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深山的路,才剛剛開始|人物·深度

2020-11-26 騰訊網

(文中留守兒童均為化名)

黃曉風的世界很偏遠。

從廣西百色市區出發,需要乘車向西北行駛182公裡到達隆林各族自治縣,經國道246繼續向西南出發44公裡,爬坡越嶺,才能到被群山包圍的家。那是一座磚瓦房,房外,除了山,還是山。

村裡的孩子互相認識,很少去縣城,那要走很久的路。12歲的黃曉風在這裡度過大部分童年,連讀書,也是在山裡的學校讀,平時回家務農。實際上,這也是中國上千萬留守兒童的生活。

孩子們曾經的家

這裡的一個鄉有數千戶人。山裡有揮之不去的宿命感,輟學、貧困、打工、務農深深烙印在山村兒童的未來。2015年底,黃曉風所在的鄉有1403戶6356人貧困人口,大多人種植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為生。

後來,在國家扶貧政策和企業幫扶下,越來越多人脫貧,走入縣城,從磚瓦房搬進了小區房,從鄉村小學轉進縣城小學,世界從高山一下變成了平地,惶恐又驚喜。命運改變了嗎?

再接著,他們發現,這僅僅是走出深山的開始。

他們以為走出了大山

從高空看下去,黃曉風的家鄉就是大山褶皺中的一個點,山大溝深,交通不便,即便種出了東西也不值錢。直到2018年底,當地農民年人均純收入也才7657.79元,走出大山是唯一的脫貧之路。

在黃曉風還小時,父母已經和村裡的許多年輕人一樣南下廣東打工,成為工廠流水線一員,「工資一下高了不少。」進到工廠的瞬間,她的母親覺得,這樣繼續下去,一家人走出大山就有望了。

賺更多的錢,讓孩子讀好書,讀書改變命運。這是很長一段時間裡,父母們的完整邏輯。他們不斷加班,工資一結算就寄回家,自己卻一年回不到一次家。但對於黃曉風母親而言,沒多久,這個觀點沒法再實踐下去。

在一所山村學校讀小學的黃曉風變得不開心,讀書也不太自覺,父母被迫回到山裡陪伴。後來,跟黃曉風關係不錯的教師分析:「隆林許多父母外出打工,情感的缺失容易導致孩子性格孤僻、冷漠等。」

與此同時,父母發現黃曉風喜歡畫畫。如果是在城裡,她可以在美術課上了解繪畫手法,或通過興趣班進一步學習。但大山深處連專業美術教師也沒有。至於主科成績,無論怎麼學,「都比不過縣城的」。而這,又不僅僅是師資問題。

大山之外——縣城的生活,網際網路呈現的世界如同平行時空,黃曉風等人不在其中。在不少山村中,控輟保學仍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幾乎每個接受採訪的教師都直言:「山裡的孩子,主科基礎太差。」

記者走訪多處,發現當老人務農,父母進入工廠,許多山裡的孩子認定了未來只有上一代走過的兩條路。孩子處在一個封閉的環境,在大山裡,在山村學校中,知識改變命運便成了一個偽命題:人生一眼看到底,為什麼還要讀書。

這是孩子未來的路嗎

走出封閉的世界是唯一的辦法。然而,和孩子一同走出大山的成本是高昂的。黃曉風讀五年級時,便被父母帶到隆林縣城,在一所縣城小學讀書。「生活的成本一下子高了。」黃曉風母親說,「一個月開銷一兩千元。」

為此,黃曉風父親前往廣東順德海棉廠務工。母親則在周邊找體力活,增加收入同時陪伴女兒,費盡力氣,家庭收入才達到2800~3000元左右。但這場一家人走出大山的行動,隨時失敗告終。

百色市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廖和章則透露,「在更早前,許多村民搬遷進城的計劃並不成功,大人待不夠一年就逃離,孩子重新成為留守兒童,就因為沒實現就業,收入一斷,立馬回到大山裡。」

和父母一起走出大山

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這一問題。近年,隆林開始統規統建集中安置,為全縣16個鄉(鎮)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和整屯搬遷戶建搬遷安置點,配就業機會,設第六幼兒園、第六小學、第五中學,打造「城市化學區房」。

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鶴城新區

為解決後顧之憂,安置點內的保安、便利店銷售員等崗位都面向居民招聘。在小區實現「內循環」的同時,隆林縣還打造了「一公裡就業」保障平臺,將附近的輕工業園區整體劃入安置點扶貧產業園。

