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孕姐
好朋友在學校當心理學老師,而來找她做心理諮詢的孩子還是挺多的,而時間長了,她還真的發現現在國內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存在很多的問題,就單從很多人尊崇的「挫折教育」上來說,很多人都錯得很離譜,而孩子也受傷頗深。
前段時間,有位女生情緒特別低落,跑來找朋友做諮詢,按照她自己的說法「過了很長時間,我才知道,我身上的挫折還真的大都來源於父母。即使是我學習成績不錯,但是還是會受到父母的指責,給出的理由是:沒有經歷過挫折的人,承受能力比較差,所以父母要多打擊孩子,讓他別太驕傲。所以,我如果是遇到什麼問題向父母哭訴,他們卻指責是我自己的問題。而現在,我的情緒總是很壓抑,遇到一點挫折還當真承受不住。」
而朋友從心理學專業的角度來分析,認為這個女孩還真的是「挫折教育」犧牲品,家長在「挫折教育」上用錯了方向,反倒在孩子身上起到反作用。
而真正的「挫折教育」還真的不是給孩子人為製造挫折,而是從這個方面教育孩子如何面對挫折:
耐心告訴孩子,遇到挫折時,父母是你最大的後盾
說起來「挫折教育」,之所以有些家長用錯了方向,就是沒有明白教育的宗旨是:想讓孩子更能接受挫折,首先要先讓他們內心有安全感,也就是告訴他們:無論是遇到再大的問題,父母永遠理解你,願意成為你最大的後盾,所以遇到問題時,不要忘記過來尋求我們的幫助,讓我們陪你度過困難時刻。
而這樣做的意義在於:內心有安全感的人,才有能力去迎接挑戰,才有勇氣去面對自己遇到的困境,而不是想到「父母會打擊、嘲諷我」就陷入了孤獨而無助的情緒,讓自己活得很絕望。
遇到挫折時,父母的包容和理解會讓孩子徹底明白人生的意義:不是為了體驗痛苦,而是在遇到挫折時,有人鼓勵你、給你溫暖,讓你形成更強大的自我把控能力,從而具備下一次迎接挑戰的能力,而在這一次次的挑戰中,自己也贏得了挑戰的機會。
所以,找朋友諮詢心理問題的小女孩,說起來自己父母對自己的打擊,就控制不住自己心酸的情緒。而在她的內心是多麼羨慕那一個有問題就可以向父母哭訴的女孩,而不是遇到任何問題都得忍著,因為一旦說出來就得忍受父母的再次打擊,真的特別絕望。
而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父母擔當著那樣的角色呢?所以,希望父母們都能徹底明白什麼是挫折教育,還要明白「挫折教育還是交給生活吧,家長應當負責撫平挫折的傷痕」這個道理。
-----------------------
關注【好孕】,你想知道的科學備孕、孕期護理、胎兒發育、產後護理,寶寶發育,時尚教育,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此外,還有我們的特邀作者,從自身經歷出發,講述育兒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