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四號今日正式交付使用:實現從「並跑」變「領跑」的跨越

2020-12-06 澎湃新聞

風雲四號今日正式交付使用:實現從「並跑」變「領跑」的跨越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2017-09-25 14:51 來源:澎湃新聞

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建民在介紹首次應用FY-4A可見光500米解析度雲圖動畫。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圖

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正式交付用戶投入使用,靜止軌道氣象衛星觀測系統實現更新換代。

9月25日,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正式交付用戶投入使用,這標誌著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觀測系統實現了更新換代,對於保證我國靜止氣象觀測業務的連續、可靠和穩定運行,提高我國航天事業和氣象事業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具有重大意義。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國防科技工業局獲悉,風雲四號A星是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從第一代(風雲二號)向第二代跨越的首發星,於2016年12月11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定點於東經99.5°赤道上空開展在軌測試,2017年5月25日定點於東經105°業務觀測位置。

在軌測試期間, 風雲四號衛星對颱風、沙塵、暴雨強對流等災害天氣和藍藻水華、霾等環境生態問題進行了實時有針對性的應用監測,為今年5月份北方地區嚴重沙塵、6月份的華北特大暴雨、6月底至7月初南方持續降水以及「苗柏」「南瑪都」颱風等的預警提供了有力支撐。

衛星在軌運行期間,圓滿完成衛星平臺、有效載荷、地面應用系統等測試任務。測試結果表明,衛星各項功能、性能符合工程研製總要求。

風雲四號衛星整星研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從「並跑」向「領跑」的跨越。該星具備高時間解析度、高空間解析度、高定位精度、高輻射精度、高光譜精度,可實時補償姿態、軌道、熱變形誤差,實時對星上數據進行處理。風雲四號衛星填補了3項國際空白,實現了全球首次靜止軌道幹涉式高光譜大氣探測;全球首次輻射計、探測儀、閃電儀共平臺裝載,全天時工作;全球首次靜止軌道微波探測技術驗證,首次425GHz頻段探測。取得了國內首次星上實時補償導航配準、首次高靈敏儀器多重微振動抑制和測量、首次高精度光譜定標與全譜段在軌輻射定標等7項第一。

據悉,風雲四號衛星搭載了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閃電成像儀和空間天氣監測儀4臺遙感儀器。

其中,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可提供可見光、近紅外、水汽及紅外波段等14通道的高時空解析度圖像,全圓盤圖像觀測時間為15分鐘,空間解析度最高可達500米,獲取的雲圖層次豐富,海岸線等地標圖像清晰。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可獲取大氣溫溼度三維結構,對實現大氣高精度定量觀測具有重大意義。閃電成像儀首次實現了對亞洲、大洋洲區域的靜止軌道閃電持續觀測,可對我國及周邊區域閃電進行探測,進而實現對強對流天氣的監測和跟蹤,提供閃電災害預警。

此外,風雲四號衛星還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第13屆全國運動會、金磚國家領導人第9次會晤、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等重大活動氣象保障服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顯著提升遙感應用服務效果。應用結果顯示:風雲四號衛星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能夠更加清晰地識別沙塵細節紋理和颱風內部中小尺度雲繫結構,解析暴雨天氣不同層次水汽輸送;閃電成像儀對強對流天氣的監測應用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國防科工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風雲四號衛星將大幅度提高我國天氣預報、氣象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生態環境監測和空間天氣監測預警能力,並廣泛應用於氣象、水利、農業、林業、環境、能源、航空和海洋等領域,特別是在服務我國軍民融合戰略實施、「一帶一路」建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目前,風雲四號衛星已被世界氣象組織納入全球對地觀測氣象衛星序列,有望在2017年底具備試運行和服務能力,將為我國及亞太地區防災減災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支撐保障。

風雲四號衛星工程由國防科工局負責組織實施,運載火箭和衛星系統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八院抓總研製,地面應用系統由中國氣象局負責,發射場和測控系統由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負責。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風雲四號 靜止軌道氣象衛星觀測系統

相關推薦

評論(21)

