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崔琦偕家人回家鄉寶豐省親

2020-11-27 大河網

    左圖:崔琦與九叔的兒子崔振遠談起家族幾十年來的變化時,眼含熱淚,激動不已。

    右圖:崔琦與家鄉親人握手問候、敘舊交談。

    □本報記者中原三農網記者丁需學通訊員楊國棟劉楓

    本報訊4月22日上午,闊別家鄉六十三載的美籍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崔琦教授,偕夫人琳達女士、女兒朱迪思·崔、女婿彼得·達爾以及外孫女斯黛拉、阿格尼絲回到家鄉寶豐縣肖旗鄉範莊村,與久別的父老鄉親們拉家常、憶往事、話鄉情。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聞訊趕赴當地進行了獨家採訪。

    「回來了,回來了。」上午10時,車剛到村口,十裡八村的鄉親們奔走相告。高高的個頭,消瘦的身材,矍鑠的精神,這是崔琦教授一下車給鄉親們留下的第一印象。

    剛剛回到村裡的崔琦教授不顧舟車勞頓,和家人一同來到由他出資興建的崔琦希望小學看望師生。在學校的辦公室裡,崔琦教授詳細了解了該小學的建造過程、學校的管理情況及學生的學習情況。「目前學校在校學生200多人,其中寄宿生110多人。」該校校長崔樺楓介紹說。崔樺楓還帶領崔琦教授及家人參觀了學校的食堂和餐廳。整齊的餐桌,潔淨的餐具令崔琦教授很是欣慰。

    離開小學,崔琦教授一行來到村裡,剛下車的他立刻被鄉親們團團圍住。離家六十三載,再次聽到濃濃鄉音的崔琦教授頓時熱淚盈眶。而他未變的鄉音,也一下拉近了與鄉親們的距離。

    在鄉親們的簇擁下,崔琦教授和家人一起來到了崔琦事跡展覽廳。幼時經歷的一幅幅畫面在眼前再次展現。看到自己小時候與同學玩耍踢毽子的場景,崔琦教授問:「現在小孩兒們還玩這些嗎?」旁邊的人立馬說:「現在的小孩子們還玩兒。」說話的人頓時引起崔琦的注意,他說:「我好像記得你,你是九叔家的弟弟,你叫什麼?」「我叫崔振遠,我們聽說你要回來,趕來見見你……」崔振遠興奮地說。

    眼前舊居中的三間草房,讓崔琦教授為之動容。他走進父母的臥室,看到當年的老箱子,把家人們拉到箱子前,講述了箱子的用處並留影紀念。西屋廂房裡擺放的石磨、耬、犁、耙、鋤等農具一下子勾起了他童年的記憶,他向家人講述了小時候用農具幹活的情景。離開舊居前,他還和夫人一起種植了一棵椿樹。

    臨行前,崔琦教授特意前往堂兄弟崔高翔家和侄子崔明傑家看望,並與他們合影留念。

    連結

    崔琦(英文名:DanielCheeTsui),漢族,1939年2月28日出生於寶豐縣,小學畢業後到香港培正中學就讀。1958年赴美國深造,就讀於伊利諾州奧古斯塔納學院。1967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此後到著名的貝爾實驗室工作。1982年起任普林斯頓大學電子工程

    系教授,主要從事電子材料基本性質等領域的研究。1998年10月13日,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2000年6月,崔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04年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崔琦是繼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之後,第六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

