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移民了,可我的父母怎麼辦?這才是標準的答案!

2021-01-11 網易

  我想移民了,

  可是我的父母該怎麼辦?

  這是移民的朋友都會猶豫的問題,父母老了需要兒女照顧,而我們也想為子女有一個更大的平臺而移民。

  有沒有機會能讓父母跟我們一起長期生活在國外?

  想來國外生活的父母,又可以申請什麼樣的身份?

  移民和父母真的不能兼顧嗎?

  通常,會先想到為父母申請父母擔保移民。

  

  並不是這樣的,只要自己符合一定的條件就能夠為父母擔保移民。各個國家的父母移民政策會帶來些什麼樣的福利呢?

  美 國

  美國移民局規定,只有擔保人為美國公民,才可以申請父母團聚移民籤證,也就是說,綠卡不可以支持父母團聚,綠卡持有人不能擔保父母移民

  另外,擔保人要年滿21周歲,美國公民父母團聚移民的審批不需要1年時間,且不受全球配額限制。團聚類移民擔保人需要提供財力證明,為父母提供擔保。

  雖然美國父母團聚移民籤證只能是美國公民才可以辦理,但是沒有關係,持美國綠卡的居民也可以通過辦理美國b2探親籤證接父母到美國團聚。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父母團聚移民分為非付費和付費兩種籤證類型,一種是非付費籤證,審批時間長達18至30年,費用為7000澳元;還有一種是付費籤證,這種籤證需要付5萬澳元,審批時間則在2年左右。

  但是澳洲擬推出父母移民新政,想要辦理新籤證的申請人需要事先經過醫療檢查,並擁有足夠金額的澳洲醫療保險,以避免為澳洲醫療系統帶來負擔。此外,子女需要證明自己有能力撫養父母。

  總結而言,申請澳洲臨時父母籤證,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申請人是澳洲公民、永久居民和「符合資格的紐西蘭公民」的父母;

  申請人必須購買私人健康保險,並且獲得其子女在經濟上的支持;

  每年有15000個配額;

  3年籤證費用5千澳元,5年籤證費用1萬澳元;

  續籤一次5年籤證,費用還是1萬澳元;最多可呆10年。

  加拿大

  加拿大父母類團聚類移民屬於第二類家庭團聚移民,加拿大永久居民或公民具備一定的經濟條件,就可以申請父母移民。此類申請重點在於申請人與加拿大之親屬關係,故移民體系中的計分制度不適用於此類申請。

  申請人需要作為父母的擔保人,擔保人必須提供足夠的收入證明。如擔保人不具備所要求的經濟能力,可與其配偶共同擔保。

  該配偶要在擔保書上與主擔保人共同籤字。在此情況下,收入將按兩位擔保人的共同收入計。

  共同擔保的配偶不僅限於婚姻關係的配偶,也可以是同居配偶。若為同居配偶, 要與擔保人共同居住一年以上才有資格共同擔保。

  英 國

  英國的父母團聚移民不是簡單的團聚,而是在英國的子女需要父母照看,或者父母需要在英國的子女照看的方式。

  如果就父母團聚來講,後者是跟父母團聚類似的。父母需要在英國的子女照看,

  要求申請人:需要長期照看來完成個人和家庭日常生活;此種照看需求在父母所在國是不可得的或者支付不起的;

  在英國的子女有能力提供相應照看,至少5年不需要尋求政府公共資金支持。

  嫌麻煩?帶著父母一起移民如何?

  而比起這些,其實還有更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帶著父母一起移民!

