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走出貧困山村,拿到諾貝爾獎,75歲回到家鄉,父母已雙亡

2020-10-15 讀書兒女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已揭曉,2020年再次沒有中國人獲獎。

諾貝爾獎設立100多年以來,迄今為止只有莫言和屠呦呦2位中國人獲此殊榮,算上2015年從美國籍改回中國籍的楊振寧,也只有3個中國人獲得過諾貝爾獎。

不過,全世界華人獲得諾貝爾獎者則多出很多,如李政道、李遠哲、丁肇中、朱棣文、錢永健、高坤等,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在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中,有一位叫崔琦的美籍華人物理學家,他的成長成才經歷十分傳奇

1998年,崔琦因發現並解釋了電子量子流體特殊現象,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也因此成為第6位華裔諾獎獲得者。

出身貧苦農民家庭

1939年2月28日,崔琦出生於河南省寶豐縣肖旗鄉範莊村。崔琦出生時,他的父親崔長生42歲,母親王雙賢也41歲了。他上面有三個姐姐,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加之父母中年得子,對他自然是寵愛有加。但由於家境不好,崔琦自小就與父母和姐姐們一起勞作。

崔琦的母親王雙賢出身大戶人家,當時王家擁有良田數百畝,是方圓幾十裡有名的大戶。王雙賢是家裡唯一的女孩,她溫柔善良,很能幹而且很有主見。

但由於王雙賢父親信奉「女子無才便是德」,不送她進私塾讀書,所以王雙賢識字不多。也正因如此,王雙賢將讀書和成才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自己唯一的兒子身上。後來,每當提起母親,崔琦總是充滿感激之情。

崔琦的母親不僅有遠見,而且善於培養孩子勤奮務實和吃苦耐勞精神。農忙時,崔琦隨父親一起在地裡幹活,鋤地、播種、施肥、澆水他樣樣精通;農閒時,崔琦就去放牛,或者出去割草、砍柴等。

出身平凡天資不凡

崔琦聰明過人,上小學時已具備相當高的數學水平。土改時期,村裡曾經把他叫去跟著分地,無論三角形、菱形、梯形或者不規則的地塊,都難不住他。當時有個遠近有名的老會計,故意找了一快叫「一桿旗」的地塊為難他。這塊地呈很不規則的三角形。當人們把各邊的長度一量出來,崔琦一口就說出了地塊的面積,眾人驚嘆不已。

對於崔琦的天賦,父母十分看重和珍惜,但當時農村的教育條件很差,崔琦上完小學後,無法在方圓幾十裡找到一所中學就讀,於是暫時輟學回家務農。

「是金子總會發光」。1951年,一個偶然的機會,12歲的崔琦意外獲得一個外出求學的機會,他的人生也由此而改變。

香港完成中學學業

雖然崔琦已經12歲,但他畢竟只是個孩子,而且是一個從未出過遠門的農村娃。

崔琦臨行前,母親不分晝夜地為他做各種遠行準備工作,一針一線縫被褥,做衣服,……

臨行前,母親反覆囑咐崔琦:「你要記得,出去必須努力讀書,只有這樣你才會有個好前途……」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首詩最能準確描述他們母子當時的心境。

1951年秋,崔琦進入香港培正中學讀書。但他根本沒想到,他離開家門,居然長達63年才回到家鄉,而且與父母的分別,居然成了與父母的永別!

由於地域、環境、語言障礙等原因,崔琦最初無法適應香港的生活,他曾多次給父母寫信表達想要退學的念頭。但他母親的回信非常堅決:「你不要想家,只有你安心地讀書,才是父母最大的安慰。」

在父母的支持下,崔琦發奮苦讀,拿下全額獎學金,最終順利完成中學學業。

在美國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歲的崔琦已長大成人,他對於自己的命運前途有了自己的清晰認識和設計。1958年,崔琦遠赴美國留學,就讀於伊利諾州奧古斯塔納學院。

以優異成績從奧古斯塔納學院畢業後,崔琦進入芝加哥大學物理系攻讀研究生,並於1967年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

28歲的崔琦,風華正茂,意氣風發,他進入到著名的貝爾實驗室工作。從1982年起,崔琦任普林斯頓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主要從事電子材料基本性質領域的研究。

