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之子——俾格米人,個子矮小成人平均身高只有一米四

2021-01-10 追隨風前往心之所向

目前人類被分成高加索人種(白人),蒙古人種(黃種人),澳大利亞人種和尼格羅人種(黑人)。除此之外,還有被定義為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的俾格米人,也叫尼格利羅人。這個神奇的種族分布於非洲中部的森林中,以20-50人為一個氏族單位,聚群而居,過著採集和漁獵的樸素生活。由於長期寄身於茂密的原始森林,他們的身材也相應的非常嬌小,這賦予了他們可以在森林中自由敏捷穿梭的能力。有多矮小呢,成人平均身高在一米三到一米四之間,不超過一米五。另外他們普遍性早熟,八歲以後即發育成熟,可以婚配,實行一夫一妻制。與他們體型外貌類似的還有分布於亞洲安達曼群島的尼格利陀人,尼格利羅人和尼格利陀人皆為西語小黑人之意。但他們僅僅是體型和膚色相近,基因上則相去甚遠,習俗上也不相同,尼格利陀人不像非洲俾格米人那樣早熟早婚,他們和其他種族一般無二,都是十三歲以後才開始婚配。之所以體型和膚色極度相似可能是因為他們所處的自然環境非常相似,是趨同進化的結果。

俾格米人除了身材非常適應森林環境,在叢林生存技能上也積累了海量的經驗並一代代傳承下來。他們通過獵殺一頭大象來完成自己的成人禮,通過使用草藥來治療瘧疾和其他疾病,對於某些疑難雜症,除了草藥還會輔以巫術來寬慰病人(巫醫不分家)。在使用草本藥物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了一種叫依波加的寶貝,其實質是一種可致幻的微毒植物,對於想通靈的巫醫來說,實在是妙不可言的好東西。俾格米人以五十人以內的氏族為單位,四處遊獵,男人負責打獵,女人負責採集,他們性格溫和又快樂。為了食物,他們經常更換營地,而且每天晚上都會重新用樹枝和樹葉搭建庇護所,他們是名副其實的森林之子。

這種烏託邦般的美好生活(森林裡的物產豐富,大概是天堂生活的真實寫照,比如四季有水果,到處流著奶和蜜等描述其實都是對食物充足的渴望)後來被南遷的班圖人打破。尼格羅班圖人是農耕種族,他們是非洲第一大種族,非常懂得適應環境。班圖人從他們的鄰居尼羅特人那裡學會了畜牧,從矮小的俾格米人那裡學會了森林的知識。實際上,在班圖人南遷的過程中吸收了部分俾格米人的血統和文化。我曾在尚比亞北部省份工作過一段時間,接觸了過許多當地人,據當地人自己講,他們只需看看一個人的頭型就能大致判斷這個人屬於哪個部族。這當然有些言過其實,因為民族間通婚已經很普遍,想要準確區分何其難也。但是我也注意到一個特別的案例:我的客戶是一對親兄弟,大哥年紀四十不到,弟弟二十七八,兩個人個頭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大哥長得矮墩墩的,和俾格米人個頭很像,渾圓的腦袋,聰明異常,牙尖嘴利;而弟弟則是魁梧的的大高個,典型的班圖人,卻不如大哥那麼精明,時不時挨大哥的罵。我再三確認他倆是不是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兄弟倆的回答都是「same father,same mother」(同父同母)。這極有可能是南部的班圖人混血了部分俾格米人的血統而產生的返祖現象,所以大哥生的個子矮小精煉。

然而在古代,相對於個子矮小的褐皮膚俾格米人,班圖人無疑是高大而強壯的。因此俾格米人是受班圖人歧視甚至迫害的,在非洲個別地區,矮小的俾格米人被人口佔大多數的班圖人視為二等公民甚至類人,因此被奴役甚至被殺食。這種殘忍行徑在無歷史記載的時代應該沒少發生,剩下的俾格米人不得不躲進森林深處。食用其實不是主要目的,據說俾格米人的器官被迷信的當地班圖人認為可以獲的超自然的力量而被廣泛用於巫(醫)術活動。另外俾格米人膚色較淺也是他們被歧視的一個原因之一,要知道早期的尼格羅人種是以黑為美的(如今在某些地區反過來了)。

