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河南農村娃了不起,獲得過諾貝爾獎

2020-08-11 河南雪靈



1998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德國科學家霍斯特·斯託爾默、美籍華人科學家崔琦和美國科學家羅伯特·勞克林,以表彰他們為量子物理學研究作出的重大貢獻。這一年崔琦59歲,他成為第六位榮膺諾貝爾科學獎的華裔科學家


崔琦(左)在諾貝爾獎頒獎禮上


1939年2月28日,崔琦出生在距河南寶豐縣城10公裡左右的肖旗鄉範莊村的一個農民家庭。崔琦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有三個姐姐。父母從來不嬌慣崔琦,他們認定人必須能吃苦、愛勞動才行,否則長大就會一事無成。崔琦稍大一點就幫家裡幹活,農忙時他幫父親在田裡施肥、鋤地、澆水;農閒時給家裡的牛、毛驢割草。崔琦外出求學臨別時,母親沒什麼貴重的東西給崔琦,只給他幾雙自己做的鞋襪及一些日常用品。誰也沒想到,這一去,竟是崔琦和父母親的永別。


1958年,父親開始患病,臥床不起,母親為了不影響崔琦的學業,沒有把這事告訴他,直到1959年夏父親去世她也沒透露一點兒消息。在這之後的九年間,母親不管自己受多大的罪,甚至住茅草庵,都沒有告訴在美國的崔琦,惟恐影響崔琦的學業。她通過別人轉告崔琦:不要想家,好好讀書求學,才是對父母最大的安慰。漸漸地崔琦一顆浮動的心才安定下來。1968年,母親離開了人世,當時只有崔琦的大姐一人守在她身邊。


成名後的崔琦在被問及「如果當年你母親不堅持把你送走,今天的崔琦又會怎樣呢?」的問題時,一時熱淚盈眶,他後悔自己沒能一直留在父母身邊。在榮譽與情愛之間,崔琦選擇了後者,沒能為父母盡孝,成了崔琦一生的遺憾。

寶豐縣崔琦舊居


1952年,經過一年的刻苦學習,崔琦考上了負有盛名的香港培正中學。功夫不負有心人,崔琦在培正中學的6年時間裡,學習成績名列全年級160多位同學的前茅,每年都獲得了獎學金。1957年夏,崔琦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中學學業。翌年獲得美國伊利諾伊斯州奧古斯塔納學院的全額獎學金,赴美開始了他的大學生活。


1961年崔琦從學院畢業後,選擇了芝加哥大學作為自己的下一個人生階梯,因為楊振寧和李政道都是芝加哥大學的畢業生。在芝加哥大學崔琦榮幸地成為史達克教授的弟子。史達克教授風趣的教學以及物理本身廣博的奧妙,使崔琦對物理學著了迷,從此他在這個廣闊的領域裡一直孜孜不倦地耕耘。


1967年,崔琦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1968年至1982年任美國貝爾實驗室技術部研究員。1982年至今,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1984年,獲得美國物理學會巴克利獎。1998年,獲美國班傑明•富蘭克林物理獎。


1982年崔琦在貝爾實驗室工作的時候就發現了「分數量子的霍爾效應」,但是直到1998年瑞典皇家科學院才肯定了崔琦的貢獻,向他頒發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對此崔琦並沒有特別的感慨,他引用了一句中國的老話:「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他強調年輕人像他這樣做研究的,一方面要獨立思考,另一方面還需要腳踏實地。也許正是這樣的心態和理念,讓崔琦從一個默默無聞的中國河南農村娃,而成為全球華人的驕傲。

崔琦、崔琦夫人琳達(左一)和兩個女兒


1979年盛夏,闊別家鄉整整28年的崔琦應中國科學院的邀請第一次回到了祖國。 他看到了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的希望,看到了百業已顯露出勃勃生機。 從此,崔琦每隔三五年都回祖國一趟。他詳盡介紹國際上物理學的最新研究熱點,建議中國開展二維電子系統物理和低維量子體系物理的研究,並積極推動《中美原子、分子和凝聚態物理研究合作備忘錄計劃》的實施。


獲得諾貝爾獎後,崔琦回來的就更勤了。2003年11月,崔琦愉快地接受了「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講座教授」的榮譽稱號,並商定設立「崔琦講座」,即每年由崔琦負責在世界範圍內邀請一名諾貝爾獎獲得者或世界一流的物理學家在物理所進行短期訪問和學術交流,同時對物理所的研究工作進行指導和評估。


2006年5月,崔琦實驗室在北京正式成立,崔琦擔任名譽主任,指導實驗室的發展。


2007年4月,崔琦捐獻35萬元人民幣,在家鄉範莊建立一所希望小學。當地縣政府決定,將學校命名為「崔琦希望小學」,授予崔琦為該校永久「名譽校長」。希望小學開學前夕,崔琦及其家人又捐增了50多臺電腦和一架鋼琴。


