我讓學生去高考等於是我們失言了,後來就是學生都抵制高考,後來又是港科大的三個教授出走,寫公開信,認為南科大不行了。

當時,有人提出是不是要換校長,上級的態度是讓教育界去辯論,理清是非。

當時我也沒有退路,只能咬著牙堅持下來。

再加上,當時南科大創校團隊內部的意見也很複雜。

當時是最困難的時候,真的差點翻了船。

華西都市報:學生家長說,當時您幾乎天天吃藥。

朱清時:我的頸椎動脈有部分堵塞,壓力大會造成大腦供氧、供血不足,辦公室裡放著氧氣瓶。

除了咬牙堅持,我常常默念白居易的一首詩,聊以自慰:「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據說在毛澤東故居裡還有一本平裝的《白香山集》,其中《放言五首並序》的第三首就是這首詩,毛澤東對全詩都用紅筆畫滿了著重線。

華西都市報:那段時間肯定瘦了不少。

朱清時:在最困難的時候體重減了四五公斤,後來因為馬上卸任了,不再操心了,體重又上升了。

「南科一夢」不是泡影

是一個夢想,一個理想

華西都市報:您覺得您在南科大這五年達到理想狀態嗎?

朱清時:我可以說,不完美但是很成功。對於錢學森之問不同人有很多答案。但依然有一些規律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大家都很懷念西南聯大,其實它的經驗很簡單:只要做到三點,大師就可以培養出來。一是,有一批很好的老師;二是,師生比要高,使學生有充分機會和老師接觸、交流,通過研究來學習;三是,把行政幹預降到最低,西南聯大就是最典型的「教授治校」。

西南聯大在昆明也就七年左右,南科大前五年,實驗了如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學習西南聯大,我們緊緊按照這三個經驗辦學。南科大的實踐說明,上述三點能破解錢學森之問。

南科大對中國教改的貢獻,就是用實踐回答錢學森之問。南科大之路完全可以複製。

華西都市報:有人用這樣一個詞來形容,「南科一夢」。

朱清時:我覺得也對,但這個「夢」不是泡影,而是一個夢想,一個理想。前五年雖短,學生也不多,但是南科大教改實驗班代表著一種思想和精神,將給中國留下來教改的遺產。

回顧這五年,我們做的就是回答錢學森之問,除了上面三點,還有與此相關的:自主招生、自授文憑、去行政化。儘管困難比預期更複雜更艱苦。但結果清晰,目的達到了。

南科大教改實驗班面臨第一大考驗就是,我們自授的這個學位社會是否承認。我們一定要把這些學生培養好,如果他們到社會上受歡迎,我們的改革就被承認了。如果南科大教改班不成功,可能一二十年都不敢有人再「自授文憑」了。

