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星空畢業禮」 校長寄語「仰望星空,相信未來」

2020-11-30 晶報

南科大校長陳十一

晶報訊(記者 王文麗 通訊員 龐翠瓊/文 學校供圖)「肩上掠過風,眼裡有星辰」,7月5日晚上,南方科技大學(以下簡稱「南科大」)校園原創歌曲MV《揮手榕樹下》在南科大2020屆畢業典禮首次公開亮相。當晚,繁星點綴的夜空之下,933名本科生畢業生和411名研究生畢業生參加了這一場特別的「星空畢業典禮」,成為南科大首屆擁有「星空畢業典禮」的學生。

「這是我第一次在南科大的畢業典禮上說『晚上好』。」南科大校長陳十一表示,為了讓大家留下一生難忘的回憶,更為了傳遞戰疫必勝的信心和力量,學校完善了相關防控措施後,決定在戶外舉行今年的畢業典禮。

陳十一以「仰望星空 相信未來」為主題,從相信科學、相信夢想、相信自己、相信愛四個層面闡釋了「相信的力量」,用一首以「相信」為主題的英文詩歌送別。「新·益求新」是對南科大敢闖敢試的創新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對本屆畢業生未來的期望。他指出,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希望學生們立足當下、相信自己,於變局中開新局。「你們心中有愛,眼裡有光,肩上有擔當,腳下有遠方。你們將定義世界的未來。」他希望南科大「創知、創新、創業」的理念,持續為南科大學子的人生賦能。他還希望畢業生從粵港澳大灣區出發,帶著特區精神和南科大精神,為國家社會的創新發展貢獻力量,譜寫科技報國的新篇章。「乘風破浪的少年們,願你們帶著母校的愛,徵服星辰大海!」

據悉,學校決定授予馮率等927名同學學士學位,授予Seng Dynang等6名來華留學本科畢業生學士學位。學校同意推薦授予南方科技大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徐嘯等15人博士學位,同意推薦授予南方科技大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何曜君等377人碩士學位。據2020屆南科大畢業生升學就業大數據顯示,該校升學就業率保持高位的同時,升學就業質量穩步提升。截至6月28日,南科大933名2020屆本科畢業生中,846人已獲升學就業offer。其中,超六成畢業生選擇了升學深造,三成畢業生選擇就業。