相關焦點

  • 從並跑到領跑!氣象衛星風雲四號正式交付使用
    2016年12月11日,搭載風雲四號衛星的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新華社資料照片 記者從國防科工局獲悉,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25日正式交付使用。 風雲四號A星是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從第一代(風雲二號)向第二代跨越的首發星,於2016年12月11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定點於東經99.5°赤道上空開展在軌測試,2017年5月25日定點於東經105°業務觀測位置。
  • 微信登錄畫面換成了風雲四號拍攝的地球圖!
    更換登錄畫面,旨在祝賀「風雲四號」取得巨大突破。據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消息,2017年9月25日,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正式交付用戶投入使用。風雲四號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八院抓總研製,綜合技術性能國際領先,它的交付標誌著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觀測系統實現了更新換代,對於保證我國靜止氣象觀測業務的連續、可靠和穩定運行,提高我國航天事業和氣象事業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具有重大意義。
  • 來來來,有了風雲四號氣象衛星,你也可以看懂衛星雲圖
    道德於心  文明於行生命只有一次,安全伴君一生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9月25日正式交付用戶投入使用,對於提高我國航天、氣象事業的水平和國際地位具有重大意義。右圖為微信開機畫面更換成風雲四號氣象衛星圖像之後的效果風雲四號衛星綜合技術性能國際領先,填補了三項國際空白。2016年12月11日,風雲四號科研試驗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下面我們來回顧在軌測試期間, 風雲四號衛星為很多極端天氣現象所作的貢獻以及對災害預警提供的有力支撐。
  • 「風雲四號」在軌交付 微信啟動界面換圖
    新的啟動頁面展示的是由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從太空拍攝的高清東半球雲圖,這也是6年來微信啟動頁面首次發生變化。國防科工局宣布,風雲四號A星衛星於9月25日投入使用。風雲四號A星是我國第二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首發星。
  •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交付使用 微信啟動圖片更換風雲衛星雲圖
    據報導,今日微信官方宣布,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間,微信啟動頁將變成,由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從太空拍攝的最新氣象雲圖。啟動頁背景中將特別展示風四拍攝的高清東半球雲圖,畫面從人類起源的非洲大陸逐漸過渡為華夏文明起源地,這也是6年來微信啟動頁面首次發生變化。
  • ...變臉」,啟動頁由NASA《藍色彈珠》換為我國風雲四號衛星雲圖
    騰訊方面表示,為了慶祝「風雲四號」取得的巨大突破,微信啟動頁首次「變臉」。 在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間,用戶在微信啟動時,可以欣賞到由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從太空拍攝的最新氣象雲圖。 啟動頁背景中將特別展示「風四」拍攝的高清東半球雲圖,畫面從人類起源的非洲大陸逐漸過渡為華夏文明起源地,這也是6年來微信啟動頁面首次發生變化。
  • 風雲四號:氣象防災減災前哨
    重大跨越——三大核心技術實現領跑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是我國首顆三軸穩定靜止軌道氣象衛星,整體性能達到甚至超越歐美最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水平,一舉實現我國氣象衛星技術從「跟跑並跑」向「並跑領跑」的重大跨越。
  • 微信6年首次「變臉」,啟動頁由NASA《藍色彈珠》換為我國風雲四號...
    新畫面的原圖拍攝背景照片的風雲四號,它搭載了全球首個大氣垂直探測儀,並是國際上首次在單星上同時搭載了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和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以一顆衛星實現了兩顆衛星的功能風雲氣象衛星,為我國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等做出了重要貢獻。風雲四號衛星整星研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從「並跑」向「領跑」的跨越。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離風雲四號最近的人
    雲圖中,廣闊的海洋、多彩的陸地、巍峨的山脈、甚至細小河流都清晰可見,圖像波段光譜特徵明晰,其中部分數據是國際氣象界迫切期望使用的,除了中國的風雲四號氣象衛星,目前沒有任何一顆在軌衛星能夠提供。總設計師帶隊「爬坑」風雲四號氣象衛星於2009年正式立項,成功突破了圖像定位與配準等20餘項重大關鍵技術,在技術上實現了從國際上「跟跑」向「並跑」、「領跑」的重大跨越,整體性能達到歐美最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水平。
  • 看防災前哨風雲四號 如何破解災害性天氣預警難題