2020年,黃秋鳳轉入第六小學,一家人搬入鶴城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實現了從山裡到縣城的一步式跨越。「孩子常常回家就說學校』很漂亮』『學了什麼知識』,很積極,在書本上寫滿了預習、複習的筆記,工工整整。」黃曉風母親說。

黃曉風也喜歡學校裡的教師。擔任美術教師的王繪琳時不時還會指導孩子作畫,「他們沒有繪畫基本功,但充滿了熱情。」她說,包括在黃曉風在內的孩子,總會在自己進入課室時上前牽著手,道一聲:「老師你來啦」。

「孩子有很豐富的想像力,很親和,只是不懂得怎麼表現出來,沒有學習過將心中所想表現出來的方法。」王繪琳對這群孩子充滿期待,「每次都相處得很幸福,很想讓他們變得更好。」

不久前,王繪琳通過公招進入第六小學,第一次過來,心涼了半截,「這裡雖說是縣城,其實還是偏遠,而且孩子的基礎很弱,但待上一個星期,不自覺就愛上了每一個孩子,他們還會悄悄在國慶送上親手畫的祝福卡片。」

這種想法,也存在於主科老師中。「孩子基礎不好,因此更需要因材施教,連作業都分成三個級別來布置,適應不同學生的現有水平,不斷提升。」學校教學負責人透露。如果在縣城其它學校,多半只會當他們差生。

黃曉風說,她的目標是考上隆林二中。這是隆林縣城數一數二的重點中學,也是許多山村孩子的夢想。他們內心,有一股「狠勁」在。但與此同時,許多教師也在擔心孩子們的不確定性。

成績只是一部分——第六小學一位教學負責人告訴記者,「這裡許多孩子的父母都曾經外出打工,留下孩子獨自一人,一段時間後,家庭關係已經出現裂縫。」在該負責人看來,並非來到縣城,就意味著成為縣城的一份子。

「初中的情況比小學更複雜。」第五中學相關負責人則表示,他們在山村裡是自由的,來到縣城的學校就像被「困」一樣,「學校會代管手機,但許多孩子晚上該睡覺時卻不睡覺玩手機,這些調皮的學生藏手機比誰都快。」

對於一些從大山裡走出來的孩子來說,走進縣城如同是從偏遠的世界走向陌生的世界。而鶴城新區的家,就像整齊劃一的「貧困」標籤,很丟人,在融入一個新世界時,不自覺地選擇了對抗。

大山裡的孩子

所有人都在尋求改變

在百色走出來的周振林深有感觸。「我也是村裡面出來的孩子,很多同學在小學就輟學。我是一直讀到研究生。」他說,知識能改變命運,但助學背後,很多孩子的成長需要心理的支持。

「我們並不是不努力。」如今周振林已是一名成功的企業家,也是廣東省同芙慈善基金會主席。他分析道,很多孩子很勤奮,希望改變自己,但是沒有支持的環境,而且存在一些留守導致的心理創傷,需要有人陪伴和引導。

他看到,這些問題至今依舊存在於這片土地上。同樣是六小的學生家長羅妍麗在產業園找到了「過去在廣東才能找到的工作」,主要是組裝藍牙耳機,計件,作為普工一月底薪2千元,多勞多得,這是他們一家主要的收入來源。

坐在條形的輸送機前,將耳機的其中一個硬體組裝上,早8點,晚8點,開始重複的生產工序。這是正常的工作狀態,但羅妍麗常常加班,直到10點多才回家。那時,羅妍麗的女兒琳婕已經回到家,看漫畫、耽美小說,玩手機。

安置點扶貧產業園

琳婕常常因此被斥責,「我媽總覺得我是搗亂,不聽話;有時我還被我爸罵。」她不太喜歡這樣的狀態,說道:自己只是覺得沒有朋友,想念山裡的夥伴,那時大家一起玩,開心的很。

鶴城新區附近有個活動廣場,琳婕有時坐那看著別人廣場舞。「現在,我們這裡所有人都曾經是貧困戶,以後我從這裡出來,別人得怎麼看我,難道不是一個大大的標籤套在我們身上嗎。」

