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琦12歲離開家鄉求學,入美籍獲諾貝爾獎,為何晚年表示後悔了?

2020-12-04 大鄉村說體育

在他之前,只有李政道、楊振寧和其他五位華裔人士獲得過諾貝爾獎。年僅12歲時,他離開河南農村到香港讀書,然後去美國深造,加入了美國國籍。為什麼他在晚年坦言自己後悔?

崔琦於一九三九年二月底生於河南平頂山寶豐縣。父親42歲出世,母親王雙賢41歲出世,家中有三個妹妹。那時候封建思想還在,所以40歲的時候父母拼四胎,生一個兒子,讓崔家有個繼承人。儘管崔家的條件不算特別好,但王雙賢的娘家是當地有名的富戶,家裡有好幾百畝良田,她是家裡唯一的女兒。然而,她的父親是個古板的人,堅信「女子無才即德」,所以她沒有怎麼去讀書。可以說她眼光遠大,懂得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又是崔琦的啟蒙老師,對他影響很大。

儘管崔琦是一家好不容易盼來的男孩,非常寵愛他,但這種寵愛是有限度的,不會溺愛他。讀書的時候,父母要他幫著幹農活,鋤地澆水,割草,砍柴等等,他都會做。媽媽執意送他去讀書,他不負眾望,實現了父母對他的期望,學習成績優異,再加上才智過人,被譽為「天才」。一九五一年,崔琦小學畢業後,便由母親找關係送到香港念中學。這種分離,真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起先,他很不適應離家求學的生活,曾寫信給母親說要回家,不想到外面去讀書。儘管王雙賢也很想念兒子,卻堅持不讓他回來。久而久之,崔琦也習慣了與父母分離。

崔琦1958年赴美國留學,先後在伊利諾州奧古斯塔納大學、芝加哥大學物理系學習物理學。他於1967年在芝加哥大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此後在著名的貝爾實驗室固體電子學實驗室工作了10多年,主要從事電子材料基本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崔琦於1984年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並獲濃縮物質物理學巴克利獎。他和其他兩位科學家在發現、解釋電子量子流體現象方面的成就使他於1998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贏得諾貝爾獎,是科學家一生所追求的目標。

崔琦於2000年被選為中科院外籍科學家。實際上,1999年,崔琦在接受國內知名媒體人楊瀾的採訪時表示自己很後悔,他說:「如果再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我寧願做一個文盲農民!」此外,他還透露,多年來他都不願意回家。一九五八年,中國進入「三年大饑荒」,許多人餓死,崔琦的父親就是其中之一。

漏洞百出,連夜下雨,母親因是地主之女,再加上自己出國留學,當時政治環境錯綜複雜,王雙賢因「裡通外國」的罪名被判有罪,遭受不公正待遇,不久便離世。雙親相繼離世,崔琦受到極大打擊,不敢回鄉。於是他就說後悔了,寧可做個農夫。要是當初沒有出國留學,也許爸爸不會餓死,畢竟家裡還有一份工作,媽媽更不會鬱鬱而終。遺憾的是,世上沒有後悔藥。

在2014年,崔琦帶著家人回到他闊別63年的家鄉。曾是少年變白髮老人,父母已不在,物是人非。樹想靜,子想養,親不待,莫等失去後才懂得珍惜!