隨著西方的白人殖民者入侵非洲大陸,尼格羅人也就是黑人被,奴役並遭受文化入侵,許多皈依了基督教(北部及東北部信仰伊斯蘭教),但是信仰得不太徹底或者說很開明,有些家庭兼而有各個宗教的信徒。而俾格米人似乎對外來宗教缺乏興趣,他們依然信仰萬物有靈。原先就遭受班圖人歧視甚至奴役的俾格米人也不招殖民者待見,導致了從上到下系統性的歧視俾格米人。在個別地區如剛果金,俾格米人成為班圖人的世襲奴隸,提供勞動卻獲得很少甚至沒有回報,所謂的回報可能是是主人家不要的衣服等破爛。

等到這些國家獨立之後,俾格米人依然無法獲得合法的公民地位,長期處於邊緣化的地位,無法接受教育和社會福利。在剛果內戰期間,參展各方的武裝人員甚至有食用俾格米人的案例發生,這種慘無人道的行為加劇了俾格米人的滅絕。後來在國際組織的監督下,俾格米人的政治地位和人身安全獲得一定的保障,卻依然無法獲得平等的公民待遇。

對於這樣的生活,現代俾格米人只能逆來順受,他們依然相信萬物有靈。信奉自然,他們對待死亡的態度就是回歸自然,只需將屍身裹起來放在一棵大樹下,任其腐爛殆盡後再找地方埋葬其骨殖。

目前俾格米人廣泛分布於剛果金,剛果布,加彭,喀麥隆,中非,盧安達(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盧安達大屠殺中除了圖西人被大規模屠殺,俾格米人也遭到波及),烏幹達和安哥拉等非洲國家。在那些沒有戰亂的非洲國家,如加彭,他們的死亡原因則主要是酒精中毒和愛滋病。由於俾格米人精通草藥學和巫術,他們可以通過為當地人提供「醫療和通靈服務」而獲取金錢及酒精菸草等。目前俾格米人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每天用樹枝和樹葉搭建臨時住處,有些俾格米人已經住進了班圖人那樣的固定泥屋。