1984年,崔琦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同年獲濃縮物質物理巴克利獎。

經多年不懈努力,崔琦發現了遜電子在強磁場、超低溫條件下互相作用,能形成某種特異性質的量子流體。

電子量子的發現是量子物理學領域內的重大突破,為現代物理學許多分支中新的理論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1998年10月13日,崔琦也因此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與他一起共同獲得該獎項的還有德國科學家施特默和美國科學家勞克林。

同年,崔琦還獲得了美國富蘭克林物理學獎。

63年不回家鄉的難言之隱、心頭之痛

崔琦是美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由於他一直關注祖國科學事業,與中國科學界人士有著密切的科技交流,2000年,他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並當選為香港科學院的創院院士。

崔琦1999年接受楊瀾的採訪,被楊瀾認為是她一生中最感人的一次採訪。

崔琦去美國後一去不返,並不是他不想念家鄉,更不是數典忘祖,而是因為他有不願為外人道的難言之隱

1958年起,中國開始了持續3年的「大饑荒」,餓死了許多人,崔琦的父親也在那場饑荒中被餓死。

父親死後不久,出身於大戶人家的母親,因為背負「裡通外國」的罪名,受到不公正待遇,最後鬱鬱而終。

父母相繼去世,崔琦深受打擊,備受煎熬。崔琦曾明確表示,他不願回家,因為「父母永遠活在我心中,形式並不重要

在他的記憶深處,永遠會想起父母年輕時的影子,父母永遠會在夢中與他溫情相遇。至少在夢中,一切都會停留在原來的樣子,地老天荒,永不改變。為了一份美好的回憶,他選擇留在異國他鄉。

魂牽夢繞葉落歸根

人總是會老的,人老的時候,葉落歸根的想法會越來越強烈,畢竟崔琦的血脈裡流動的是中國人的血。

2014年,經歷半個多世紀後,75歲的遊子終於回家了。

崔琦攜夫人、女兒、女婿、外孫,在闊別63年之久後終於回到了魂牽夢繞的祖國,回到生他養他的故鄉。

彈指一揮間,12歲的懵懂少年,如今已逾古稀之年。當踏入河南寶豐家鄉的土地時,崔琦百感交集,淚如泉湧,他失聲痛哭,他哭得就像一個孩子。

當楊瀾再次問他:「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會選擇外出讀書,還是留在農村?」

「我寧願當一個不識字的農民!」崔琦再次毫不猶豫地回答。

子欲孝而親不在,這也許就是人生最殘酷的事情。

楊瀾在《一問一世界》中如此寫道:「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好,社會的承認也好,都不足以彌補他的失去和心中的痛。」

人才難得,希望更多的中國孩子能成長為優秀學者,更多中國人能取得重大成就,獲得更多的諾貝爾獎。

人生不易,父母子女一場,再堅強的父母終將離開兒女,再強大的兒女終究需要父母的疼愛。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恆,珍惜家庭的親情和溫暖,珍惜父母兒女兩代人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

