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國社會,身材矮小成為決定成敗的一種主流性偏見。在這個以貌取人的國度,越來越多的韓國家長為了讓他們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而積極尋找對策,投資大量金錢用於提高其子女的身高。
網易探索12月25日報導 在韓國社會,身材矮小成為決定成敗的一種主流性偏見。在這個以貌取人的國度,越來越多的韓國家長為了讓他們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而積極尋找對策,投資大量金錢用於提高其子女的身高。
圖:一位韓國母親帶著女兒在增高診所裡查看X光片。
韓國,日漸興盛的增高風氣
這是發生在韓國一家針灸增高中心的一幕:五歲的韓國女孩文波英正在接受針灸治療,嘴角上針灸用的銀針像貓的鬍鬚一樣微微顫動。她因為害怕而哭泣,但一旁的醫生卻把更多的銀針刺入她手腕、頭皮上的穴位中,雖然這位針灸醫生身穿黃色的、印有卡通人物的大褂,卻絲毫無法減少給他帶來的恐懼。「快好了,寶貝」她的母親,徐惠京女士安慰著她,「這會讓你長高,變得美麗,讓你變成公主」。
「身高決定成敗」,這是韓國社會日益增長的偏見態度。在這種態度和觀念之下,韓國父母想盡一切辦法來提高他們子女的身高,這也催生出大量的增高診所。這些診所利用荷爾蒙療法、中醫療法以及一些特殊的訓練方法來幫助孩子增高。
「韓國是個以貌取人的國家,」35歲的受訪者徐惠京女士如是說。「我擔心我的女兒比同齡人矮。我不希望她因此受到嘲笑、喪失自信。」徐惠京女士每月要拿出約770美元來為她的兒女們進行增高治療,而她的女兒和4歲兒子則同在一家名為含笑兒的診所就診,該醫療機構在韓國擁有5家連鎖店,為兒童提供針灸、按摩以及一天兩次的滋補藥膳——這些藥膳使用鹿茸、高麗參以及一些精華中藥材。
「比起留給子女萬貫家財,父母寧願讓他們的子女再長高10公分,」含笑兒診所的申東健醫生說。「你可以把孩子看做是一顆小樹,我們能提供的就是最好的營養,最適宜的溫度,用精心的照料來讓他長得更高大。我們幫孩子們恢復食慾、良好的睡眠和強健的體魄,這樣他們就可以更好的成長發育。」
而歷史上,大韓民族慣於評價矮個子人格的品質是勇敢,當地的一句諺語可窺見一斑:「胡椒越小越麻辣」。最近的例子莫過於韓國前總統樸正熙,或者跨越三八線去朝鮮看一下他們的統治者,宣稱身高一米六五的金正日(其實這個高度是包含了他的增高鞋以及蓬鬆的髮型)。
但是西方審美正從某種程度上影響著韓國人的取向,身材矮小不再意味著更好。「如今,孩子們把拿破崙和樸正熙當做笑柄,」世中增高中心的院長樸基元說,「在電視上,所有年輕的流行音樂偶像個字都很高。這在全社會形成一種成為高個子的風氣,每個人都在跟風,矮小已經成為一個大問題,矮個的孩子會受到排擠。」
風險和社會情緒
對這種風氣的警惕也在上升,一些組織警告說,增高手術受到法律的限制,增高中心做出的增高承諾缺乏事實依據。
來自一家民間組織——韓國消費者協會的高級研究員尹金明在科學家的幫助下,對增高中心做了調查,告誡家長們選擇增高中心時要多個心眼。
「沒有臨床或其他方面的證據表明這些治療有效,」尹金明說,「他們使用誇張的和誤導性的廣告來吸引家長,韓國大部分分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家長總希望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條件。」
