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的2019年:創新,再創新!

2020-12-01 騰訊網

2020年1月11日,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在京揭曉。南方科技大學張立源團隊合作研究首次觀測到三維量子霍爾效應這一事件入選,該重要研究成果去年5月在線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後,引發學界關注,2019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指出,這一研究補全了霍爾效應家族的一個重要拼圖。

2019年,南科大科研成果繼續彰顯實力,在論文發表、科研立項、院系學科建設、科研平臺建設、產學研等方面取得亮眼的成績。學校以創知推動創新,創新帶動創業的科研工作大格局正在形成,正在國內外的學術領域發揮越來越突出的影響力,以一流學術成果推動一流大學建設。

基礎研究新突破 源頭創新顯提升

時光的厚重,讓科學的進步更具分量。

自1987年哈佛大學理論物理學家Bertrand Halperin從理論上預測三維電子氣中可能存在量子霍爾效應以來的30多年內,世界各地的研究團隊開展了多種嘗試,都沒有從實驗上實現從二維到三維系統的跨越。這也正是張立源團隊的研究成果能夠引發轟動的原因。

張立源團隊實驗證實了Bertrand Halperin在1987年給出的關於三維電子氣體系中量子霍爾效應的理論預測。Bertrand Halperin將其關於三維量子霍爾效應的理論預言列為自己的終身成就之一。在得知此次研究團隊南科大的實驗成果後,他向團隊表達了祝賀和肯定,並稱讚團隊的成果「indeed a very nice discovery(的確是一項完美的發現論證)」。

三維量子霍爾效應論文的示意圖。

張立源是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副教授,在此前他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為了這一課題,他的團隊已經奮鬥了4年,這一過程被他形容為「挖礦」:「做研究就像挖礦一樣,可能在挖到礦之前,有很長一段時間看不到任何苗頭。」他表示:「認準目標就要堅持,踏實走好每一步,可能就會換來科學的慷慨饋贈。」

張立源

與張立源一樣,一大批高水平學術人才不斷從全球聚集在南科大。如今,科學的「慷慨饋贈」已經在這所學校裡日益顯現。

近年來,南科大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一批高水平學術人才聚集於此,成為深圳的一方學術高地,這與南科大創新的引才用才機制也是分不開的。學校堅持以高標準、高要求面向全球引才,突出「高精尖缺」導向,按需設崗、精準引進,全面實施國際通用的終身聘期制、準終身聘期和固定聘期制教師分類聘用、考核評估、晉升制度體系等,全面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

一流的人才帶來一流的學術成果。2019年南科大教師發表期刊論文2608篇,其中SCI收錄2119篇。在論文數量的背後,論文的質量也備受關注。除了張立源團隊論文發表在《自然》上,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梁永曄課題組團隊實現分子催化劑高效電還原二氧化碳,化學系田瑞軍團隊整合蛋白質組學助力「癌症之王」的精準診療,也都在《自然》發表……

南科大師生在實驗室裡。

值得一提的是,2016至2018年,梁永曄連續3年入選科睿唯安的「高被引科學家」和愛思唯爾(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高被引科學家」名單著眼於科學家近期的研究成果,高被引論文是指在同年度、同學科領域中引文影響力排在前1%的論文。

近年來,統計高水平論文發表信息的資料庫的自然指數(Nature index)逐漸成為評價高校學術水平的重要指數之一。自然指數依託於全球82種頂級期刊,統計各高校、科研院所(國家)在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量,代表原始創新綜合能力。最新自然指數(2018年10月1日-2019年9月30日)顯示,南科大位列全球大學99名。2019年南科大自然指數加權論文值為115.71,在中國大學自然指數排行榜中排名第22位。在自然指數公布的2019年年度榜單,南方科技大學在全球「十大年輕大學」排名中位居第七名。有報導稱,南科大的排名顯示了這所新興大學在科研方面的巨大潛力。在「2019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南科大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九,其在研究、論文引用和國際化方面均有不俗表現,其中論文篇均被引次數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一。

