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漁民捕獲不明生物 經鑑定為喙鯨

2020-12-05 中國臺灣網

浙江舟山漁民捕獲不明生物 經鑑定為喙鯨

2016年04月28日 14:41: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博物雜誌給出意見:喙鯨。它下頜有兩個鼓包,每個鼓包上長出一個牙。這類鯨生活在深海,平時很難見到。

[責任編輯:梁行]

相關焦點

  • 舟山有人捕獲大大大野生石斑魚!這些年舟山出現的「大傢伙...
    2016年4月,舟山漁民在普陀山附近海域打魚時,捕獲了一隻不明生物。後據@博物雜誌推測是喙鯨,下頜有兩個鼓包,每個鼓包上長出一個牙。這類鯨生活在深海,平時很難見到。據悉,這個大傢伙與人類短暫的相聚後,就被舟山漁民放生,回歸大海了。  巨型蝠鱝    2016年8月28日,舟山漁民捕到巨型蝠鱝的視頻,在朋友圈裡瘋傳。視頻中,舟山漁民捕獲後便立即將其放生。  多氏堅鱗
  • 中國海域有哪些鯨類?
    齒鯨類:抹香鯨、小抹香鯨、侏抹香鯨、虎鯨、偽虎鯨、侏虎鯨、布氏中喙鯨、銀杏齒中喙鯨、柯氏喙鯨、貝氏喙鯨、朗氏中喙鯨、短肢領航鯨、瓜頭鯨、真海豚、瓶鼻海豚、長吻飛旋原海豚、熱帶點斑原海豚、條紋原海豚、弗氏海豚、糙齒海豚、中華白海豚、印度駝海豚、裡氏海豚、太平洋斑紋海豚、印太江豚、東亞江豚、長江江豚、白鱀豚。
  • 浙江漁民捕獲超長「白龍王」
    網友@不拉丁的永恆 今天爆料稱,舟山漁船捕獲一條巨大的「帶魚」,成年男子才能抱起來。同時配發的一組照片顯示,漁民抱著的這條「帶魚」比大腿還要粗。這位網友感嘆:「作為一個小漁民,我還真沒見過這麼大的帶魚!」但這條魚真的是帶魚嗎?
  • 漁民珠江口捕獲200斤鱘魚 經鑑定系雜交鱘(圖)
    漁民在珠江口捕獲的鱘魚長約兩米,重約200斤。廣州日報記者邱偉榮 攝  疑似中華鱘 經鑑定系雜交鱘 這表明鱘類仍可在此生活  文/ 廣州日報記者劉幸  圖/ 廣州日報記者邱偉榮  珠江口驚現長逾2米,重達200斤的巨魚,是否中華鱘?昨日,記者從珠江水產研究所獲悉,有漁民於上周六在珠江口捕獲巨魚,疑似中華鱘,立馬上報漁政管理部門。
  • 舟山漁民放生魔鬼魚 視頻瘋傳獲網友點讚
    視頻上傳時間為8月28日13點18分。畫面中,海水碧藍,一艘漁船正用吊機吊起一條足有一人多高、寬度比圓桌面還大的海洋生物,緩緩起吊後,把它浸入海水中。這個被稱為蝠鱝的海生物在碧藍的海水中,露出白白的肚皮。約過了十來秒鐘,在海裡翻了個身,消失在海水中。聽視頻中漁民口音,像是舟山人。這個體現漁民保護海洋生物精神的視頻被迅速轉發,大獲網友點讚。
  • 舟山海灘出現一條三四百斤的傢伙……
    在浙江海洋大學的標本館裡就有一條侏儒抹香鯨,長約1.5米。這是2009年左右,一位舟山漁民在海上發現的,發現時已經死亡。 趙教授說,舟山常見的海豚、江豚,也是屬於鯨目。「小個頭的鯨也稱為豚,個別小的種類也叫鯨,比如侏儒抹香鯨。」侏儒抹香鯨是體形最小的鯨,成年的長度大約為2.1米-2.7米,重達135-275公斤左右,甚至比一些海豚的體形還小。侏儒抹香鯨極易與小抹香鯨混淆。
  • 浙江漁民捕獲巨型怪魚,經鑑定為一級國寶,該物種存在於2億年前
    海洋是孕育生命的地方,很多古老生物都在海洋誕生,所以海洋充滿著神秘色彩。(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一些外出下海的漁民這不,我國浙江象山就打撈了一條3米長,重達200公斤的巨型怪魚。當時可把漁民驚呆了,而且這條巨型魚身體特別健康。
  • 福建連江漁民捕獲8.5噸重鯨鯊\組圖
    2007年9月13日清晨,連江漁民在苔?鎮北茭村外24海裡處,捕獲一條長8.5米、重達8.5噸的鯨鯊。六米多、八噸重的鯨沙出現水產批發市場,大家都來圍觀。    2007年9月13日清晨,連江漁民在苔?
  • 喙鯨:被天敵逼出來的動物界潛水冠軍,在人造聲納面前卻不堪一擊
    但是在鯨魚家族中,還有一種隱藏的王者,喙鯨,這種長著短短的喙的鯨能潛到2900米的深度,潛水持續時間長達137分鐘!因此,喙鯨才是當之無愧的潛水冠軍。喙鯨之所以經常被人們忽略,是因為這個物種很難被發現,由於其難以捉摸的習性和對海洋深處的偏好,它們仍然是科學界最不為人所知的鯨類之一。
  • 奉化漁民又捕獲超級大魚 這次是海鰻
    浙江在線1月8日訊 奉化桐照一位姓林的漁民近日捕獲一條重26公斤、長約2米的海鰻,魚身有成年人的大腿一般粗。平常捕獲的鰻魚大小都有,小的沒幾公斤,大的一般在20公斤左右。這次捕到的鰻魚特別大,有26公斤重,長約2米,魚身有成年人的大腿一般粗。這是林武輝的父親從事捕魚工作30多年以來第一次捕獲這麼大的鰻魚,剛捕撈上來的時候,幾個船員都驚呼起來。  林武輝說,自從實行「休漁期」以後,東海漁場的資源更豐富了,捕獲的魚貨也更大了。
