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伏瞻會見美國華裔河南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崔琦

2020-12-05 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10月23日上午,省長謝伏瞻在鄭州會見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崔琦及夫人琳達。副省長趙建才參加會見。

  謝伏瞻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對崔琦教授及夫人來豫考察、講學表示歡迎,對他長期以來對河南教育事業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並介紹了河南省情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說,河南是中國的縮影。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河南和全國一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已由傳統農業大省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的經濟大省、新興的工業大省和有影響的文化大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尤其是把教育和科技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領域,積極推進高等教育、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為中原崛起河南振興提供人才支撐。崔琦教授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是從河南走出去的傑出人才,為家鄉爭了光,為河南人長了志氣。崔琦教授十分關心家鄉教育事業的發展,希望能夠發揮自己的學術影響力,在推進高等教育、科技進步和加強對外交流、吸引人才等方面,給予河南更多的支持和幫助,也希望多在家鄉走一走、看一看,親身感受家鄉的滄桑巨變。

  年逾古稀的崔琦教授激動地說,這是我十幾歲離開河南後第一次回到家鄉。儘管時間短暫,但親眼看到了家鄉發生的巨大變化,這是我過去從來想像不到的,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參觀河南博物院了解到,河南在中國歷史的每一個階段佔據著重要地位、作出過重要貢獻,我相信進入新世紀的河南,一定會延續歷史的輝煌,為祖國乃至世界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崔琦教授1939年出生於河南省寶豐縣,1982年起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主要從事電子材料基本性質等領域的研究。1998年他被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是目前唯一的河南籍諾貝爾獎獲得者,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記者 朱殿勇)

