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犇:6歲父母雙亡,11歲開始演戲,晚年住養老院簡單生活

2021-01-09 網易

2021-01-01 13:00:32 來源: 跨境櫻桃小丸子

舉報

  原標題:牛犇:6歲父母雙亡,11歲開始演戲,晚年住養老院簡單生活

  上世紀年代有很多德藝雙馨的實力老戲骨人物,他們不在乎名利,一心一意只為拍出一部好劇,且在生活當中你非常低調,所以極少有人知道他們是誰也很正常。

  《牧馬人》這部電影相信大家都有看過,即便是沒看過,但相信大家都應該聽到過那句「老許,你要老婆不要」,這句臺詞可是成為了當今網絡流行詞語。

  

  而說這句臺詞的演員,也因為這句話被人關注到了,這名演員他可不是普通演員,他是國家一級演員牛犇。

  這部電影的領銜出演男女主角就是叢珊與朱時茂,他們所演繹出來的劇情,喚起了人們心中很多小美好,那年代的感情很純粹簡單,可到了至今,卻是充滿了很多困難阻礙。

  

  牛犇是1935年出生在天津,真名叫張學景。他的家中有很多兄弟姐妹,所以在生活上是比較艱苦的。可就在他六歲的時候,父母雙雙離世了,幾兄妹就這樣相互維持生活。

  而牛犇為了養活弟弟妹妹,所以他早早就出去打工賺錢養家。他的哥哥是在北平中電三廠當司機,後面牛犇在哥哥引薦下也進入了這裡邊做事,而他在這裡邊就是幫忙打雜,給演員端水倒茶,偶爾幫演員照看小孩。

  

  他為人很機靈,導演謝添在談戀愛時,都會主動給他的自行車打氣,後來就在偶然一次機會下,當時劇組準備拍《聖城記》,但卻缺少一名小演員,沒想到謝添導演就將牛犇舉薦了上去。

  而他的演員生涯也就此走上了正軌,由於他在那部電影飾演小牛子,由於他塑造的這個角色無比生動,所以大家都叫他小牛子,後面導演就說牛犇好,寓意四隻牛,跑得比誰都快。

  

  後面他就以這個名字出現在我們面前,陸陸續續拍攝了有很多作品,熱度是有,但並不高。直到他出演的《牧馬人》中的郭撇子就正式走紅成名了,風趣幽默的樣子讓人記住了他,同時,他還因為這個角色拿下了百花獎與金雞獎獎項。

  後面他的事業就像是開了外掛一樣,不間斷有人找他拍戲,雖然出演的都是一些配角,但他塑造的形象也不比主角差,每一次出鏡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也就被人稱為「國家一級演員」。

  

  到至今,他已經85歲了,為人在生活中,依舊是十分低調,可就是他的妻子先走了一步,他的老年生活不免有些孤單。而他為了不給子女增添壓力,所以他最後決定去養老院生活,拍戲多年,他也積攢下了一筆積蓄,但他一直很節約,心想著夠吃夠用就行,多出的一些就留給子女或者捐給公益,也不求他人回報自己,就想著自己能幫一個是一個,試問像這種敬業有愛心的演員,是真的不多了,最後,就希望歲月能多多善待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原文轉載:http://yl.shaoqun.com/a/221263.html

