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到達終點了麼?其實冒險才剛剛開始

2020-12-27 賽先生

以下文章來源於中科院物理所 ,作者Dijkgraaf。


圖片來自Quanta Magazine


撰文 | Robbert Dijkgraaf (Quanta雜誌專欄作家)


01 物理學研究結束了麼


物理學的研究結束了嗎?人們常把21世紀叫做「生物學的時代」,或「人工智慧的時代」,或者任何其他新興領域的時代。


於是,物理學只能屈居於上世紀——在那個黃金時代,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革命震撼了整個世界,基本粒子的發現產生了一系列諾貝爾獎。如今,人們擔心物理學已經變成一片寸草不生的沙漠,即在未來幾十年內,不會再有新的粒子被發現了。


我認為這種觀點至少從三個方面來說是錯誤的。首先,對於一門被認為「已過巔峰」的學科來說,本世紀前二十年對物理學來說是相當成功的。我們在2012年發現了希格斯粒子,在2015年探測到了引力波(2016年宣布),以及在2019年看到了黑洞視界的第一張圖像。這三件事都是罕見的科學大事件,它們刊登在新聞報紙頭條,抓住了全世界的想像力。


人類歷史上看到黑洞視界的第一張影像


但有人會說,這些發現的種子都是在過去的美好時光裡播種的。黑洞和引力波是愛因斯坦在1915年提出的方程的直接結果。也許物理學的原創想法已經用完了?


圖片來源:pixabay


這就引出了第二個論點。宇宙學的最新進展使我們可以相當肯定地說,95%的宇宙缺失了。這些缺失的部分由暗物質和暗能量組成,它們都是新的物理學中的神秘現象。只要這些(以及其他的)謎團存在,物理學的工作就不會完成。(我還要補充一點,理解一門學科的 5% 本身就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物理學已死」這種說法是極度誇張的。第三個原因來自一個更根本、更明確的錯誤:用發現新粒子或力來定義物理學進展是一種目光短淺的觀點。它忽視了大部分學科知識,並且大大低估了我們仍然可以取得的成就。事實上我相信,我們目前所知只是物理學十分微小的一部分,還有太多等待被探索。


物理學的目的是用精確的數學方法來理解宇宙中物質和能量的所有表現形式,而我們還沒有開始探索這種無限的可能性。宣稱物理學已經終結,這就好比認為數學在引入自然數和基本算術之後就已經結束,或者化學自從周期表出現後就不再發展。學習西洋棋規則並不能使你成為大師。


事實是,最小粒子的領域並不是唯一一個你能找到物理學基本定律的地方。它們也可以從許多集體行為中「衍生出來」。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聲波,即物質分子的同步振蕩。利用量子理論的規則,這些波本身可以用粒子來描述。這些「聲子」是聲音的基本單元,或稱為「量子」,它們的行為類似於光子,即光的量子。因此,就像小說中能拉著自己的辮子從沼澤中爬出來的「吹牛大王」蒙喬森男爵一樣,物理學是能夠自我維持的——它可以利用自身產生新的能夠用嚴謹的數學刻畫的基本現象。


02 冒險才剛剛開始


基於目前已知的宇宙基本組成部分,我們可以製造出無數的物理系統。比如我可以想像一個顛倒的物理觀。不同於先研究自然現象後發現自然規律的過程,我們可以先設計一個新的規律,然後逆向構建一個系統,而這個系統表現出的現象可以用設計的規律描述。


比如說,物理已經遠遠超出了高中課本裡物質的簡單相——固相、液相、氣相。量子力學的古怪結果,讓許多潛在的「奇異」相成為可能。它們已經被編入理論探索的目錄,現在我們能夠在實驗室中利用特殊設計的材料逐漸了解這些可能的物相。


科學正在發生更大轉變,其中的一部分就是從研究「這是什麼」到「什麼是可能的」。在二十世紀,科學家們找到了構成現實的基本模塊:組成所有物質的分子、原子和基本粒子;讓所有生命成為可能的細胞、蛋白質和基因;構成人類信息和人工智慧基礎的比特、算法和網絡。而在本世紀,我們將反過來探索用這些基本模塊能夠製造什麼。


圖片來源:pixabay


即使宇宙膨脹了140億年,地球存在了大約40億年,大自然也只探索了所有可能的設計中最微小的一部分。正如生物學家理察·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所喜歡說的那樣,我們人類——以及其他所有曾經存在過的有機體——都是宇宙彩票的幸運中獎者。從數量驚人的可能的基因藍圖中,我們的代碼被偶然地選出來,成為了一個真實存在的模型。我們周圍所有形式的物質也是如此。在所有的分子和物質形式的選單中,地球上和宇宙中的自然過程只製造出了一個小樣本。因此分子和生命形式所必須遵守的所有物理定律,也同樣只有一小部分被演繹了出來。