相關焦點

  • 美華裔諾獎獲得者崔琦時隔62年重返河南故土(圖)
    美華裔諾獎獲得者崔琦時隔62年重返河南故土(圖) >  與大學生交流:要有所成就,不要迎合社會,要遵從自己內心  10月23日,闊別家鄉62年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崔琦教授,偕夫人琳達女士重返故土。
  • 美國華裔諾獎獲得者崔琦62年後回鄉
    10月23日,闊別家鄉62年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崔琦教授,偕夫人琳達女士重返故土。身為科研巨子,家鄉河南的高等教育發展現狀是崔琦教授關注的重點之一。10月24日,他偕妻子應邀開始了在河南的高校之旅,當天上午,在河南省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領導的陪同下,先後前往河南工業大學、鄭州大學參觀考察,並與學生座談交流,一起聊學習和生活。兩校領導均表示,崔琦教授是中國的驕傲,更是河南的驕傲,希望老先生能對河南的大學教育以及科研給予相關建議。
  • 諾獎得主崔琦62年後首次回鄉 與河南學子談教育
    ,可要睜大眼睛看仔細了,因為,很有可能與你擦肩而過的是咱河南籍華裔諾獎得主崔琦。    22日晚從西安飛來,崔琦與太太馬不停蹄,把遊子回鄉的行程「密密織」。23日,他參觀了河南省博物院,盼望新世紀河南能延續歷史輝煌;他接受河南省省長謝伏瞻會見,分享對河南發展加速度的驚訝;24日,他一口氣趕了兩個「場子」,與河南高校學子親密接觸……這位諾獎得主以治學做人之光,所到之處,掀起了一陣讓家鄉自豪的「諾風」。
  •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崔琦教授一行
    闊別63年後,75歲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崔琦教授攜夫人琳達女士返回平頂山寶豐老家。4月22日、23日,先後參觀考察寶豐縣清涼寺汝官窯遺址等文博單位,零距離感受家鄉悠久璀璨的歷史文化。省、市外僑辦等有關同志陪同考察。
  • 諾獎得主崔琦62年後首次回鄉
    □記者 朱琨 王燦 文 首席記者 杜小偉 攝影  核心提示 | 如果這兩天,你在河南高校內撞見一個笑容可親、氣度儒雅的高個子老人,可要睜大眼睛看仔細了,因為,很有可能與你擦肩而過的是咱河南籍華裔諾獎得主崔琦。  22日晚從西安飛來,崔琦與太太馬不停蹄,把遊子回鄉的行程「密密織」。
  • 崔琦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崔琦事跡瑞典皇家科學院九八年十月十三日宣布,把一九九八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德國科學家霍斯特·斯託爾默、美籍華人科學家崔琦和美國科學家羅伯特·勞克林,以表彰他們為量子物理學研究做出的重大貢獻。公報強調說,這三位科學家的成果是量子物理學領域內的重大突破,它為現代物理學許多分支中新的理論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崔琦和斯託爾默在一九八二年對在強磁場和超低溫實驗條件下的電子進行了研究。他們將兩種半導體晶片砷化鎵和砷氯化鎵壓在一起,這樣大量電子就在這兩種晶片交界處聚集。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崔琦在河南捐資建"希望小學"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崔琦在河南捐資建
  • 農家走出的諾獎獲得者崔琦:我寧願是一個不識字的農民
    在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崔琦進行採訪後,楊瀾深刻感受到了他心底的悔恨與悲苦。或許對於一些看透生命本質的人來說,世俗打造的枷鎖、牢籠並不能圈養住自身的信念。當楊瀾詢問道:"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會選擇外出讀書還是留在農村?","我寧願是一個不識字的農民。"崔琦毫不猶豫地回答著。
  • 崔琦12歲離開河南農村,到美國獲得諾獎,中國心仍在已是美國籍
    作為世界上第六位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崔琦贏得了世界矚目。12歲從河南農村走向中國,走向世界,崔琦的人生也是逆襲典範。後來的崔琦成為了美籍華裔,卻在晚年之後悔恨不已,他的人生,究竟經歷了怎樣的變故?從河南到香港,從農村到大城市,崔琦經歷了人生中太多的第一次,也面臨著眾多的挑戰。孤身一人來到完全陌生的環境,崔琦曾經因為難以適應產生了回農村的想法。萬幸崔琦在母親的鼓勵之下堅持下來,縱使在群英薈萃的培正中學,崔琦依舊耀眼。1958年,崔琦來到美國留學,在美國同學看來,崔琦幾乎是一個完美的人。
  • 12歲從河南農村走出的崔琦,到美國獲得諾獎,晚年為何後悔了?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我們中國人獲得諾獎的卻很少,不過算上全世界的華人,也就是算上外籍華人的話,也不算太少了,而且他們所取得的成就也是舉世矚目的,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比如楊振寧(2015年由美籍改回中國籍)、李政道、李遠哲、丁肇中、朱棣文、錢永健、高坤等,今天要講述的是另外一個美籍華人物理學家,12歲從河南農村老家走出的崔琦,到美國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晚年為何後悔了?
  • 諾貝爾獎獲得者崔琦教授回鄉訪問
    2014年4月21日-25日,在省、市外僑辦有關負責同志的陪同下,75歲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籍華人崔琦教授攜家人回到平頂山市寶豐老家探親訪問,與鄉親重敘舊情,與中學、高校師生座談,感受璀璨的中華文化。這是崔琦教授闊別家鄉63年後重回故裡。
  • 12歲出河南農村,在美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崔琦,晚年因何後悔?
    本來這兩個天差地別的形容永遠也不會聯繫在一起,直到1998年,崔琦和另外兩名科學家一起獲得了那年的物理學獎。崔琦是誰?他是第六位得到了諾貝爾獎項的華裔,雖然他得了諾貝爾獎,但是我們對他知道的是甚至又少。今天就帶大家來走進這個諾獎得主的一生:七分得意,三分失意。
  • 12歲走出河南農村,在美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崔琦,晚年因何後悔?
    本來這兩個天差地別的形容永遠也不會聯繫在一起,直到1998年,崔琦和另外兩名科學家一起獲得了那年的物理學獎。崔琦是誰?他是第六位得到了諾貝爾獎項的華裔,雖然他得了諾貝爾獎,但是我們對他知道的是甚至又少。今天就帶大家來走進這個諾獎得主的一生:七分得意,三分失意。崔琦出生於1939年,河南省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家裡有四個孩子,前有三個姐姐。
  • 12歲出河南農村,在美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崔琦,晚年因何後悔?
    本來這兩個天差地別的形容永遠也不會聯繫在一起,直到1998年,崔琦和另外兩名科學家一起獲得了那年的物理學獎。崔琦是誰?他是第六位得到了諾貝爾獎項的華裔,雖然他得了諾貝爾獎,但是我們對他知道的是甚至又少。今天就帶大家來走進這個諾獎得主的一生:七分得意,三分失意。崔琦出生於1939年,河南省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家裡有四個孩子,前有三個姐姐。
  • 1998年10月13日 美籍華人崔琦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8年10月13日 美籍華人崔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8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人羅伯特·B·勞克林、德國人霍斯特·施託默和美籍華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崔琦,以表彰他們發現了電子在強磁場中的分數量子化的霍爾效應。
  •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71年後回河南老家,崔琦舊居終於等到了主人
    崔琦美籍華人、199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36年崔琦出生於河南省寶豐縣1951年去香港求學,1958年赴美國深造。1967年在芝加哥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後到貝爾實驗室工作。1982年至今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從事電子材料基本性質等領域的研究,崔琦現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河南籍諾獎獲得者回寶豐省親 63年來首次回鄉
    □本報記者中原三農網記者丁需學通訊員楊國棟劉楓 本報訊 4月22日上午,闊別家鄉六十三載的美籍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崔琦教授,偕夫人琳達女士、女兒朱迪思·崔、女婿彼得·達爾以及外孫女斯黛拉、阿格尼絲回到家鄉寶豐縣肖旗鄉範莊村,與久別的父老鄉親們拉家常、憶往事、話鄉情。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聞訊趕赴當地進行了獨家採訪。 「回來了,回來了。」
  • 美國10大華裔科學家:他們是黃皮膚的美國人,卻不再是中國人
    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生於上海,江蘇蘇州人,哥倫比亞大學全校級教授,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因在宇稱不守恆、李模型、相對論性重離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撲孤立子場論等領域的貢獻聞名。1956年,與楊振寧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共同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是中國人首次獲得諾貝爾科學獎,意義重大。
  • 有一批美籍華裔,他們是美國獨霸全球的關鍵
    他們是:楊振寧,安徽人,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李政道,上海人,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丁肇中,山東人,1976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李遠哲,中國臺灣人,1986年獲諾貝爾化學獎;朱棣文,江蘇人,199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崔琦,河南人,1998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錢永健
  • 崔琦12歲離開家鄉河南,在美國獲得諾貝爾獎,晚年為何後悔來美國
    像楊振寧、李政道等人都是諾貝爾取得者,他們都是我們華人及整個中華民族的驕傲,但是另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崔琦,卻在晚年坦言自己後悔來到美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提起崔琦這個人,很多人都不太熟悉,他的名氣既比不上首個華裔諾貝爾得主楊振寧、李政道,也比不上近年來的莫言和屠呦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