在國家、省市科研項目評選中,南科大展現出強有力的競爭力。2019年南科大科研項目立項及獲批經費大幅增長,獲得各級各類科技項目415項,總經費12.8億元,經費數較2018年增長76%。全年共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66項,立項214項,獲批經費近1.6億元,集中期項目資助率31.74%。2019年南科大共計申報科技部項目92項,截至目前共獲批25項,獲批項目總經費7565萬元。盧海舟教授獲傑出青年基金資助,張振國副教授獲優青項目資助,蔣興宇作為項目首席獲批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南科大科研人員的研究水平受到社會的認可。2019年11月2日,2019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50位青年科技工作者獲獎。其中深圳兩名獲獎者均來自南方科技大學,他們是生物醫學工程系講席教授蔣興宇和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劉瑋書,分別榮獲前沿交叉領域和能源環保領域「科學探索獎」。此外,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劉俊國教授榮獲第十五屆中國青年科技獎;計算機系Hisao Ishibuchi 教授榮獲2019年度IEEE計算智能學會模糊系統先驅獎,成為該領域全球唯一獲獎者;人文科學中心李鳳亮教授榮獲廣東省第三屆優秀社會科學家;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李貴新副教授榮獲2019年度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

人才師資團隊強,學術成果質量高,是近年來南科大對外釋放的強烈信號。據了解,南科大人均科研競爭經費數多年來高居全國前五。

人才的成長,科研成果的湧現,正表明了南科大對於支撐創建國際一流研究型大學的制度正在逐步完善和夯實,並且成效顯著。幾年來,南科大初步建立起支撐一流科研和教學發展的現代大學管理制度。在南科大,PI制保障了相關教授作為獨立課題組負責人,年輕的科學家們有獨立的啟動經費,可獨立籌建實驗室,獨立申請國家各級科研項目。在實行PI制的同時,南科大也注重學術梯隊的打造。

圍繞戰略建平臺 布局學科搭團隊

近年來,南科大科研平臺建設取得了新的突破和進展,以重大基礎科學設施公共平臺助推深圳、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國家的重大產業升級。科研平臺的建設,與學科建設密不可分。南科大始終堅持國際一流大學的學科建設標準,瞄準國際科技前沿,緊密圍繞國家、粵港澳大灣區以及深圳經濟發展的重大需求,以學科團隊建設為核心,以凝練學科方向為抓手,優化學科布局,實施學科體系協同推進。一大批優勢、新興學科的建立,創新的科研體制機制等,推動學校科研水平不斷攀升。

在被稱為全球超級計算產業「奧斯卡」的SC2018全球超算大會中,南科大高性能集群(TaiYi,太乙)名列第127位,太乙GPU排名207位,在國內高校中除國防軍事類院校外位居第一。

冷凍電鏡技術是當今結構生物學研究的利器,這項技術克服了生物分子結構解析中的許多難點,被諾貝爾獎官方稱為「使得生物化學進入一個新時代」。作為由南科大牽頭建設的重大基礎科學設施公共平臺,2019年,南科大冷凍電鏡中心接連助力多領域科學研究取得重要進展,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相關團隊合作,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自然·微生物學》等刊物發表。據了解,南科大冷凍電鏡中心全部建成後,將是我國配套最齊、最先進的冷凍電鏡實驗室,躋身全球前三。中心發揮公共平臺對於校內外重大科研基礎研究的支撐作用,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在生物醫藥、精準醫療、新能源、新材料方面的科學研究及產業升級。

科研人員正在冷凍電鏡中心做研究。

南科大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緊密結合國家戰略需求,瞄準重大科學問題,組建高水平科研機構和交叉研究團隊。

南科大正努力建設中國南方重要學術高地,吸引國際一流學者共建一流學術成果。2019年初,深圳市諾獎級實驗室——南科大傑曼諾夫數學中心揭牌成立,將致力於推動中國數學基礎理論以及數學與生命、信息、工程、金融等領域的交叉研究與應用發展,服務國家和地方的重大需求。在2019年「深圳人才日」聘任頒獎儀式上,圖靈獎得主Joseph Sifakis依託南科大成立的斯發基斯可信自主系統研究院正式獲得授牌。研究院是由Joseph Sifakis牽頭組建的可信智能自主系統研究機構,將依託南科大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深圳市計算智能重點實驗室,開展新一代人工智慧前沿技術研究。南科大牽頭組建粵港澳光熱電能源材料與器件聯合實驗室,是全省首批廣東省粵港澳聯合實驗室。

