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事情都有終結的瞬間嗎?

2021-01-15 沒有雜貨店

7月7號,2020年的高考生走進遲來了一個月的考場。一張張印著黑色印刷體的白色紙張從一個人手裡傳遞到下一個人手裡,被黑色的碳素筆填滿之後,再統一收集起來,用密封袋封起來,送往某個地方等待批閱。

 

這個地方是每一個考生的命運審判所。

 

直到我脫離「高中生」這個身份很久之後的現在,才突然意識到,我的高中生活並不是結束在高中的最後一頓飯,不是在拿到通知書的時候,不是在我去往大學的路上。

 

是在最後一門考試鈴聲落下的那一秒,就徹底結束了。關於高中的所有事件,就被釘在我的人生檔案裡,再也無法修改。

有了明確的時間劃分之後,我們似乎越來越依賴它們,來告別一個階段,開啟下一個階段。

3個月結束,會有一次季度總結。6個月結束,會有一次年中總結。12個月結束,會有一篇不算短的年終總結。每一年的12月31日的23:00到23:59這59秒,被拉得格外長,電視臺的跨年節目會在最後10秒大張旗鼓地開始倒計時,上一秒還是對手的主持人會和睦地站在一起,拿著話筒讓下面和屏幕前的觀眾一起喊10、9、8、7、6、5、4、3、1!

越接近1的時候,大家的歡呼就越大聲,迫不及待要把舊的一年留在後面。喊出每一個數字的時候,在心裡默默念著過去的一切都別跟上來。也是嘛,每一個新年都充滿著美好的願景與希望,哪怕去年一年過得再怎麼糟糕,大家都在這瞬間覺得:今年會好起來的。雖然年終總結可能12月30號甚至更早就寫完,但我們始終把12月31日的23:59分當做這一年結束的瞬間。


在幾年以前,我非常樂意也期盼著生日到來,在生日前一個月就開始敲鑼打鼓地跟朋友宣告:X月X日是我的XX歲生日哦。

 

我總是會在生日前一天的晚上就抱著手機,掐著點等著湧進來的簡訊。一條條簡訊「嗡嗡嗡」進來,手機不停在我手裡震動的時候,我從來沒覺得一個被遺留的時間終點可以這麼幸福。


跟跨年不一樣,我雖然急於把過去這一年的自己趕快丟掉,但每一次都要等到到屏幕顯示00:00才肯按下發布鍵,把一條可能提前一個月寫好、修改了無數次的文字配上圖片公之於眾,告訴所有人自己長大了一歲。對於一年年被拉長的年齡也是如此,雖然身邊的人總用虛歲來丈量我的人生長度,但我卻總是很固執,固執地將每年生日那一天的00:00定為我長大一歲的標誌。只有時間末尾數字從9變成0的時候,我才肯承認過去的我在人生裡終結了。


在這個被社交媒體控制的年代,所有的再見和告別,都可以通過「發布」按鈕來完成。

 

被討論得沸沸揚揚的事件,在一紙聲明出來之前,它們都是沒有焦點的、模糊的,儘管人們用力撕扯著蒙在它臉上的面紗,但也只有被揭開的瞬間,才有了一個被鑄好的結局。

 

我喜歡了很久的廠牌就在幾天前發了一則聲明,它長達10年的旅程結束了,旗下的成員將分別往新的方向前進,謝謝大家10年來的喜愛和支持。

 


對於他們來說,終結的瞬間是在這條聲明顯示」已發布」的時候。對於我來說,終結的瞬間在我讀完這則聲明的時候。

 

當然我知道,他們不會消失,正如文字所說,他們將會前往下一段旅程,未來的風景同樣絢麗迷人。

 

我也會前往我的下一段人生旅程。

但現在每一個過去終結的瞬間 ,我的人生就有一部分跟著埋在那裡了。那些曾經有過的輝煌的時刻、閃耀的時刻以及站在過去對於未來的期待,都一併掩埋。

 

「2/10」

7月2號,在AnnDemeulemeester任職了10年的創意總監SébastienMeunier在個人ins中宣布卸任。Today was my last day at Ann Demeulemeester.

