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代表終結嗎?考古及法醫學家證明:人一旦出生,永遠不會真的消失!
因為最近生活中頻頻爆出糟心的事,
不少網友感嘆,
「2019年,註定是不斷告別的一年」。
故人逝去,親朋不得不承受巨大的悲傷。
但在考古學和法醫學領域,
有一個說法能夠給人以寬慰——
死者從不會真正離去
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人體是富有彈性的,
可以存留數百年甚至數千年。
那麼,這個說法從何而來呢?
生命的「痕跡」可以留存上千年
考古學家和法醫學家認為,即使屍體完全腐爛,也能夠尋到生命的痕跡。依靠這些痕跡來理解生命是如何突然終結的,理解一個人曾生活和死亡的世界。
早在公元前2600年,人們就知道如何保存人的遺體,比如埃及的木乃伊。
在早期的歷史上,埃及人就已經開始為他們的子孫後代保留自己的遺體了。最初是埋在沙子裡,這是因為滾燙的沙子有脫水的作用,屍體可以保存好多年。
這些不朽的屍體就鼓勵人們千方百計地為自己尋求一種永恆。後來一些富有的達官貴人又開始實行土葬,從而又促進防腐技術的不斷改進,埋葬屍體的程序也變得越來越複雜。
但是,即使沒有人為的幫助,也能找到古人類的遺骸,這是因為氣候會讓身體變幹,減緩了細菌導致的腐爛。
極寒同樣能阻止身體的腐爛。在珠穆朗瑪峰一個被命名為彩虹谷的地方,那裡有著曾因為了登上喜馬拉雅山的最高峰而失去生命的登山者的遺體,他們色彩鮮豔的外套給了這個地方這樣一個名字。
這些研究可以為那些對暴行和失蹤人口的調查提供幫助,因為有時犯罪的唯一目擊者已經無法為自己說話了。
遺體無法被完全摧毀
在死亡發生之後,腐爛就會隨著內部細菌的擴散而即刻發生。法醫病理學家利用對這些的觀察來計算死亡的時間。
骨骼和牙齒比肉體更加強健,雖然它們在死後也會發生一些細微的變化,但它們可以被完好無損地保存很多年。
因為不同的骨骼會以不同的速度重塑,它的形狀和化學成分會隨著飲食、環境和日常活動而改變。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非常擅長解密這些骨骼檔案。
對遺體的辨認能力通常取決於有多少組織被留下,以及它們的狀況如何。但身體是一個由有機和無機成分組成的複雜結構,它們對不同的埋葬條件也會有不同的反應。
有的環境可以將軟組織保存得非常好,而又可以完全摧毀堅硬的組織。
在一些環境對人體極其有害的地方,也經常可以看見遺體的出現。在著名薩頓胡船葬中,酸性的土壤完全摧毀了埋葬在那裡的人的骨骼,但卻保留了屍體的有機形狀——就像沙子裡的影子。
即使是焚燒也不會真正地摧毀身體。現代火葬場的溫度可以達到1000多攝氏度,但骨骼卻幾乎完好無損,骨灰是經過了第二過程處理的結果。
一個焚化爐,它能把幾乎保存完好的骨頭壓成灰燼。同時,眾多的研究也表明骨骼甚至可以在壯烈的火山爆發中倖存下來。
真相始終等待著人們發現
由於遺體無法被完全摧毀,所以人們常常試圖把它們藏起來。在這類事件中,一些人會被迫「消失」。
沒有遺體,這些家庭不知道他們的親人是死是活。對他們來說,由此產生的情感痛苦是一種心理折磨。
前段時間發生在賽普勒斯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將受害者隱藏在井裡。還有一些刑事案中,受害者的屍體被從懸崖上被扔下。
但在每一個案例中,法醫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都憑藉各自的技能,幫助找到並確認了這些人。
科學使我們能夠從最微小的碎片和痕跡中獲得信息。
提取頭髮和指甲樣本用作DNA比對,可以確定一個人的身份。性別可以通過分析牙釉質腐蝕中提取的肽(蛋白質的基本成分)來確定。
通過發展新的分析方法,已經能解決那些困擾我們多年的謎團。如果這些方法能在全世界範圍內更易於獲得和使用,就能確保更多的暴行被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