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花果想必大家都知道,你覺得他有沒有花。想必大家就會會說了:無花果.無花果聽名字就知道沒花啦。但是我在這裡先介紹一下無花果
(學名:Ficus carica Linn.)是桑科、榕屬植物。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10米,多分枝;樹皮灰褐色,皮孔明顯;小枝粗,葉互生,厚紙質,寬卵圓形,長寬10-20釐米,掌狀3-5裂,小裂片卵形,具不規則鈍齒;葉柄粗,長2-5釐米;雌雄異株,雄花和癭花同生於一榕果內壁,雄花集生孔口,雌花花被與雄花同,花柱側生;榕果單生葉腋,梨形,徑3-5釐米,頂部凹下,熟時紫紅或黃色,基生苞片3,卵形,瘦果透鏡狀。花果期5-7月。
分布於地中海沿岸,從土耳其至阿富汗;中國唐代即從波斯傳入,南北方均有栽培,新疆南部尤多。無花果對土壤條件要求極不嚴格,在典型的灰壤土、多石灰的沙漠性砂質土、潮溼的亞熱帶酸性紅壤以及衝積性粘壤土上都能比較正常地生長;不耐寒,冬季溫度達-12℃時新梢頂端就開始受凍;喜光;有強大的根系,比較耐旱。
新鮮幼果及鮮葉治痔療效良好;果實味甜可食或作蜜餞,又可作藥用;也供庭園觀賞
中文名
無花果
拉丁學名
Ficus carica Linn.
別名
阿駔、阿驛、映日果、優曇缽、蜜果、文仙果、奶漿果、品仙果、紅心果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金縷梅亞綱
目
蕁麻目
科
桑科
亞科
波羅蜜亞科
族
榕族
屬
榕屬
亞屬
無花果亞屬
組
無花果組
亞組
無花果亞組
種
無花果
命名者及年代
Linn.,1753
列
無花果系
無花果的作用以及功效:乳汁稀少;腸熱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洩瀉痢疾;癰腫;癬疾。
藥理作用:①無花果含豐富的營養成分,供食用。在便秘時,可用作食物性輕瀉劑。樹的乳膠汁中含有抑制大鼠移植性肉瘤之成分(注射時)。②乾果的水提取物經活性炭、丙酮處理後所得之物質有抗艾氏肉瘤的作用。③從未成熟果實中所得的乳汁能抑制大鼠移植性肉瘤、小鼠自發性乳癌,致使腫瘤壞死;又能延緩移植性腺癌、骨髓性白血病、淋巴肉瘤之發展,使其退化。將此乳汁靜脈注射0.02毫升(大鼠)或0.05毫升(兔),可使動物立即死亡,解剖可見內臟毛細血管損害;腹腔注射之情況相似;皮下注射可引起局部壞死;口服則無毒。其石油醚、乙醚提取物對 兔、貓和犬均有降壓作用,呼吸略呈興奮;在貓的瞬膜試驗中,無神經節阻斷作用。降壓作用原理可能屬於末梢性的。聚花果水浸液,或以石油醚提取後再以乙醚處理的提取物靜脈注射,對麻醉兔和貓均有降壓作用。
無花果它是有花的,它的花就是果子裡面的果肉,所以我認為花就是果果就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