    重大跨越——三大核心技術實現領跑風雲四號氣象衛星是我國首顆三軸穩定靜止軌道氣象衛星,整體性能達到甚至超越歐美最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水平,一舉實現我國氣象衛星技術從「跟跑並跑」向「並跑領跑」的重大跨越。
  • 我國氣象衛星觀測邁入「風四」時代
    中國氣象報記者牛彥元報導 9月25日,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正式交付用戶使用。「風雲四號」A星綜合技術性能國際領先,其交付標誌著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觀測系統實現更新換代,對於保證我國靜止氣象觀測業務的連續、可靠和穩定運行,提高我國航天事業和氣象事業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具有重大意義。
  • 微信啟動圖,四天內將悄然更換風雲四號衛星成像圖......
    ,更換為風雲四號的成像圖。更換前後的微信啟動圖:前者為原圖,後者為未來四天內將更換的風雲四號拍攝的成像圖。9月25日,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正式交付用戶投入使用。風雲四號A星是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從第一代(風雲二號)向第二代跨越的首發星,風雲四號綜合技術性能國際領先,填補了三項國際空白。
  • 風雲四號垂直探測儀和掃描輻射計實現代際跨越—新聞—科學網
    ,星上設備經受住了第一輪太空中巨大溫差變化的嚴酷考驗。 記者從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研製的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在衛星上同時運行,也經受住了考驗,並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高時效的對地三維大氣探測。 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是國際上第一臺在地球靜止軌道衛星上運行的紅外高光譜設備。
  • 從今天起,你可以上網瀏覽風雲四號衛星雲圖啦!
    從今天(5月8日)零時起,中國以及亞太地區用戶可正式接收「風雲四號」A星數據。同時,全部國家級氣象業務平臺完成「風雲二號」到「風雲四號」衛星業務切換。風雲四號A星已於5月1日正式投入業務運行,開始為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2500家用戶提供衛星資料和產品。對公眾來說,從今天起,你可以上網瀏覽風雲四號衛星雲圖啦!
  • 風雲氣象衛星:五十載精測風雲 服務防災減災
    今年是我國風雲氣象衛星事業開展50周年。50年來,我國風雲氣象衛星事業從零起步,發展迅速,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上少數同時擁有極軌和靜止氣象衛星的國家之一。風雲衛星是目前世界上在軌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氣象衛星星座,從風雲一號、風雲二號,到風雲三號、風雲四號,我國已成功發射了「兩代四型」共17顆風雲氣象衛星,目前7顆在軌運行。1970年,我國開始獨立自主研製風雲衛星。
  • 風雲氣象衛星:五十載精測風雲 服務防災減災
    今年是我國風雲氣象衛星事業開展50周年。50年來,我國風雲氣象衛星事業從零起步,發展迅速,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上少數同時擁有極軌和靜止氣象衛星的國家之一。風雲衛星是目前世界上在軌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氣象衛星星座,從風雲一號、風雲二號,到風雲三號、風雲四號,我國已成功發射了「兩代四型」共17顆風雲氣象衛星,目前7顆在軌運行。1970年,我國開始獨立自主研製風雲衛星。50年來,風雲氣象衛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部分領域領跑的跨越,我國颱風、暴雨、洪澇等氣象災害的監測預警能力大幅提升。
  • 「風雲」半世紀再回眸「從零追趕」到「部分領跑」的啟示
    在中國氣象局近日舉行的風雲氣象衛星事業50周年媒體通氣會上,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風雲氣象衛星工程總設計師楊軍說,在中國風雲衛星50年的發展歷程中,依靠一代代科學家不斷探索、攻艱克難,「從零開始」的風雲衛星,以「小步快跑」的方式,實現從「跟跑」到「局部領跑」的跨越。
  •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雲圖首次在CCTV使用
    中國氣象報記者盧健報導 2017年2月27日,我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獲取的圖像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天氣預報》節目中正式使用,這意味著我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正式實現了升級換代。
  • 風雲四號:中國氣象衛星革命性重器
    根據這顆衛星的主用戶單位、中國氣象局的說法,風雲四號代表著當今氣象衛星的最先進水平,其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實現了升級換代和技術跨越,將大幅度提高我國天氣預報、氣候預測能力。    所謂氣象衛星,相當於一個高懸在太空的自動化高級氣象站,由其提供的氣象雲圖,是現代天氣預報系統的基石。
  • 微信啟動頁首「變臉」 從「藍色彈珠」變「風雲四號」衛星雲圖
    從下午17點開始,用戶在微信啟動時會發現開機圖更新了,變成了一幅最新氣象雲圖,這張圖由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拍攝。據悉,微信啟動頁6年來首次「變臉」,是為了慶祝「風雲四號」取得的巨大突破,9月28日17點之後,微信開機圖仍還原為「藍色彈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