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終結了嗎?

2020-12-03 科技領航人

物理學終結了嗎? 21世紀通常被稱為生物學和人工智慧時代。這使物理學回到上個世紀——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革命震驚世界的黃金時代,基本粒子的發現導致了一系列諾貝爾獎。如今,人們擔心的是「沙漠場景」出現,即有的話,在未來的幾十年裡,不會發現新的顆粒。

我認為這種觀點至少在三個方面存在錯誤。首先,對於一個已經超越了學科基礎的學科來說,本世紀的前二十年對於物理學來說是相當成功的。我們在2012年發現了希格斯粒子,在2015年發現了引力波(2016年宣布),並在2019年發現了黑洞事件視界的第一張圖像。所有這三個事件都是地球上的罕見科學大事件,登上了報紙頭版,吸引了全世界的想像力。

但是,也許有人會說,導致這些發現的種子全都是在過去的美好時光裡種下的。黑洞和引力波是1915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發現的方程式的直接結果。也許物理學已經走到了盡頭?

這就把我們帶到第二個論點。宇宙學的最新進展使我們能夠相當肯定地指出,95%的宇宙是缺失的。這些缺失的部分由暗物質和暗能量組成,這兩種物質都是同樣神秘的新物理學形式。只要這些謎團依然存在——還有其他的奧秘——物理學的工作就不完整了。(我還可能補充一點,理解5%的學科本身就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關於物理學終結的報告被大大誇大的第三個原因來自一個更根本和絕對的錯誤:在發現新粒子或力量方面定義進展是物理學的短視觀點。它忽略了該學科的很大一部分,並且大大低估了我們仍然可以實現的目標。實際上,我相信我們目前所知道的只是物理學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物理學的目的是以精確,數學的方式理解宇宙中所有物質和能量的表現,而我們才剛剛開始探索這種無限可能性。聲稱物理學已經終結,類似於認為數學在引入自然數和基本算術之後就結束了,或者化學隨著周期表的出現而結束了。學習西洋棋規則並不能使您成為大師。

事實是,最小的粒子並不是唯一可以找到物理基本定律的地方。它們還可以從許多候選的集體行為中「浮現」出來。一個簡單的例子是聲波,即物質分子的同步振蕩。通過使用量子理論的規則,這些波本身可以用粒子來描述。這些「聲子」是聲音的基本包或「量子」,它們的行為類似於光子(光的量子)的行為。因此,就像虛構的男爵蒙克豪森(Munchausen)通過拉自己的頭髮使自己擺脫沼澤一樣,物理學是自我維持的——它可以利用自身產生新的基本見解,然後再將其應用於嚴格的數學中。

面對無窮無盡的物理系統,我們可以從當前已知的基礎宇宙中製造出各種各樣的物理系統,我開始想像一下物理學的顛倒觀點。與其研究自然現象並隨後發現自然法則,不如先設計一條新法則,然後對實際顯示該法則描述的現象的系統進行反向工程。例如,物理學已經遠遠超出了高中課程的簡單階段——固體、液體、氣體。量子力學的奇異後果使得許多潛在的「奇異」階段成為可能,已經在理論探索中得到了分類,現在我們可以開始使用特殊設計的材料在實驗室中實現這些可能性。

所有這些都是科學領域從研究什麼到可能發生的更大轉變的一部分。在20世紀,科學家們尋找了現實的基石:所有物質都是由分子、原子和基本粒子構成的;使生命成為可能的細胞、蛋白質和基因;位、算法和網絡,構成了人為和人為的信息和情報的基礎。取而代之的是,本世紀,我們將開始探索使用這些構建塊完成的所有工作。

即使在140億年的膨脹宇宙和地球上將近40億年的生命中,自然界僅探索了所有可能設計中最微小的部分。正如生物學家理察·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所指出的那樣,我們人類以及所有其他曾經生活過的生物都是宇宙彩票的幸運獲獎者。從令人難以置信的可能的遺傳藍圖中,我們偶然選擇了我們的代碼,使其成為有生命的原型。我們周圍的所有形式的事物也是如此。地球和宇宙中的自然過程僅產生了分子和物質形式的全部菜單的一小部分,因此,它們必須遵守的相應物理定律。

但是所有這些現在都在改變。在數百萬億年的時間尺度上,宇宙和生物進化驅動著大自然令人痛苦的緩慢發現過程,並在實驗室中以驚人的速度加速發展。起初,這類工作可能感覺像「人造」科學。但是,經過基因設計的細菌絕不會比在野外發現的細菌更真實或值得研究。新穎的一維和二維材料也沒有顯示出量子理論的好奇心。相反,這些新技術有效地從原子和分子的限制中「解放」了量子力學,並將其帶入了日常生活的宏觀範圍。在某個時候,我們將能夠訂購現實菜單上的每個項目。

科學涉及所有現象,包括在我們的實驗室和我們的頭腦中創造的現象。一旦我們充分認識到這個宏偉的範圍,研究企業就出現了一種不同的形象。現在,科學之船終於離開大自然雕刻的安全內陸水道,駛向開闊的海洋,用"人造"材料、生物體、大腦,甚至更好的自我版本探索一個勇敢的新世界。