  一人投資,全家三代移民一直是歐洲買房移民的優勢。就很好的幫助移民投資者實現了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的願望。

  世界上,歐洲國家素來以高保障社會福利制度著稱,其中就養老金一個大項就包括:基本養老金和贍養補貼、補充養老金、特殊補貼等,這也是許多人在退休後選擇移民歐洲的原因之一。

  以希臘為例,只要購置25萬歐元及以上的房產,投資者三個月即可獲得居留身份,同時子女及雙方父母也可以一同申請;不要求經濟是否獨立,不要求有無工作,只要是主申請人父母,配偶的父母即可!25萬歐元三代移民歐洲,全家拿綠卡,無移民監,只需持續擁有房產,即可終身享有居留身份。

  父母能夠適應他鄉生活嗎

  能夠把父母接到我們身邊當然好,這樣就能兼顧子女學習和贍養父母的義務了。不過也有朋友會擔心,父母人生地不熟,真的能夠適應異國他鄉的生活嗎?

  「老漂一族」出國後失去了以前的朋友圈和熟悉的環境,一閒下來難免會生出寂寞和鄉愁,從而帶壞自己的心情。所以,要儘量規劃好自己的日常生活。

  其實,在美國,很多華人家庭都可以看到中文電視節目,在較大城市可以訂閱中文報紙。華人「老漂一族」與子女共同生活,可以一起說說話、一起看看中文電視劇、一起出去散散心、一起享用家鄉飯什麼的,生活會更有情趣。

