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南農村走出的驕子,到美國得了諾貝爾獎,晚年卻十分後悔?

2020-10-16 熊貓看國際

說到諾貝爾獎,那絕對世界最受關注,也最容易被世人崇拜的國際性獎勵。我國雖然很多領域也有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因為一些很隱晦的原因,我國國內能夠獲得諾貝爾獎的專家學者卻少的可憐,至今也只有科學家屠呦呦和作家莫言獲得過諾貝爾獎。獲獎人數屈指可數並非我國的科技、醫學、文學等領域落後於國外,而是諾貝爾獎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外國因素,而評定資格一直也是由西方國家掌控,所以你們懂得。

12離開河南農村求學,入籍美國獲諾貝爾獎,晚年卻後悔當初的選擇。

雖然我國本土的學者專家教授獲獎極少,但是並不代表全世界範圍內華裔科學家都很難獲此殊榮。事實上,在全球範圍內,拿到諾貝爾獎的華裔科學家還真不少。其中就包含了一名叫做崔琦的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崔琦這些年回到了祖國,但是對於自己獲得諾貝爾獎這件事情崔琦並沒有多少激動的感覺甚至很後悔當年去了美國,這是為什麼呢?

從河南農村走出的驕子,到美國得了諾貝爾獎,晚年卻十分後悔?

一切還要從最初說起。

崔琦出生於1939年,是河南寶豐縣生人。當年新中國尚未成立,我國農村還有一些富農和大戶人家存在,而崔琦就出生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他的母親便是大戶人家的小姐,在崔琦之前已經生了兩個女兒,崔琦出生那年父母雙親都已經是年過四旬的中年人了

和許多中年得子的大戶人家不同的是,崔琦的父母並沒有過分的寵溺這個家裡唯一的男孩,而是充分讓崔琦學習和生活「接地氣」。崔琦自然也是不負父母重望,從小學習成績就很優異。

新中國成立之後的1951年,崔琦已經年滿12歲了,因為一些原因,年幼的崔琦遠赴香港繼續求學。只是崔琦沒想到,他這一走就是63年的時間,六十多年的時間他再也沒有回到過自己的故鄉。

1958年,崔琦離開香港,再次遠赴更遠的美國求學。儘管人生的前19年充滿了坎坷,不過崔琦在從美國畢業繼續研究生開始就十分的順風順水了——1967年拿到物理博士學位、1982年任普林斯頓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1994年擔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等等,崔琦在物理方面的成就,就像坐火箭一樣飛速成長。

1998年,崔琦更是以發現並解釋了電子量子流體這一重大物理科學研究項目,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獎。2014年崔琦以75歲高齡回到了祖國(那一代人對祖國真的是有著深厚的情感),在此之前的2000年,崔琦雖然身在美國,但是對我國的科學事業做出了很多貢獻,國家也給了他很多方面的優待和殊榮。

一些人很好奇,為什麼當年崔琦12歲離開家鄉河南以後,長達63年的時間都沒有回到家鄉?其實這是崔琦人生最大的痛,因為1958年我國發生了三年自然災害崔琦的父親就是在他離開香港去到美國那年,餓死在農村的家鄉。而母親的結局也並不好,由於因為曾經「出身」不好,在隨後不久因為一些不太公平的待遇,最後含冤離世。

而對於崔琦來說,之所以去了美國一去就是63年,並非不思念故土,只是父母已亡人生只剩歸途。因此崔琦就這樣一直在外飄了60多年。崔琦在一些訪談中國之所以說後悔去到美國,就是因為當年和父母分離的太早,而這輩子再也沒辦法見到父母,他覺得如果自己當個普通的農民,侍奉在父母身邊,或許他們能安享晚年。

正所謂「故鄉易回,家難尋」。當故鄉沒有了牽掛,沒有了羈絆,沒有了父母,也就沒有家了,這也是崔琦60多年沒回過故鄉的原因。最後想念一首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相關焦點

