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子女在美國買房,自己住養老院?移民後父母怎麼辦?

2021-01-11 騰訊網

之前在錢江晚報上看到一則報導,說一位住養老院的82歲大伯,年輕時是學霸,精通四國語言,做科研工作。唯一的女兒,持綠卡在美國定居。

女兒要在美國買房,資金困難,老倆口就把在杭州的唯一一套住房賣掉,支援女兒。70多歲的時候,他倆開始四處租房,平均兩年換一次房子。等到80歲時,中介不願再把房子出租給他們。大伯就和老伴住進了養老院。

兩位老人是樂觀派,不覺得這是種無家可歸的悽惶,大伯反覆說:「就這麼一個女兒,遇到困難了,我們不救她誰救。」

父母移民困境

老人最想要的自然是天倫之樂,兒孫滿堂。但現在社會發展那麼快,兒女在外打拼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不過像報導中的這種情況,其實是可以避免的。這位老伯的女兒雖然只是持有綠卡,不能為父母擔保移民,但可以辦理B2探親籤證,有效期10年。

不過美國並不適合養老。都說美國是兒童的天堂,是中年人的戰場,是老齡人的墳墓。美國雖然有一定的養老福利,卻不太在意老年人的社會訴求,這兩位老人即便去了美國,恐怕也會因為無法適應而再次回到養老院。

一起移還是先後移

很多人以為,子女移民後先在當地安定下來,再將父母接過去,就能高枕無憂。但貓小鷹了解發現,這樣移民對父母來說其實並不友好。

移民的適應過程就是建立新社交網絡的過程,子女安定下來後,新的社交網絡已經固化下來。即便父母移民過去,也不知道幹什麼,無法融入當地環境。

但如果父母和子女一塊移民過去,父母就能和子女相互扶持,一道建立新的社交網絡。這樣不僅子女在移民過程中能減少許多麻煩事,父母也能有參與感,能因為被需要而留下來,最終成功融入當地環境,開始新的生活。

老年福利保障

優秀的社會福利也有助於父母適應當地環境。對老年人來說,不僅物質保障和醫療保障十分重要,精神上的關懷也不可或缺。在瑞典、芬蘭等歐洲福利國家的法律中,都有有關子女對父母「精神贍養」的具體要求,以保證老人們晚年的幸福。

這些要求以量化的方式具體規定了子女與父母的居住距離,每年、每月、每周乃至每日應當與父母接觸的時間和次數。連子女與父母談話的忌語都受到限制,從而最大限度地從立法上保證贍養行為的質量。

一起移民希臘

所以如果打算舉家移民,那麼貓小鷹推薦能與父母一塊移民的歐洲移民項目,比如希臘購房移民。僅需25萬歐元,即可三代移民,享受歐洲高福利!

