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航天人孫書劍:30歲,一切才剛剛開始

2020-09-03 中國青年雜誌

原載於《中國青年》雜誌2020年第15期

文/通訊員 艾月

「90後」航天人孫書劍身上有很多標籤:2020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2018年「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浙江大學學生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參與9型18顆衛星的研製工作,參與提出「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載荷方案,發表SCI論文,授權3項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

作為浙江大學航空航天學院的博士研究生,孫書劍從事微小衛星領域科研工作。今年6月,他已留校做博士後研究,在新一代航天事業的路上繼續精進。

孫書劍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擔任皮星二號發射調度

晚一秒鐘都不行

1990年冬的一天,孫書劍出生在哈爾濱。父親是松花江上的一名船長,母親是會計,他們對孫書劍期待頗高。後來,孫書劍進入航天領域,成為科研人員,要從他剛上初中說起。那時,恰逢中國航天事業的快速上升期,2003年,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 ,此後幾年間,神舟六號、神舟七號陸續發射成功。那時,電視、報紙上隨處可見航天員楊利偉、翟志剛、 景海鵬的身影,孫書劍也跟著感到振奮。

2009年,孫書劍考上哈爾濱工程大學,就讀於水聲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習之餘,他跨學科加入學校的航模隊,自主鑽研並參與設計各種飛行器、航天模型,在國內外多項賽事上獲得過獎項。到了大三保研階段,他決心轉型航天領域繼續深造。

2013年,孫書劍加入了浙江大學微小衛星研究中心團隊,師從金仲和教授,開始鑽研航天知識。憑著對航空航天的興趣,孫書劍泡進實驗室,上手很快。2017年碩轉博,孫書劍深度參與了9型18顆衛星的研製工作。其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2014年的「皮星二號」,一個完全由團隊自主研製的整星項目,也是他人生中參與的第一顆全周期衛星項目。

浙江大學微小衛星研究中心團隊合影

按照要求,「皮星二號」的研製周期只有11個月。而此前,一個同樣效果的地面設備,僅設計就要耗費13年。時間緊,壓力大,團隊每個人都非常緊張。作為主要人員,孫書劍那年春節熬到大年三十才回家,待到初七又早早返回,一年過得相當緊湊。

最後,「皮星二號」按期研製成功,團隊派了30多人兵分三路出徵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按照規劃,衛星計劃於2014年9月20日7時零1分發射,孫書劍作為發射主調度,提前21天抵達測發大廳。他記得過去在電視上見過的場景:測發大廳裡,幾百人緊盯著發射。直到親身經歷,他才知道為了一次發射,基地官兵、衛星試驗隊、載荷方等各個系統要同時工作,至少有幾千人同時準備著。

負11小時測發期,所有人精神高度集中,每小時進行一次通播。總指揮傳達出「各號注意,8小時準備」的信息,每個分系統指揮必須迅速響應,一秒鐘的拖延都會影響整個發射工作。孫書劍作為分系統主調度,需要在不同時段極其精準地播報「皮星二號」的狀態。

這次發射,浙大團隊要搭載2顆新一代皮納衛星,其中一顆裝在火箭背面。為了跟蹤這顆衛星,他們在山坡建了天線。發射負30分鐘時,山坡上的所有人員必須緊急撤離到坡下的地下空間。「中間風險非常大,不能有任何電磁波幹擾,因為場子燃料濃度非常高,一觸即發。」

參與過正式發射,孫書劍才明白,之前看到的裝配手冊都是厚厚的一大本,每一條限制都是曾經犯過的錯誤,「失之毫釐,謬以千裡。低軌衛星一秒鐘就要跑7公裡,晚一秒,入軌點就錯了。我們付出過巨大慘痛的代價,所以每一秒都不能錯過。」

「十秒倒數,點火啟動!」零號調度發出口令,「火箭跟蹤正常」「遙測正常」……「皮星二號」準時發射成功。任務圓滿完成後,孫書劍被授予「『皮星二號』重要貢獻獎」。

孫書劍被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院士授予浙大最高榮譽——竺可楨獎學金

「人人齊心,更順暢」

現在,孫書劍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實驗室。從事航天科研的經歷,帶給他的不只是前沿的航天知識,還有邏輯思維的改變。簡而言之,他開始更科學地看待一個問題。