  • 12歲從河南農村走出的崔琦,到美國獲得諾獎,晚年為何後悔了?
    比如楊振寧(2015年由美籍改回中國籍)、李政道、李遠哲、丁肇中、朱棣文、錢永健、高坤等,今天要講述的是另外一個美籍華人物理學家,12歲從河南農村老家走出的崔琦,到美國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晚年為何後悔了?
  • 崔琦:本是河南農村娃,入美國國籍獲諾貝爾獎,晚年為何說後悔了
    作為科學研究領域的最高榮譽,諾貝爾獎在無數學子心目中一直以來都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然而有這樣一位入了美國國籍的華裔科學家,在獲得諾貝爾獎之後,晚年卻坦言十分後悔,這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回事呢?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崔琦,於1939年出生在河南的一個平頂山的一個偏僻的農村裡,家境還算殷實,尤其是崔琦的母親,出生在當地有名的大戶人家。崔琦是在父母年過四十之後才生下的,因此備受長輩們的喜愛,童年時父母對他的管教就十分嚴厲,對他寄予了厚望。
  • 崔琦:12歲走出農村,到美國獲得「諾獎」,為何晚年後悔了?
    不過他在晚年的時候卻後悔了,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科學的邊界又在哪呢?崔琦院士出生於1939年河南的農村,要知道,在那個年代裡,中國其實很缺乏科學家,特別是在農村家庭裡面要走出一個科學家,可實在是太難。
  • 崔琦:12歲走出農村,到美國獲得「諾獎」,為何晚年後悔了?
    例如今天我們要聊到的科學院士崔琦,他就是一個華人科學家,並且還獲得了諾貝爾獎。不過他在晚年的時候卻後悔了,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科學的邊界又在哪呢? 一、農村裡的天才 崔琦院士出生於1939年河南的農村,要知道,在那個年代裡,中國其實很缺乏科學家,特別是在農村家庭裡面要走出一個科學家,可實在是太難。 更加奇妙的是,崔琦還是一個老來得子的特例,其父母是在40多歲的時候才生下了他,而且在此之前他已經有了三個姐姐。
  • 河南12歲農村少年離家後,入美籍獲諾貝爾獎,晚年坦言後悔了
    他是為數不多獲得諾貝爾獎的華裔,在他之前只有李政道、楊振寧等五人獲得諾獎。12歲那年,他離開河南農村到香港求學,後赴美國深造,加入美籍。為什麼晚年的他卻坦言自己後悔了?1939年2月末,崔琦出生在河南平頂山寶豐縣。他出生時父親已經42歲了,母親王雙賢41歲,家裡有3個姐姐。
  • 崔琦12歲離開家鄉河南,在美國獲得諾貝爾獎,晚年為何後悔來美國
    引言: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中國人都對其情有獨鍾。特別是物理、文學、醫學等含金量大的獎項,人們一直認為它是當今世界最高的榮譽。像楊振寧、李政道等人都是諾貝爾取得者,他們都是我們華人及整個中華民族的驕傲,但是另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崔琦,卻在晚年坦言自己後悔來到美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崔琦12歲離開河南農村,到美國獲得諾獎,中國心仍在已是美國籍
    作為世界上第六位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崔琦贏得了世界矚目。12歲從河南農村走向中國,走向世界,崔琦的人生也是逆襲典範。後來的崔琦成為了美籍華裔,卻在晚年之後悔恨不已,他的人生,究竟經歷了怎樣的變故?因為出身農村,崔琦也投身于田間勞作。他曾經跟農民們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兢兢業業地澆水、施肥。小時候的經歷鍛鍊了崔琦的堅強意志,也正是那些時光讓崔琦堅定了走出農村的信念,外面世界風景獨好,崔琦想要改變自己的人生。
  • 12歲走出河南農村,在美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崔琦,晚年因何後悔?
    諾貝爾獎和中國農村聯繫起來得到的是什麼?本來這兩個天差地別的形容永遠也不會聯繫在一起,直到1998年,崔琦和另外兩名科學家一起獲得了那年的物理學獎。崔琦是誰?他是第六位得到了諾貝爾獎項的華裔,雖然他得了諾貝爾獎,但是我們對他知道的是甚至又少。
  • 崔琦12歲離開家鄉求學,入美籍獲諾貝爾獎,為何晚年表示後悔了?
    在他之前,只有李政道、楊振寧和其他五位華裔人士獲得過諾貝爾獎。年僅12歲時,他離開河南農村到香港讀書,然後去美國深造,加入了美國國籍。為什麼他在晚年坦言自己後悔?崔琦於一九三九年二月底生於河南平頂山寶豐縣。
  • 19歲赴美留學的農村少年崔琦,到美國獲得諾獎,晚年說自己很後悔
    崔琦是第六位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他在1998年發現並解釋了電子量子流體的特殊現象,因此被授予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是他在晚年的時候坦言說自己對當年的選擇很後悔,自己到美國求學是一個錯誤。 1939年,崔琦出生在河南寶豐縣範莊村,作為家中唯一的男孩,他被視為掌中寶。
