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來,有了風雲四號氣象衛星,你也可以看懂衛星雲圖

2021-01-16 赤水市氣象

天氣預報:

赤水市氣象臺26日17時發布24h預報:預計今天夜間到明天白天,我市陰天有陣雨,城區氣溫22~27℃。安全來自長期警惕,事故源於瞬間麻痺。



道德於心  文明於行


生命只有一次,安全伴君一生

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9月25日正式交付用戶投入使用,對於提高我國航天、氣象事業的水平和國際地位具有重大意義。


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間,手機微信開啟時顯示的地球圖片將從以前的美國衛星成像圖換成由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從我國上空拍攝的最新雲圖


此次微信啟動頁展示的風雲四號雲圖,不僅是對我國科技成果的一次獻禮,同時也是一次」網際網路+「,在氣象領域的應用,讓越來越多的用戶通過微信平臺享受真正智慧、便捷的氣象服務。


右圖為微信開機畫面更換成風雲四號氣象衛星圖像之後的效果


風雲四號衛星綜合技術性能國際領先,填補了三項國際空白。2016年12月11日,風雲四號科研試驗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下面我們來回顧在軌測試期間, 風雲四號衛星為很多極端天氣現象所作的貢獻以及對災害預警提供的有力支撐。

下圖為風雲四號衛星第一套彩色合成圖像



可以在赤道附近看見一個白色的斑點嗎

那其實是太陽在海洋上的倒影

是不是感覺非常神奇


下圖為5月份風雲四號對北方地區的沙塵動態監測



下圖為6月份風雲四號對華北特大暴雨監測



下圖為6月底風雲四號對南方持續降水的連續性監測圖像



風雲四號衛星還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全運會等重大活動提供了氣象保障服務。目前風雲四號衛星已被世界氣象組織納入全球對地觀測氣象衛星序列,準備為世界其他國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風雲四號A星是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從第一代(風雲二號)向第二代跨越的首發星,於2016年12月11日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 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風雲四號衛星(何知洋 攝)


◆ 在軌測試表現優異!


風雲四號衛星在軌運行期間,圓滿完成衛星平臺、有效載荷、地面應用系統等測試任務。測試結果表明,衛星各項功能、性能符合工程研製總要求。



◆ 「領跑」國際!


風雲四號衛星整星研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從「並跑」向「領跑」的跨越。衛星搭載了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閃電成像儀和空間天氣監測儀4臺遙感儀器。填補3項國際空白,創下7項國內首次。




◆ 納入全球對地觀測氣象衛星序列!


風雲四號衛星將大幅度提高我國天氣預報、氣象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生態環境監測和空間天氣監測預警能力,並廣泛應用於氣象、水利、農業、林業、環境、能源、航空和海洋等領域,特別是在服務我國軍民融合戰略實施、「一帶一路」建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風雲四號衛星已被世界氣象組織納入全球對地觀測氣象衛星序列,有望在2017年底具備試運行和服務能力,將為我國及亞太地區防災減災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支撐保障。


縱使風雲變幻

也逃不過「天眼」

向航天科技工作者致敬!