「比如今年這次疫情中,我們是否有必要戴口罩這個問題,存在許多爭論。」既然有爭論,就從源頭開始查,比較各種口罩的工藝和防護原理,「要看充分的文獻,有知識背景的調研,分析別人的觀點和成熟的判斷,以此得出自己的結論。」在孫書劍看來,分析問題不能憑空想像,在航天科研圈裡,懷疑精神與批判思維,是研究問題的基本思維方式。

孫書劍的日常研究中,不同論點的碰撞非常普遍,「大家研究一個問題,時常激烈地爭論,甚至吵著吵著就拍起了桌子。」這種「衝突」在他看來很正常,優秀的工程師是解決問題、不留尾巴、把最終目標達成的人,而創新,正是在碰撞中誕生的。

孫書劍所在實驗室最大的科研間中,掛著一個超大橫幅,上書非常通俗的兩句誡言:「一時疏忽,百人忙。人人齊心,更順暢。」孫書劍說,這兩句話道出了航天工作的精髓,也是他對自我的基本要求。

科研之餘,孫書劍受公益組織邀請,為一些偏遠地區的孩子上航天直播課,介紹了許多航天知識,分享了自己的工作日常,很多孩子對航空航天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他也從中發現了問題:「孩子們不缺求知慾,但他們了解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也通過傳播接觸了許多錯誤信息。比如有人在網上說我們是航天強國,其實專家說的是航天大國,因為我們的航天技術還有許多進步的空間,還不是鬆懈的時候。所以,面向公眾做科普,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如果公眾對航天知識根本不了解,那我們的航天事業真正發展起來,也要走很多彎路。」

好科學家一定是好管理者

孫書劍在本科期間,曾擔任哈爾濱工程大學學生會主席,到了浙江大學,他又擔任了浙江大學啟新團主席。既是航天科研人員,又常年在學生組織中擔任管理職務,親身體會下來,孫書劍發現一件事:科研與管理並不矛盾,本質上是同一套做事邏輯。

在學生會工作,孫書劍視之為統籌全局、解決問題,平衡各方面的關係、需求與利益;而做航天工作的思維,與其有相通之處。「好的科學家一定是好的管理者。眾人皆醉我獨醒,只覺得自己厲害,根本行不通。任何科研工作,不可能只靠一個人完成,必須是一個團隊,有團隊,就需要合作、共贏。」

浙江省高校國獎獎學金獲得者巡迴報告會作專題報告

「真誠」「注重別人的感受」,是孫書劍總結的兩條處事之道,也是他與人維持良好關係的有效方法。

2018年,「兩彈一星」元勳孫家棟院士來到浙大微小衛星中心做交流。當晚,中心公號發送了一篇推文,其中提到「『中國衛星之父』孫家棟蒞臨中心指導工作」,不久後,孫家棟的秘書聯繫學院,表示「中國衛星之父」的稱呼似有不妥。「其實我們這麼稱呼他絕不為過,但是孫院士說,中國衛星的成績不是他一個人做的,自己只是普通的航天科研人員,不是偶像或標杆。」孫書劍的處世之道,也深受航天前輩的影響。

作為航天科研人,孫書劍也遭遇過外界困擾。曾有人調侃他:「你居然也會用表情包?」孫書劍對此哭笑不得,似乎航天人給人的印象就是保守的、無趣的、毫無幽默感、與社會脫節了。「就像20年前,所有人都認為航天很苦,隨時要去戈壁灘,現在,我們國家各方麵條件都在改善,一切都不一樣了。我們也和普通年輕人一樣,會上網,會用表情包,跟得上時代。」

今天,全國各地開設航天院系的高校越來越多,航天人才梯隊日趨年輕。作為新一代航天人,孫書劍已至而立之年,他並沒有感到任何焦慮或危機。科研生活一如既往,為航天事業奮鬥的路還很長,在他看來,30歲,一切才剛剛開始。