  另外,像美國、加拿大、澳洲這類大量接納華人移民的國家,都會有大量的華人生活區和唐人街。即使對語言不熟悉也不會對生活造成影響。

  還有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節日活動,現在連廣場舞都跳到日落公園了,還怕父母不能合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諾亞新鴻】移民後父母怎麼辦?她用馬爾他移民找到了完美答案!
    【諾亞新鴻】移民後父母怎麼辦?她用馬爾他移民找到了完美答案!本來,他們只是想著選個英語系國家,就辦留學的,但在了解過程中,M女士漸漸就發現了移民的好處,她發現,普通的中國留學生和拿國外綠卡的留學生在申請學校、學費標準上差異很大,有了國外永居,不僅能省下很大一筆開銷,而且孩子入學門檻也更低,將來想留在國外也容易。於是,在發現這一點優勢後,M女士和丈夫的檢索關鍵詞就從留學變為了移民。
  • 我們移民澳洲了,父母怎麼辦?
    移民父母需要提早定製養老規劃父母在澳,「幸福指數」有幾分?「中式養老」或將迎來新發展前言「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孝敬父母,天經地義,可如今,在父母身邊盡孝道,似乎變得越來越困難。尤其是身處南半球澳大利亞的子女們,想與父母見一面都難,更別說在身邊盡孝。目前,父母與子女天各一方已屬常態。
  • 移民澳洲逃不開的困惑:父母養老怎麼辦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疑惑,網友發帖說自己移民後,父母養老的問題最近一直很困惑,不知道是將父母接來澳洲還是讓他們留在國內。這必然會涉及到千絲萬縷的情況,所以這個決定真的是不太好下。把父母接過來澳洲會擔心他們不能適應澳洲這邊的生活,語言、交際圈等都是最基本的問題,如果不接過來在國內有點什麼事完全幫不上手,又會覺得對不住父母。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原話怎麼說。  「這個問題最近比較困擾我,因為老人年齡越來越大了。我自己是姐妹3個,我老么。兩個姐姐和我媽在國內(父親已過世)。我老公是獨子,婆婆在國內(公公已過世)。
  • 父母團聚移民即將重開?我們拿到了移民部長的獨家回復…(附目前...
    我不想預先假定何時會公布政策,我還在等商業創新與就業部的初步建議。該建議會指導我是否將政策提案交到內閣,這之後才會通過一個內閣程序。」「所以,我不想釋放任何不切實際的預期,比如這究竟會花多長時間。」 Iain Lees-Galloway說。
  • 2020加拿大父母祖父母團聚移民項目重啟,收入標準降低
    加拿大聯邦移民局於10月5日針對2020年父母團聚項目發出申請公告,公布了該項目的申請時間和遞交方式。從2020年10月13日加東時間中午12點至2020年11月3日加東時間中午12點,凡是有意向為父母或祖父母提交擔保申請的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將可通過在線方式提交申請意向。
  • 移民後,父母該怎麼辦?過來人教你幾招
    當然,百善孝為先,這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因此許多人思考移民的問題上,都把父母養老問題列入到重要的考慮層面。對於我們年輕一代來說,移民到一個陌生的相對適應能力還是很好的,但是對於已經年邁的父母來說,他們就會遇到更多的困難,難免會給心理帶來影響,甚至產生抑鬱。面對一個全新的環境,語言不通又和幾乎為0的社交圈子,父母是需要花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來適應。
  • 人生最重要的是伴侶還是父母?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有讀者問:「老婆不孝順老人,家裡人要求我離婚,但是自己和老婆關係很好,應該怎麼辦?」但是,每個人對父母的愛的表達方式或許都不太一樣,沒有必要規定統一標準,更沒有必要上升到一個普世的道德準則去硬性要求大眾無條件服從。而作為一個男人,你把自己對父母的愛,硬性轉移給你妻子,希望你妻子也能像你一樣去「孝順」你父母,這顯然是不符合人性與違背常理的。希望以下的觀點與方法,可以給你一點啟發與思考。
  • 父母不願漂洋過海 「獨生子女」移民海外難全親情
    2008年從廣州移民澳大利亞的蔡小姐至今未申請澳公民身份,不是條件不夠,而是因為父母在廣州,根本沒打算移民;而入籍後,回國探親的籤證費用將飆升,夫妻才暫緩入籍。  當記者來到留澳、繼而移民的陳誠家時,他的父母也在。這是老兩口第三次到獨子家小住,之前他們最長住過1年。陳誠想說服父母移民,但老兩口還沒下定決心。
  • 「過了多年之後,我才真正明白:我的挫折,大都來源於父母」
    前段時間,有位女生情緒特別低落,跑來找朋友做諮詢,按照她自己的說法「過了很長時間,我才知道,我身上的挫折還真的大都來源於父母。即使是我學習成績不錯,但是還是會受到父母的指責,給出的理由是:沒有經歷過挫折的人,承受能力比較差,所以父母要多打擊孩子,讓他別太驕傲。所以,我如果是遇到什麼問題向父母哭訴,他們卻指責是我自己的問題。
  • 移民之後,家人怎麼辦?加拿大各類親屬擔保詳解