因此,我對物理學的樂觀看法對於科學的所有其他分支同樣適用:冒險才剛剛開始。

相關焦點

  • 霍金為什麼說哥德爾定理是物理學的終結?
    霍金在去世之前做過一次演講,題為「哥德爾與物理學的終結」。他在演講中說道,「這和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非常相似……根據實證論科學哲學,一個物理理論乃是一個數學模型。因此如果有數學命題不能證明的話,那就有物理問題不能預測。……現在我很高興我們尋求知識的努力永遠都不會達到終點,我們始終都有獲得新發現的挑戰。」
  • 發現希格斯玻色子,就意味著物理學會因此而終結嗎?
    從某種意義來說,希格斯玻色子對粒子物理學的意義就像黑洞對於天體物理學一樣。當然,天體物理學不認為黑洞組成了所有的物質——只相信愛因斯坦和他的黑洞電子。預測黑洞的理論對天文物理學的其他方面同樣十分重要。如果沒有黑洞存在,將不會再有新的天文物理學——很可能沒有天文物理學了,至少在沒有發現的一百年內不再會有,因為這個領域會分成及時個不同的模型。
  • 所有事情都有終結的瞬間嗎?
    只有時間末尾數字從9變成0的時候,我才肯承認過去的我在人生裡終結了。在這個被社交媒體控制的年代,所有的再見和告別,都可以通過「發布」按鈕來完成。 被討論得沸沸揚揚的事件,在一紙聲明出來之前,它們都是沒有焦點的、模糊的,儘管人們用力撕扯著蒙在它臉上的面紗,但也只有被揭開的瞬間,才有了一個被鑄好的結局。
  • 神奇而強大的物理學
    物理學是一門以觀測為基礎、以數學為主要語言的科學,它的研究對象包括自然界中一切形式的物質結構、運動方式和相互作用。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太陽何以發光?摩擦何以生熱?摩擦力屬於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力中的哪種?物質是無限可分的嗎?宇宙的邊界在哪裡?所有這些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或者看似毫無關係的問題,都是物理學要回答的重要問題。
  • 是否是宇宙的終結?
    量子力學量子力學量子力學,為物理學理論,是研究物質世界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分支量子力學是宇宙的終結嗎鑑於量子世界的種種神奇,尤其是量子與意識之間的關係,有些科學家認為量子力學甚至是宇宙的終結!因為量子力學在某種程度上告訴了人們:世界可能是唯心的,萬物皆可以是虛幻的!
  • 關於相對論(狹義)真偽辯論的終結報告
    關於相對論(狹義)真偽辯論的終結報告尊敬的全球學界高層領導與學界名流:請讓我以全球有責任感有正義感的物理學者的名義,再次鄭重發布關於相對論真偽辯論的終結報告:初次報告發布之後,又經過反覆辯論,現在已經再次確認:同系統同種媒質只能有一種光速,再無異議!
  • 宇宙終結的四種可能 - 宇宙,終結,熱力學 - IT之家
    我們對物理學最好的理解表明宇宙模式可能存在幾種可能性,這將提供某些我們將如何存活的暗示。有關宇宙終結的第一個線索來自熱力學。宇宙的熱死亡並不是火焰的地獄,而是死於不同差異的熱。這聽上去可能並不令人害怕,但熱寂比活活燒死更糟糕。這是因為幾乎日常生活的一切事物都需要某種溫度差異,無論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
  • 上帝粒子的發現,會顛覆粒子物理學,讓粒子物理學家失業嗎?
    希格斯玻色子是粒子物理學(在一些方面來說),黑洞是天體物理學。當然,天體物理學並不相信所有東西來源於黑洞——只是愛因斯坦和他的黑洞電子。但是預測黑洞的這些理論對於天體物理學又是非常關鍵的,即使沒有黑洞存在,你不會有新的天體物理學發現,甚至不會有天體物理學,至少一百年沒有新的發現,因為這個領域會分裂成幾十個不同的模型,每個模型都能很好地解釋了這類數據的其中一部分,而其餘剩下的數據都很糟糕。與此同時,希格斯玻色子與標準模型的其他部分配合得非常好,如果沒有希格斯玻色子的話,研究場地可能會發生嚴重的爆炸。
  • 死亡代表終結嗎
    死亡代表終結嗎?考古及法醫學家證明:人一旦出生,永遠不會真的消失!因為最近生活中頻頻爆出糟心的事,不少網友感嘆,「2019年,註定是不斷告別的一年」。 故人逝去,親朋不得不承受巨大的悲傷。依靠這些痕跡來理解生命是如何突然終結的,理解一個人曾生活和死亡的世界。早在公元前2600年,人們就知道如何保存人的遺體,比如埃及的木乃伊。在早期的歷史上,埃及人就已經開始為他們的子孫後代保留自己的遺體了。最初是埋在沙子裡,這是因為滾燙的沙子有脫水的作用,屍體可以保存好多年。這些不朽的屍體就鼓勵人們千方百計地為自己尋求一種永恆。
  • 屋裡的大象:粒子物理學有自己的死神