歡迎評論、轉發或關注。

相關焦點

  • 從河南農村走出的驕子,到美國得了諾貝爾獎,晚年卻十分後悔?
    崔琦自然也是不負父母重望,從小學習成績就很優異。 新中國成立之後的1951年,崔琦已經年滿12歲了,因為一些原因,年幼的崔琦遠赴香港繼續求學。只是崔琦沒想到,他這一走就是63年的時間,六十多年的時間他再也沒有回到過自己的故鄉。
  • 崔琦12歲離開家鄉河南,在美國獲得諾貝爾獎,晚年為何後悔來美國
    與父母一別即成永別崔琦從沒有想過,自己一走就是63年之久。離開時只是個12歲的孩子,歸來時已經白髮蒼蒼,而自己的父母雙親已化為一捧黃土。1951年秋,12歲的崔琦來到了香港,作為一個還沒有長大的孩子,從中原大地來到這麼一個陌生的環境,再加上語言的不通,環境氣候都不適應,崔琦一度想放棄學業,回到父母的身邊,但是母親的回信卻極其堅決:「不要想家,努力讀書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最終,聰慧的崔琦通過自己的努力,不僅適應了環境,還拿到了全額獎學金,最終完成了學業。
  • 崔琦12歲離開家鄉求學,入美籍獲諾貝爾獎,為何晚年表示後悔了?
    在他之前,只有李政道、楊振寧和其他五位華裔人士獲得過諾貝爾獎。年僅12歲時,他離開河南農村到香港讀書,然後去美國深造,加入了美國國籍。為什麼他在晚年坦言自己後悔?崔琦於一九三九年二月底生於河南平頂山寶豐縣。
  • 12歲從河南農村走出的崔琦,到美國獲得諾獎,晚年為何後悔了?
    比如楊振寧(2015年由美籍改回中國籍)、李政道、李遠哲、丁肇中、朱棣文、錢永健、高坤等,今天要講述的是另外一個美籍華人物理學家,12歲從河南農村老家走出的崔琦,到美國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晚年為何後悔了?
  • 牛犇:6歲父母雙亡,11歲開始演戲,晚年住養老院簡單生活
    2021-01-01 13:00:32 來源: 跨境櫻桃小丸子 舉報   原標題:牛犇:6歲父母雙亡
  • 12歲走出河南農村,在美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崔琦,晚年因何後悔?
    諾貝爾獎和中國農村聯繫起來得到的是什麼?本來這兩個天差地別的形容永遠也不會聯繫在一起,直到1998年,崔琦和另外兩名科學家一起獲得了那年的物理學獎。崔琦是誰?他是第六位得到了諾貝爾獎項的華裔,雖然他得了諾貝爾獎,但是我們對他知道的是甚至又少。
  • 河南籍諾貝爾獎得主崔琦:我寧願留在家鄉做一輩子農民,奉養父母!
    一種可能性是,崔琦1951年離開內地去香港時,將年齡從15歲改為12歲。在去香港之前,崔琦的家庭面臨新政的衝擊,他已經中斷了學業。據展館說明,崔琦的父親崔長生以種地養家,母親王雙賢出身書香門第但識字不多。
  • 崔琦:12歲走出農村,到美國獲得「諾獎」,為何晚年後悔了?
    歲。當時他還只是28歲,但已經在諾貝爾實驗室開始做研究了。到當時為止,崔琦教授已經是第6個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可謂是榮譽加身。所以,崔琦教授在當時否認了記者對於他的提問,他認為一生中的榮譽不是獲得諾貝爾獎,甚至他還想要回到國家
  • 崔琦:12歲走出農村,到美國獲得「諾獎」,為何晚年後悔了?
    伴隨著世界市場的逐漸形成,越來越多的外國人走進來,也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出去。全世界的資源正在進行第二輪的大分配,但是在這種大分配的過程中,雖然創造了很多奇蹟,卻也引發了很多人的問題。 對於中國人來說,我們都奉行著「父母在,不遠遊」的講究,而且還有家國倫理的約束。
  • 12年前,那位背著生活不能自理的母親去上學的劉秀祥,如今怎樣了
    這句話激烈著12年前的一個少年,那個少年被當地人稱為是貴州第一孝子。他就是劉秀祥,他家在貴州一個邊遠的貧困山村。這裡的人們在當年十分的貧窮,而劉秀祥家更為不幸的是,四歲的時候,他的父親病逝。而母親因此受到了打擊,患上了精神疾病,生活就此無法自理,這無疑給了這個家庭沉重打擊。劉秀祥當時家裡並不只有父母,他的上邊還有哥哥和姐姐。
  • 河南12歲農村少年離家後,入美籍獲諾貝爾獎,晚年坦言後悔了
    他是為數不多獲得諾貝爾獎的華裔,在他之前只有李政道、楊振寧等五人獲得諾獎。12歲那年,他離開河南農村到香港求學,後赴美國深造,加入美籍。為什麼晚年的他卻坦言自己後悔了?1939年2月末,崔琦出生在河南平頂山寶豐縣。他出生時父親已經42歲了,母親王雙賢41歲,家裡有3個姐姐。
  • 崔琦12歲離開河南農村,到美國獲得諾獎,中國心仍在已是美國籍
