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網友製作的法國徵兵廣告與日本徵兵廣告對比)
據日本《日經新聞》報導稱,由於日本方面拒絕了美國在其本土修建陸地宙斯盾系統,作為補償日本答應美國可以在5年內再派兩艘「宙斯盾」新艦部署日本。而在近日,美國方面要求日本海自派遣600名海軍人員前往新艦服役,但這一要求卻讓日本自衛隊犯了難,為啥?因為他們現在連國內服役人員都難滿編的情況下很難在拿出600名額外軍事人員去美軍艦上服役,這一則新聞可以說把日本自衛隊的現狀暴露無遺。
根據日媒的數據,2019年,日本自衛隊收到報名參軍的人數僅為86000人,再創歷史新低,之後自衛隊不得不將最高服役年齡從26歲提高到32歲。我們可以進行一個對比,在中國,報名參軍的最高年齡限制是24周歲,而在2019年,中國光是大學生報名參軍的人數就多達144萬,報名人數佔比也是遠超日本。很多中國青年在遺憾自己報名參軍被刷下來時,更多的日本青年卻將報名參軍視為「人生汙點」。
(日本自衛隊)
為何日本年輕人不想參軍?
實際上近年來,日本自衛隊招募的兵源不足的問題,已經讓日本很是頭疼,據統計連續5年來,自衛隊實際徵兵人數都只在計劃人數的70%左右,導致這樣的問題發生有很多種原因。
首先,日本進入了「老年化社會」,出生率逐年下降,青年人口本就不足,也正是因此自衛隊才不得不放寬年輕限制。再加上經歷「迷失的20年」,日本已經進入「低欲社會」,很多年輕人都沒有奮鬥的精神,因此如今的日本年輕人經常被調侃為「廢柴」。
(自衛隊徵兵廣告)
其次,如今的日本職場形成了所謂的「終身僱傭制」,也就是在一家公司幹到老。儘管自衛隊的年收入要高於日本大學生畢業後工作的平均收入,但是大多數人都面臨著退役的問題,退役之後找工作將成為一大難題。
另外在思想上,不少日本人甚至形成「以參軍為恥」的想法。戰後,日本受到美國的全面管制,而除了憲法限制自衛隊的權利,美國人也在思想上加強對日本軍事思想的管制。而且戰後,日本左翼思潮興起,自衛隊被很多日本人視為「怪胎」,甚至當時流行一句話,叫做「嫁人不嫁自衛隊」,因此日本年輕人也就沒有了「一人參軍,全家光榮」的想法。
自衛隊如何在徵兵廣告下「奇招」?
既然年輕人參軍的意願這麼低,國內那麼多軍事編制確認,那麼自衛隊就只能在參軍廣告上下功夫了,也因此造就了日本獨樹一幟的徵兵廣告。我們知道各國在經常徵兵宣傳的士兵,往往會突出軍人的熱血與威武,但這很明顯吸引不了「低欲望」的日本青年,為了吸引年輕人參軍,自衛隊就在徵兵廣告上卻屢打「擦邊球」。
(帶有「擦邊球」性質的自衛隊徵兵海報)
在早些年,自衛隊經常會請女明星與偶像為自己代言,將其印在徵兵海報上,甚至還請過豔星在徵兵海報上用一些撩人的姿勢來吸引人,讓人懷疑「這真的是徵兵廣告」?
而隨著日本「宅文化」與「萌文化」的興起,利用二次元動漫形象作為徵兵宣傳也成為日本自衛隊的「套路」。在徵兵海報中融入「萌少女」元素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自衛隊甚至還經常出入一些「漫展」去搞搞cosplay。甚至日本人還發揮自己「動漫大國」的優勢,為自衛隊做動畫。美國好萊塢大片中的美軍士兵經常硬剛外星人,而動漫中的自衛隊都直接穿越異世界了。
(利用動漫作品提升自衛隊知名度)
總之,日本自衛隊為了徵兵,可謂是花樣百出,實際效果能有多好就不知道了,但娛樂性十足肯定做到了。
國內「日吹」是怎樣被打臉的?
說實話,日本自衛隊多年來賣力宣傳,倒是真沒打動多少日本年輕人,反倒是感染了國內不少「日吹」與「公知」,最後我們再來講講關於國內對於日本自衛隊的「戰恐論」。
大概在10到20年之間吧,中國網絡上經常充斥著這樣的言論,什麼日本的戰爭潛力要遠超中國,一旦爆發戰爭,日本能在短時間內瘋狂「下」航母,一周之內造出原子彈;什麼東京灣地下埋藏著大量的稀土資源,國內封存著大量軍艦,在戰爭時可用隨時拿出來用,日本國內所有的汽車工廠可用順便轉變為坦克製造工廠,日本的水管廠可立馬改為造槍管,上億公民可以瞬間武裝起來。不過在2011年「311大地震」中,日本方面對核洩漏事故時的拉胯表現,成為國內「日吹」的一個「滑鐵盧」,那之後「日吹」清淨了不少。
(出入「漫展」的自衛隊)
隨著最近隨著最近美國將F-35賣給日本,並且日本打算改造「出雲級」作為準航母后,國內「日吹」又有「死灰復燃」的跡象。不過這次「日吹」換了個方式,什麼日本的戰爭潛力已經超過俄羅斯,什麼日本在等著中美衝突的時候將「反噬」美國,頗有種將日本塑造為「臥薪嘗膽」的形象。然而事實就是不久前,俄羅斯直接宣布將T-72裝甲部隊部署在與日本有爭議的北方四島,而日本方面僅有的一點的抗議基本上被全球主流媒體所忽視。
從自衛隊不惜在徵兵海報上「打擦邊球」的方式,我們其實可以很清楚地認識到如今日本自衛隊所面臨的最迫切的問題是什麼。日本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可不是如何激發「戰爭潛力」,而是先找到足夠的人來當兵。自衛隊的痛,「日吹」們可還懂?(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