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五十歲,第二人生才剛剛開始啊

2020-12-06 新民晚報

請看:《五十歲,我辭職了》封面上這位燙著爆炸頭、騎自行車的中年女士,她叫稻垣惠美子,大學畢業後直接進入新聞社工作,擁有穩定的收入、工作以及隨之而來的豐厚退休金,但她在四十歲時突然萌生並執行了「五十歲時辭職」的想法……請注意!這可不是所謂的提早退休,更不意味著財務自由,而是典型的日本大公司辭職效應:亦即主動放棄公司提供的一切保障,孤身一人走入社會的荒野……

假如你記得有本反映日本現況的書《不讓生育的社會》,那就不會意外職業女性稻垣的選擇:不結婚,不生育,自力更生,進大公司,掙高薪水,買奢侈品,工作將近三十年也沒有買房,月月錢花光,仍不失某種安全感。但等她義無反顧地辭職了,才知道自己連手機、電腦都不會買——之前都是公司為她配備好的,突然要找擔保人才能租房了——之前都是公司出面的,她也完全不知道:原來,離職金是要交稅的!如果不找工作,就領不到失業保險金!曾經「大公司」幫她遮蔽掉的社會荒野裡的細枝末節都在辭職後冒出來——當然,稻垣的幽默筆法只會讓你一邊看一邊笑——事實證明,在日本,越是在大公司,越是被公司體系保護,從大學畢業後就在一家公司待到老的職員生涯被稱為「從搖籃到墳墓」,要不是主動辭職,她不會意識到自己在公司體制外是如此弱勢。

追根溯源,讓她有辭職念頭的都是小事:去儲蓄量最高、消費最便宜的烏龍麵之鄉工作時愛上了有機農貿市集,發現不用花很多錢也能很快樂;為了環保,晚上回家不開燈也能把所有事情做好……假以時日,這種斷舍離的自我教養就能給人以勇氣:不需要為了賺更多錢去公司工作,對公司的依賴就降低了。一旦改變了思路,對工作的態度也相應改變——變得純粹了。稻垣清醒地意識到:為了賺錢去就業,就會對工作產生負面情緒,急功近利,勾心鬥角,結果自己就變成了極度依賴公司體制的社會人。

辭職後的「荒野求生」讓稻垣認識到,不僅個人依賴公司,就連國家也依賴這套機制促進經濟發展,維持社保制度,但事實已證明,各個公司都在苦苦掙扎,為了把這套機制強行運轉下去,消費經濟才變得越來越酷似欺詐,「經濟發展沒有讓日本人自立起來,而是使大家都產生了依賴」。

所以,她強迫自己擺脫這種依賴——這種價值觀被綁架的公司型人生。因為辭職,她贏得了客觀立場,得以站在公司、甚至是國家機構的對面,看到了以前根本不會注意到、習以為常的事情。

爆炸頭稻垣五十歲辭職既是處心積慮的,也是衝動的。自由引發了種種不便利,但也讓她領悟到一點:工作單位應該是修行場所,教會你該有的工作和處事方式,有利於鍛造你的價值觀,但你不能依賴公司!重新思考金錢、工作與自我的關係,反而讓她變得比在職時更像個優秀的媒體人了。

五十歲,既感受到了人生開始衰老,也意識到自己在社會荒野中是那麼稚嫩。古代印度人把人生分為四個階段:梵行期,家住期,林棲期,遁世期。在徹底遁世之前,我們不都該思索一下有所退轉、有所反思的中年林棲期該怎樣過嗎?稻垣決心以獨自一人的身份活下去。我一口氣看完這本輕鬆好讀的書,推薦給了所有女朋友,以及那些自嘲為「社畜」的在職員工們,還有那些剛剛退休的人——離開工作了幾十年的地方,第二人生才剛剛開始啊!(於是)