相關焦點

  • 南科大舉行「特殊的畢業典禮」,千餘名畢業生仰望星空奔向新旅程
    讀創/深圳商報 首席記者 吳吉 記者 袁斯茹 通訊員 龐翠瓊 星空之下,驪歌響起。7月5日晚,南方科技大學為2020屆畢業生舉行了一場特殊的「星空下的畢業典禮」。該校2020屆933名本科生、411名研究生在晚風的吹拂中,開啟了人生的全新篇章。
  • 南科大校長陳十一:我們要相信科學 相信夢想 相信自己
    這是我第一次在南科大的畢業典禮上說「晚上好」。當前的新冠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但為了讓大家留下一生難忘的回憶,更為了傳遞戰「疫」必勝的信心和力量,學校完善了相關防控措施後,決定在戶外舉行今年的畢業典禮。同學們,你們是南科大首屆擁有「星空畢業典禮」的學生!再次祝賀你們!
  • 仰望星空,放飛心中夢想
    仰望星空以超越光速的目光追尋138億光年宇宙邊緣的風景縱觀一個無限小的奇點一聲巨響炸開時空演化成星雲、恆星、星系、簇團的宇宙壯美歷程仰望星空以哈勃深邃的鏡頭捕捉宇宙心臟的脈動目睹中子星、星系、創生之柱、太空禮花的絕美和震驚仰望星空
  • 仰望星空,有宇宙觀的民族才有未來
    優秀的民族一定是仰望星空的。《仰望星空》是國務院前總理溫家寶同志創作的一首詩歌。2007年5月14日,溫家寶同志在同濟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報告廳向師生們作了一個即席演講,其中講到: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一個民族只是關心腳下的事情,那是沒有未來的。我們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
  • [學習時報]王利明:仰望那遙遠的星空
    哲學家仰望這片星空,探索人類過去和未來的哲理;科學家仰望這片星空,發現宇宙無盡的奧秘;文學家仰望這片星空,書寫來自天外的故事;地理學家仰望星空,從日月星辰的運轉中探索地質變化的真諦;佔卜者也仰望星空,或許是他們試圖從星座中窺探人生的秘密。其實,宇宙遠比我們想像的要神秘複雜得多,許多宇宙現象也許是我們連做夢都無法想像的。
  • 哲學|從仰望星空開始
    哲學開始於仰望星空——泰勒斯「長眠在此地,是我們偉大的天文學家」,泰勒斯的墓碑上這樣寫道。他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個有記載有名字留下來的思想家,被稱為「科學和哲學之祖」。一夜,他仰望星空,預測了第二天的大雨,卻因為當時太過專注,跌倒在了泥坑裡,還被隨行的女傭嘲笑。泰勒斯起身,抖落汙泥,笑了笑,繼續看天。鬥轉星移,變幻莫測。也許是變化的事物看得太多太膩,他便開始在變化中尋找不變,從表面探尋本質。
  • stellarium:用來仰望星空的手機app
    「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一個民族只是關心腳下的事情,那是沒有未來的」。
  • 新華社專訪南科大校長薛其坤院士:從科學的春天裡再出發
    新華網發布文章《從科學的春天裡再出發——專訪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新華社旗下《瞭望》新聞周刊第51期刊發文章《專訪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腳踏中國大地 仰望科學星空 培育創新人才》。  繼朱清時、陳十一之後,物理學家薛其坤接棒南科大,成為這所學校第三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校長。南科大的教師隊伍中包含23位全職院士。  薛其坤以「翩翩少年」來形容只有十年歷史的南科大,希望營造潛心科研的學術氛圍。他說,「南科大起點很高,條件很好,但是把一個少年培養成一個最優秀的成年人,需要我們幾代人的努力。我對南科大的未來充滿了無比的信心。
  • 「仰望星空」是種超能力,霍金《喬治的宇宙》,開啟宇宙世界觀
    「仰望星空」是種超能力而善於「仰望星空」的孩子,思維的深度和廣度,都會提升一個層次。這正是優秀科幻小說的共同之處,從儒勒凡爾納到大劉,都能用紮實的理論和靠譜的想像「預見未來」。:就像本書寄語中所說:獻給所有好奇的仰望星空的人。
  • 華僑城中學建成天文臺,讓更多的孩子可以仰望星空
    深圳這個城市經常雲厚星疏,光汙染往往使得晴天也看不到幾顆星星,但這些從來不是擋住深圳的孩子們仰望星空的理由,隨著深圳中小學4點半課堂的不斷開展,這裡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深圳孩子開始仰望星空。近日,在深圳市南山區華僑城中學,一個以「燕晗山」命名的天文臺正式啟用了。首次天文開放日之後,燕晗山天文臺成為了學生家長朋友圈中的網紅打卡地。
  • 仰望星空,星辰大海裡裡創造未來 18