移民希臘不僅可以做到一人申請三代移民,還有無學歷、語言、商業背景、資金來源等要求,且沒有居住要求,能自由通行申根26國,不論投資置業還是定居生活都非常不錯。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與希臘移民有關的信息,可查看保誠出國編寫的《希臘新總理就職,對希臘移民有什麼影響嗎?》。或直接諮詢保誠出國,我們將為您提供最專業、最貼心的服務。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我們移民澳洲了,父母怎麼辦?
    移民父母需要提早定製養老規劃父母在澳,「幸福指數」有幾分?「中式養老」或將迎來新發展前言「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孝敬父母,天經地義,可如今,在父母身邊盡孝道,似乎變得越來越困難。尤其是身處南半球澳大利亞的子女們,想與父母見一面都難,更別說在身邊盡孝。目前,父母與子女天各一方已屬常態。
  • 我移民了,可我的父母怎麼辦?這才是標準的答案!
    我想移民了,  可是我的父母該怎麼辦?  這是移民的朋友都會猶豫的問題,父母老了需要兒女照顧,而我們也想為子女有一個更大的平臺而移民。  有沒有機會能讓父母跟我們一起長期生活在國外?  想來國外生活的父母,又可以申請什麼樣的身份?  移民和父母真的不能兼顧嗎?
  • 【諾亞新鴻】移民後父母怎麼辦?她用馬爾他移民找到了完美答案!
    【諾亞新鴻】移民後父母怎麼辦?她用馬爾他移民找到了完美答案!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家人始終都是無法分割的存在,很多家庭甚至是三代、四代乃至整個大家族都生活在一起,而即便是如今的年輕人們有了自己的小家庭,選擇告別長輩獨立生活,也依然不願意錯過和父母、親人的每一次相聚。
  • 牛犇:6歲父母雙亡,11歲開始演戲,晚年住養老院簡單生活
    2021-01-01 13:00:32 來源: 跨境櫻桃小丸子 舉報   原標題:牛犇:6歲父母雙亡
  • 移民後,父母該怎麼辦?過來人教你幾招
    當然,百善孝為先,這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因此許多人思考移民的問題上,都把父母養老問題列入到重要的考慮層面。對於我們年輕一代來說,移民到一個陌生的相對適應能力還是很好的,但是對於已經年邁的父母來說,他們就會遇到更多的困難,難免會給心理帶來影響,甚至產生抑鬱。面對一個全新的環境,語言不通又和幾乎為0的社交圈子,父母是需要花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來適應。
  • 主播為您讀報|子女定居海外不歸 父母年邁老無所依
    不少有條件的家庭紛紛送子女出國讀書,開闊眼界。很多年輕人出國後,因為各種原因留在了海外,父母則成為留守國內的空巢老人。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即便文化素質較高的老人依舊無法適應國外的生活環境,導致兩代人之間就此隔離,幾年見面次數都屈指可數,成為最親密又最難以親近的親人。
  • 【諾亞新鴻】移民希臘後孩子逐漸長大,超齡了怎麼辦?
    大千世界中,親情的體現方式也分為很多種,但在中國,如果要說表現最直接、最毫無保留的,無疑還是父母對子女的愛了。和西方父母所推崇的鼓勵孩子儘早獨立所不同,相比於放手,中國家長們其實更願意在孩子的人生中持續扮演著輔助者的角色,為他們積極籌劃,掃清障礙,謀得一個錦繡前程。
  • 章子怡赴美產子;房祖名瞞成龍改回中國籍,子女並不認可父母移民
    2、孩子21歲後,父母可以不受配額限制移民美國,全家相聚美國這是很多人選擇赴美產子的重要原因。換句話說,有些父母本人想移民美國。我們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誰也不會願意年老時跑到國外定居,不願意死在國外。離開中國,會一輩子想家。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評論:什麼人最想移民美國呢?
  • 被子女遺棄的老人:住進養老院之後,引爆四個家庭的戰爭
    每天下午放兩小時音樂,幫老人舒緩心情。進食的時間也是固定的,早上六點半開早點,十點半放午飯,晚上五點半開始提供晚飯。最後,負責人得意地介紹,這裡到處都是監控:「安全係數非常高,老人們出門都不關門。」「多好啊!是不是?」大家問外婆:「你住這裡安全,我們也安心。做子女的就得為老人考慮。你好了,我們才好。」
  • 父母不願漂洋過海 「獨生子女」移民海外難全親情
    2008年從廣州移民澳大利亞的蔡小姐至今未申請澳公民身份,不是條件不夠,而是因為父母在廣州,根本沒打算移民;而入籍後,回國探親的籤證費用將飆升,夫妻才暫緩入籍。  當記者來到留澳、繼而移民的陳誠家時,他的父母也在。這是老兩口第三次到獨子家小住,之前他們最長住過1年。陳誠想說服父母移民,但老兩口還沒下定決心。
  • 移民之後,家人怎麼辦?加拿大各類親屬擔保詳解