但現在所有這些都在改變。在數百萬年和數十億年的時間尺度上,受宇宙和生物進化所驅動的,大自然令人苦惱的緩慢的發現過程,在實驗室加速到了驚人的速度。這樣的工作一開始可能感覺像是「人造」科學。


但相比於野外發現的細菌,基因設計的細菌絕不是不真實的、沒有研究價值的。展示了量子理論奇特之處的新奇一維和二維材料也同樣如此。準確地說,這些新技術有效地將量子力學從原子和分子的限制中「解放」,並將其帶到日常生活的宏觀尺度。在某個時刻,我們將能實現包含了所有可能性的選單表上的每一項。


科學與所有現象有關,包括我們實驗室和頭腦中產生的現象。一旦我們充分理解了這個更加宏大的圖景,一幅不同於以往科學研究的圖景也就徐徐呈現。現在,科學之船終於開始離開自然雕刻出的安全的內河航道,駛向廣闊海洋,探索一個擁有「人工」材料、生物、大腦甚至可能是更好的人類本身的美麗新世界。


冒險才剛剛開始,圖片來源:pixabay


因此,我對物理學的樂觀看法同樣適用於所有其他科學分支:冒險才剛剛開始。


註:本文轉載自「中科院物理所」,翻譯:xux;審校:C&C;原文連結: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the-end-of-physics-20201124/