相關焦點

  • 從今天起,你可以上網瀏覽風雲四號衛星雲圖啦!
    從今天(5月8日)零時起,中國以及亞太地區用戶可正式接收「風雲四號」A星數據。同時,全部國家級氣象業務平臺完成「風雲二號」到「風雲四號」衛星業務切換。風雲四號A星已於5月1日正式投入業務運行,開始為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2500家用戶提供衛星資料和產品。對公眾來說,從今天起,你可以上網瀏覽風雲四號衛星雲圖啦!
  •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雲圖首次在CCTV使用
    中國氣象報記者盧健報導 2017年2月27日,我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獲取的圖像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天氣預報》節目中正式使用,這意味著我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正式實現了升級換代。
  •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雲圖首次亮相CCTV!
    上圖使用的這套雲圖動畫可謂首次亮相,其圖像正是由我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於2月27日9時30分至16時觀測所得。衛星氣象專家介紹,風雲四號A星的星載儀器——掃描成像輻射計主要承擔獲取雲圖的任務,共有14通道,是風雲二號5通道的近三倍。在風雲二號觀測雲、水汽、植被、地表的基礎上,風雲四號還具備了捕捉氣溶膠、雪的能力,並且能區分出雲的不同相態和高、中層水汽。
  •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交付使用 微信啟動圖片更換風雲衛星雲圖
    據報導,今日微信官方宣布,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間,微信啟動頁將變成,由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從太空拍攝的最新氣象雲圖。啟動頁背景中將特別展示風四拍攝的高清東半球雲圖,畫面從人類起源的非洲大陸逐漸過渡為華夏文明起源地,這也是6年來微信啟動頁面首次發生變化。
  • 風雲四號:中國氣象衛星革命性重器
    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健民說,風雲四號的觀測質量會比上一代靜止氣象衛星即風雲二號有「臺階性」的提高。那麼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提升,對民眾關心的天氣預報又有著什麼樣的影響?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 風雲四號衛星雲圖在蒙古國天氣會商中應用
    中國氣象報記者盧健報導9月19日10時,在蒙古國國家氣象與環境監測局全國天氣會商室,當地預報員利用衛星天氣應用平臺(SWAP),順利完成了最新時次「風雲四號」衛星雲圖的快速調用和分析。這是中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衛星雲圖在蒙古國全國天氣會商中首次亮相。9月19日,「風雲四號」衛星雲圖首次亮相蒙古國國家氣象與環境監測局,蒙古國國家氣象與環境監測局局長恩克圖夫欣·賽布吉德和副局長巴特圖勒嘎·巴特在現場參加會商。
  • ...變臉」,啟動頁由NASA《藍色彈珠》換為我國風雲四號衛星雲圖
    騰訊方面表示,為了慶祝「風雲四號」取得的巨大突破,微信啟動頁首次「變臉」。 在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間,用戶在微信啟動時,可以欣賞到由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從太空拍攝的最新氣象雲圖。 啟動頁背景中將特別展示「風四」拍攝的高清東半球雲圖,畫面從人類起源的非洲大陸逐漸過渡為華夏文明起源地,這也是6年來微信啟動頁面首次發生變化。
  • 四十載風雲歲月 鑄造中國的靜止氣象衛星——記風雲二號、四號氣象衛星工程總設計師李卿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工程預研技術總負責人、總設計師。李卿回憶,上世紀九十年代前,我國開展天氣預報使用的是國外的衛星雲圖。那時,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節目播出的衛星動態雲圖畫面必須標上日本「GMS」等標記。李卿從開始預研我國風雲二號靜止氣象衛星就期盼未來衛星雲圖上標註的是「風雲二號」。如今全球有115個國家和地區接收和應用中國靜止氣象衛星的雲圖資料。
  • 微信啟動頁首「變臉」 從「藍色彈珠」變「風雲四號」衛星雲圖
    從下午17點開始,用戶在微信啟動時會發現開機圖更新了,變成了一幅最新氣象雲圖,這張圖由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拍攝。據悉,微信啟動頁6年來首次「變臉」,是為了慶祝「風雲四號」取得的巨大突破,9月28日17點之後,微信開機圖仍還原為「藍色彈珠」。
  •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工程概況
    工程組成和任務分工  風雲四號衛星工程由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地面應用五大系統組成。國防科工局負責工程的組織實施,航天系統部負責衛星發射和測控,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分別負責風雲四號衛星,長徵三號乙火箭研製,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負責衛星數據接收、處理、分發和應用。