與此同時,南科大的教授團隊,也正緊密結合國家和大灣區戰略需求,推進科技創新。2019年,南科大程鑫教授課題組牽頭申報的基金委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微流控數字液滴中央處理器晶片及平臺系統的研製」成功獲批,將為國家產業轉型創造重要契機。蔣興宇教授作為項目負責人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項目「使用合成DNA進行數據存儲的技術研發」獲批,研究成果將推動我國在DNA數據存儲基礎研究領域的原始創新和科學突破。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劉俊國教授牽頭申報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城市雨水資源利用新模式研發和效益評價與示範」項目獲得,項目由南科大牽頭,擬通過與美國、荷蘭等創新型國家的合作,推動相關技術發展。

這些都是2019年南科大在學科平臺建設上取得的新成果。南科大加速推進學科基礎建設,除了上述「大動作」,這一年裡,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已高水平完成籌建期建設,並通過國家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組織的籌建期建設評估。格拉布斯研究院按照諾獎實驗室任務書要求,紮實穩步推進建設。未來網絡研究院與鵬城實驗室積極開展科研項目合作。新增校級實體科研機構科學與工程計算中心正在建設中。深港微電子學院獲批成為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籌建單位。一大批先進科研平臺有力促進學科的交叉、融合和發展,更好地助力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和城市創新驅動發展。

在理工醫學學科發展的同時,人文社會學科也取得了重要進展,項目申報量、獲批量及獲批經費均取得飛躍式增長。2019年度,南科大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項目、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三五」規劃項目33項。在深圳市2020年度人文社會科學8項重點研究基地中,南科大獲批「南方科技大學智能管理與創新發展研究中心」及「南方科技大學文化遺產研究中心」2項。此前獲批的還有南方科技大學金融科技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

2020年1月10日,科睿唯安公司最新發布的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排名數據,南科大ESI工程學科首次進入全球前1%。至此,學校共有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三個ESI全球前1%學科。

產業轉化適配城市創新鏈

教師創新能量不斷釋放

在產學研轉化方面,南科大定位清晰,發展迅速,已構建了一套適配深圳創新鏈條的產學研和技術轉移體系。

南科大積極推動校企合作,成立多個校企聯合實驗室。2019年3月,由南科大創新創業學院院長、澳大利亞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劉科負責的「深圳燃氣-南科大劉科院士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實驗室依託南科大創新創業學院的科技平臺和深燃氣的產業基礎進行建設,旨在建成集科研平臺建設、產業技術研發與集成、人才培養、應用示範、成果轉化等於一體的,中國珠三角地區重要的天然氣利用領域的科研和技術服務創新載體。另外,南方科技大學系統設計與智能製造學院-廣東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進電子材料聯合實驗室、華為-南方科技大學計算機系人工智慧RAMS技術創新實驗室、南方科技大學-中興網信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南方科技大學-博雅工道聯合實驗室等校企合作產學研平臺成立。並且,2019年學校首次與境外企業聯合共建「南方科技大學-株式會社AERONEXT無人機聯合實驗室」。2019年,南科大相繼成立包括深圳市低質煤綜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深圳無人飛行器設計與導航控制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在內的多個研究中心。

在南科大的產學研工作中,教授團隊創辦高科技企業是一大亮點。截至目前,南科大的教授團隊牽頭成立高科技企業近50家。2019年,有13家學校參股的科技型公司獲得外部投資近8000萬元,向企業轉移轉化近80項科技專利/專有技術,有效實現了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產生了較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019年8月,南科大創新創業學院引進團隊所創立的深圳市南科徵途有限公司總部正式入駐深圳寶安區。公司入選美國史丹福大學StartX計劃,進入2018年度美國生物醫藥新銳20強,已與國際醫療器械領域排名前三的企業美國Beckman Coulter公司達成全球獨家戰略合作,順利進入產業化階段,併入選「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企業50強榜單」。劉召軍團隊創辦的深圳市思坦科技有限公司獲得阿里巴巴全球創業諸神之戰第三名,第三代半導體國際創業大賽三等獎,粵港澳大灣區第一名。程鑫團隊參與創立的攸太科技(台州)有限公司項目成功入選台州市500精英計劃,並獲得2019第三屆中國台州「和合杯」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二等獎的成績。