「我是從貴州的山裡走出來的師範生,我能理解,當初我也是這樣,心裡有些情感的創傷,有問題不知找誰,那時是老師成為我的朋友。」這位教師覺得,「孩子缺歸屬感,融入不了,還是有許多情感上的需求需要彌補。」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當地民政部門也購買了來自廣西柳州的社工服務,以督導形式培養當地兩名非專業工作人員幫助當地居民迅速融入。與此同時,五中配備了心理功能室。

然而,無論是社工服務還是校園心理諮詢,均面臨資金不穩定、人才缺失的窘境。記者了解到,當地社工服務經費一年僅30萬元左右,而隆林縣城只有兩位心理諮詢師,難以支持上千位孩子的心理支持需求。

周振林找到一個解決方案。他帶動廣東省同芙慈善基金會在當地學校設立「愛心之家」,連結專業教師,在寒暑假期間開展學生+老師心理輔導課、國學講座、文藝課程培訓、文體活動、夏令營等活動。

廣東省同芙慈善基金會主席 周振林(左一)

在隆林第六小學

目前,「愛心之家」也要探索心理輔導人才隊伍的搭建。廣州市社會服務發展促進會相關負責人認為,搬遷安置點助力家庭成員們走出了大山,但在社會服務方面仍處於相對貧瘠的狀態,這方面瓶頸並非政府部門、社會組織、社會服務機構一己之力就能改變,恰恰可以通過愛心企業家的優質項目作為平臺,促成多方合力。

「此次百色隆林行,我們看到了教育扶貧已走過一段從硬體設施資助到軟體師資投入的積累歷程。而在扶貧先扶智、從教育扶貧到教育扶智的探索及實踐過程中,仍需要政、商、社、媒等多方力量的聚合。」該負責人表示,愛心企業家其實為當地社會服務創造了新的突破口,「像該項目就可以引入對應的專業社工服務牽手行動,解決當地服務缺口,逐漸走進孩子們的心。」

更多可能性等待落地

實際上,傳統的「捐贈+資助」的慈善操作模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如今以多元化和專業化為特徵的慈善需求。如何兼顧多層需求進行慈善事業戰略規劃,選擇合適的慈善路徑?這一問題愈發困擾有意投身或參與公益慈善事業之士。

隨著富裕階層的這一公益訴求的持續增加,對資助和支持方式的要求也必然逐漸走向多元化和個性化。廣州市社會服務發展促進會及會員單位漢正家族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相比傳統捐贈,慈善信託更能支持捐贈人實現多層意願,並注重從持續資產管理機制出發,來構建開展慈善事業的整體構架。

漢正家族辦公室認為,隨著國內信託的法治和社會環境的不斷成熟,慈善信託將作為慈善工具的後起之秀,必然被越來越多富裕家庭及高淨值人士列為優選。

值得關注的是,在「愛心之家」捐贈儀式上,廣州市社會服務發展促進會及會員單位代表漢正家族辦公室等也前往現場調研,探索廣州社區健康包(藝術版)以及社會工作、慈善信託等服務模式在百色落地的可能性。

廣州市社會服務發展促進會執行會長 郭媛(右一)

與當地小朋友親密互動

據了解,社區健康包(藝術版)是在後疫情時期為孩子們定製社工+藝術公益心理支持的工具包,也是為老師、家長提供一款輔助教學工具。公益+藝術的創新促使城鄉服務進一步豐富化,賦予公益更多的思想理念。社區健康包將以藝術療愈、藝術支持的方式,更好地為困境兒童提供情緒疏導和心理支持,讓每一個小家庭在這樣一個藝術支持的氛圍下得到更多的大愛。

「我們也很期待,未來』愛心之家』可以引入優質的服務資源,為孩子的心理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在場師生代表表示。