2008年9月中旬,崔琦應邀再次回國進行學術巡講。15日,也就是中秋節的第二天,69歲的崔琦57年來第一次與家鄉人在北京相見。大家圍坐一起,同操寶豐鄉音,毫無拘束地懷舊戀故,暢談鄉情。聽到家鄉的人們敘說著30年改革開放給農民帶來的富足、興旺,崔琦頻頻點頭,還不時用英語跟旁邊坐著的妻子琳達解釋幾句。聽說希望小學落成後,附近村子有300多名小學生就讀時,崔琦十分高興,欣然為小學題寫校名。面對家鄉父老的盛情邀請,崔琦允諾下次回國一定抽時間回家鄉看看……


相關焦點

  • 崔琦:本是河南農村娃,入美國國籍獲諾貝爾獎,晚年為何說後悔了
    作為科學研究領域的最高榮譽,諾貝爾獎在無數學子心目中一直以來都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然而有這樣一位入了美國國籍的華裔科學家,在獲得諾貝爾獎之後,晚年卻坦言十分後悔,這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回事呢?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崔琦,於1939年出生在河南的一個平頂山的一個偏僻的農村裡,家境還算殷實,尤其是崔琦的母親,出生在當地有名的大戶人家。崔琦是在父母年過四十之後才生下的,因此備受長輩們的喜愛,童年時父母對他的管教就十分嚴厲,對他寄予了厚望。
  • 從河南農村走出的驕子,到美國得了諾貝爾獎,晚年卻十分後悔?
    說到諾貝爾獎,那絕對世界最受關注,也最容易被世人崇拜的國際性獎勵。我國雖然很多領域也有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因為一些很隱晦的原因,我國國內能夠獲得諾貝爾獎的專家學者卻少的可憐,至今也只有科學家屠呦呦和作家莫言獲得過諾貝爾獎。
  • 崔琦12歲離開河南農村,到美國獲得諾獎,中國心仍在已是美國籍
    蕭伯納曾經說:「所謂愛國心,是指你身為這個國家的國民,對於這個國家,應當比對其他一切的國家感情更深厚。」現實世界的個人都是與國家緊密相連的,國家安定賦予個人生活安寧,個人的崇高榮譽也賦予了國家榮譽。人們的一生為了國家傾盡所有,總有一些人,身如飄萍,卻始終對故土魂牽夢繞。
  • 河南12歲農村少年離家後,入美籍獲諾貝爾獎,晚年坦言後悔了
    他是為數不多獲得諾貝爾獎的華裔,在他之前只有李政道、楊振寧等五人獲得諾獎。12歲那年,他離開河南農村到香港求學,後赴美國深造,加入美籍。為什麼晚年的他卻坦言自己後悔了?1939年2月末,崔琦出生在河南平頂山寶豐縣。他出生時父親已經42歲了,母親王雙賢41歲,家裡有3個姐姐。
  • 中國有多少人獲得過諾貝爾獎提名?他竟然獲得諾貝爾獎跨界提名!
    我們大家都知道諾貝爾獎是國際上最重要的獎項之一,被公認當時科學成就的最高榮譽。逐漸反映出整個國家或地區整體科學水平,最大程度地代表了所在領域的最高水平。諾貝爾獎創立於1900年,在這100年中有哪些華人華僑和中國人獲得諾貝爾獎呢?他們當中有多少受過民國教育呢?
  • 12歲從河南農村走出的崔琦,到美國獲得諾獎,晚年為何後悔了?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我們中國人獲得諾獎的卻很少,不過算上全世界的華人,也就是算上外籍華人的話,也不算太少了,而且他們所取得的成就也是舉世矚目的,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比如楊振寧(2015年由美籍改回中國籍)、李政道、李遠哲、丁肇中、朱棣文、錢永健、高坤等,今天要講述的是另外一個美籍華人物理學家,12歲從河南農村老家走出的崔琦,到美國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晚年為何後悔了?
  • 外表靚麗卻是個禍害,鼻子裡有「蜜罐」,吃過的才算合格農村娃
    而在廣大的南方地區,還有一種野生的昆蟲,竟然也是很多小朋友吃過的零食,雖然是動物卻比果子還好吃呢。 很多人聽到龍眼雞這個名字,在很多人腦海裡第一反應就是一隻什麼雞。
  • 關於今年諾貝爾獎的這些熱點,我和娃看完快要笑噴了
    搞笑諾貝爾獎我在給娃搜關於諾貝爾獎的一些趣事時,發現了另外一個「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The Ig Nobel Prize)。看到這兒,果媽不禁想大喊,這個機器,請量產好嗎?!看到上面的這些搞笑諾貝爾獎,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感受?
  • 山裡一 「金蟬草」,果子是美味,老人常說有毒,農村娃才吃過
    又是一個明媚的春日,陽光溫暖的灑照在田野上,春風拂過大地,萬物都悠然自得的享受著這美好的春日。四月正是各種花兒爭相奪豔的時候,桃花、杏花、梨花競相開放,就連那些冒出地面才幾天的小草,也開出一朵朵如米粒大小的白花、黃花、紫花,讓人心曠神怡,讓人不由得感嘆大自然的神秘和壯麗。
  • 河南農村小夥到日本打工,娶了日本市長女兒,如今過得怎麼樣?