    1.配偶與子女怎麼辦?加拿大移民有所謂的「一人移民全家綠卡」的說法,如果申請人遞交移民申請時已婚並且有子女,根據加拿大移民法主申請人只需要將其配偶和子女填入移民表格即可並,不需要獨立申請。2.父親母親怎麼辦?「一人移民全家綠卡」中的家庭並不包含申請人的父母及祖父母,如果希望自己家的老人來加拿大生活有幾種不同的方式可以做到。入境需求6個月或以下可以直接持加拿大旅籤入境,加拿大旅籤有效期最多長達10年以護照有效期為準,且沒有入境次數限制,單次入境可以居留最多6個月,沒有6個月以上居住需求的直接為父母或祖父母申請旅籤即可。
  • 在澳17年老移民親述:不顧父母反對拿綠卡,現在過得怎麼樣?
    【01】感謝,17歲那年的「任性妄為」我來自貴州貴陽,從小是父母捧在手心裡長大的,所以一直比較有主見。當時,我表姐提前到了澳大利亞留學,對這個國家非常有好感,也時常勸我過去。於是,我跟父母提出,想要去澳大利亞看看,家人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答應了我的請求。
  • 澳洲新移民的苦惱:請不起育兒保姆,更等不起父母的綠卡
    實際上,這部電影是導演嚴浩為緬懷自己在老家猝然逝世的父親而作,並通過細膩的細節刻畫,反映了許多第一代移民、以及其父母等上一輩人面對移民抉擇的現實與心理。而對於80後、90後一代絕大多數的獨生子女來說——移民,也就意味著父母成為了「空巢老人」。移民澳洲後,留在國內的父母怎麼辦?作為新移民,應不應該、甚至有沒有能力把父母接到澳洲團聚、看孩子、養老?
  • 移民後父母怎麼辦?
    兩位老人是樂觀派,不覺得這是種無家可歸的悽惶,大伯反覆說:「就這麼一個女兒,遇到困難了,我們不救她誰救。」父母移民困境老人最想要的自然是天倫之樂,兒孫滿堂。但現在社會發展那麼快,兒女在外打拼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不過像報導中的這種情況,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 「乾貨」加拿大父母團聚移民申請流程及常見問題解析!
    Q:父母團聚移民的收入要求看哪些年的收入?Q:遞交的時候2020年的報稅單(NOA)還沒有出來怎麼辦?A:一般建議客人選擇授權移民局查看擔保人的稅務情況,這種情況下,移民局審核到的時候會到稅務局自行調閱NOA,不受影響。如果選擇不授權移民局查看擔保人稅務狀況,可以先用其他材料證明擔保人收入達標,之後再補交2020年的NOA.Q:我剛成為加拿大永久居民,成為加拿大永久居民之前的收入可以計算嗎?
  • 移民也搖號?2020年加拿大父母團聚即將關閉,你搭上末班車了嗎?
    移民也搖號?2020年加拿大父母團聚即將關閉,你搭上末班車了嗎?上期,我更新了關於加拿大開放父母團聚移民的相關消息,後臺就收到了不少網友的諮詢。為了一次性為大家答疑解惑。所以,今天我就把父母團聚移民項目展開來講,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雖說今年是一個特殊的時期,但是,凡事都有個例外,凡事都講究個人情世故。
  • 紐西蘭父母團聚新政,越看越心涼?別擔心,父母移民紐西蘭還有辦法!
    需要注意的是被擔保人是按一個一個算的,不是一對一對算的。所以如果您一個人擔保您的父母雙親,那麼您需要有申請當年的國民收入中位數3倍的收入,現在大概就是$159,120紐幣;  如果您和配偶共同擔保您一個人的父母雙親,那麼你們的收入需要達到當年國民中位數的4倍,這意味著同時擔保夫妻雙方的父母雙親需要至少$318,240紐幣的年收入才有機會實現。
  • 紐西蘭父母團聚籤證要求過高 引移民群體不滿
    中新網10月21日電 據紐西蘭天維網報導,最近,紐西蘭政府大幅提高技術移民父母團聚類籤證(Parent Visa Category)門檻,將夫妻收入提高到20萬紐幣(1紐幣約合4.5人民幣元)以上。這引發了移民群體的廣泛不滿,有人認為這將成為紐西蘭引入技術移民的阻礙,不利於經濟社會發展。
  • 今天520,我想對父母說一聲:「爸,媽,我愛你們!」
    人,往往都是這樣,小的時候總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人都要圍著自己轉,真正成長了,才發現不是這樣的。在生活中,沒有人會因為你的存在或離去,而損失分毫,這個世界也不會因為缺少你就不會運轉。當我們歷經生活的磨難,嘗盡成敗得失的酸甜苦辣之後,才終於懂得,在這個世界上,只有父母,才是真正在乎你,願意為你付出全部甚至生命的人。
  • 中國和美國父母差異,工業化社會父母和移民的工業社會父母的碰撞
    再說本文的結論,我認為中國父母和美國父母主要差異產生原因在於:美國社會和中國社會的社會環境不一樣。美國是一個有移民傳統的工業社會,而中國是一個沒有移民傳統的工業化社會。美國家長和子女關係的信息混亂甚至相反原因這名鐵粉很困惑,因為通過各種渠道得到的信息很混亂甚至截然相反。我的這位鐵粉想知道美國的家長和孩子之間到底是什麼樣的?
  • 【諾亞新鴻】移民希臘後孩子逐漸長大,超齡了怎麼辦?
    而如果對這些申請人的家庭結構再進行深究,我們可以發現,基本上絕大多數家庭都是會攜帶子女的,以國人對家庭的重視來看,這是再合理不過的了,但與此同時,申請人們也面臨著在移民法案基礎上所有人都無法迴避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