    想像一下如果物理學突然改變了,組成你身體的原子內的夸克突然想要以一系列不同的規則和力量運轉。這不僅僅是有點刺激,還會抹去所有的化學和生物學。生命、化學物質、原子、太陽系、星系都不復存在了,宇宙將真實地終結。這聽起來像是什麼超級惡棍的末日裝置的後果,但這實際上是一個標準模型的真實預測。簡而言之,宇宙並不像我們曾以為的那樣穩定。
  •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科學家:人死之後是另一種生命的開始!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科學家:人死之後是另一種生命的開始!
  • 工業革命的未來將是終結
    地心說日心說間接推動了天文學和物理學(萬有引力)發展,逐步引爆西方科學浪潮以及後來的文藝復興。 另外,航海還推動了蒸汽應用,使得島國英國領導了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啟了西方全球侵略和殖民徵程。 (東西方科學技術的差距是環境造就,而非人種的差距)
  • 物理學到達終點了麼?
    我們的探索已經窮盡物理學的極限了嗎還是說,物理學的可能性是「小荷才露尖尖角」?01 物理學研究結束了麼物理學的研究結束了嗎?這些缺失的部分由暗物質和暗能量組成,它們都是新的物理學中的神秘現象。只要這些(以及其他的)謎團存在,物理學的工作就不會完成。
  • 論定域實在表象性與宿命論終結的必然性
    眾所周知,現代物理學兩大支柱理論相對論與量子理論是無法兼容的。兩大支柱理論矛盾的本質在於,相對論秉持光速不可超越的定域實在觀念。無論狹義階段還是廣義階段,相對論都是以光速不可超越和時間與空間一樣客觀存在為基礎建立的。量子理論則完全違背了光速不可超越這一觀念,無論測不準原理還是量子糾纏現象,都意味著宇宙尚存在超光速互動現象。這種超光速現象的本質可被歸納為非定域實在現象。
  • 悼念│《流言終結者》已終結,14年的陪伴不止有歡樂(終結片花)
    自2003年開播以來就人氣非常旺的美國科普節目《流言終結者》,在3月5號播出了它的最後一集。人人都是科學家《流言終結者》節目裡面唯一擁有技術學歷的,就是有著電子工程本科學位的格蘭·今原(Grant Imahara)。核心人物亞當·薩維奇(Adam Savage)和傑米·海納曼(Jaime Hyneman)都是做電影特效出身的。他們強大的動手能力和建造能力都是因此而來的。
  • 物理學真的已經到盡頭了嗎?止步不前的物理學到底怎麼了
    現在的物理學比較起以前的物理學來說,幾乎沒有太大的進展。所以現在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基本上都是一些天體物理學家。就在上個世紀物理學幾乎是迎來了爆炸式的增長。層出不窮的理論,讓人們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都在某種意義上被徹底的顛覆。上一個時代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時代。可現在依舊是這樣的時代。物理學難道真的已經到盡頭了嗎?物理學到底怎麼了?
  • 滅霸響指後,宇宙會以什麼方式終結?
    相關圖書 《萬物的終結——天體物理學之談》(The End of Everything (Astrophysically Speaking) )作者:Katie Mack 出版社:Scribner (2020)描繪著這幅嚴峻的畫面,理論天體物理學家Katie Mack開始在書中探討宇宙的終結——一個更加不確定的前景。
  • 終結的熾天使有第三季嗎?終結的熾天使第三季內容
    《終結的熾天使》二期動畫完結已經有一段時間,很多觀眾非常關係這部動畫究竟還有沒有第三季?如果有的話將在什麼時候開播?第三季動畫將講述什麼劇情?  截至目前,仍未有關於動畫第三季的消息。原因在於動畫第二季最終話播出時,進度已經比原作漫畫快了許多(當時漫畫才剛進入第40話)。
  • 黃有光:你有這種顯然的錯誤嗎?「頂峰-終結」法則
    (網易研究局稿件未經同意禁止一切媒體轉載,包括友商)網易研究局出品——如何更快樂你快樂嗎?如何才能做一個快樂的人?金錢和快樂一定成正比嗎?快樂的影響因素有哪些?NO.025 你有這種顯然的錯誤嗎?「頂峰-終結」法則傳統經濟學假定人們是有完全理性的。但心理學與近來的行為經濟學發現,人們有很多不完全理性的偏好與行為。這次文章,我們先討論著名的「頂峰-終結」 法則。
  • 史蒂芬·霍金:哥德爾和物理學的終結
    電弱統一理論和QCD理論加在一起就組成粒子物理學的所謂「標準模型」,其目標是描述除引力外的所有事物。  儘管標準模型在一切實際用途中都已足夠用,但科學家們仍然在孜孜尋求,試圖闡發出可以適用於整個宇宙的完備理論。這種追求的動力不在於經濟原因。從伽利略以來,沒有任何一個科學家是為了金錢而進行基本理論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