    在《仰望星空.....16》介紹電子存在原理中,我提出,電子能是基於對某層能量空間內外磁場平衡的打破。(這個「某層」就是質子這一層。)在《仰望星空......6》介紹了磁場與振動它的能量之間的關係,在的尾段,我直接指出了外來能量波長與被入射磁場直徑大小的關係,決定了外來能量能否進入該磁場,以及入射的效率。在《仰望星空......13》我補充了外來能量入射角的問題。
  • 從仰望星空到閃耀星空,這是浙大學子的奮鬥徵程|我和我的學校...
    從仰望星空到閃耀星空,這是浙大學子的奮鬥徵程|我和我的學校·記住這些年 過去這些年 身處校園的你 經歷或見證了什麼樣的改變 追夢2035 你又會以何種姿態 邁向新的未來 微言教育近日推出
  • 仰望星空,那是天上的海
    看吧,你永遠看不到星空的盡頭,因為它深不可測,超乎你的想像。數吧,你永遠也數不清天上星星有幾顆,因為它數不勝數,數量之多,不是人間數學所能承受的。神秘的星空,它的廣度,它的深度,構建成了一個不可測量的境界。仰望星空,人的思緒瞬間就像是飄蕩在了大海裡,縱享海一樣的自由。
  • 8K「視界」我們為什麼要仰望星空?
    8K「視界」我們為什麼要仰望星空? 這世上有兩種東西 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 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 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 這就是我心中的道德定律和頭頂上的星空
  • vivo X50 Pro仰望星空,絕美星空照輕鬆呈現
    你有多久,沒有仰望星空?對於星空,人們似乎都有著夢幻般的嚮往,嚮往它神秘而又深邃、迷人而又浪漫的意境美。而對於常常奮鬥在大都市的人來說,快節奏的生活卻讓仰望星空變成了一種奢侈。近日,vivo官微發布了一組由vivo X50 Pro所拍攝的星空美照,絕美的星空再一次有了小時候的韻味。星空的美,無與倫比小時候總喜歡仰望星空,看著顆顆如鑽石般閃耀的星星在天空中大展風採。它們像是螢火蟲般,為這個黑夜提供了一絲光芒,又像是黑寶石般,暗淡中帶著微光。而在vivo X50 Pro的拍攝下,這些或明或暗的星星,也真正做到了鋒芒畢露。
  • 科技,擦亮學生仰望星空的眼睛
    科技圖書,可擦亮孩子仰望星空的眼睛,讓孩子把視角朝向遠方的天際,給他們插上了想像的翅膀。科技,激發孩子的探索與思考。科技類的圖書在給學生普及科學知識的同時,給孩子們帶到了一個新奇的世界——亙古的年代、遙遠的星空、深深的海底……讓孩子們知道除了生活的這個可以看得見的世界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未知領域,可以激起他們探索未知世界的強烈願望,讓創新的意識進入他們的頭腦,把他們變成為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勇者。
  • 「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開展
    7月11日,由市科協主辦,重慶科技館承辦的「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在重慶科技館開幕,帶領觀眾一起放飛探索太空奧秘的夢想。觀眾體驗展品「月相變化」「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設遙望深空、漫遊太陽系、巧量天宇三個主題展區,包含「伽利略望遠鏡」「
  • 「治癒系」之仰望星空 鄭超、葉梓頤跨界雙個展
    鄭超以繪畫及繪畫燈光裝置、葉梓頤以攝影及多媒體分別呈現了各自對星空的獨到見解,他們這次合作也為彼此今後的藝術創作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不知何時,都市人的詞典裡多了焦慮。無論怎樣努力,未來似乎都充滿未知,對未知的恐懼吞噬了平和與冷靜。兩位藝術家也曾同樣迷茫、焦慮,可當他們站在黑暗中仰望星空,發現面對無限未知的宇宙,內心竟然只有震撼和震撼之後的安寧。
  • 仰望星空之時,我們又與誰對視
    人一出生就是腳踩大地,頭望星空。可是當我們抬頭看見滿天星有著說不出來的孤獨感,難道真的沒有其他文明的星球嗎?我始終相信我們並不孤單,這個宇宙存在其他文明。那麼就會有網友提問了,那為什麼我們從來沒有看見外星人呢?這個問題就像《三體》裡面說的」黑森林法則「和」技術爆炸「,就像歐洲人發現美洲,歐洲人的做法是奴役和殺掠。在此期間歐洲人是不會讓其發展的,外星文明也是如此。不是每個外星文明跟鄭和下西洋一樣為了和平發展,所以外星文明來臨那時除非我們也足夠強大否則就是毀滅之日。
  • 為何要仰望星空?
    人們記住的第一個仰望星空者恐怕要算泰勒了,他被譽為科學之父。記住他的另一個理由是,他過於專注,以致欲望星空時,掉入了枯井。我們的祖先尚不能像我們今天這樣理解宇宙。沒有尾氣,沒有工業汙染的天空格外美麗。它像一個倒置的海洋,深不見底。星星的亮度不一,分布不均。但古人早就發現這些晶瑩剔透的珠寶似乎鑲嵌在一個巨大的天球上,因為它們相互間的位置是固定的。而整體(對北半球)圍著北極星在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