  • 舟山漁民捕獲一隻黃金海馬 國內極其罕見
    日前,交通97官方微信接到爆料,舟山嵊泗一漁民剛剛捕獲一隻黃金海馬,足足有20公分長,中國境內非常少見。獲得美國男性健康峰會「天然偉哥」賽站第一名以及抵抗疲勞的力量,同時又可以增強人類及動物的性能力及生育力,也就是因為黃金海馬的神奇效用, 海馬(Hipp∞ampus)為海龍科動物,性溫、味甘,是名貴的強壯補益中藥。  全世界海馬屬約有30種。海馬藥用歷史悠久。早在梁代陶弘景《本草經集注》中已有記載,時稱「水馬」。公元739年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中首次使用海馬之名。
  • 神秘喙鯨現身南海
    李松海供圖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深海所)研究員李松海團隊在《整合動物學》上在線發表研究論文稱,該團隊於2019年4~5月在南海北部海域開展深潛及遠海鯨類科考任務,目擊到3頭神秘喙鯨,初步判斷可能是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此次發現是全世界對海上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活體個體的首次清晰目擊。
  • 寧波漁民捕獲的1000多斤大黃魚到底"野"不"野"?專家要做基因測序
    昨天(11月30日)下午,記者陪同浙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的陶震老師,開車來到桐照村。陶老師此行的任務,是買幾條珍貴的東海大黃魚,帶回學校解剖,並進行分子生物學等層面的檢測,為這些大黃魚驗明正身。 它們到底野不野?
  • 日本海域發現罕見朗曼喙嘴鯨 全球僅確認5頭存活
    最近,據日媒報導,在本國西南海岸發現了一頭被衝到岸上擱淺了的鯨魚,經過研究發現,這頭鯨魚屬非常罕見珍稀的鯨種,不過不幸的是,由於擱淺時間過長,這頭鯨魚在被發現時已經死亡。據介紹,這頭擱淺的鯨魚體長6.5米,是一頭成熟的母鯨,經鑑定為朗曼喙嘴鯨。日本境內還是首次確認存在這種類型的鯨。除日本這一例外,全世界經過確認的此種類型鯨也只有5例,2002年,曾在南非某海域發現過1例。
  • 浙江溫州漁民東海捕獲一重達340公斤的鱸魚(圖)
    浙江溫州漁民捕獲一隻體重達340公斤鱸魚[組圖]   2007年1月22日下午,一條重達340公斤的大魚運抵溫州市菜籃子水產批發市場,龐大身軀吸引了眾人圍觀。從魚嘴到魚尾全長2.4米,胸圍最寬處有2米,單單一隻眼窩的直徑就有7釐米。
  • 舟山漁民撈到一噸野生大黃魚
    9月9日,舟山漁民楊安軍、李林波撞上了大運!
  • 神密喙鯨亮相南海
    科學研究工作人員目擊到的鯨露出水面吸氣,其人體輪廊與典型性的喙鯨外觀設計類似。本次發覺是全球對水上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活物個人的初次清楚目擊。該科學研究畢業論文在國際性上初次對這種神密喙鯨的魚體色方式、傷疤圖案設計以及河面個人行為開展了敘述。
  • 浙江漁民捕獲「龍王魚」,住在深海體長可達6米,傳說能感知地震
    今年11月初,浙江省象山縣一名漁民李某最近捕獲一條長近3米、最寬處約40釐米的「巨無霸」怪魚。經象山縣水利和漁業局委託省海洋水產研究所相關專家鑑定後認為是一條勒氏皇帶魚,浙江一帶還稱這種魚為白龍王、龍王魚、搖槳魚、買牛、豬精、百牛、地震魚等。
  • 寧波漁民捕到兩條虎鯨 智商和15歲的人不相上下
    有時它們還襲擊其他鯨類,甚至兇狠的大白鯊,也不是它的對手。冒險小說《哈爾羅傑歷險記》把虎鯨稱為「殺人鯨」(killer whale),但你可能不知道,作為殺手,虎鯨很少攻擊人類。除了在水族館長期被虐待的虎鯨有攻擊過飼養員的記錄外,野生虎鯨至今沒有主動攻擊人類的事件報導。原來「殺人鯨」這個翻譯並不準確,英文的原意是「鯨魚殺手」,以形容它們的兇猛。
  • 寧波漁民捕獲的1000多斤大黃魚到底「野」不「野」?專家要做基因測序
    該項目為浙江省於2019年推出的農業領域兩個重點研發計劃之一,旨在通過智能化高端裝備與技術的融合創新,首創岱衢洋大黃魚野外訓練與種源輸出的新型棲息地,構建大黃魚棲息地、水域環境和生物高效監測與預警技術,開發晶片植入標誌放流裝備技術,研發基因檢測和生化學檢測評估等「卡脖子」技術,有效重建並恢復浙江舟山海域大黃魚自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