這10年他為大家吟唱浪漫、激勵著一個又一個熱愛服裝的人去勇敢造夢、盛放了一個時代的回憶。

 

如果可以的話,有沒有人可以問問他。他為這10年畫上句號的瞬間是哪一個?

是完成最後一個系列的時候嗎?是謝幕轉身的時候嗎?是打下Today was my last day at Ann Demeulemeester的時候嗎?剪刀在頭髮上出現第一聲「咔嚓」的時候、冰淇淋咬到最後一口的時候、太陽被雲層完全掩蓋的時候、菸蒂燃燒到根部的時候…
就是某些事件終結的瞬間,這些細微的、渺小的、被忽視的細碎片段,組成了人生切片中一次又一次的終結和開啟。
我們在這些事件的終結之時,被宣布跨入人生下一階段。說不準是更好或是更壞。



相關焦點

  • 是不是所有堅持的事情都有意義
    我拒絕了,說自己得碼篇文出來,弟弟站在我的身後繼續堅持著:「你又不是要成為作家,寫這些有什麼用嗎?」我沒有反駁他,打開電腦對著空白文檔繼續碼字。按弟弟的說法,我確實做了很多看似沒有用的事情。讀高中的時候,我一度泡在畫室裡,媽媽總是問我:「你現在這樣畫畫對你的高考有幫助嗎?」最令其他人不能理解的應該就是我會追星。每次弟弟看著我買了偶像的周邊和雜誌就覺得不可思議,他會問我:「姐,買這些有用嗎?」
  • 黃有光:你有這種顯然的錯誤嗎?「頂峰-終結」法則
    NO.025 你有這種顯然的錯誤嗎?「頂峰-終結」法則傳統經濟學假定人們是有完全理性的。但心理學與近來的行為經濟學發現,人們有很多不完全理性的偏好與行為。這次文章,我們先討論著名的「頂峰-終結」 法則。
  • 如果人類文明有一天終結了,會因為什麼?科學家提出了三種猜測
    要知道,學習知識一直以來都是人類能夠強大的原因,正是由於人類有了強大的學習能力,所以才能夠成為地球的霸主,成為智慧文明,從而發展為科技文明。如果人工智慧也具備了自我學習能力,那不就跟人類一樣嗎?可是萬事都是有利就有弊,人工智慧的強大是不用懷疑的,可是當人工智慧學習了大量的人類知識之後,它會不會有一天誕生自我意識,擁有自己的情況仍然是一個未知數。一旦人工智慧有了自我意識,它就不再是機器,而是成為新的智能生命,和人類一樣的智慧生命。如果人工智慧有了智慧之後,它們還會甘願為人類服務嗎?估計是不大可能。
  • 宇宙會以何種方式終結?科學界五種主流猜想,每個都讓人害怕
    從有意識以來,人類就對死亡心懷恐懼,因為一旦死亡就意味著所有美好的經歷、記憶,那些放不下的愛人、親人以及自己曾擁有的一切,都將會離自己而去。 雖然人類對死亡非常恐懼和厭惡,但是它卻是宇宙中的一道鐵律,根本沒有破解和逃脫的方法。
  • 宇宙有沒有終結 宇宙終結方式都有哪些
    關於宇宙的起源,目前有很多理論,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大爆炸理論,那麼宇宙將如何結束呢?實際上宇宙不可能永遠的存在下去。億萬年之後,宇宙將如何終結呢?科學家們提出以下四種可能性。宇宙不會永遠持續下去,萬事萬物終究都會有結束的一天。
  • 物理學終結了嗎?
    物理學終結了嗎? 21世紀通常被稱為生物學和人工智慧時代。這使物理學回到上個世紀——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革命震驚世界的黃金時代,基本粒子的發現導致了一系列諾貝爾獎。如今,人們擔心的是「沙漠場景」出現,即有的話,在未來的幾十年裡,不會發現新的顆粒。
  • 一派胡言:瞬間移動有可能實現嗎?
