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劉盾 通訊員 張凌)「林子裡有兩條路,我選擇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條,而它改變了我的一生。」近日,在南方科技大學2015年開學典禮上,該校校長陳十一以此與該校2015級935名新生共勉。
這是陳十一第一次以南科大校長的身份在該校開學典禮上露面,而該校2014年開學典禮則是南科大首任校長朱清時最後一次以南科大校長的身份發表公開演講。朱清時當時談到,該校當年總錄取人數較2013年大幅增長57%,突破600人,所錄新生高考成績名列「985」大學中上遊。
「不能只用看望的眼光等待未來,我們對於美妙的未來不能只付之於幻想。未來就在我們身上,我們自己就是未來的種子。」朱清時當時鼓勵該校2014級新生要用無窮的智慧和創造使美好的未來發芽、迅速生長。
南科大的美好未來也在發芽成長,陳十一在今年該校開學典禮上說,今年該校招錄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的935名新生,在校生規模首次突破2100人,包括該校與兄弟院校一起培養的12名研究生;南科大目前已擁有了一支近180人規模的國際化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其中20多名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40多名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
與該校2015級935名新生一樣,陳十一也是在今年進入南科大。今年還有一批「學術大牛」入教南科大,他們是解決了龐勒維猜想的美國西北大學講席教授夏志宏,美國最傑出的華裔水科學、阿拉巴馬大學講席教授鄭春苗,「長江學者」、「千人計劃」國家特聘專家張緒穆教授等。
對著這些同行者,陳十一感情激動地對新生說:「與『你們』和『他們』一樣的『任性』,卸下北京大學副校長的職務,我也來了,來到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我要和大家一道,用激情與實幹共同創建一所有中國特色的新型的世界一流大學。」
在現階段來南科大,確實要用「任性」、情懷等理想主義消融旁人質疑等阻礙。2015級新生吳靜柔以709分高考分數考入南科大,當她回想這一路奔赴南科大夢的徵程,眼睛有些溼潤,「當我大聲說出『我選擇南科大』的時候,總有人心存質疑;當我大聲說出「我選擇做科研」的時候,總有人勸我放棄。但我堅持,因為我知道,這不僅僅是我一個人的遭遇,也是大部分南科人的遭遇。」
「旁人的不理解或許令我們彷徨,我們也曾糾結、猶豫,但感謝我們最終的選擇,來到這裡,為了理想,為了信念,為了情懷。」吳靜柔說,當她進入南科大後,看見無數學長學姐們在圖書館認真研讀論著,本科生在實驗室裡忙碌課題,教授與學生真誠交流的場景,她堅信她的選擇沒有錯。
南科大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鄭春苗回想起今年3月初來南科大的場景,臉上洋溢著笑意,「每天早上醒來,看到窗外冉冉升起的朝陽,總是感到莫名的興奮。」
南科大確實如朝陽般向著光輝燦爛成長,南科大首屆畢業生共29名,其中已有23人被耶魯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世界著名大學錄取攻讀更高學位,另有幾位同學分別被華為、騰訊等著名企業錄用。在校生從5年前的45人發展為超2100人。
陳十一給新生描繪了該校更美好的未來,南科大將逐步建成理學院、工學院、生命與健康學院、商學院、人文與社科學院、創新創業學院等六個學院;20多個系科和23個前沿交叉研究中心將在最近一段時間湧現;按照規劃,在未來10年,南科大將建成一支由世界級人才領銜的800人左右的師德高尚、結構合理、教學科研能力突出、充滿活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師資隊伍;該校每年將招收1000本科生與1000研究生,將形成8000人的學生規模。
在陳十一看來,創新是南科大根本的精神內涵,該校正帶著新願景、新思維,採用新體制、新機制,肩負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揮先導和示範作用、探索建設現代大學制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歷史使命,並致力於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和珠三角地區、深圳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建設。最近,該校將與廣東省、深圳市籤署協議,共建高水平理工大學。學校將堅持以「學分制、書院制、導師制,國際化、個性化、精英化」為核心和特色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另外他認為南科大是研究、創新、企業家精神三位一體的大學,該校將聚焦世界科技前沿,提升基礎研究競爭力;聚焦國家重大需求,提升應用基礎研究競爭力;聚焦深圳科技發展,提升應用研究競爭力。
「在這裡我們要培養諾貝爾獎級的學者,也希望我們的師生能夠成就任正非、馬化騰式創業者的偉業。」陳十一希望他能與南科大的教授、學生一同創造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