監製:皮鈞

終審:藺玉紅

審校:陳敏 劉曉

責編:tamako

相關焦點

  • 讀書|五十歲,第二人生才剛剛開始啊
    請看:《五十歲,我辭職了》封面上這位燙著爆炸頭、騎自行車的中年女士,她叫稻垣惠美子,大學畢業後直接進入新聞社工作,擁有穩定的收入、工作以及隨之而來的豐厚退休金,但她在四十歲時突然萌生並執行了「五十歲時辭職」的想法……請注意!
  • 張梁:50歲,人生才剛剛開始
    供圖|張梁張梁:一個普通的銀行職員,2000年開始登山
  • 《起點》:人生才剛剛開始
    / Joan Sebastian Zamora / Rebecca Houseknecht類型: 紀錄片上映日期: 2013-05-04(美國)劇情:影片以美國著名芭蕾舞比賽(Youth America Grand Prix)為背景,講述了六個6-19歲的孩子
  • 阿里參謀長曾鳴:未來已經發生,一切剛剛開始
    阿里參謀長曾鳴:未來已經發生,一切剛剛開始 iwangshang / i天下網商 / 2015-12-16 摘要:12月15日,在杭州舉行的2015年金麥獎暨中國(杭州)國際電商營銷峰會上
  • 「藍妹妹」凱倫·吉蘭:星雲的故事可能才剛剛開始
    有的人在漫威電影宇宙的故事已經結束,有的人的故事,才剛剛開始。近日,飾演星雲的凱倫·吉蘭在接受Fandom的新採訪中透露,星雲的故事才剛剛開始。「我完全沒覺得她的故事結束了。要說真有什麼的話,我覺得她的故事可能才剛剛開始。我們發現她身處在一個非常破碎且脆弱的地方,她不得不面對所有虐待的根源。她剛剛經歷了如此豐富的宣洩經歷,並且消除了虐待根源,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我認為這很有趣。恢復才剛開始,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會很快就發生。」
  • 地球自轉速度異常,科學家:一切可能只是剛剛開始
    也正是由於有了地球的自轉,才有了我們眼睛看到的白天和黑夜。理論上,地球的自轉速度大概為24小時一周,轉動一周所用的時間也就是我們定義的一天。但是地球這一個自轉的速度,現如今已經有所改變了。地球自轉速度異常,科學家:一切可能只是剛剛開始。
  • 30歲開始學財務,40歲開始學英語,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掛
    我30歲了才開始學習財務,會不會太晚了?我40歲了才開始學習英語,會不會太晚了?正因為老了,沒有更多時間可以揮霍,我才要更珍惜現在,極致專注,愛我所愛,做我所想。因為我深信,最痛苦的事,不是失敗,而是我本可以。李榮浩28歲的時候才出了第一張專輯。
  • 美國頁巖油破產潮才剛剛開始
    要聞 美國頁巖油破產潮才剛剛開始 2020年5月26日 15:52:34 華爾街見聞
  • 遠觀〡槓桿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看來,答案不在國企改革,因為2015年進展並不大;也不是網際網路金融,因為這從一開始就是一場泡沫,而且體量很小,無關大雅;至於供給側改革,這個概念不屬於特定的哪一年,而且2015年也沒有看到供給側的任何實質性措施;不會是全民創新、萬眾創業,因為對於傷心事,人們總要選擇遺忘;不會是SDR,因為它本來就是小事一樁,實質性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不會是人民幣貶值,因為人民幣目前只是波動
  • 還是它才剛剛開始?
    這些缺失的部分由暗物質和暗能量組成,它們都是新物理學的神秘形式。只要這樣的謎團仍然存在(還有其他的謎團)物理學的工作就沒有完成。我還要補充一點,了解一門學科5%的知識本身就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關於物理學滅亡的報導被大大誇大的第三個原因,來自於一個更根本、更明確的錯誤:用發現新粒子或力來定義進展是一種短視的物理學觀點,大大低估了我們仍能取得的成就。
  • 就在剛剛,我國長徵5號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艙發射成功!