    1.配偶與子女怎麼辦?加拿大移民有所謂的「一人移民全家綠卡」的說法,如果申請人遞交移民申請時已婚並且有子女,根據加拿大移民法主申請人只需要將其配偶和子女填入移民表格即可並,不需要獨立申請。如果在遞交移民時沒有配偶和子女,後期希望擔保自己的配偶或子女來加拿大生活的情況就需要經過家庭擔保的擔保配偶及子女類別,符合以下條件的配偶和子女都可以申請:已婚伴侶(無性別限制)同居12個月或以上的同居伴侶(無性別限制)未同居伴侶(無性別限制)未獨立子女(自己及配偶的)未獨立子女的子女對於未獨立子女,年齡需要小於22歲並且其沒有配偶或伴侶(除非子女因心理或生理原因在22歲前就依靠父母無法經濟獨立
  • 移民澳洲逃不開的困惑:父母養老怎麼辦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疑惑,網友發帖說自己移民後,父母養老的問題最近一直很困惑,不知道是將父母接來澳洲還是讓他們留在國內。這必然會涉及到千絲萬縷的情況,所以這個決定真的是不太好下。把父母接過來澳洲會擔心他們不能適應澳洲這邊的生活,語言、交際圈等都是最基本的問題,如果不接過來在國內有點什麼事完全幫不上手,又會覺得對不住父母。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原話怎麼說。  「這個問題最近比較困擾我,因為老人年齡越來越大了。我自己是姐妹3個,我老么。兩個姐姐和我媽在國內(父親已過世)。我老公是獨子,婆婆在國內(公公已過世)。
  • 父母給兒女買房要考慮什麼?小心犯大忌
    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都是非常寵愛的,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考慮教育的問題,等孩子畢業之後又會擔心工作的問題,工作落實了還有結婚的問題,總之父母這一生都在為自己的孩子考慮,有些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考慮買房子的事情了,想要孩子部位買房苦惱,今天小編就來講講,父母給兒女買房要考慮哪些問題呢?
  • 在塞班島買房需要有什麼身份?買房可以移民嗎?
    1、在塞班買房需要有什麼身份? 不論是美國公民、綠卡、工作籤、美籤、旅遊籤、學生籤都可以買房。美國的政治和經濟是兩條線,所以在美國投資是沒有身份要求的。只需要持有有效護照就可以買房,無需擔憂! 2、在塞班買房可以移民嗎?移民有什麼要求?
  • 中國和美國父母差異,工業化社會父母和移民的工業社會父母的碰撞
    再說本文的結論,我認為中國父母和美國父母主要差異產生原因在於:美國社會和中國社會的社會環境不一樣。美國是一個有移民傳統的工業社會,而中國是一個沒有移民傳統的工業化社會。美國家長和子女關係的信息混亂甚至相反原因這名鐵粉很困惑,因為通過各種渠道得到的信息很混亂甚至截然相反。我的這位鐵粉想知道美國的家長和孩子之間到底是什麼樣的?
  • 畫地為牢的贍養:91歲老人禁錮在養老院5年,一度想吃安眠藥輕生
    子女花錢將父母送到養老院,雖然有各種讓人理解的理由,但從本質上說來,子女是花錢買贍養和孝心,讓外部養老機構替自己履行義務,從而可以讓自己得到解脫,似乎這是一種雙贏合作,養老院得到了利益,子女免去了贍養的勞煩,可這一切最終卻是需要由老人來承受和買單。
  • 重啟在即:紐西蘭父母團聚移民新政詳細解讀
    去年10月,飛出國小編曾在推文中提到,紐西蘭政府宣布重開父母團聚移民。不過,原有的政策已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將在2020年2月實施的新政策(詳見:紐西蘭父母團聚移民將重開,門檻提高!)。相比去年10月紐西蘭移民局公布的消息,本次更新有一些細節需要注意:通過父母團聚類別獲得移民身份的申請人,成功後不可以按照配偶移民擔保配偶——也就是說,如果父親通過父母團聚移民獲得身份,則不可按照配偶移民擔保母親移民;父母團聚移民要求一名成年子女單人擔保、或一名成年子女及其伴侶共同擔保,如果成年子女及其伴侶的共同收入被用於滿足擔保要求,那麼他們雙方都需同意擔保義務;根據紐西蘭收入中位數
  • 澳洲移民,PR,移民監、入籍等等小常識解答!
    這也使得只拿綠卡不入籍成為了大多數華人移民的第一選擇。澳大利亞的福利制度不敢說已經十全十美,但是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已經具備了極大的優勢,再加上政府一直以來都在不斷完善福利制度,世界福利大國的名號實至名歸。3、買房就能移民澳洲?有不少歐洲國家確實可以通過購買房產移民,但是這在澳洲可行不通,不過在澳洲投資房產的利潤很是非常可觀的。
  • 多少人還完房貸就住進養老院?
    如今的80、90後都是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背負著社會中最大的壓力,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還背負著20年~ 但是轉念一想,自己30歲買的房還完30年房貸,就到了60歲的退休年齡,是不是都該進養老院了呢? 你覺得要多大歲數才能全部還清房貸? 是該知天命的50歲?還是已過花甲之年的60歲?
  • 紐西蘭父母團聚籤證要求過高 引移民群體不滿
    按照新規,從2020年2月起,有居留權的技術移民可將父母帶到紐西蘭,但必須滿足收入方面的要求。按照新規,移民及其伴侶年收入必須達到212160紐幣以上,才能為父母辦理團聚類籤證,這相當於工資中位數的四倍。在上屆紐西蘭國家黨政府時,這個門檻是9萬紐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