    當我們在對待歷史事件時,往往最迫切想要做的是辨真偽、下定義,而最忌諱的是輕易就辨真偽、下定義——即便是鄉野怪聞,在沒有足夠證據下任何揣測都只能是假設。無論是發生在黃延秋身上的事情,還是林禹門他爺爺的事情,後人恐怕永遠難以獲取客觀真相。
  • 為什麼宇宙萬物都會走向終結?原來這一切都跟熵增有關
    如果將太陽100億年的壽命看成是一年,那人的一生只有0.3秒左右,這是多麼短暫的一個瞬間。即使是太陽這樣的恆星,它給宇宙帶來了光明和溫度,可是仍然無法逃脫死亡的命運。恆星根據質量的不同,壽命也會有很大的差別,大質量的恆星壽命只有數千萬年,而比太陽還小的恆星,壽命可能會達到120億年左右。不管它們的壽命有多長,最終也會迎來命運的終結。
  • 為什麼宇宙萬物都會走向終結?原來這一切都跟熵增有關
    如果將太陽100億年的壽命看成是一年,那人的一生只有0.3秒左右,這是多麼短暫的一個瞬間。即使是太陽這樣的恆星,它給宇宙帶來了光明和溫度,可是仍然無法逃脫死亡的命運。恆星根據質量的不同,壽命也會有很大的差別,大質量的恆星壽命只有數千萬年,而比太陽還小的恆星,壽命可能會達到120億年左右。不管它們的壽命有多長,最終也會迎來命運的終結。
  • 宇宙起源和黑洞的猜想:所有一切都起源於此,同時也終結於此
    宇宙起源和黑洞的猜想:所有一切都起源於此,同時也終結於此關於宇宙的概念,我們都或多或少的接觸過,在中國古人的觀念中,所謂的宇宙是分為兩個概念,即時間與空間。21世紀以來我們形成的一個基礎觀念,認為宇宙是由一次大爆炸所產生,當年的奇點大爆炸創造了我們宇宙的萬事萬物,這才有了我們的地球和人類文明形成的基礎。宇宙大爆炸學說原本已經成為了我們現在人類的一種物理學的基礎認知,但是,在近代天文學,卻提出了另一種不一樣的解釋,這種解釋的說法極為獨特,科學家們提出,宇宙的產生與終結都是以黑洞為基礎。
  • 摩爾定律有終結之日嗎?
    摩爾定律55歲了:它仍然有意義嗎?今年是摩爾定律55周年,技術行業專家對這一理論及其未來意義進行了反思。自1965年以來,摩爾定律一直是正確的,但在未來幾年內,摩爾定律將&34;。因為儘管當今的電晶體是微觀的,但它們仍然佔用物理空間,製造佔用物理空間的東西有多小的限制,現在正接近電晶體的極限,因此,摩爾定律所預測的進展必須放慢。
  • 瑪雅文明五大預言、都實現了嗎?他們是外星人?
    瑪雅文明終止於公元1000年左右,即使到現在科學家們也沒能查出瑪雅文明終結的真正原因。瑪雅文明自己可以預言出來自己文明毀滅的時間,這個已經非常的神化了,但是轉過頭來想想,自己的文明?那不是自己就可以隨時毀滅嗎?這個事情一般人都可以預言,比如我下午要去買菜,我下午真的去買菜了。這個預言證明不了他們真的可以「預言」。
  • 黑洞裡面有什麼?為什麼掉進黑洞裡就終結了?
    黑洞裡面究竟有什麼?為什麼掉進黑洞裡就算是終結了呢?最簡單理解黑洞的方法大家都懂,在一個軟床墊上放一個蘋果和一個鐵球,床墊發生了凹陷,我們可以說床面發生了扭曲,附近的玻璃小球當然容易掉向蘋果或鐵球,好似受到了它們的吸引。以床面類比時空,以蘋果鐵球類比物質,那就是物質可以使時空扭曲,這就產生了引力效應。
  • 宇宙另一種終結方式:10後面1100個0年後,到處都是絢爛的煙花
    但宇宙究竟會如何走向終結,卻始終有著很大的爭議,誕生了各種各樣不同的版本,比較優雅、華麗、黑暗、悲傷且容易引發浪漫主義情感,相對多一點點的人贊同的觀點是,在10^100年(10後面100個0)後,所有恆星都會燃盡它們的燃料,所有星系都會完全暗淡下去;此後黑洞也將在霍金蒸發中慢慢變小,最後完全消失,宇宙中只剩下簡單的