從目前來看,第一屆自授文憑的學生已經開始被社會承認了,這對有志教改的人是一個鼓舞。

現在大家都開始理解為何高校要「去行政化」了。華西都市報記者王國平北京報導

相關焦點

  • 南科大咋樣 讀不讀 穩不穩當 陪考家長很糾結
    核心提示 悲觀派 這個學校還沒畢業生,就業前景看不清;它不是211,也不是985,娃娃以後想考公務員或事業單位,人家都不得認…… 樂觀派 如果南科大嘗試成功,娃娃就受益了。
  • 熊丙奇:南科大改革成功須過兩道關
    南科大校長朱清時日前向報考南方科大的考生、家長發出一封信。他在信中說,為了實現南科大的目標和定位,也為了回歸大學應有的辦學自主權,嘗試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南科大把「自主招收高二學生」,「自授各類學位和文憑」作為教改先行先試的內容。
  • 南科大校長朱清時將卸任:不改革對社會是打擊
    我們也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解剖南科大的校園種種,這一次我們回歸大學的本質—教書育人的對象學生們。那些在南科大改革報導中基本失聲的主角們將會告訴我們另一個南科大。(深圳晚報評論員 梁堅)  獨家對話朱清時  教改的最後成功不一定是在南科大  朱清時將卸任。
  • 被「招安」的南科大改革失敗了嗎
    第三個層面,亦可將南科大視為探索在教育與行政、政府之間建立一種更科學、合理的關係的嘗試者,為我國高校的去行政化提供一些經驗,這是其改革的管理價值。    那麼,在這三個層面,南科大的改革嘗試是否失敗了呢?    就第一個層面而言,表面上來看,南科大已然成為體制的一員,體制外的身份不在,超然的姿態無存,自然是失敗了。
  • 朱清時:南科大「轉正」不是教改失敗
    「最近人民日報有一篇評論員文章,寧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機,我覺得簡直就是針對南科大說的!」5日,在人民大會堂二樓的休息區,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全國政協委員、南方科技大學創校校長朱清時擲地有聲地如是說。  就在兩會召開前,朱清時正忙於迎接和等待教育部評審團的到來,這是南科大早日「去籌轉正」的重要時機。
  • 南科大開學一月記 還原真實的南科大教學情況
    2011年6月23日,南科大一位學生發博文《南科大學生眼中的南科大》,宣布退學,並表達對學校的不滿。2012年4月16日,教育部公布《教育部關於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學的通知》,南科大正式「去籌轉正」。2012年5月底,南科大公布招生方案,採用高考成績佔60%、複試成績佔30%、高中平時成績佔10%的錄取模式。
  • 朱清時或卸任南科大校長 拒回應"教改失敗"說法
    南科大新任黨委書記李銘,幾天前從深圳市公安局局長的位置上卸任。據悉,李銘曾有高校工作經歷。但有教育專家認為,原政府公職人員任黨委書記,可能標誌著南科大去行政化的失敗。  昨晚,北京青年報記者聯繫上已回安徽老家的朱清時,他堅信南科大這樣的教育改革一定會成功,但不一定是在南科大。在關於他的職務變動傳聞時,他卻以敏感時期為由避而不談。
  • 南科大失敗了?朱清時:道路是對的
    近幾年的全國兩會,南科大和校長朱清時總會成為討論的焦點。針對葛劍雄、朱永新等人日前對南科大的評價,昨日南都記者採訪朱清時,他說外界對南科大的改革發展還不是很了解,目前學校多項改革走在內地高校前列,也契合中央精神,但進一步深入「去行政化」,需要頂層設計,大學才能有所突破。
  • 南科大的2019年:創新,再創新!
    在得知此次研究團隊南科大的實驗成果後,他向團隊表達了祝賀和肯定,並稱讚團隊的成果「indeed a very nice discovery(的確是一項完美的發現論證)」。 人才師資團隊強,學術成果質量高,是近年來南科大對外釋放的強烈信號。據了解,南科大人均科研競爭經費數多年來高居全國前五。 人才的成長,科研成果的湧現,正表明了南科大對於支撐創建國際一流研究型大學的制度正在逐步完善和夯實,並且成效顯著。幾年來,南科大初步建立起支撐一流科研和教學發展的現代大學管理制度。
  • 南科大舉辦國際交叉學科論壇
    湯濤表示,2016年舉辦的首屆論壇為南科大引進了大量人才,其中共有14位青年才俊以南科大為依託單位成功申請「千人計劃」青年項目。 南科大校長陳十一與專家學者們分享了自己在國外的研究生活,從南科大的使命與辦學目標、治理體系與運行機制、三步走戰略、學科建設、人才隊伍、科學研究等多個方面,向專家學者全方位介紹了南科大發展情況,希望各位專家學者積極加入南科大。
  • 朱清時南科大這5年:慘勝
    但是在中國這個是不配套的……你在小環境裡面,要脫離一個大環境,那是不可能的。」  在中科大老師們的描述裡,朱清時是一個果斷並且「有些清高」的領導者。前者的意思是他做決定很乾脆,不瞻前顧後,也很少四處徵求他人的意見。另一方面,「清高」則指向朱清時在溝通上的短板。  1990年代末,朱清時堅決抵制轟轟烈烈的大學擴招浪潮,在中科大堅持延續「小而精」的辦學思路。