主編:Kitty

撰文:蘊潞

編輯:AK、貴長

相關焦點

  • 軍報記者探尋:沿著紅軍的足跡如何走出新路
    記者驅車行駛在長徵路上,那組關於路的數字不禁撞擊心頭——平均日行軍74華裡,幾乎每天都會有一場戰鬥,平均走365華裡才休整一次,10倍於己的國民黨軍隊圍追堵截……撫今追昔,戰火硝煙已散去,一雙雙草鞋踏出的腳印漸行漸遠;放眼今朝,時代天地間,紅軍傳人正沿著新長徵路闊步向前。
  • 《起點》:人生才剛剛開始
    推薦理由:人生才剛剛開始哥倫比亞的舞者Joan Sebastian Zamora在英國學習芭蕾多年後第一次回家,弟弟妹妹親熱地又陌生地打量這個神秘的大哥哥,一身因長期極端刻苦訓練而形成的肌肉線條,弟弟說他也要學習芭蕾。Sebastian於是指導弟弟做第一個動作,這是First Position,他告訴他。
  • 走出深山,就成為「網紅」水果,外形酷似香蕉,卻被稱為八月瓜
    「這種水果原本生長在深山,為純野生水果,當它走出深山,就成為「網紅」水果,單從外觀模樣來說,酷似尚未熟透的香蕉,你們現在是來早了,若是下半月過來,估計就有成熟的了,到時候外表變為接近紅色,果皮裂開,露出果肉,吃起來特別甜糯,甭提多有滋味兒了。」
  • 直播平臺的下半場,「遊戲」才剛剛開始
    燒錢的增長方式已經結束,直播行業開始比拼精細化運營。來到2020年,每一家直播平臺,都準備了自己的獨家內容進入下半場。對直播平臺最為關鍵的是內容和版權。同時頭部kol的爭奪也成為平臺重點,但對於平臺主播而言,平臺在內容層面的支援與主播賦能更加重要。
  • 「藍妹妹」凱倫·吉蘭:星雲的故事可能才剛剛開始
    有的人在漫威電影宇宙的故事已經結束,有的人的故事,才剛剛開始。近日,飾演星雲的凱倫·吉蘭在接受Fandom的新採訪中透露,星雲的故事才剛剛開始。「我完全沒覺得她的故事結束了。要說真有什麼的話,我覺得她的故事可能才剛剛開始。我們發現她身處在一個非常破碎且脆弱的地方,她不得不面對所有虐待的根源。她剛剛經歷了如此豐富的宣洩經歷,並且消除了虐待根源,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我認為這很有趣。恢復才剛開始,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會很快就發生。」
  • 騰訊攜手MLB,棒球運動在中國的新革命才剛剛開始
    文/葛 思文,編輯 / 郭 陽對於中國棒球迷而言,今天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新開始。這也讓棒球人意識到,這項運動在中國的發展絕不是一兩天能見到成果和成績的,必須從最基層的青少年培養開始,一步一個腳印的發展。「不做快速投資,而是培養粉絲群體和粉絲經濟」恰恰是MLB在國內希望達成的目標。
  • 新一代航天人孫書劍:30歲,一切才剛剛開始
    2013年,孫書劍加入了浙江大學微小衛星研究中心團隊,師從金仲和教授,開始鑽研航天知識。憑著對航空航天的興趣,孫書劍泡進實驗室,上手很快。2017年碩轉博,孫書劍深度參與了9型18顆衛星的研製工作。其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2014年的「皮星二號」,一個完全由團隊自主研製的整星項目,也是他人生中參與的第一顆全周期衛星項目。
  • 都勻深山發現一老人,一查年齡嚇一跳
    7月27日,貴州都勻一名116歲老人受困於深山叢林裡,深夜幸遇巡山群眾發現並報警求助,當地民警連夜進山搜尋,最終將老人救出。 △老人在深山裡被發現 據都勻市公安局勻東鎮派出所民警楊開林介紹,
  • 美國頁巖油破產潮才剛剛開始
    要聞 美國頁巖油破產潮才剛剛開始 2020年5月26日 15:52:34 華爾街見聞
  • 深山裡真正「與世隔絕」的人:過著原始生活,被發現時還沒戶口
    看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很多的人經常容易產生一種對於隱居的嚮往,因為那才是真正的生活,甚至還稱其為三清幻境。但事實上,所謂的隱居和我們想像的完全不同,並不是隱身就可以放下一切,而且可以過上無憂無慮的日子。有的時候隱居帶來的不僅僅是心境上的孤獨,更多的是生活上的苦頓。
  • ——建構電商生態圈,鑄就深山脫貧路
    中國網、雲南網、雲南經濟日報、昭通電視臺、鹽津網等媒體多次報導了「尚實東華,情牽鹽津」、「鹽津的『網際網路+』」、「廟壩鎮黃草社區第一書記——陶康樂」等定點扶貧的先進事跡,東華大學幫助雲南鹽津縣「建構電商生態圈、鑄就深山脫貧路」的一系列舉措不僅贏得了昭通市委書記範華平、市長郭大進等地方政府領導的高度讚賞,而且為貧困山區優勢農產品銷售拓展了渠道,受到了當地群眾的一致讚譽。
