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圖|張梁
張梁:一個普通的銀行職員,2000年開始登山,14年間,他有條不紊地完成了十座八千米雪山,成功徒步南極穿越北極,在地球的三個極點均留下身影。是繼續衝擊14座還是在50歲之際開始另一種冒險?他說,未來在哪兒不重要,活出真我才重要。
似乎很多登山大咖都有一份讓人意想不到的乏味職業,比如著名登山家Mick Fowler就是英國稅務部門的一名官員,而張梁在生活中的身份則是農業銀行的普通職員。「或許只有朝九晚五的平淡生活才能平衡雪山間的驚險刺激吧。」
2014年,張梁攀登了兩座海拔8000米的山峰。四月底,在距離海拔8091米的世界第十高峰——安納普爾納峰峰頂只剩三百多米的地方,張梁做出了下撤的決定。那一次,他還挽救了三名滑墜隊友的生命。再次與死神擦肩,想到遠在家鄉的親人朋友,驚魂未定的張梁在心裡作出了放棄登山的決定,他甚至在山上錄了一段視頻向雪山話別「我熱愛雪山,但我更熱愛生命。安納普爾納峰將是我攀登8000米高峰的絕唱。再見,安納普爾納,再見,雪山。」
可這雪山絕唱和以往的每一次親歷生死一樣,無論如何也撲不滅他心中那團小小的火焰。只不過三個月後,張梁成功登頂8034米迦舒布魯姆Ⅱ峰的消息再一次讓中國登山界沸騰,至此,他離「14座」的桂冠已經越來越近。
從雪山歸來後,張梁開玩笑說,自己越來越像高海拔動物,在雪山神清氣爽,下來之後反而有些醉氧。迦舒布魯姆Ⅱ峰的驚險,雖然不如曾經直面生死的馬卡魯峰、安納普爾納峰,可艱難程度不減反增。要知道,沒有任何一座8000米是容易的,加上巴基斯坦的登山配套條件與尼泊爾差了好遠,各個營地之間超長距離的徒步也消耗了巨大體能,從雪山下來,張梁的體重一下子掉到了66公斤。
這一次登山給張梁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那個十指都已經截肢的日本80後登山家,比起那些激進的攀登者,張梁顯然是登山家中的理智派。他不會在計劃不周全、準備不充分在時候登山,也絕不會嘗試反季節攀登、無氧攀登、free solo,他可以不帶給家人報平安的衛星電話,但每次衝頂,他一定會帶備份的手套、頭燈、護目鏡。「萬一出點問題,任何細節都會送命。」
攀登到現在,「14座」理所當然成為了所有人都關注的問題,不過張梁的態度依然是不強求,他不刻意追求這個目標,因為確保安全並享受登山的過程對他來說更重要;他也不在意被超越,因為登山不是競賽。「登山要有耐心,要耐得住寂寞,不能急於求成,良好的心態是最重要的。」
越是接近圓滿,張梁似乎越想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最近一兩年張梁迷上了航海,從深圳到三亞,他曾跟船在海上漂泊了48個小時,今年10月他計劃徵戰泰王杯,明年計劃環大西洋,最終的計劃是航海環遊地球。
除此之外,張梁還計劃到臺灣參加賽程超過100公裡的超級馬拉松。這些計劃看上去都很「自虐」,對此張梁說「我可能永遠也不會走上高爾夫球場,我確實享受在絕望環境裡,再逼一逼自己的樂趣。」
「我喜歡一些比較苦的東西,像馬拉松、足球,這些能把自己體力、精神耗盡。」張梁表示,自己並不是要當苦行僧,而是「一輩子普普通通的一個人,一定要做一些能讓自己驕傲的事情。很多人羨慕我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我想說的是,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張梁今年50歲,他信奉日本佛學大師松原泰道的那句名言「50歲,人生才剛剛開始。」
戶外探險 開啟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微信號: hwtx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