  • 四十載風雲歲月 鑄造中國的靜止氣象衛星——記風雲二號、四號氣象...
    那時,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節目播出的衛星動態雲圖畫面必須標上日本「GMS」等標記。李卿從開始預研我國風雲二號靜止氣象衛星就期盼未來衛星雲圖上標註的是「風雲二號」。如今全球有115個國家和地區接收和應用中國靜止氣象衛星的雲圖資料。2018年6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上表示:「中方願用風雲二號氣象衛星為各方提供氣象服務。」
  • 30省份建成風雲四號氣象衛星省級接收站
    中國氣象報實習記者葉珊杉報導 日前,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綜合觀測司了解到,全國已有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陸續建成風雲四號氣象衛星省級接收站並投入業務運行。
  • 【中國網】「風雲四號」首批衛星雲圖公布 達國際先進水平
    2月27日,國防科工局聯合氣象局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的首批衛星雲圖。自2016年12月11日成功發射至今,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下文簡稱「上海技物所」)研製的星上兩大光學載荷——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和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先後順利開機工作並進入在軌測試,成功傳回大量氣象探測數據,圖像細節清晰、波段光譜特徵明晰。
  • 風雲四號發布首批雲圖 36000公裡高空如何練就防抖神技
    圖片說明:風雲四號發布首批雲圖    東方網記者解敏2月27日報導:我國第二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雲圖正式發布雲圖中,廣闊海洋、多彩陸地、巍峨山脈、甚至細小河流清晰可見。  風雲四號A星是我國首顆靜止軌道上三軸穩定的定量遙感衛星,於2016年12月11日成功發射。從風雲四號成功發射後,經歷6天多的太空飛行,歷經5次變軌進入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主要通過衛星裝載的各種探測儀器獲得不同的衛星氣象雲圖,通過雲圖反演出其他變量,應用到天氣預報模式中,再根據方程的運算得到未來的天氣情報。
  • 風雲氣象衛星有哪些新動作? 五號、六號進入規劃中
    風雲三號微波成像儀  東方網記者解敏、劉曉晶11月28日報導:今天,「叱吒風雲——中國風雲氣象衛星四十載的壯麗徵程本次展覽通過150餘幅圖片、近40件實物展品與珍貴歷史文獻,講述了風雲系列氣象衛星從立項起步、艱辛研製,到成功投放使用、最終形成風雲衛星家族的歷史進程。
  • 風雲二號氣象衛星的主要功能及特點
    風雲二號氣象衛星的主要功能有:  一、利用衛星上安裝的三通道(可見光、紅外和水汽)掃描輻射計,獲取白天可見光雲圖、晝夜紅外雲圖和水汽分布圖。  二、通過衛星轉發高解析度數字展寬雲圖、低解析度雲圖,供國內外中小規模利用站接收利用。  三、衛星上的數據收集系統可以提供133個通道的數據傳輸,收集氣象、水文和海洋等數據收集平臺的監測數據。
  • 【中國網】「風雲四號」首批衛星雲圖公布 達國際先進水平---中國...
    2月27日,國防科工局聯合氣象局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的首批衛星雲圖。自2016年12月11日成功發射至今,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下文簡稱「上海技物所」)研製的星上兩大光學載荷——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和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先後順利開機工作並進入在軌測試,成功傳回大量氣象探測數據,圖像細節清晰、波段光譜特徵明晰。
  • 風雲四號衛星可監測霧霾 將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
    風雲四號衛星地面應用系統總師張志清說,按照單星來比較,風雲四號的原始監測數據是現在運行的風雲2號的60倍,處理生成的產品數據則是其160倍。  新的系統觀測能力顯著提高,不僅眼睛更銳利,空間解析度最高達500米;反應更敏捷,區域觀測時間解析度可達1分鐘;光譜解析度更高,可以看到更多的大氣和地物特徵;視覺更獨特,可以監測閃電,還可以剖析大氣,獲取大氣三維溫溼度結構。
  • 【國際在線】風雲四號衛星成功發射
    12月11日0時11分 ,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風雲四號衛星。該星是中國高軌(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從第一代向第二代跨越的首發星,同時裝載了四種先進儀器設備,整體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投入使用後,可大幅提高中國的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能力。
  • 風雲四號衛星地面接收系統啟用 雲圖探測解析度提升了1倍以上
    資料圖:風雲四號A衛星提供的衛星雲圖。本報西昌8月9日電  王玉磊、記者韓阜業報導:風雲四號A星交付使用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迅速建設並投入使用風雲四號地面接收系統,提高了對強對流等天氣的氣象預報保障能力,確保了航天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