  跨境電商:https://www.ikjzd.com/

  gtin:https://www.ikjzd.com/w/136

  海鷹數據:https://www.ikjzd.com/w/2539

  
原標題:牛犇:6歲父母雙亡,11歲開始演戲,晚年住養老院簡單生活上世紀年代有很多德藝雙馨的實力老戲骨人物,他們不在乎名利,一心一意只為拍出一部好劇,且在生活當中你非常低調,所以極少有人知道他們是誰也很正常。《牧馬人》這部電影相信大家都有看過,即便是沒看過,但相信大家都應該聽到過那句「老許,你要老婆不要」,這句臺詞可是成為了當今網絡流行詞語。而說這句臺詞的演員,也因為這句話被人關注到了,這名演員他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85歲牛犇頭髮鬍子全白,撿衣服穿,住公寓,卻資助百餘名貧困生
    今年已85歲高齡的牛犇,從影75年,現今卻住在老年公寓,省吃儉用攢下來的積蓄幾乎都被他用在了資助一百多名貧困學生,與捐贈養老院上,網友無不感嘆,這才是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其實在早前的訪談綜藝《魯豫有約》中,就有透露過牛犇的生活現狀,住老年公寓是他自己的選擇。
  • 39歲男子入住養老院!朝6晚9曬太陽追劇……
    39歲男子入住養老院!「養老生活」朝6晚9古先生說,生病以前,自己經常上夜班,作息毫無規律,有時候早上才睡,一旦忙起來了,吃飯也沒得準點。但住進養老院後,古先生每天早上6點起床,跟隨著養老院裡的老人們,規律地進行一日三餐,到了晚上9點便準時關燈睡覺,「吃得好睡得好心頭沒壓力,我比起住院那陣胖了一圈。」
  • 39歲程式設計師住進養老院!朝6晚9曬太陽追劇……
    這時,古先生的姨媽建議, 可以入住好一點的養老院調養至康復。 當古先生聽到這個建議時內心非常抗拒畢竟自己還年輕......但考慮再三,古先生還是選擇了養老院,暫時開啟「養老生活」。
  • 幫子女在美國買房,自己住養老院?移民後父母怎麼辦?
    之前在錢江晚報上看到一則報導,說一位住養老院的82歲大伯,年輕時是學霸,精通四國語言,做科研工作。唯一的女兒,持綠卡在美國定居。女兒要在美國買房,資金困難,老倆口就把在杭州的唯一一套住房賣掉,支援女兒。70多歲的時候,他倆開始四處租房,平均兩年換一次房子。等到80歲時,中介不願再把房子出租給他們。
  • 國家一級演員牛犇,80高齡獨居自己理髮,兒子是大家熟悉的他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國家一級演員,實力派演員牛犇。牛犇自小進入娛樂圈,摸爬滾打多年,是一個熱愛演戲的好演員。牛犇在11歲時,意外結識謝添,因此而進入娛樂圈。摸爬滾打幾十年的牛犇,憑藉著自己的努力,練就了一身紮實的演技,出道多年獲獎無數,深受圈中藝人的愛戴。
  • 對話表演藝術家牛犇:沒點牛勁,很難走到今天
    81歲高齡的牛犇,已經老了。  81歲高齡的藝術家,尚未懈怠。  解放周末:這麼多年來,您堅持一樁一件寫工作記錄的初衷是什麼?  牛犇:開始是很簡單的,我想了解自己一年到底有多少工作量,同時幫助我記憶自己每一年拍戲的時間和角色。  最近,我多了一個想法,就是想好好回顧一下自己走過的腳印,然後形成文字。不過,我還沒有動手寫。
  • 12歲走出貧困山村,拿到諾貝爾獎,75歲回到家鄉,父母已雙亡
    1998年,崔琦因發現並解釋了電子量子流體特殊現象,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也因此成為第6位華裔諾獎獲得者。崔琦出生時,他的父親崔長生42歲,母親王雙賢也41歲了。他上面有三個姐姐,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加之父母中年得子,對他自然是寵愛有加。但由於家境不好,崔琦自小就與父母和姐姐們一起勞作。崔琦的母親王雙賢出身大戶人家,當時王家擁有良田數百畝,是方圓幾十裡有名的大戶。王雙賢是家裡唯一的女孩,她溫柔善良,很能幹而且很有主見。
  • 「我70多,最放心不下快100歲的老媽」,老人話語戳中現實之痛
    文|文兒如今都在談養老,說起自己晚年生活,預想的要麼是在幫子女帶娃,要麼是追求自由,晚上廣場舞周末去爬山,時不時來場愜意旅行。可有誰會想到晚年的另一番光景,是自己身體不怎麼好,還要操心照顧自己的老父親老母親?
  • 畫地為牢的贍養:91歲老人禁錮在養老院5年,一度想吃安眠藥輕生
    上海91歲的孫奶奶2015年不慎在家摔傷後,孫奶奶康復出院就被三子一女強制送到了養老院,美其名曰讓老母親能得到更加周到的照顧,甚至還和養老院籤訂安全協議,不允許老人獨自外出,結果從2015年至今的5年裡,養老院成了孫奶奶的牢房,即使自己身體硬朗,卻有家不能回,為了擺脫這種孤寂的生活,孫奶奶一度想吃安眠藥自尋短見。
  • 被子女遺棄的老人:住進養老院之後,引爆四個家庭的戰爭
