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不分多個時區?

2021-02-24 好推plus

中國國土橫跨五個時區,但是統一以北京時間(東八區)為標準時間,東八區是東經120度的地方時;而在美國,不同地區就可能使用不同的時區,一共有四個時區。

地理知識告訴我們,地球上每個經度對應各自的地方時,地方時在每天中午12:00時,太陽高度達到一天中的最大。

為了方便一個地區或者國家的計時,國際上把地球按照經度劃分為24個時區,以本初子午線為準,每隔15°為一個時區,如此劃分的話,我國國土就橫跨東五區、東六區、東七區、東八區和東九區。

北京所在經度為116.4°,東八區是東經120°的地方時,所以北京時間並非指北京地方時,北京是我國政治文化中心,全國標準時間自然要以北京命名。

之所以我國沒有採用多個時區計時,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全國統一時間後,方便各地區各系統的管理;總不能一個電視劇說明天晚上8點播出,還得分五個時區說明吧!

但是統一時間也是有缺點的,尤其對於橫跨多個時區的國家;比如我國以東八區為標準時間,在西部生活的人們就存在一些不便,早起晚休和當地時間不對應;在美國就採用四個時區,當然這也和政治有一定關係。

總之,一個國家使用同一個時區和使用多個時區,都存在各自的優缺點,我國統一採用北京時間是非常合理的做法,也是祖國統一的體現。

相關焦點

  • 中國橫跨5個時區,為什麼不區分時區?
    想必各位讀者都有這個疑問,全世界橫跨時區最大的幾個國家中,比如俄羅斯,美國,加拿大以及中國,前三者都實行了時區制,唯有中國沒有區分時區,全國一個時區,即東八區!我們來看看這些實行了時區的國家是怎麼區隔時區的?中國又為什麼不區分時區?
  • 我們為什麼不在同一個時區
    無論如何,時區決定了無論我們在地球上的哪個地方,所使用的時鐘都必須與太陽時保持一致,當你穿越多個時區或與遠在他鄉的人交流時,時間的不同真的會讓人感到痛苦。奇怪的是,時區的發明是為了減少混亂,而不是引起混亂,因為太陽時會隨著你在地球上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移動而變化,即使是很短的距離,在人類的大部分歷史中,一天的時間在不同地方都存在差異,即使在14世紀歐洲人開始使用機械鐘之後,這種不一致性依然存在。
  • 中國為什麼只用一個時區?
    ﹀但不是所有國家都遵循這樣的規定,不同國家跨度和國境線差異極大,要求各國各地區嚴格按照時區所產生的標準時間也不現實於是,對於中美俄這種國土面積龐大、橫跨多個時區的國家,如何制定合適的時區,就是一件麻煩的事情。橫跨九個小時的高考一般來說,一個國家制定時區,都會根據約定,儘可能地制定分區時間,使其適合自己。然而過多時區帶來的混亂和麻煩依然不可避免,為此不得不採取多時區制。
  • 中國為什麼只用一個時區?-虎嗅網
    華盛頓/1884年國際經度會議召開地但不是所有國家都遵循這樣的規定,不同國家跨度和國境線差異極大,要求各國各地區嚴格按照時區所產生的標準時間也不現實於是,對於中美俄這種國土面積龐大、橫跨多個時區的國家,如何制定合適的時區,就是一件麻煩的事情。橫跨九個小時的高考一般來說,一個國家制定時區,都會根據約定,儘可能地制定分區時間,使其適合自己。然而過多時區帶來的混亂和麻煩依然不可避免,為此不得不採取多時區制。
  • 中國有五個時區,為什麼只用一個時間
    只是由於從天安門到昌平、大興、密雲等地的距離在15個經度區間範圍內,所以這些地方屬於同一個時區,而彼此之間的時差是在一個小時之內的。甚至從自家客廳到廚房都有時差,只不過這種時差小到可以忽略不計,我們也根本不可能感覺得到。
  • 幅員遼闊的中國為何只用一個時區?
    中國幅員遼闊,橫跨多時區,而世界上一些國土面積較大的國家,通常根據不同時區而制定時間。那麼,中國為什麼只採用首都北京所在的東八區時間呢?地球的自轉運動產生了太陽東升西落現象,日出為晝、日落為夜。世界各地以晝夜交替現象為基礎確定日期變化和時間推移。然而各地位置不同時間標準不一造成了時間上的混亂。
  • 為什麼中國不分時區?
    為什麼中國不分時區?
  • 為什麼中國國土橫跨五個時區,卻用著統一的北京時間?
    那麼大家都知道,由於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球體,每一個地方的晝夜更替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每個地方的時間也就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麼一些跨度較遠的國家都會有時差。那麼大家知道是哪個一個因素導致的時差嗎? 那麼我們中國呢?
  • 為什麼中國國土橫跨五個時區,卻用著統一的北京時間?
    那麼大家都知道,由於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球體,每一個地方的晝夜更替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每個地方的時間也就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麼一些跨度較遠的國家都會有時差。那麼大家知道是哪個一個因素導致的時差嗎?  那麼我們中國呢?事實上,按照國際定義的時區,中國是跨越了五個時區的,也就是說在咱們國內也是會有時差的存在的。最大的時差是黑龍江省和西藏,兩個地區的時間相差了4個小時。但是事實上呢?
  • 中國為什麼不分時區
    中國從東到西跨度5000多公裡,實際上跨越了至少四個時區,可是都統一執行北京時間,於是會看到夏天東北早上3點就天亮,新疆晚上快12點還沒全黑;冬天新疆早上摸黑上學上班