相關焦點

  • 物理學到達終點了麼?
    還是說,物理學的可能性是「小荷才露尖尖角」?01 物理學研究結束了麼物理學的研究結束了嗎?物理學的目的是用精確的數學方法來理解宇宙中物質和能量的所有表現形式,而我們還沒有開始探索這種無限的可能性。宣稱物理學已經終結,這就好比認為數學在引入自然數和基本算術之後就已經結束,或者化學自從周期表出現後就不再發展。學習西洋棋規則並不能使你成為大師。事實是,最小粒子的領域並不是唯一一個你能找到物理學基本定律的地方。
  • 物理學已經達到了極限了嗎?還是它才剛剛開始?
    這些缺失的部分由暗物質和暗能量組成,它們都是新物理學的神秘形式。只要這樣的謎團仍然存在(還有其他的謎團)物理學的工作就沒有完成。我還要補充一點,了解一門學科5%的知識本身就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關於物理學滅亡的報導被大大誇大的第三個原因,來自於一個更根本、更明確的錯誤:用發現新粒子或力來定義進展是一種短視的物理學觀點,大大低估了我們仍能取得的成就。
  • 死亡是人生的終點,其實也是開始,只是存在的形式不一樣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確實死亡是人生的終點,其實也是開始,並且這不分「善惡」,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對於死亡之後的「開始」,沒有人具有富貴之分,沒有等級之分,同時也沒有傳統上說的
  • 人類的進化是否已經到達極限?科學家:可能剛剛開始,未來更可怕
    於是有人得到了這樣一結論:人類的進化可能已經到達極限,事實真是如此嗎?其實對於人類進化到達極限的認知,很多人是持否定態度的,從進化論的角度來說,生命的進化是沒有盡頭的,只有快慢的區別。我們之所以覺得現代人類跟一萬年前的智人沒有太大的區別,那是因為生命的進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時間太短我們是看不出什麼變化的。如果是再過一百萬年,你就會非常明顯的看到人類的進化更進一步。
  • 遠觀〡槓桿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看來,答案不在國企改革,因為2015年進展並不大;也不是網際網路金融,因為這從一開始就是一場泡沫,而且體量很小,無關大雅;至於供給側改革,這個概念不屬於特定的哪一年,而且2015年也沒有看到供給側的任何實質性措施;不會是全民創新、萬眾創業,因為對於傷心事,人們總要選擇遺忘;不會是SDR,因為它本來就是小事一樁,實質性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不會是人民幣貶值,因為人民幣目前只是波動
  • 從買買買到賣賣賣,冒險家孫正義的故事才剛剛開始|超級觀點
    戳此可回看完整直播>>超級觀點買買買到賣賣賣背後的故事張薇:去年開始,很多媒體看到軟銀的財務報表後,紛紛開始討論孫正義是不是跌下神壇了。最明顯可以看到孫正義開始從「買買買」到「賣賣賣」,包括賣掉阿里的部分股份。在今年8月11號,孫正義63歲生日這天,軟銀公布了第一季度的合併財報,財報顯示這是自軟銀成立以來業績最好的一個季度。
  • 張梁:50歲,人生才剛剛開始
    供圖|張梁張梁:一個普通的銀行職員,2000年開始登山
  • 徒步穿越南極,極地冒險家的光榮與夢想
    旅行記者Peter Winsor寫文章質疑,奧布雷迪真的是「無支援」地穿越南極的麼?他指出,兩位穿越者在穿越全程走的都是一條大路,被稱為「麥克默多南極高速」。這條路連接著麥克默多科考站和南極點。它不是一條真的高速,但沿著這條路來往的無數拖拉機已經將路壓得平平的,便於行走。而每隔一百多米便會出現的旗幟則讓哪怕在雪盲狀態下的人都可以辨別方向。所有的冰峰也都被築路工人給填上了。
  • 《起點》:人生才剛剛開始
    推薦理由:人生才剛剛開始哥倫比亞的舞者Joan Sebastian Zamora在英國學習芭蕾多年後第一次回家,弟弟妹妹親熱地又陌生地打量這個神秘的大哥哥,一身因長期極端刻苦訓練而形成的肌肉線條,弟弟說他也要學習芭蕾。Sebastian於是指導弟弟做第一個動作,這是First Position,他告訴他。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我們探索星辰大海的旅程才剛剛開始
    天文學家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進行重新分析,才使自己相信他們看到的是真實存在的。下一個問題就是如果說服世界上其他國家。這顆行星的情況與科學家們的預測大相逕庭,許多研究人員最初對這一發現持懷疑態度。但後來的研究最終表明,米歇爾·麥耶和迪迪埃·奎洛茲最初的猜想是正確的。
  • 如何從零開始學習天體物理學?
    一個幾乎把物理忘光的人如何從零開始學習天體物理?
  • 「藍妹妹」凱倫·吉蘭:星雲的故事可能才剛剛開始
    有的人在漫威電影宇宙的故事已經結束,有的人的故事,才剛剛開始。近日,飾演星雲的凱倫·吉蘭在接受Fandom的新採訪中透露,星雲的故事才剛剛開始。「我完全沒覺得她的故事結束了。要說真有什麼的話,我覺得她的故事可能才剛剛開始。我們發現她身處在一個非常破碎且脆弱的地方,她不得不面對所有虐待的根源。她剛剛經歷了如此豐富的宣洩經歷,並且消除了虐待根源,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我認為這很有趣。恢復才剛開始,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會很快就發生。」
  • 生物學的盡頭是化學,化學的盡頭是物理,物理學能代表自然科學麼
    但是隨著高能物理學的發展,我們發現好像世間的一切科學都可以是物理學的分支。就像著名的核物理學家盧瑟福說過的所有的科學不是物理學, 就是在集郵。因為高能物理學的研究領域是這個物質世界的本質,是比原子間電子關係更加微觀的科學,所以會有人說化學其實就是把物理學中的一小段截取出來,繼續細化的東西,而生物學的本質又是化學反應。
  • 物理學終結了嗎?
    關於物理學終結的報告被大大誇大的第三個原因來自一個更根本和絕對的錯誤:在發現新粒子或力量方面定義進展是物理學的短視觀點。它忽略了該學科的很大一部分,並且大大低估了我們仍然可以實現的目標。實際上,我相信我們目前所知道的只是物理學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 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
    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官宣」得主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英國科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僅授予1人的,出現了47次;授予兩人的,共出現了32次;授予三人的,出現了34次。近年來,兩人或者三人獲獎的頻率大大增加,上一次獨享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物理學家還要追溯到1992年獲獎的喬治·夏帕克。迄今為止,最年輕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是威廉·勞倫斯·布拉格,獲獎時是25歲。
  • 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
    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官宣」得主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20
  • 如果人類能在未來實現每秒1光年的速度,那能到達宇宙邊緣麼?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科幻宇宙,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如果人類能在未來實現每秒1光年的速度,那能到達宇宙邊緣麼。但是小編感覺只要我們勇於探索,其實會發現很多現象都是比較容易理解的,雖然說人類已經研製出了很多可以探索宇宙的先進設備,但是人類並沒有因為這一點點的成就而感到非常的滿足,而現在再遇到的難題也是越來越多,比如說如果人類能在未來實現每秒1光年的速度,那能到達宇宙邊緣嗎?但是由於人類的好奇心比較強,所以對這種好奇心的驅使下再加上人類的智慧,有很多未解的難題,都用科學的方式被解答了出來。
  • 霍金20句經典名言:充滿希望的旅途勝過終點的到達
    但他仍在物理學領域做出了很大成就。他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宇宙論和黑洞理論,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 美國頁巖油破產潮才剛剛開始
    要聞 美國頁巖油破產潮才剛剛開始 2020年5月26日 15:52:34 華爾街見聞
  •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有可能會被推翻麼?
    很多探測器利用牛頓力學,到達預定位置時,誤差不到1秒(這可是相對於好幾年的星際旅程才才產生的誤差)。因此,你要在宏觀低速下推翻牛頓定律,那你推翻的不是牛頓定律而是事實,因為用牛頓定律算出來的結果就是事實得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