    作為世界上第六位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崔琦贏得了世界矚目。12歲從河南農村走向中國,走向世界,崔琦的人生也是逆襲典範。後來的崔琦成為了美籍華裔,卻在晚年之後悔恨不已,他的人生,究竟經歷了怎樣的變故?1939年,崔琦出生於河南省的農村,崔琦的父母皆是老來得子,因此崔琦也備受寵愛。儘管父母對崔琦十分看重,但是他們卻從不喪失原則,學習、勞作、做人準則……崔琦接受的教育甚至比同齡的孩子還要嚴格。崔琦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他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數學尤其突出。
  • 12歲出河南農村,在美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崔琦,晚年因何後悔?
    諾貝爾獎和中國農村聯繫起來得到的是什麼?本來這兩個天差地別的形容永遠也不會聯繫在一起,直到1998年,崔琦和另外兩名科學家一起獲得了那年的物理學獎。崔琦是誰?他是第六位得到了諾貝爾獎項的華裔,雖然他得了諾貝爾獎,但是我們對他知道的是甚至又少。
  • 走出深山的路,才剛剛開始|人物·深度
    12歲的黃曉風在這裡度過大部分童年,連讀書,也是在山裡的學校讀,平時回家務農。實際上,這也是中國上千萬留守兒童的生活。山裡有揮之不去的宿命感,輟學、貧困、打工、務農深深烙印在山村兒童的未來。2015年底,黃曉風所在的鄉有1403戶6356人貧困人口,大多人種植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為生。 後來,在國家扶貧政策和企業幫扶下,越來越多人脫貧,走入縣城,從磚瓦房搬進了小區房,從鄉村小學轉進縣城小學,世界從高山一下變成了平地,惶恐又驚喜。命運改變了嗎?
  • 12歲出河南農村,在美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崔琦,晚年因何後悔?
    諾貝爾獎和中國農村聯繫起來得到的是什麼?本來這兩個天差地別的形容永遠也不會聯繫在一起,直到1998年,崔琦和另外兩名科學家一起獲得了那年的物理學獎。崔琦是誰?他是第六位得到了諾貝爾獎項的華裔,雖然他得了諾貝爾獎,但是我們對他知道的是甚至又少。今天就帶大家來走進這個諾獎得主的一生:七分得意,三分失意。
  • 如何評價79歲老院士金振民選擇在晚年回歸家鄉加盟溫州大學?
    2019年,溫州大學首次躋身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801-1000區間段,全國排名居51-75區間段,在浙江省內列第3位。可以說,溫州大學現已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學校更是確立了「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發展目標。但溫州大學的平臺對院士這種泰鬥級人才的吸引力仍然不足,直到2016年,溫州大學才引進了學校的第一位雙聘院士金寧一。
  • 如何評價79歲老院士金振民選擇在晚年回歸家鄉加盟溫州大學?
    2019年,溫州大學首次躋身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801-1000區間段,全國排名居51-75區間段,在浙江省內列第3位。可以說,溫州大學現已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學校更是確立了「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發展目標。但溫州大學的平臺對院士這種泰鬥級人才的吸引力仍然不足,直到2016年,溫州大學才引進了學校的第一位雙聘院士金寧一。
  • 農家走出的諾獎獲得者崔琦:我寧願是一個不識字的農民
    農家裡走出的諾獎獲得者1939年出生於河南平頂山寶豐縣肖旗鄉範莊村的崔琦,家庭環境並不盡如人意。儘管父母都是目不識丁的農民,卻也有著廣闊的眼界。在家庭比較貧窮的情況下,母親設法將聰慧懂事的崔琦送進學堂。
  • ...建立新鄉賢資金互助合作社等舉措,探索出一條適合農村貧困老人...
    2018年起,垣曲縣發掘德孝文化中的「孝道」內涵,針對貧困老年人,創新孝善扶貧機制,在全縣11個鄉鎮71個行政村,成立了193個孝善理事會,制定了孝行標準,將孝心「量化」。  75歲的袁淑琴是垣曲縣皋落鄉嶺回村村民,老伴早亡。幾年前,兩個兒子也相繼因病去世。袁淑琴體弱多病,是典型的貧困老年戶。兩個兒媳拖家帶口,在老人的贍養上,難免顧此失彼。
  • 穿越:父母雙亡她被罵掃把星,穿越古代居然撿到同是倒黴蛋的男人
    穿越:父母雙亡她被罵掃把星,穿越古代居然撿到同是倒黴蛋的男人大家好,今天小編又來給大家推書了,今天小編特地精選了四本好看小說的送給大家,其中第1本:《福星高兆》說的是父母雙亡她被罵掃把星,穿越古代居然撿到同是倒黴蛋的男人的穿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