相關焦點

  • 非洲俾格米女人8歲就有性生活,被稱為矮人族,自稱「森林之子」
    在中部非洲的赤道密林中世世代代生活著一群身材矮小的居民,他們自稱是「森林之子」,奉這片原始森林為「萬能的父母」,他們就是俾格米人。 因為他們的衣食住行都要依靠從森林中要獲取,所以他們對於森林十分的愛護就算是做飯或取暖都不能砍伐生長著的樹木。只能撿枯乾的樹枝來用來。
  • 非洲俾格米人非常「神奇」,不僅身材「矮小」,還結婚「很早」
    在這片非洲赤道熱帶雨林裡,生活著一些被稱為俾格米人的小矮人,他們主要以打獵為生。在烏幹達,剛果,中非等國家的原始森林裡,也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很多遊客來到這片蔥蘢茂密的森林裡,可以看到一些用樹葉和樹枝建造的一些茅屋,那就是俾格米部落的棲身之處了。他們是非洲非常古老的種族之一,也是史前桑加文明的繼承人,他們對大自然有著強烈的熱愛,稱森林為「萬能的父母」,自己就是他們「森林之子」。
  • 地球上身高最矮的民族:平均身高只有1.3米,8歲結婚只能活到30歲
    在中部非洲的赤道密林中世世代代生活著一群身材矮小的居民,他們自稱是「森林之子」,奉這片原始森林為其生身父母和至高之神,他們就是俾格米人。非洲俾格米人又稱尼格利羅人,這一名稱源於古希臘人對於非洲中部矮人的稱法,是非洲中部熱帶森林地區的民族,被稱為非洲的「袖珍民族」。
  • 非洲的「霍比特人」,平均身高不足一米五,八九歲就生兒育女
    >提起非洲,大家的第一印象都是貧窮和落後,除此之外非洲的一些原始部落一直以來都給人一種很神秘的感覺,他們大多都是與世隔絕的, 都保持著專屬於自己的文化習俗和傳統習慣,我們都知道非洲有很多原始部落,之前我們就有講過非洲的「鴕鳥人」,而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非洲的另一個人是部落,這個部落裡面的人們平均身高都不足一米五
  • 世界上真實存在的小矮人:俾格米人
    在一片茂密蔥蘢之中,星星點點坐落著由樹葉和樹枝建成的小茅屋,那便是俾格米部落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棲身之所。一直以來,外界都對這群採獵者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他們平均身高不足1.55米的矮小身材感到好奇。道聽途說,歐洲人曾把他們想像成半人生物。
  • 俾格米人身高只有一米多點,10歲就結婚生子,他們為何這樣?
    所謂的「俾格米人」不是指某一族人,而是指居住在非洲中部森林裡的侏儒人群,非洲的俾格米人又稱尼格利羅人。值得一提的是,居住在東南亞森林裡的矮黑人尼格利陀人和俾格米人外貌相似,但沒有血緣關係。據說這些人身高不足1.5米,大多在1米3左右,到後來人們把身高不足1.5米的男人稱為「俾格米人」,說白了就是侏儒。說到侏儒,我們在電視和抖音上經常看到,這些人身高不足1.5米,粗短的胳膊和腿,長得像個小孩的樣子,年齡卻老大不小了,活脫脫一個濃縮版的小大人形象。但俾格米人(非洲矮人)和他們不完全一樣。
  • 非洲小人族:俾格米人身材如此矮小,為什麼能10歲前結婚生子?
    並且這些矮小的人種還肌肉發達,身體極其強壯,但他們卻面臨滅絕風險,原因相信大家聞所未聞,放眼全世界也只有這種滅絕法!身材矮小的俾格米人非洲小人族:俾格米人俾格米人並不是一個人種,而是泛指泛指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低於1.5米的種族,泰國和印尼以及菲律賓等都有類似俾格米人的民族,但最著名的俾格米人還是在非洲中部,下文我們都以非洲中部的俾格米人為例!
  • 非洲俾格米人身材矮小,到成年也只有140cm,為何8歲就能結婚生子
    俾格米人是非洲中部的一個民族,他們成年之後的身高通常在130~140cm之間,"俾格米"這個詞源於希臘語中的"侏儒",雖然俾格米人皮膚跟其他非洲人無異,但卻是獨立於四大人種之外的一個獨立人種。非洲叢林中動植物資源豐富,世代在叢林中生活的俾格米人擅長狩獵和採集,叢林中取之不盡的自然資源保證了他們吃喝不愁的生活,這也是他們族群能生存到今天的原因。
  • 為什麼俾格米人8歲結婚生子