相關焦點

  • 張梁:50歲,人生才剛剛開始
    供圖|張梁張梁:一個普通的銀行職員,2000年開始登山
  • 《起點》:人生才剛剛開始
    / Joan Sebastian Zamora / Rebecca Houseknecht類型: 紀錄片上映日期: 2013-05-04(美國)劇情:影片以美國著名芭蕾舞比賽(Youth America Grand Prix)為背景,講述了六個6-19歲的孩子
  • 讀書無用?人生七十古來稀,現在讀書也不遲
    俗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古人這一輩子能活到七十歲的確不太容易,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算一算這一筆人生帳,多多少少會有些觸目驚心,宋代有個王觀就給我們算了這麼一筆帳。都來五十載,一半被、睡魔分了。那二十五載之中,寧無些個煩惱。仔細思量,好追歡及早。遇酒追朋笑傲。任玉山摧倒。沈醉且沈醉,人生似、露垂芳草。幸新來、有酒如澠,結千秋歌笑。
  • 致五十五的中年人:五十以後,就算老死在故鄉,也不要到處折騰了
    時間過得很快,眼看自己就要五十歲了,感嘆人生過得真快。周末閒來無事,我來到了家附近的開福寺祈福,面對自己的中年之際來給自己抽上一籤,看看年後如何打算。,大師給我開悟了兩點,我覺得十分有道理,於是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點:人到中年,父母即將離開大師說,一個人到了五十以上,父母也已經七十以上,所謂「人生七十古來稀」,自己的父母幾乎已經走到了人生的盡頭,這個時候要學會送他們最後一程。
  • 他才29歲,剛剛交大研究生畢業,卻遭遇人生最大的變故!
    近日,上海交大研究生張迪在鏡頭前,給我們展現了他的人生選擇。他說,拒絕低質量生存,我要平靜地走……29歲的張迪,去年3月從上海交大畢業,取得工程碩士學位。剛剛踏上社會的他,本應有著一個光明燦爛的前途。張迪說,從上學開始他自己一直在學習,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沒有什麼遺憾,只是疾病來得太突然,唯一的心願捐獻遺體,就想讓醫生通過研究他的病體,讓其他人有活下來的可能。他用捐獻遺體,留下生命最後的饋贈,也向病魔發出最後的回擊!
  • 開啟人生第二象限,50歲以後的生活就會越來越精彩!
    50歲,人的體力開始衰退,精力或有不濟,生活的壓力卻越來越大,這個年齡階段到底是難還是不難,50歲的人生究竟如何度過現實社會面臨的難:有人說50歲以後不是中年了,是老年,屬於老年生活的初期階段看了上段的描述,真心而論,50歲的人生真是太難了!但凡事都有對立面,下面我們就說說50歲人生的不難:現實社會面臨的不難1、其實年紀並不大現在看看,50歲的年紀是1970年出生的。
  • 最振奮人心的十句古詩詞,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浮生數十載,難免某個時刻陷入迷茫,一帆風順的人生是可遇不可求的。面對人生低谷,我們要時刻做好準備,更要時刻牢記自己的信念,生命本就是一場艱難的修行,沒有信念支撐的人是很難走完生命的長途的。很多大人物 為什麼能成為大人物,就是因為在低谷他們扔堅守信念,在煩悶中能夠尋趣自藉。
  • 長江學者、清華大學博導逝世,年僅56歲!五十歲為啥是坎兒?
    2,一些慢性疾病,比如肝炎、胃炎、胰腺炎、氣管炎、高血脂、高血壓等等,在二三十歲形成,最初沒有大礙,但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就容易在五十歲上下迎來病情的進展和惡化。很多人把癌症歸結為慢性病,原因就在這裡。3,從中醫的角度看,四十歲之後腎精虧虛,腎氣開始衰減。腎氣為五臟六腑之氣的根本。腎氣衰減,臟腑之氣愈發不足,氣機升降出入異常,所以容易發生疾病。
  • 人類智庫是書籍,人生與讀書,人生本來只一世,好書讀出萬事秋。
    每到周末我都起的早些,趁著沒人侵擾我和院子的時候,去那野草攔道的地方看看榮枯有歲的草木。我起身繼續漫步,大地開始清明,遠景變得清晰,這個變化告訴我,這裡是六月的北國的小鎮,而我在小鎮的一個人煙稀少的郊外院子裡。枝葉上的露水散落一地滋潤著青石道,幾隻夏蟲舒展了一下柔軟的翅膀在空中舞動起來,接著都朝著光明而溫暖的東方飛去。
  • 讀書,讓你的人生升華,助你成功
    擊葉問視武術為個人愛好,他對武術看得很單純,超脫藩籬將武術發揚光大,宮羽田和丁連山就是看到了葉問的胸襟與灑脫才認同葉問,最後葉問見了眾生。三個層次,讓你對人生有更深刻的體悟;如何才能認清自我,認知天地,認識眾生,行萬裡路和讀萬卷書都是方法;在無法脫身行萬裡路的情況下,那就走讀萬卷書這條道路,最容易實施且最有效的路徑;讀書苦嗎?苦。