  • 12歲出河南農村,在美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崔琦,晚年因何後悔?
    諾貝爾獎和中國農村聯繫起來得到的是什麼?本來這兩個天差地別的形容永遠也不會聯繫在一起,直到1998年,崔琦和另外兩名科學家一起獲得了那年的物理學獎。崔琦是誰?他是第六位得到了諾貝爾獎項的華裔,雖然他得了諾貝爾獎,但是我們對他知道的是甚至又少。
  • 12歲出河南農村,在美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崔琦,晚年因何後悔?
    諾貝爾獎和中國農村聯繫起來得到的是什麼?本來這兩個天差地別的形容永遠也不會聯繫在一起,直到1998年,崔琦和另外兩名科學家一起獲得了那年的物理學獎。崔琦是誰?他是第六位得到了諾貝爾獎項的華裔,雖然他得了諾貝爾獎,但是我們對他知道的是甚至又少。今天就帶大家來走進這個諾獎得主的一生:七分得意,三分失意。
  • 這個河南農村娃了不起,獲得過諾貝爾獎
    年2月28日,崔琦出生在距河南寶豐縣城10公裡左右的肖旗鄉範莊村的一個農民家庭。的問題時,一時熱淚盈眶,他後悔自己沒能一直留在父母身邊。在榮譽與情愛之間,崔琦選擇了後者,沒能為父母盡孝,成了崔琦一生的遺憾。
  • 發現最神秘病毒,他們得了諾貝爾獎!
    發現最神秘病毒,他們得了諾貝爾獎!>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來源:河南青年時報
  • 農村大學生深圳流浪多年,劉強東郭廣昌那樣的寒門驕子,只是少數
    然而,昔日的「寒門驕子」,如今卻成為深圳街頭的流浪漢;這樣強烈的角色反差與對比,讓「農村大學生深圳流浪」成為公眾注意力的焦點。那些能夠考上大學的農家子弟,能夠將農村戶口轉為城鎮戶口,通過教育實現了向上的社會流動;在城市裡找一個工作或者找到一門生計,在城市裡安家,實現城市融入,是許多農村大學生的「流動圖景」。農村大學生並非一個同質性的整體,而是具有鮮明的差異性。進入大學之後,一些農村大學生才會發現,成績好並不能「一俊遮百醜」,並不能掩蓋自身在性格、禮儀文明、表達溝通能力等方面的短板乃至缺陷。
  • 得了諾貝爾獎後的人生
    得了諾貝爾獎後的人生每年九月間,約三千名全世界最頂尖的專家學者會收到諾貝爾委員會寄出的信函,邀請他們提名隔年的諾貝爾獎人選。許多諾貝爾獎得主接受訪談時,都會提到得獎之後的生活與之前會完全不同。諾貝爾獎是學界同儕對於得獎者的貢獻所能夠給予的最大肯定。得獎者除了會收到相當可觀的一筆獎金之外,還會開始收到突然之間瘋狂湧入的訪談邀約和不同類型的工作和研究機會。
  • 謝伏瞻會見美國華裔河南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崔琦
    10月23日上午,省長謝伏瞻在鄭州會見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崔琦及夫人琳達。副省長趙建才參加會見。  謝伏瞻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對崔琦教授及夫人來豫考察、講學表示歡迎,對他長期以來對河南教育事業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並介紹了河南省情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說,河南是中國的縮影。
  • 世界頂級生物學家鄧興旺:從農村走出,再回到農村 | 問策湖湘
    人物專訪— 鄧興旺從1978年考上北大,到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留學,再出任耶魯大學教授,後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在一份這樣的履歷上,鄧興旺卻坦言,「很多成績其實並不在自己預期內」,他只是做到兩點:「堅持」和「專注」。
  • 12歲走出貧困山村,拿到諾貝爾獎,75歲回到家鄉,父母已雙亡
    諾貝爾獎設立100多年以來,迄今為止只有莫言和屠呦呦2位中國人獲此殊榮,算上2015年從美國籍改回中國籍的楊振寧,也只有3個中國人獲得過諾貝爾獎。在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中,有一位叫崔琦的美籍華人物理學家,他的成長成才經歷十分傳奇。1998年,崔琦因發現並解釋了電子量子流體特殊現象,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也因此成為第6位華裔諾獎獲得者。
  • 人類歷史上「最後悔的科技發明」
    發明者也很後悔自己的發明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發明:炸藥在看到因炸藥的發明、許多戰爭變得更殘酷和血腥後,晚年的諾貝爾獎對自己的發明後悔不已,在他去世前,特意用自己的遺產的一部分設立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和平事業的促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