    本報記者丁需學通訊員王長河攝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獎獲得者崔琦63年後首回家鄉寶豐探親
    4月22日、23日,闊別家鄉寶豐63載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崔琦教授攜家人回到家鄉寶豐縣肖旗鄉範莊村,現年75歲的崔琦與多年未見的家鄉親人們拉家常、憶往事、話鄉情。  2013年10月,記者曾將15年前受託珍藏的一張崔琦母親的老照片轉贈崔琦,令其大為感動。這一次,今報記者跟隨崔琦,再次記錄下崔琦對家鄉的深厚感情。
  • 諾貝爾獎獲得者崔琦教授回鄉訪問
    2014年4月21日-25日,在省、市外僑辦有關負責同志的陪同下,75歲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籍華人崔琦教授攜家人回到平頂山市寶豐老家探親訪問,與鄉親重敘舊情,與中學、高校師生座談,感受璀璨的中華文化。這是崔琦教授闊別家鄉63年後重回故裡。
  • 美籍華人、諾獎獲得者崔琦回河南故裡省親(圖)
    4月21日至22日,闊別家鄉63年的美籍華人科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崔琦教授攜家人回到老家河南寶豐縣肖旗鄉範莊村省親。
  • 河南籍諾獎獲得者回寶豐省親 63年來首次回鄉
    □本報記者中原三農網記者丁需學通訊員楊國棟劉楓 本報訊 4月22日上午,闊別家鄉六十三載的美籍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崔琦教授,偕夫人琳達女士、女兒朱迪思·崔、女婿彼得·達爾以及外孫女斯黛拉、阿格尼絲回到家鄉寶豐縣肖旗鄉範莊村,與久別的父老鄉親們拉家常、憶往事、話鄉情。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聞訊趕赴當地進行了獨家採訪。 「回來了,回來了。」
  • 諾貝爾獎獲得者崔琦 出資35萬元捐建寶豐希望小學
    中廣網河南頻道鄭州消息 近日,記者從寶豐縣委宣傳部獲悉,生於寶豐的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院士崔琦教授將在範莊捐建一所希望小學。據悉,崔琦教授是全球第一位為我國希望小學捐款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 諾獎得主崔琦63年後回河南老家 談兒時往事(圖)
    到鄉親家串門  閱讀提示闊別63年後,4月22日上午,75歲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崔琦教授攜夫人琳達女士,二女兒朱迪思·崔,女婿彼得·達爾  回家   吃鍋盔饃種香椿樹   4月22日早上,聽說崔琦要回家看看鄉親們,範莊村村民吃過早飯,早早來到崔琦希望小學等待。  上午9時45分,崔琦和妻子、女兒、女婿、兩個外孫女出現在省親第一站——崔琦希望小學。
  • 崔琦捐建小學寶豐學子受益
    諾貝爾獎得主崔琦在家鄉寶豐縣捐建的希望小學日前投入使用崔琦教授捐了希望小學又捐電腦  中廣網河南分網消息   記者昨天從寶豐縣獲悉,美籍華人、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崔琦教授捐資35萬元在家鄉寶豐縣肖旗鄉範莊村建造的崔琦希望小學日前投入使用。
  • 你知道有多少華人獲得諾貝爾獎嗎?
    說起諾貝爾獎,很多人可能都聽過楊振寧、李政道、莫言、屠呦呦等幾位的大名,但是華人(包括中國人和華裔外國人)到底有多少個獲得過諾貝爾獎的你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李政道,美籍華人物理學家楊振寧,美籍華人物理學家,與李政道提出的宇稱不守恆理論
  • 這個河南農村娃了不起,獲得過諾貝爾獎
    1998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德國科學家霍斯特·斯託爾默、美籍華人科學家崔琦和美國科學家羅伯特·勞克林,以表彰他們為量子物理學研究作出的重大貢獻年2月28日,崔琦出生在距河南寶豐縣城10公裡左右的肖旗鄉範莊村的一個農民家庭。
  • 闊別63載——諾貝爾獎獲得者崔琦回鄉省親
    4月22日,在闊別63年後,75歲的崔琦帶著家人回到故鄉——寶豐縣肖旗鄉範寨村範莊自然村。這個出自範莊的農家孩子,多年來輾轉探索,登上科學巔峰,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歸來已是古稀之年。在農家小院,堂弟崔高祥握著崔琦的手,共話往事,激動失聲。  上午9點多,崔琦來到位於村裡的小學,這是他2007年捐資35萬元建起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希望小學。
  • 崔琦:從農家子弟到諾貝爾獎獲得者
    見到他的人很難與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諾貝爾獎得主這些顯赫的桂冠聯繫在一起——他就是繼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之後的第六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美籍華裔科學家崔琦。  從農家娃到諾獎得主  1939年2月28日,崔琦出生在河南寶豐縣範莊一間用磚石和土坯建造的農舍裡。