  • 豆瓣8.1,日版的《五十度灰》啊!
    各位想必還記得前不久才安利過的那部《下輩子我再好好過》,滿屏虎狼之詞,簡直不要太刺激!沒想到啊沒想到,島國片的尺度根本是沒有最大只有更大。看看這畫面,再瞧瞧他說的話!咦?這是為愛甘願做奴隸?誒?這是要上演日版《五十度灰》?
  • 夫妻到了五十歲,建議分開睡
    所以,夫妻到了五十歲,建議分開睡。謝先生和太太結婚已經快三十年了,在年輕的時候,他也和所有人一樣,喜歡粘著妻子,每一天都互相依偎。這一種如膠似漆的狀態,的確讓謝先生和太太的感情非常恩愛。可隨著年齡的增長,謝先生漸漸有些力不從心了。
  • 全球智商最高的人,IQ接近300,11歲入哈佛讀書,結局如何
    ,他就嘗試讓兒子識字、說話,而席德斯也沒有讓他失望,6個月就能說出「Aluminum」這種難度的單詞;18個月就能獨自閱讀《紐約時報》;2歲自學拉丁文;3歲自學希臘文;6歲自學解剖學;7歲通過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入學測試……   年幼的席德斯,震撼世人,他讓大家見識了什麼叫「開掛的人生」,於是乎各大報紙、媒體爭相對席德斯進行報導,而剛剛通過哈佛大學醫學院測試的席德斯,本該入學讀書,但哈佛卻拒絕了席德斯
  • 16歲杭高女生,棋霸兼學霸,人生開掛
    16歲杭高女生,棋霸兼學霸,人生開掛  一年就看一次電視,基本不用手機,別人閒聊時她爭分奪秒做題  最近這個月,浙江省西洋棋隊主教練王文浩的朋友圈發的內容都和一個人有關,那就是從他手裡走進國家隊的朱錦爾,剛剛結束的濱海新區杯公開賽上過五關斬六將的戰績,還有最近獲得2018年度全國「最美中學生」稱號,王文浩感嘆道:「不同的人生軌跡,同樣的絢麗綻放
  • 五十歲後才開始鍛鍊,算晚嗎?醫生:需注意3點,否則容易出問題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年輕時不喜歡運動,直到50歲才意識到運動的重要性。  但是有人會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是否鍛鍊得太晚了。  醫生告訴大家,任何年紀鍛鍊都不晚!     當然,當你50歲的時候再鍛鍊時,你會面臨一些問題,比如身體的僵硬,關節的軟弱,主要是因為長時間的不活動,自然就像生鏽一樣。
  • 全球智商最高的人,IQ接近300,11歲入哈佛讀書,取得什麼成就?|哈佛...
    人生有兩個悲劇,一個是萬念俱灰,另一個是躊躇滿志。——蕭伯納1898年,一個健康的男嬰在美國呱呱墜地,父母為他取名為威廉·詹姆斯·席德斯(William James Sidis),從席德斯出生這一刻起,似乎就註定了他會有不平凡的人生。
  • 讀書的好處,人生需要讀書
    讀書可以減輕壓力你可以通過閱讀來學習知識閱讀可以明智讀書能開闊視野書中有顏如玉讀書鼓勵我們尋找真愛書中有黃金屋閱讀引導我們找到成功>讀書使我們更有修養讓我們談笑風生讀書使我們更有氣質我們不要謙卑自大,要安居樂業讀書可以抵禦孤獨讀書能增強心靈閱讀打開了我們心靈的寬度廣度
  • 2020年讀書總結|讀書這件事,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小時候讀的多是一些兒童讀物,四大名著除了《紅樓夢》死活看不下去,其餘三本倒還都讀的津津有味,只是讀完再不讀第二遍,到現在也差不多忘光了。高中開始接觸一些小說以外的書,比如木心先生的《文學回憶錄》,喬斯坦.賈德的《蘇菲的世界》,關乎文學,關乎哲學,小說當然也讀了不少。但現在回想起來,那個時候讀這些課外讀物更多地是一種個人的發洩。
  • 全球智商最高的人,IQ接近300,11歲入哈佛讀書,取得什麼成就?
    ,他就嘗試讓兒子識字、說話,而席德斯也沒有讓他失望,6個月就能說出「Aluminum」這種難度的單詞;18個月就能獨自閱讀《紐約時報》;2歲自學拉丁文;3歲自學希臘文;6歲自學解剖學;7歲通過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入學測試
  • 你必須要在四十歲之前知道,什麼叫人生「磁場關係」!
    理清楚命和運的關係,五十歲也還有百分之二十改變人生軌跡的機會。從出生的那一刻,有的人就註定要輸在起跑線上,但這不意味著我們就拿這可笑的命運毫無辦法。命不好是天生的,但並不是百分之百固定死的,通過改變對運氣磁場的感知運用可以扶正自身命路的走向。牢牢記住記住以下的這些話,對你改善人生大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