  • 宇宙另一種終結方式:10後面1100個0年後,到處都是絢爛的煙花!
    但宇宙究竟會如何走向終結,卻始終有著很大的爭議,誕生了各種各樣不同的版本,比較優雅、華麗、黑暗、悲傷且容易引發浪漫主義情感,相對多一點點的人贊同的觀點是,在10^100年(10後面100個0)後,所有恆星都會燃盡它們的燃料,所有星系都會完全暗淡下去;此後黑洞也將在霍金蒸發中慢慢變小,最後完全消失,宇宙中只剩下簡單的亞原子粒子和能量,
  • 《血族》中的Master最終是怎樣被徹底終結的
    然而,《隕落之光》真就那麼水嗎,第七始祖Master真是被這樣終結的嗎?其實,原著中並不是這樣的。在原著中,《隕落之光》之中確實記載了有關血族的重要信息,並且直接給出了終結魔頭的方法。起初只是博士等人沒能弄明白其中的玄妙。當時,G博士等人已準備好核彈,但因無法確定Master的誕生地,因為誕生地與其生死直接相關,所以正著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
  • 決定性瞬間真的存在嗎?
    原標題:決定性瞬間真的存在嗎?,而且在每一位當事人腦子裡都有各自的理解。所以,對於決定性瞬間,要擺脫技術硬控制思維定勢,憑藝術直覺習得、參悟、打通決定性瞬間理念。 當然,從技術走向自覺,並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人人都能通過的康莊大道,天國的大門是敞開的,找到的多進去的少,這是PS式苦修之路。
  • 世間萬物都是向死而生?宇宙會終結?看看熵增定律是如何解釋的
    為什麼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向死而生?生命都會走向死亡?時間無時無刻不在流逝著,同時也在不斷地改變著我們。在地球上,大約有130多萬種生物,在這上百萬種生物中,也都逃不過一個命運,那就是死亡。宇宙中沒有誰是可以永生的,因為生老病死是世間萬物的必經過程。
  • 世間萬物都是向死而生?宇宙會終結?看看熵增定律是如何解釋的
    為什麼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向死而生?生命都會走向死亡?時間無時無刻不在流逝著,同時也在不斷地改變著我們。至今為止,科學家發現的存活時間最長的動物是一個來自於冰島的北極圓蛤,它足足活了507歲。在地球上,大約有130多萬種生物,在這上百萬種生物中,也都逃不過一個命運,那就是死亡。宇宙中沒有誰是可以永生的,因為生老病死是世間萬物的必經過程。宇宙會終結嗎?我們都知道,太陽在幾十億年後會變成一顆紅巨星,那時候的太陽很有可能會無情地吞噬掉地球,地球上的所有水分都將蒸發,生命也都會在瞬間消失。
  • 悼念│《流言終結者》已終結,14年的陪伴不止有歡樂(終結片花)
    人人都是科學家《流言終結者》節目裡面唯一擁有技術學歷的,就是有著電子工程本科學位的格蘭·今原(Grant Imahara)。核心人物亞當·薩維奇(Adam Savage)和傑米·海納曼(Jaime Hyneman)都是做電影特效出身的。他們強大的動手能力和建造能力都是因此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