  • 在南科大讀研究生是怎樣一種體驗
    學習氛圍和生活條件不用說,南科大引入了實力雄厚的師資力量,對教育和科研的重視可見一斑。越來越多的研究生同學加入到南科大,都表明了對南科大發展前景的認可,我相信南科大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學校建設非常漂亮,保留了很多原生態環境,而且儘管仍處在建設中,但是並不嘈雜,一切都井然有序,非常安靜,是一所學術氛圍很濃厚的學校。
  • 南科大核心團隊離開 多名院士不見蹤影(組圖)
    多名院士南科大不見蹤影著名物理學家陳應天院士、葛墨林院士、雷清泉院士以及李曉原、李澤湘、勵建書等3位港科大教授的名字都在南科大「消失了」「南科大首屆教改實驗班第一學期共開設微積分、線性代數、普通物理、計算機科學、英語、國學經典導讀、社會學以及比較現代化8 門學科。這些課程的內容堪稱完美。」
  • 最具爭議校長朱清時:這五年沒有失敗,把南科大好好交給深圳
    他想著能推行在中科大時無法進行的改革,能在南科大得到突破。他的理想,就是行政權力不介入學校管理,校領導不設任何行政級別,靠自身影響力和對社會的貢獻,贏得認可。       教育部、廣東省教育廳對南科大在籌建、轉正、招生等一系列事件中的特事特辦,都讓朱清時感覺到,南科大的改革實踐,有戲。
  • 真實揭秘南科大:和想像中不一樣(組圖)
    朱校長6月初說:「這些孩子是自願選擇不要教育部的學歷學位的,他們是南科大的驕傲。高校自授文憑和學位也是未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必經之路。」一名同學在教室裡自修。玩具熊、零食、寬敞的空間,這裡的教室看起來與眾不同。  位於宿舍樓一層的書院裡,學生們正在自修。
  • 朱清時南科大這5年:「慘勝」
    但是在中國這個是不配套的……你在小環境裡面,要脫離一個大環境,那是不可能的。」在中科大老師們的描述裡,朱清時是一個果斷並且「有些清高」的領導者。前者的意思是他做決定很乾脆,不瞻前顧後,也很少四處徵求他人的意見。另一方面,「清高」則指向朱清時在溝通上的短板。
  • 南科大迎來新校長
    考研物理39分,成了傑出物理學家 薛其坤,1962年12月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198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考研「三戰」成功,198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1994年獲得博士學位。他從2005年起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同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3年起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 南科大建校十年:朱清時的「體制外辦學」終究是一場夢
    在即將迎來十周年校慶的前夕,南方科技大學宣布清華大學原副校長薛其坤出任南科大第三任校長,原校長陳十一任期屆滿卸任。2010年12月,教育部正式同意籌建南方科技大學,標誌著南科大籌建進入新階段。朱清時想把南科大創辦為一所體制外的「理想大學」,這終究是一場夢2015年3月,南科大第二任校長朱清時帶隊到上海招生,接受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南方科技大學一定是一所體制內的高校,在體制內探索多元化辦學的道路,主要是辦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 南科大,經得起幾番折騰?
    顯然,校長朱清時先生傷矣痛矣,並憤怒而無奈,在致報考南方科大考生、家長的一封信中,他坦言:「按照一些舊的規章制度,南科大一步到位地建成一所研究型大學的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的)『建設現代學校制度,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第十三章第三十九條)』(條文)為我們指明了改革的方向」云云,本來是特別含糊的表述,可以解釋為允許一個、更多個南科大先行先試,也可以解釋為原有的規章制度本身是為了「建設現代學校制度,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設定的,所以會實踐失敗,皆因對規章制度執行不力的結果,以故,不僅不應往反方向上改革
  • 南科大和倫敦國王學院將共同籌備設立聯合醫學院
    消息透露,根據合作協議,南科大和倫敦國王學院將在南科大共同籌備設立聯合醫學院,在多個醫學學科專業開展深層次教育合作,通過引進頂尖人才團隊、聚焦學科融合創新,形成教育、科研和人才接力,培養一流醫療人才,有力地推動深圳在教育、醫療衛生、生命健康等領域的發展,以國際一流的科研成果、醫療服務為粵港澳大灣區鑄就國際一流競爭力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