上個月,韓國弘益大學的學生李道慶在一次電視訪談中說,「身高就是競爭力,我認為矮個子就是失敗者。」這位大學生的口無遮攔,使得長久以來韓國對增高潮流的不滿情緒一下子爆發了出來,博客寫手對她進行辱罵,立法者譴責製作這檔節目的KBS-TV電視臺沒有把李道慶的評論剪輯掉。觀眾對她的誹謗提起了訴訟。最終,李小姐被迫道歉,韓國通信標準委員會以「褻瀆人權」和「煽動以貌取人」為名懲戒了製片人。
不斷提高的韓國平均身高
「她只是說出了每個人想說而不敢公開說的話而已,」一家名為Kiness的增高中心的院長金陽秀博士對此不以為然,「在韓國,改變身高就是改變命運。」
在金陽秀的醫院裡,小學五年級的金世鉉正在一臺跑步機上鍛鍊,他的身體套在一個固定在頭頂的一根金屬棒上的肩帶裡。增高中心聲稱這種設備能拉伸他的脊柱,並在不對腿產生壓力的情況下鍛鍊。
離金世鉉不遠的是13歲的李東現,他一邊蹬著臥式自行車,一邊看一本連環畫。他旁邊是正上一年級的妹妹蔡元,是班上最矮的女生,她正努力伸長自己的胳膊以夠著腳趾,她的教練按著她的背往下壓,疼的她不斷喊出聲來。
兩年前,他們的母親尹智英還想給李東現注射增高激素,這在韓國也很流行。但是很多醫生只會給那些發育紊亂的兒童開這種處方,家長們也因為高昂的價格和擔心有副作用而止步。尹女士說她曾經每月花費850美元來給孩子注射激素,但是只注射了8個月。
尹女士現在每星期開車載著女兒去三次Kiness增高中心。她說:「我和丈夫都很矮,」 31歲的尹女士身高只有5英尺(約1.5米),「我不希望我的孩子長大後責怪我們沒有幫助她在發育時長高。」
增高中心裡的另一位母親常英姬今年54歲,但身高只有1.2米,她說她的孩子們因為身高已經倍受歧視。她的兩個女兒都已大學畢業,並且有很好的工作,而到了該結婚的時候,過矮的身高讓她們倍受困擾。
「這真是晴天霹靂,」常女士說,「如果你的學業落後了,接受教訓,還能亡羊補牢。但是如果你錯過了長高的年紀,你就永遠失去長高的機會了。」
最終,常女士的女兒都嫁了出去。最近這四年,她堅持帶她最小的孩子徐冬俊去Kiness增高中心。顯然,這個15歲的小男孩就已經知道增高的重要性了:「如果我夠高,未來我在選擇對象上就比別人有優勢,」徐冬俊一邊做著運動,一邊捧著本英語單詞書在學習,「個子矮的人在學校還會被嘲笑。」
不管怎麼說,由於改善了飲食,韓國人的身高普遍都增高了。根據官方數據,過去30年裡,韓國高中男生平均身高增加了約8.75釐米,達到1.74米。高中女生平均長高約5釐米,達到1.59米。
增高,不分國界
增高中心的醫生表示,大部分年輕人都只希望達到平均身高,但是和那些高個子一比,僅僅達到平均身高反而顯得更矮了。「高個和矮個的差距越來越明顯了,」世中增高中心(Seojung)的帕克博士說,他最近在中國開設了36家中外合資的增高中心,他表示,對增高的渴望早已不分地域。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朝鮮就是被遺棄的國度了。根據聯合國和一些私人救濟機構的說法,糧食短缺導致朝鮮兒童身材矮小。帕克博士引用了一個從朝鮮逃離的16歲男孩的案例,這個男孩去年七月從朝鮮投奔他3年前來到韓國的母親。他僅有1.5米高,幾乎比韓國平均身高差了10釐米。
「他這樣的身高在朝鮮很普遍,」帕克博士說,「但是他的母親看到他時落淚了,因為她的孩子在她離開後一點都沒有長高,她也知道,她的孩子在韓國將遇到更多困難。」
「我的夢想是在朝鮮開設增高中心,」帕克說,「這樣的話,一旦朝鮮半島統一,現在兩國的孩子們就能肩並肩的站在一起,而不是韓國的孩子比朝鮮的孩子高出一個腦袋來。」
譯自紐約時報,譯言網供網易探索獨家專稿,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