    《林子》與現代人最大的區別不僅在於身高,更在於發展時期  新出生的侏儒的身高和體重與我們現代新生兒的身高和體重沒有什麼不同,然而在時間裡年齡從0到3時,侏儒的生長非常緩慢,雖然俾格米人的生長速度在三歲以後逐漸趕上現代人
  • 真實照片告訴你,平均身高只有一米五
    抗日戰爭時期,我國同胞喜歡將日本士兵稱呼為鬼子,因為他們的個頭非常矮,看起來就像一個娃娃兵一般,不過雖然這些士兵身高很矮,但是戰鬥力卻非常強,一個鬼子頂的上四個國軍的戰鬥力,雖然這些日軍看起來矮我們一頭,但是平均要犧牲三個戰士才能打死一個鬼子,那麼二戰時候日軍到底有多矮呢?平均身高只有一米五。
  • 曹操身高六尺八寸,為何還被人嘲笑是個子矮小?
    曹操的回答引來了滿朝文武大笑,大家紛紛嘲笑曹操個子矮小。也許有人會問了:「六尺八寸還個子矮小,古代的人就那麼高嗎?」漢獻帝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有侵權,敬請聯繫鄙人刪除這個就得說說中國度量衡的變化了,據《歷代度量衡簡表》的數據,漢代的一尺,相當於今天的23.04釐米。曹操六尺八寸的身高,換算成今天計量單位就是6.8×23.04=156.672釐米。
  • 身材矮小的俾格米人,十歲就能結婚生子,為何還會瀕臨滅絕
    (負責烹飪的俾格米婦女) 一、身材矮小的森林之子 在中部非洲的赤道密林深處,世代生活著一群身材矮小的居民,根據考古發現,他們是史前桑加文明的繼承人
  • 精選一組關於人種的知識;非洲尼羅特人世界最高、俾格米人最矮
    二,在生物學上,人類所有的種族都同屬於一個物種(智人),起源於同一個祖先;但由於在不同的地域內長期適應當地自然環境,又經長期隔離,導致不同的人種在膚色、眼色、發色、髮型、頭型、身高等特徵上有所區別。(高中時的歐巴馬和母親)「歐巴馬生父百分之12.5的非洲血統,絕大部分是阿拉伯血統,所以現在的小歐巴馬只有6.25%的非洲血統,43.75%的阿拉伯血統和50%的白人血統(來自於其生母))三,生物學家以體質特徵為標準通常將全世界的現代人類劃分為四大人種
  • 俾格米人身材雖然矮小卻能在10歲前結婚生育
    俾格米人特指的是身材矮小的一類人,他們生活在非洲中部的原始森林中,俾格米人又被稱為袖珍人,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1.4-1.5米之間,成年女性的平均身高1.2-1.3米之間。俾格米人的身體發育較快性早熟,在10歲之前就可以進行生育,一般在十五六歲左右身體不再繼續增長。
  • 烏幹達的邀約--探訪俾格米人
    俾格米人:有森林之子之意,他們身材矮小精瘦但體力過人。大多居住在非洲中部的赤道密林中,過著最原始的狩獵生活。身材最高不超過1.4米,八歲就發育成熟,結婚生子繁衍後代,平均壽命很短,一般只有30–40年。
  • 韓國社會歧視個子矮小者 父母重金投資子女增高
    最近的例子莫過於韓國前總統樸正熙,或者跨越三八線去朝鮮看一下他們的統治者,宣稱身高一米六五的金正日(其實這個高度是包含了他的增高鞋以及蓬鬆的髮型)。但是西方審美正從某種程度上影響著韓國人的取向,身材矮小不再意味著更好。「如今,孩子們把拿破崙和樸正熙當做笑柄,」世中增高中心的院長樸基元說,「在電視上,所有年輕的流行音樂偶像個字都很高。
  • 世界上現存的原始部落,8歲發育成熟,平均壽命只有40
    比如馬賽人,布須曼人,辛巴人,莫西人,俾格米人等等。在這些原始部落當中,要算俾格米人最有特色了。俾格米長得又矮又小,俾格米成年人平均身高只有1.30米至1.40米。因此,俾格米人被譽為非洲的袖珍人,非洲的侏儒。俾格米人還有一些特徵是:肚子大,肚臍眼凸起雞蛋大小的肉疙瘩。膚色較淺,呈深棕色,頭髮不像其他黑人卷的那麼厲害。
  • 山東發現5000年前史前遺址,其中人類骸骨平均身高達到1.9米
    我們對身高還是十分在意的,就算是談婚論嫁都會考慮另一半的身高,我國國民的平均水平身高一般比國外一些國家矮一些,但是我們都不敢相信我們的身高竟然有可能比古人矮。據相關數據顯示,現在我們中國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在1.67米,成年女性為1.5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