  • 世界上的時區是怎樣劃分的?
    今天地球人都知道地球是圓的,每天不同的地方是看到太陽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這樣對時間的規定也不是一樣的,特別是去全球其它地方商務或旅行,時間問題就顯得重要了,那世界各國的時間是如何劃分的?全球時區表這個表我們會發現很多國家的領土不大,基本一個國家人民生活都在一個時區,這些國家佔大多數,只有領土經度跨越大的國家存在多個時區
  • 美媒:夏時制擾亂全球商貿 時區劃分也應減少
    作者提出建議:別再按季節調整時間,同時徹底重新劃分時區。建議使時區更有利於配合全球商貿和促進協調。首先,作者建議美國本土設立兩個而不是四個時區。如果今年東部時區的美國人不實行夏時制而繼續原來的時間怎麼樣?中部時區和山地時區的美國人將按計劃將時間快進,但這是最後一次。太平洋時區的美國人應當把時鐘撥快兩個小時而不是一個小時。
  • Java中如何顯示不同時區的時間(原理詳解)
    格林威治時間 前面提到了,時區通過設立一個區域的標準時間部分地解決了不同地方看到的太陽位置不一樣而無法定義時間的問題。那麼這個標準時間是什麼呢? 前面還提到。中國位於東八區,一般是用GMT+8來表示東八區這個時區。那麼,看起來GMT就是這個所謂的標準時間。GMT是個什麼東西呢?為什麼要在他的基礎上+8來表示東八區呢?
  • 【今日常識】時區
    一、時區的概念:時區是地球上的區域使用同一個時間定義。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國際經度會議時,為了克服時間上的混亂,規定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二、時區的劃分:地球是自西向東自轉,東邊比西邊先看到太陽,東邊的時間也比西邊的早。
  • 跨境網絡小知識-時區
    跨境夥伴們,大家好,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為大家帶來與跨境息息相關的小知識-時區。世界時區圖:先簡單理解下,不同的時區的表現的形式就是時間不一致。舉個例子,中國的時間要比美國的時間快,假如我們從中國立即到達了美國的某個地方,時間是不是又回去了呢。地球是圓的,每個國家和地區處在不同的經度上,全球不可能同時享受到白天或者黑夜,因為地球自轉一圈是一天,所以不同時區的時間就有了差別。全球共分為24個時區,每15° (360/24)劃分為一個時區。
  • 一口氣看懂「時區」裡的秘密
    在網上一直流傳著一個關於美國的笑話,一個美國網友知道了北京時間比紐約早14個小時,憤怒的指責中國人為什麼不在9月11日的前一天晚上警告美國第二天會發生恐怖襲擊。那麼問題來了,由於地球永遠只有一面正對著太陽,不同地區的人們,會在不同的時間迎來當地的日出,當孔子仰望星空時,他一定不知道,此時此刻的大陸彼端,蘇格拉底還在為晚飯吃什麼而發愁。在過去,人類還像散落在地球上的孤島一般生存時,這並不是個問題,反正各過各的,誰也不知道誰。
  • 關於時區的10個鮮為人知的事實
    因此遵循既定的垂直時區。但出於純粹的商業原因,他們同意到雪梨只需觀察30分鐘的差別就可以保持競爭力。此外,澳大利亞的一些地區不承認本國的日光節約措施在其邊界內形成了縱向和橫向時區。4、沒有時區的世界只有在中國除外。中國東西部邊境線大約有240公裡,但他們只在全國採用了一個時區。這最終意味著太陽的最高點是在國家的最西部下午3點,而在遠東的上午11點。其起源自1949年中國內戰結束後掌權的中國共產黨。在此之前,中國有五個時區,從邊境到邊境。崑崙、新疆-西藏、甘肅-四川、中原和長牌時區。一個共同的時區被認為是統一國家和人民的一種方式。在實踐中,這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一些實際問題。
  • 臺灣5000人聯署要求把中國時區改為日本時區,結果被臺灣網友罵翻了
    16日,名為「Yohan Ting」的網民在島內「國發會」的公共政策網絡參與平臺上提出一個奇葩的點子:提議臺灣時區由目前的 GMT +8 提前至 GMT +9,與日韓相同,「脫離中國大陸標準時區」。在「利益與影響」欄位上,該網民寫道:「臺灣其實在過去也曾經屬於GMT+9時區,與臺灣類似經度的朝韓也屬於GMT+9時區,由 GMT+8改為 GMT+9也可象徵性的脫離中國(GMT+8)的從屬,讓到臺灣的陸客或是外國旅客潛意識體會到臺灣與中國大陸的互不相從屬關係」。
  • 時區劃分及區時計算
    東邊時刻與西邊時刻的差值不僅 要以時計,而且還要以分和秒來計算,這給人們帶來很大不便,為了克服時間上的混亂,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的一次國際經度會議(又稱國際子午線會議),在會議上確定了時區劃分和區時標準。1、時區劃分(1)全球共劃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佔15個經度。
  • 步入「中國時區」的亞信
    兩年前,中國接任亞信主席國。亞信這個擁有26個成員國、12個觀察員國和組織,橫跨亞洲各區域,涵蓋不同制度、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發展階段,具有廣泛代表性的亞洲安全多邊論壇正式步入「中國時區」。在中國發起下,亞信非政府論壇首次年會於2015年5月25日在北京召開。會議以「安全與發展問題」為核心,並延伸出多個具有現實意義和創新思維的分論壇,為各方政治家、外交家、專家學者、媒體精英、非政府組織等民間力量搭建了一個發揮智慧的平臺,展現出智力支撐的良好勢頭。  要打開安全合作的局面,找好安全合作的突破口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