此外,南科環保、南科燃料等高科技企業,在產業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南科環保已經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業績,並於2018年先後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環保工程專業承包三級等資質認定,為南科環保技術轉化和業務推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創新創業的同時,南科大也出臺了相關機制,對學校人才培養工作提供支撐。2019年,南科大加大實踐教育基地和業界導師的引進力度,完善管理辦法。創新創業學院統籌全校專業碩士培養工作,與深圳行業領先企業籤約作為學生實踐教育基地30餘家,包括華為、華大基因、大族雷射等高科技上市公司,以及優必選、商湯科技、奧比中光、雲天勵飛等企業。目前受聘於南科大創新創業學院的業界導師達到193名,形成業界導師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創業導師給予資源支持,產業教授提供更廣闊平臺的良好格局。

作為紮根中國大地,立足於深圳特區的新興創新型大學,南科大突出「創知、創新、創業」的辦學特色,近年來通過與政府、企業的合作共建,推動產學研的發展。為科技創新營造「源頭活水」,為國家戰略勇立時代潮頭,南科大瞄準重大基礎及應用項目,堅持源頭創新,積極打造科研高地,越來越多的重大科研成果,正在從這裡走出。

來源:深圳特區報。

相關焦點

  • 陳十一:創新是南科大根本的精神內涵
    近日,在南方科技大學2015年開學典禮上,該校校長陳十一以此與該校2015級935名新生共勉。  這是陳十一第一次以南科大校長的身份在該校開學典禮上露面,而該校2014年開學典禮則是南科大首任校長朱清時最後一次以南科大校長的身份發表公開演講。朱清時當時談到,該校當年總錄取人數較2013年大幅增長57%,突破600人,所錄新生高考成績名列「985」大學中上遊。
  • 南科大上半年將成立創新創業學院
    深圳特區報廣州1月23日電(特派記者 楊麗萍 周元春 任琦 唐姍姍)在今天下午舉行的省政協會議分組討論上,省政協委員、南科大黨委書記李銘在發言時透露,南科大正在籌辦創新創業學院,預計今年上半年正式成立。此外籌辦中的人文學院和商學院正在全球招聘院長,預計今年下半年對外招生,人文學院和商學院將只招研究生。
  • 2019年南科大創新創業學院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通知
    2019年南科大創新創業學院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通知由廣東研究生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南科大創新創業學院研究生推免,2019南科大創新創業學院優秀大學,廣東研究生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廣東研究生考試頻道/廣東人事考試網!
  • 南科大二實驗 推進未來創新型學校建設 打造南山新優質教育品牌
    南科大二實驗由南山區政府與南方科技大學於2015年9月合作創辦;2017年6月,因南方科技大學教育集團的成立而更名為南方科技大學教育集團(南山)第二實驗小學;2017年9月,應社區需求和教育局要求,建立初中;2019年5月,學校正式更名為南方科技大學教育集團(南山)第二實驗學校,成為九年一貫制學校。
  • 著名教育家施春風院士做客南科大 暢談如何提振創新創業核心動力
    2016年3月1日下午,世界著名科學家和教育家施春風教授應邀做客第
  • 南科大迎來新校長
    考研物理39分,成了傑出物理學家 薛其坤,1962年12月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198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考研「三戰」成功,198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1994年獲得博士學位。他從2005年起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同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3年起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 南科大2019本科生就業質量報告:八成就業者選擇粵港澳大灣區!
    經過短短幾年的辦學時間,南方科技大學的部分學科已經在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嶄露頭角,根據2019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數據顯示,南科大的材料科學與工程、納米科學與技術和化學3個學科排名進入世界前200位。3、綜合排名南方科技大學前幾年幾乎不會出現在大學排行榜上,但在泰晤士2019年世界大學排名中,南科大首次上榜,並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八。作為中國新興大學,南科大首次提交數據並上榜,各項指標在本次排名中均有不俗的表現,特別是在研究、論文引用和國際化方面。
  • 新華社專訪南科大校長薛其坤院士:從科學的春天裡再出發
    新華網發布文章《從科學的春天裡再出發——專訪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新華社旗下《瞭望》新聞周刊第51期刊發文章《專訪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腳踏中國大地 仰望科學星空 培育創新人才》。2010年12月,教育部同意籌建南方科技大學。2012年4月,教育部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學。這所學校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肩負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雙重使命。  繼朱清時、陳十一之後,物理學家薛其坤接棒南科大,成為這所學校第三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校長。南科大的教師隊伍中包含23位全職院士。