    幫外婆擺放好衣服和生活用品,大家跟外婆寒暄幾句,準備離開。外婆坐在養老院收拾如新的床上,像小孩子一樣,拜託大家:一定要經常來養老院看看。2019年秋天一個下午,我走過養老院長長的走廊到了外婆住的三人間門外,打開門,走了進去。房間裡沒有人,我就坐著等。在養老院,除了疑心特別重的,大部分老人都養成了外出不關門的習慣。
  • 福州75歲母親無家可歸 養老院和兒子家都住不了
    閩侯的劉老太太今年75歲高齡了,膝下育有2兒1女。2015年3月,經家人協商,劉老太太被送到了養老院。今年5月,老人換到了一家新的養老院,而小兒子阿金突然不再續交養老院的費用。阿聲告訴我們,老人這次摔得比較嚴重,傷筋動骨,醫藥費加養老院費用每月要1萬多元。可弟弟阿金不管不顧的態度,讓阿聲覺得自己已經無力承擔。就在我們打算前往老三阿金家了解情況時,養老院的工作人員突然告訴了我們一個令人驚訝的消息:阿聲在擅自做主,結算了養老院的費用,還打包好了行李,要帶母親出院。那麼,老人出院後要住在哪裡呢?
  • 「一輩子不生孩子,晚年什麼感覺?」3個65歲丁克女人說出心裡話
    有人適合這樣的生活方式,有人適合那樣的,千人千面,面面不同,沒必要拿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 更何況,一些有孩子的人,晚年生活也不見得比丁克的人幸福,遇到個混不吝的兒女,不想養老,只想啃老的,老人遭的罪更多。 當然,選擇丁克的人,也不一定個個幸福。
  • 老人遭棄在養老院打蒼蠅消遣 死後無人認領(圖)
    王飛說,李剛自稱做紅酒生意,住帝湖花園,剛把父親從東北老家接過來,因為家裡亂,所以把父親直接送到養老院安置。當晚,李剛把身份證押在了養老院。去年11月14日,他再次來到養老院,籤訂了協議。老年公寓副院長谷慧回憶,當時,李貴友就坐在一旁,但父子倆一句話也沒說,也沒聽見李剛喊過「爸」。簡單的接收程序,簡單登記。
  • 穿越:父母雙亡她被罵掃把星,穿越古代居然撿到同是倒黴蛋的男人
    穿越:父母雙亡她被罵掃把星,穿越古代居然撿到同是倒黴蛋的男人大家好,今天小編又來給大家推書了,今天小編特地精選了四本好看小說的送給大家,其中第1本:《福星高兆》說的是父母雙亡她被罵掃把星,穿越古代居然撿到同是倒黴蛋的男人的穿越文!
  • 吉尼斯記錄最長壽的老人,活了146歲,生前最大願望就是:能死
    吉尼斯記錄最長壽的保持者,活了146歲,他叫馬巴高索,是印度尼西亞人,從小他和普通人並沒有異常,非常正常的生活,要非說出哪點不一樣,只能說生活環境。他們村莊的生活方式是吃了解決了今天,不去發愁明天,從不去找個工作,攢錢計劃生活,餓了就去山上打野味吃,打到野豬啥的大物件,他們吃過之後,會去賣,然後買來的錢,拿來生活,啥時候沒錢了,再去打野味!
  • 核潛艇之父彭士祿:4歲父母雙亡,8歲入獄,後遇周總理改變命運
    2020年11月18日,一張照片在網上流出,照片中一位滿頭白髮的老人抱著一個維尼熊,在女兒的陪伴下,坐在輪椅上幸福的度過了95歲生日,因為老人身邊時常陪伴著一個維尼熊,所以醫院護士們都親切的稱他為維尼熊爺爺。
  • 五位過來人真實體驗,晚年生活令人揪心
    講述人2:李大娘我和我們家那口子快70了,今年找了很多個養老院,人家都不收,說是沒有送養人,現在真是有錢也養不了老。這屬於丁克家庭最理想的情況,不要孩子反而能升華二人的感情,也使得自己的生活更加純粹簡單,完全的為自己而活,自然能攜手從青絲到白髮,幸福美滿。但是這樣的丁克家庭,其實不算特別多。
  • 兩個兒子不給養老,68歲老太哭訴:我養了兩個白眼狼!
    曾幾何時這種想法非常盛行,生了兒子的家庭高枕無憂,他們認為自己的晚年生活就有了保障,那些沒有生兒子的家庭惴惴不安,只要有條件他們還想再生一個,直到生出兒子為止。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思想逐漸被「生兒生女都一樣」取代,大部分人並不糾結於一定要生兒子,有些人反倒覺得生女兒比生兒子好。
  • 房貸新規:還款年齡提高至85歲!多少人還完房貸就住進養老院?
    但是轉念一想,自己30歲買的房還完30年房貸,就到了60歲的退休年齡,是不是都該進養老院了呢? 你覺得要多大歲數才能全部還清房貸? 是該知天命的50歲?還是已過花甲之年的60歲?
  • 崔琦12歲離開家鄉河南,在美國獲得諾貝爾獎,晚年為何後悔來美國
    崔琦出生於1939年,當時父母已經四十多歲,另外他還有三個姐姐。父母雖然對這個小兒子十分喜愛,但是卻沒有過分的嬌慣他,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和家人一起下地幹農活了。崔琦從小就聰明過人,按農村的話來說就是「文曲星下凡」,天生的讀書坯子,尤其在數學上的天分異於常人。在上小學的時候,正趕上土改,他就幫助村幹部進行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