    不過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故事男女雙方不僅沒有門當戶對,而且連國籍都不同,可以說這在旁人看來幾乎就是一段不可思議的愛情。河南農村小夥到日本打工,娶了日本市長的千金,如今過的怎麼樣呢?這名河南小夥兒叫文兵,他出生於農村一個普通人家,後來憑著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並在大學畢業後獲得了前往日本工作的機會。
  • 那些獲得過諾貝爾獎的華人科學家--中國數字科技館
    那些獲得過諾貝爾獎的華人科學家2015-10-14 15:54:00
  • 崔琦12歲離開家鄉河南,在美國獲得諾貝爾獎,晚年為何後悔來美國
    提起崔琦這個人,很多人都不太熟悉,他的名氣既比不上首個華裔諾貝爾得主楊振寧、李政道,也比不上近年來的莫言和屠呦呦。崔琦是第六位華裔諾貝爾獎的得主,他是在1998年,因其發現並解釋了電子量子流體這一特殊現象,而獲得此項最高榮譽的。
  • 那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底層小職員的神奇逆襲
    但他本人卻在領獎後,從公眾面前消失了將近16年……獲得諾獎以後,田中耕一用了16年的時間,總算跟自己握手言和,他向全世界證明,自己不是走了狗屎運,而是一個真正配得上諾貝爾獎的人。如今,60歲的他,終於能挺直了腰板走路。
  • 中國農村娃研究出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40年後的中國科技被「山東農村娃」研究出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項技術超越國際一流水平,只有中國人掌握核心技術,美國物理學家為之震撼,不敢相信中國人僅用1500多個夜晚攻克量子技術!
  • 農村一種野草,農村娃當零食吃,卻不知蛇見到就怕,是治蛇傷良藥
    下面筆者就給大家介紹,農村一種野草,農村娃當零食吃,卻不知蛇見到就怕,是治蛇傷良藥。 雖然這定心藤主要生長於山裡,不常見,但是許多農民朋友和農村娃卻很喜歡它,尤其是農村娃可喜愛它了,每年到了暑假,也就是7、8月份的時候,這定心藤就會結出像棗子一樣的野果來,不僅看著好看
  • 農村一種滿身是刺的野草,農村娃見了就怕,但卻是民間牙痛良藥
    就拿夏季來說,夏季是野果結果時的季節,這個時候去山裡的話,渴了、餓了還能摘些野果來解饞。不過卻不是什麼野果都能吃,下面筆者就給大家介紹農村裡一種滿身是刺的野草,農村娃見了就怕,但卻是民間牙痛良藥。之所以要介紹這種滿身是刺的野草,是因為這種野草所結出的果實,也是一種很好看的野果,看起來就像是迷你西瓜一樣,但是它的果實卻不能吃,甚至許多農村娃見到它就怕,這種野草就是黃果茄。
  • 農村娃第一次喝礦泉水,以為是飲料急得被嗆到
    農村娃第一次喝礦泉水,以為是飲料急得被嗆到在微博上,有一個網友分享了他去到邊遠農村的一次見聞,看完讓人心酸不已。據了解,這位網友去農村的時候,在路上偶遇了一個農村娃。當時網友的手上拿著一瓶礦泉水,而農村娃對他手中的礦泉水錶現出了好奇之心,問:「這個是什麼味道的?是飲料嗎?」
  • 他因為失誤獲得諾貝爾獎,其他科學家知道後要求取消,卻被打臉
    說到獎項,其中最令科學家們嚮往的就是諾貝爾獎了,能夠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全都是在自己的領域內有著非凡成就的,有很了不起的發明和發現的。諾貝爾的獲獎者們都已經在自己的領域內小有名氣了,或者已經是有名人了,畢竟能夠獲得諾貝爾獎才能肯定非凡,在有重大發現之前肯定也獲得了其他大大小小的獎項。
  • 農村4種帶刺野果,曾是農村娃零食,如今成高鈣水果,見到別錯過
    導讀:農村4種帶刺野果,曾是農村娃零食,如今成高鈣水果,見到別錯過在農村裡,不僅可以吃到各種水果,還能吃到城裡吃不到的野果,對於很多農村長大的朋友來說,野果可是童年不可或缺的一種零食,畢竟在以前的時候,農村生活可沒有現在這麼好,很多農村娃為了解饞,只能去野外尋找野果來吃。
  • 獲得過五次諾貝爾獎的居裡夫人一家
    諾貝爾獎可以說是當今世界上最知名的獎項了,自1901年首次頒發以來,該獎項至今已經延續了一百多年,截止2019年共有919位個人和24個團體曾獲得過該獎項,其中不乏在世界歷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比如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於1921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原子核物理學之父歐內斯特.盧瑟福曾於190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曾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