  • 九年一貫制的南科大附屬實驗學校正在籌建中
    原標題:南科大教育集團(南山)舉辦素質教育成果展 南科大附屬實驗學校正在籌建中深圳晚報2019年6月3日訊 6月1日,由南科大教育集團(南山)主辦的「六一」國際兒童節頒獎活動暨素質教育成果展在南科大潤楊體育館舉行。
  • 南科大失敗了?朱清時:道路是對的
    針對以上說法,有人為此質疑南科大失敗了嗎?  日前,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談到朱清時將要卸任南科大校長時對南科大改革表示遺憾,認為南科大既想改革創新,又想得到體制認可,只會陷入所謂的囚徒困境。「比較可惜的是,南科大還是採取了傳統思維方式和傳統管理模式,讓朱清時的很多理想沒有得到實現。」
  • 南科大新校長薛其坤的新任務
    為此,常有人在網上問:南科大為何是「雙非」高校?進入「雙一流」,只是時間問題嗎? 過去6年時間裡,南科大快速成為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高校,提出了「創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更高目標……發展速度,令外界刮目相看。
  • 2020年南方科技大學創新創業學院碩士研究生預調劑通知
    南方科技大學(以下簡稱南科大)是深圳在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創建的一所高起點、高定位的公辦創新型大學,是國家高等教育綜合
  • 南科大研究生新生數量首次過千
    「塘朗山下,我刻下理想的模樣,一路向南,青春來不及惆悵,這是年輕的廣場,等我們把奇蹟開創」……9月2日,南方科技大學潤楊體育館內迴蕩著青春的歌聲,這是南科大2019級新生們的心曲。當天,南科大1062名本科生、1139名研究生和10名國際研究生留學生、18名本科生留學生,一起開啟了嶄新的人生旅程。其中,南科大研究生新生數量首次破千。今年是南科大獨立培養研究生的第一年,也是招收國際研究生留學生的第一年。今年,南科大共錄取1139名研究生,包括碩士生648人和博士生491人。
  • 南科大三位一體自主招生介紹、歷年選題集錦、備考建議!
    摘要:南方科技大學從2012年開始率先實施631招生錄取模式,其中學校組織的綜合評價測試成績佔到綜合成績的30%,學校非常注重選拔身心健康、志存高遠、勇於擔當、獨立思考、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學生。
  • 中科院院士薛其坤任南科大校長
    昨晚,記者從南方科技大學官網獲悉,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原副校長薛其坤已出任南科大新一任校長。中科院院士、南科大原校長陳十一任期屆滿卸任。此後先後在日本、美國學習和工作,1999年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他從2005年起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2013年起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 南科大國際交叉學科論壇誠邀海內外青年英才參加
    日程安排 報到時間:2020年1月3日(周五) 論壇交流時間:2020年1月4日-5日 論壇期間將有南科大介紹、學術交流、南科大和深圳實地參觀學習等內容。
  • 科學與技術的時代擔當——陳十一校長在南方科技大學2019年開學...
    科學與技術的時代擔當——在南方科技大學2019年開學典禮上的講話陳十一親愛的2019級新同學,各位來賓,老師們,家長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首先,歡迎來自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的1062名2019級本科生同學。這屆同學們不但綜合素養好,而且聽說是在烈日下軍訓歷年來「倒下」最少的一屆。
  • 南科大2019年本科招生啟動 報名截止4月30日
    目前,南方科技大學2019年綜合評價招生已全面啟動,各地考生開始報名。報名截止日期為4月30日(上海、浙江為 5月15日)。據悉,參加綜合評價招生是入讀南科大的唯一途徑,必須提前在南科大招生網上註冊報名,參加南科大自主能力測試,並且在提前批次第一志願填報南科大。  有意向的考生需登錄南科大招生網,了解招生政策。
  • 南科大成立人文社科學院陳躍紅任院長,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
    南科大成立人文社科學院陳躍紅任院長,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9-05-09 15:04 來源:澎湃新聞
  • 媒體: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將任南科大校長
    11月19日,記者從多個獨立信源處了解到,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將出任南科大新一任校長。他在2014年獲得求是傑出科學家獎,2016年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2017年被評為最具影響力的十大「科技創新人物」,2019年入選「中國海歸70年70人」榜單,2020年獲菲列茲·倫敦獎。2019年,薛其坤因「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獲得當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項中唯一的一等獎,並被楊振寧先生評價為「諾貝爾獎」級的科學發現。薛其坤的學術經歷十分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