  • 1998年10月13日 美籍華人崔琦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8年10月13日 美籍華人崔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8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人羅伯特·B·勞克林、德國人霍斯特·施託默和美籍華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崔琦,以表彰他們發現了電子在強磁場中的分數量子化的霍爾效應。
  • 美國華裔諾獎獲得者崔琦62年後回鄉
    10月23日,闊別家鄉62年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崔琦教授,偕夫人琳達女士重返故土。   崔琦簡歷   崔琦教授1939年出生於河南省寶豐縣,1982年起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主要從事電子材料基本性質等領域的研究。1998年他被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是目前唯一的河南籍諾貝爾獎獲得者,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崔琦教授一行到三蘇園參觀考察
    4月23日下午,回鄉省親的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籍華人崔琦教授攜夫人琳達女士到三蘇園參觀考察。  崔琦教授一行首先來到布展一新的三蘇紀念館,深入了解三蘇父子豐富的人生經歷、卓越的政治實踐和輝煌的文學藝術成就,之後分別參觀了三蘇陵園、東坡碑林和廣慶寺。
  • 華人諾獎得主崔琦的痛哭!
    母親去世時,崔琦姐姐欲借一把鐵鍬埋葬母親,磕頭下跪求遍全村卻無一人肯借。姐姐崔穎合葬完父母,因過分悲傷,積勞成疾,不久也去世了。1998年崔琦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後,當地政府建起了崔琦故居,並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當深入去關注,就像是要對歷史的審視。崔琦的經歷是個悲劇,他如今面對自己的成就,看得淡泊,他更願意看到這個世界和平美滿。
  • 美華裔諾獎獲得者崔琦時隔62年重返河南故土(圖)
    >  與大學生交流:要有所成就,不要迎合社會,要遵從自己內心  10月23日,闊別家鄉62年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崔琦教授,偕夫人琳達女士重返故土。  崔琦簡歷  崔琦教授1939年出生於河南省寶豐縣,1982年起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主要從事電子材料基本性質等領域的研究。1998年他被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是目前唯一的河南籍諾貝爾獎獲得者,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12歲走出貧困山村,拿到諾貝爾獎,75歲回到家鄉,父母已雙亡
    諾貝爾獎設立100多年以來,迄今為止只有莫言和屠呦呦2位中國人獲此殊榮,算上2015年從美國籍改回中國籍的楊振寧,也只有3個中國人獲得過諾貝爾獎。在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中,有一位叫崔琦的美籍華人物理學家,他的成長成才經歷十分傳奇。1998年,崔琦因發現並解釋了電子量子流體特殊現象,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也因此成為第6位華裔諾獎獲得者。
  •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71年後回河南老家,崔琦舊居終於等到了主人
    今日我們走進崔琦,走進崔琦舊居,感受作為學霸成長歷史。崔琦美籍華人、199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36年崔琦出生於河南省寶豐縣,故居得到了修葺,建起了「崔琦舊居」和「崔琦事跡展廳」,作為「全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12歲從河南農村走出的崔琦,到美國獲得諾獎,晚年為何後悔了?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我們中國人獲得諾獎的卻很少,不過算上全世界的華人,也就是算上外籍華人的話,也不算太少了,而且他們所取得的成就也是舉世矚目的,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比如楊振寧(2015年由美籍改回中國籍)、李政道、李遠哲、丁肇中、朱棣文、錢永健、高坤等,今天要講述的是另外一個美籍華人物理學家,12歲從河南農村老家走出的崔琦,到美國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晚年為何後悔了?
  • 諾獎得主美籍華人崔琦為何不願回河南故鄉
    崔琦舊居,為寶豐官方在10年前原址重建。韓福東我感覺他之所以不回去,主要因為那裡是傷心地。—— 崔琦外甥王達人如果我不出來……我父母就不會死。—— 崔琦47歲的崔明安是崔琦的堂侄。他現在是崔琦舊居的守門人。距離河南省寶豐縣縣城大約十公裡,就是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崔琦的出生地———肖旗鄉範莊。2003年,寶豐縣委、縣政府將早已消失的崔琦舊居於原址重建,土坯房改為磚房,屋頂則依然是茅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