相關焦點

  • 崔琦12歲離開家鄉河南,在美國獲得諾貝爾獎,晚年為何後悔來美國
    引言: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中國人都對其情有獨鍾。特別是物理、文學、醫學等含金量大的獎項,人們一直認為它是當今世界最高的榮譽。像楊振寧、李政道等人都是諾貝爾取得者,他們都是我們華人及整個中華民族的驕傲,但是另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崔琦,卻在晚年坦言自己後悔來到美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河南12歲農村少年離家後,入美籍獲諾貝爾獎,晚年坦言後悔了
    他是為數不多獲得諾貝爾獎的華裔,在他之前只有李政道、楊振寧等五人獲得諾獎。12歲那年,他離開河南農村到香港求學,後赴美國深造,加入美籍。為什麼晚年的他卻坦言自己後悔了?1939年2月末,崔琦出生在河南平頂山寶豐縣。他出生時父親已經42歲了,母親王雙賢41歲,家裡有3個姐姐。
  • 從河南農村走出的驕子,到美國得了諾貝爾獎,晚年卻十分後悔?
    12離開河南農村求學,入籍美國獲諾貝爾獎,晚年卻後悔當初的選擇。崔琦這些年回到了祖國,但是對於自己獲得諾貝爾獎這件事情崔琦並沒有多少激動的感覺,甚至很後悔當年去了美國,這是為什麼呢?崔琦自然也是不負父母重望,從小學習成績就很優異。 新中國成立之後的1951年,崔琦已經年滿12歲了,因為一些原因,年幼的崔琦遠赴香港繼續求學。只是崔琦沒想到,他這一走就是63年的時間,六十多年的時間他再也沒有回到過自己的故鄉。
  • 12歲從河南農村走出的崔琦,到美國獲得諾獎,晚年為何後悔了?
    比如楊振寧(2015年由美籍改回中國籍)、李政道、李遠哲、丁肇中、朱棣文、錢永健、高坤等,今天要講述的是另外一個美籍華人物理學家,12歲從河南農村老家走出的崔琦,到美國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晚年為何後悔了?
  • 崔琦:本是河南農村娃,入美國國籍獲諾貝爾獎,晚年為何說後悔了
    作為科學研究領域的最高榮譽,諾貝爾獎在無數學子心目中一直以來都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然而有這樣一位入了美國國籍的華裔科學家,在獲得諾貝爾獎之後,晚年卻坦言十分後悔,這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回事呢?後來到了1958年,崔琦獲得了赴美留學的寶貴機會,在父母的堅定支持之下,他毅然踏上了赴美於伊利諾州奧古斯塔納學院的求學之路。本科畢業後,崔琦又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在芝加哥大學物理系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的機會,在此期間他受益良多。在一次實驗課上,老師讓崔琦取用一個合適型號的螺絲刀去完成一系列實驗操作,而崔琦卻發起了呆,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著手。
  • 19歲赴美留學的農村少年崔琦,到美國獲得諾獎,晚年說自己很後悔
    崔琦是第六位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他在1998年發現並解釋了電子量子流體的特殊現象,因此被授予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是他在晚年的時候坦言說自己對當年的選擇很後悔,自己到美國求學是一個錯誤。 1939年,崔琦出生在河南寶豐縣範莊村,作為家中唯一的男孩,他被視為掌中寶。
  • 12歲出河南農村,在美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崔琦,晚年因何後悔?
    諾貝爾獎和中國農村聯繫起來得到的是什麼?本來這兩個天差地別的形容永遠也不會聯繫在一起,直到1998年,崔琦和另外兩名科學家一起獲得了那年的物理學獎。崔琦是誰?他是第六位得到了諾貝爾獎項的華裔,雖然他得了諾貝爾獎,但是我們對他知道的是甚至又少。
  • 12歲走出河南農村,在美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崔琦,晚年因何後悔?
    諾貝爾獎和中國農村聯繫起來得到的是什麼?本來這兩個天差地別的形容永遠也不會聯繫在一起,直到1998年,崔琦和另外兩名科學家一起獲得了那年的物理學獎。崔琦是誰?他是第六位得到了諾貝爾獎項的華裔,雖然他得了諾貝爾獎,但是我們對他知道的是甚至又少。
  • 12歲出河南農村,在美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崔琦,晚年因何後悔?
    諾貝爾獎和中國農村聯繫起來得到的是什麼?本來這兩個天差地別的形容永遠也不會聯繫在一起,直到1998年,崔琦和另外兩名科學家一起獲得了那年的物理學獎。崔琦是誰?他是第六位得到了諾貝爾獎項的華裔,雖然他得了諾貝爾獎,但是我們對他知道的是甚至又少。今天就帶大家來走進這個諾獎得主的一生:七分得意,三分失意。
  • 崔琦:12歲走出農村,到美國獲得「諾獎」,為何晚年後悔了?
    不過他在晚年的時候卻後悔了,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科學的邊界又在哪呢?,並且走上了屬於自己的道路,而那時候他還只有12歲。當時他還只是28歲,但已經在諾貝爾實驗室開始做研究了。在1984年的時候,獲濃縮物質物理巴克利獎,他的天才之路已經不可阻擋。此後,崔琦又開始研究遜電子的狀態,為電子量子的突破作出了巨大貢獻,並且為現代物理學很多分支理論做出了補充與完善。
  • 崔琦:12歲走出農村,到美國獲得「諾獎」,為何晚年後悔了?