    就在剛剛(5月5日下午6點),我國搭載新型無人飛船的長徵5號B火箭發射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艙順利送入軌道!也正是因為最近的火箭發射失利,原計劃4月24日發射的長徵五號B,推遲到5月5日才開始。這次發射搭載的負荷,就是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試驗艙,即將用於後續的空間站運送航天員。新一代載人飛船相對以前的老式神舟飛船,有了很大的改觀,不僅採用了國際先進的兩艙式結構,而且還可以重複使用,最大可搭載6個人或者物資。在研究的新一代飛船有兩個型號,分別是14噸和20噸,其中20噸型號的,可以支持未來登月任務。
  • 第一批00後開始上班,90後感嘆已不再年輕,80後最小已經30了
    今年公司招聘了一批實習生竟然都是00後,第一批00後已經開始上班了,讓人有點經不住感嘆時間過得太快了,作為90後的我們仿佛已經不再年輕,是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一轉眼我們就成了社會勞動力的中流砥柱,而最後一批80後都30了,大多都已經身為父母。
  • 一切還只是剛剛開始!
    角色目前伴隨著遊戲的各種升級活動,一個新手在沒有任何幫助的情況下,基本上十天的時間也達到滿級了!所以升級只是遊戲中的一個過渡環節,真正的重頭戲才剛剛開始,滿級只是一個開始!滿級之後,玩家需要刷深淵、打團、公會副本、周常,然後打造自己的裝備BUFF裝和自己的輸出裝備,這樣才算是遊戲的剛剛開始!
  • 最強大腦pk《書劍恩仇錄》答題玩法首曝
    《書劍恩仇錄》最強大腦pk,答題玩法看看誰是最聰明的那一部分人吧。 看過愛情公寓中賢哥答題的那一段嗎?而在《書劍恩仇錄》答題活動中,題目同樣是這般的出其不意,你不僅要精通歷史地理,還要熟知各類重大新聞和小道消息。如果你沒有賢哥的幸運,就祈禱你能得到春哥的保佑吧。當然,如果你就是有才,也是很有機會全對的,如果你想要瞎矇,大概也能對個一半吧。
  • 騰訊攜手MLB,棒球運動在中國的新革命才剛剛開始
    體育產業生態圈www.ecosports.cn終於,新賽季的MLB正式落戶騰訊體育,意味著北美四大聯盟在中國大陸新媒體版權如今已經歸於一統。文/葛 思文,編輯 / 郭 陽對於中國棒球迷而言,今天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新開始。
  • 哪個30歲少女,不想活成泰勒·斯威夫特
    原創 麻醬 新周刊30歲的大女孩,還可以這樣slay全場。過去流行的緊身裙變成了寬大的衛衣,牛仔靴變成了運動鞋。但她必定始終熱愛音樂,正視自我,自由且勇敢地追求藝術。
  • 其實冒險才剛剛開始
    因此,就像小說中能拉著自己的辮子從沼澤中爬出來的「吹牛大王」蒙喬森男爵一樣,物理學是能夠自我維持的——它可以利用自身產生新的能夠用嚴謹的數學刻畫的基本現象。02 冒險才剛剛開始基於目前已知的宇宙基本組成部分,我們可以製造出無數的物理系統。
  • 當女人過了30歲,才知道什麼叫「危機感」
    偶爾不經意地用手撥弄下頭髮,就會掉一地,傷感歲月的蹉跎,傷感平凡的生活帶來的困擾越來越多,是呀,歲月不饒人了,我都32歲了,早就不是那個年輕無憂無慮的小姑娘了。女人過了30歲,才知道什麼叫「危機感」,而且會越來越重,她所面臨的困難、困擾也會變得日益複雜。
  • 重新認識七冠王漢密爾頓:屬於我的時代才剛剛開始
    進入邁凱倫·奔馳青訓營不斷在卡丁車賽場收穫勝利的漢密爾頓被當時的邁凱倫·奔馳車隊負責人羅恩·丹尼斯看重,從13歲開始就和漢密爾頓建立了合作關係然而從卡丁車時代開始,漢密爾頓早已習慣了那些戴著「有色眼鏡」的人對他指指點點。
  • 一代巨星,為愛苦等11年,40歲下嫁當紅小生卻遭出軌,獨自養女20年
    和鄭少秋在一起,對於沈殿霞來說是個意外,一切始於一封信。當時,沈殿霞的朋友森森正和鄭少秋談戀愛,正好他們兩人都在新加坡拍戲,就託肥肥給他捎一封信。以為是情書的沈殿霞,把信拿給鄭少秋後開玩笑地說:「記得請喝茶哦。」卻沒想,後來發現他偷偷躲在廚房門口隱忍地哭,才知道自己送的是分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