  • 遠觀〡槓桿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看來,答案不在國企改革,因為2015年進展並不大;也不是網際網路金融,因為這從一開始就是一場泡沫,而且體量很小,無關大雅;至於供給側改革,這個概念不屬於特定的哪一年,而且2015年也沒有看到供給側的任何實質性措施;不會是全民創新、萬眾創業,因為對於傷心事,人們總要選擇遺忘;不會是SDR,因為它本來就是小事一樁,實質性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不會是人民幣貶值,因為人民幣目前只是波動
  • 男子跋涉上萬公裡保護螢火蟲 在深山為其築洞房
    追逐寒冬裡的螢火蟲 他在深山為它們築「洞房」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輕。與高叔先的遇見,是每一隻螢火蟲的良緣。高叔先不做更多的解釋,繼續向前,嘴裡呼出的氣開始冒著白煙。其實,他也是活了半輩子才知道,冬天裡有螢火蟲,「還不止一種,天上飛的,地上爬的都有。」這也是他多年觀察得出的結論。和每個夜晚一樣,高叔先在山林裡走過一彎又一彎,忽然,遠遠看到前面的高坎處有個亮點——「螢火蟲!」
  • 張梁:50歲,人生才剛剛開始
    供圖|張梁張梁:一個普通的銀行職員,2000年開始登山
  • ...首席科學家文繼榮:AI與產業結合才剛剛開始,未來要打造「特種兵...
    時光推回到20年前,1998年的冬天,在中科院計算所攻讀博士學位的文繼榮馬上面臨畢業,擺在他面前的有幾條路:出國繼續深造、去外企、回人大(文繼榮本科和碩士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任教。「畢業前夕我在宿舍閒著看報紙,突然看到在《中國青年報》上有一篇介紹剛剛成立的微軟亞洲研究院的文章。我記得的內容是對李開復、凌小寧、沈向洋這三位研究院創始人所做的集體訪談。
  • 丹麥文壇的倔強母獅,她的《走出非洲》被海明威稱為「最優秀的關於...
    電影《走出非洲》劇照伊薩克·迪內森本名卡倫·布裡克森。在丹麥,她是和安徒生齊名的文學國寶;在歐洲,她則被視為一名文壇女漢子。就連她的筆名也毫無女性元素,其中迪內森是她的娘家姓氏,伊薩克則來自希伯來語,意思是「放聲大笑之人」。《走出非洲》屬於迪內森的個人回憶錄,是她第一部用英語寫作的作品。迪內森母語是丹麥語,為了使作品便於出版,才開始用英語寫作。
  • 科學家們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了解才剛剛開始
    科學家們才剛剛開始了解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健康問題。醫生和傳染病專家指出,其中一些問題可能在未來幾年對人和醫療系統都會產生影響。The virus that causes the disease COVID-19 attacks many organ systems, in some cases causing terrible damage.
  • 其實冒險才剛剛開始
    02 冒險才剛剛開始基於目前已知的宇宙基本組成部分,我們可以製造出無數的物理系統。這樣的工作一開始可能感覺像是「人造」科學。但相比於野外發現的細菌,基因設計的細菌絕不是不真實的、沒有研究價值的。展示了量子理論奇特之處的新奇一維和二維材料也同樣如此。準確地說,這些新技術有效地將量子力學從原子和分子的限制中「解放」,並將其帶到日常生活的宏觀尺度。在某個時刻,我們將能實現包含了所有可能性的選單表上的每一項。
  • 讀書|五十歲,第二人生才剛剛開始啊
    但等她義無反顧地辭職了,才知道自己連手機、電腦都不會買——之前都是公司為她配備好的,突然要找擔保人才能租房了——之前都是公司出面的,她也完全不知道:原來,離職金是要交稅的!如果不找工作,就領不到失業保險金!
  • 沒有時間了,快來王府井打卡巨潮的「深山」集市
    「深山集市」源於大山,由依文集團策劃打造,目前已經在國內外開展了近百場。是什麼樣的緣由,得以把深山裡的集市搬到都市呢?「深山集市」開展的這三年,不僅在中國和全球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力,還讓上千位的秀娘走出大山,能夠有機會在城市裡工作一段時間,甚至帶上自己的女兒、孫女,在「深山集市」上有機會跟消費者直接互動,體驗一把在城市生活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