    例如今天我們要聊到的科學院士崔琦,他就是一個華人科學家,並且還獲得了諾貝爾獎。不過他在晚年的時候卻後悔了,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科學的邊界又在哪呢? 一、農村裡的天才 崔琦院士出生於1939年河南的農村,要知道,在那個年代裡,中國其實很缺乏科學家,特別是在農村家庭裡面要走出一個科學家,可實在是太難。 更加奇妙的是,崔琦還是一個老來得子的特例,其父母是在40多歲的時候才生下了他,而且在此之前他已經有了三個姐姐。
  • 12歲走出貧困山村,拿到諾貝爾獎,75歲回到家鄉,父母已雙亡
    諾貝爾獎設立100多年以來,迄今為止只有莫言和屠呦呦2位中國人獲此殊榮,算上2015年從美國籍改回中國籍的楊振寧,也只有3個中國人獲得過諾貝爾獎。在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中,有一位叫崔琦的美籍華人物理學家,他的成長成才經歷十分傳奇。1998年,崔琦因發現並解釋了電子量子流體特殊現象,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也因此成為第6位華裔諾獎獲得者。
  • 崔琦12歲離開河南農村,到美國獲得諾獎,中國心仍在已是美國籍
    作為世界上第六位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崔琦贏得了世界矚目。12歲從河南農村走向中國,走向世界,崔琦的人生也是逆襲典範。後來的崔琦成為了美籍華裔,卻在晚年之後悔恨不已,他的人生,究竟經歷了怎樣的變故?他的物理、化學、數學的學科水平無人能及,與此同時,他的課餘生活也十分豐富,唱歌、籃球,崔琦所到之處一片迷妹追隨尖叫。不久之後,崔琦憑藉著優異的成績進入了芝加哥大學物理系學習,28歲的時候,崔琦進入了世界著名的貝爾實驗室。崔琦在物理學界嶄露頭角,他的眾多研究結果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 美籍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崔琦偕家人回家鄉寶豐省親
    右圖:崔琦與家鄉親人握手問候、敘舊交談。    □本報記者中原三農網記者丁需學通訊員楊國棟劉楓    本報訊4月22日上午,闊別家鄉六十三載的美籍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崔琦教授,偕夫人琳達女士、女兒朱迪思·崔、女婿彼得·達爾以及外孫女斯黛拉、阿格尼絲回到家鄉寶豐縣肖旗鄉範莊村,與久別的父老鄉親們拉家常、憶往事、話鄉情。
  • 河南籍諾貝爾獎得主崔琦:我寧願留在家鄉做一輩子農民,奉養父母!
    一種可能性是,崔琦1951年離開內地去香港時,將年齡從15歲改為12歲。在去香港之前,崔琦的家庭面臨新政的衝擊,他已經中斷了學業。據展館說明,崔琦的父親崔長生以種地養家,母親王雙賢出身書香門第但識字不多。
  • 1998年10月13日 美籍華人崔琦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8年10月13日 美籍華人崔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8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人羅伯特·B·勞克林、德國人霍斯特·施託默和美籍華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崔琦,以表彰他們發現了電子在強磁場中的分數量子化的霍爾效應。
  • 這個河南農村娃了不起,獲得過諾貝爾獎
    這一年崔琦59歲,他成為第六位榮膺諾貝爾科學獎的華裔科學家。崔琦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有三個姐姐。父母從來不嬌慣崔琦,他們認定人必須能吃苦、愛勞動才行,否則長大就會一事無成。崔琦稍大一點就幫家裡幹活,農忙時他幫父親在田裡施肥、鋤地、澆水;農閒時給家裡的牛、毛驢割草。崔琦外出求學臨別時,母親沒什麼貴重的東西給崔琦,只給他幾雙自己做的鞋襪及一些日常用品。誰也沒想到,這一去,竟是崔琦和父母親的永別。
  • 諾貝爾獎獲得者崔琦教授回鄉訪問
    2014年4月21日-25日,在省、市外僑辦有關負責同志的陪同下,75歲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籍華人崔琦教授攜家人回到平頂山市寶豐老家探親訪問,與鄉親重敘舊情,與中學、高校師生座談,感受璀璨的中華文化。這是崔琦教授闊別家鄉63年後重回故裡。
  • 崔琦:從農家子弟到諾貝爾獎獲得者
    見到他的人很難與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諾貝爾獎得主這些顯赫的桂冠聯繫在一起——他就是繼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之後的第六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美籍華裔科學家崔琦。  從農家娃到諾獎得主  1939年2月28日,崔琦出生在河南寶豐縣範莊一間用磚石和土坯建造的農舍裡。
  •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71年後回河南老家,崔琦舊居終於等到了主人
    崔琦美籍華人、199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36年崔琦出生於河南省寶豐縣1951年去香港求學,1958年赴美國深造。1967年在芝加哥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後到貝爾實驗室工作。自從12歲被母親送到香港求學後,留在河南的父母相繼餓死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