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發現:為什麼在超流體世界裡沒有速度限制?

2020-10-03 宇宙及宇宙外讀者

我們通常所遇到的物質有三種:氣體、液體、固體。另外,有一種物質名叫「超流體」(Superfluid)。

為什麼叫它超流體,是因為它超乎尋常地流動、完全缺乏黏性。如果將超流體放置於環狀的容器中,由於沒有摩擦力,它可以永無止境地流動。

超流體能以零阻力通過微管,甚至能從碗中向上「滴」出而逃逸。處於超流相的液氦,會在碗身內面向上緩慢攀爬,攀越過杯口,然後在杯身外面向下緩慢滑落,集結在一起,形成一滴液氦珠,最後滴落下。這樣,液氦會一滴一滴地滴落,直到杯子完全流空為止,如下面視頻所示。

超流體是被彼得·卡皮查、約翰·艾倫和冬·麥色納在1937年發現。有關超流體的研究被稱為量子流體力學。當量子液體溫度低於某臨界轉變溫度會變為超流體。比如氦的同位素,氦-3,一種稀有的氦原子,其中缺少一個中子,在極低的溫度下變為超流體,從而實現非凡的性能,例如不存在摩擦。由於不存在摩擦力,科學家推斷,在超流體世界裡沒有速度限制。

現在,蘭開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的物理學家,在過去研究的基礎上,終於確定了為何穿過超流體的物體沒有速度限制的原因。

過去認為,從物體中流過超流體的速度,從根本上限制在一個稱為「朗道臨界速度」上,超過這個速度限制將破壞超流體。此前在該研究團隊所進行的實驗發現,這不是嚴格的規則,物體可以更快的速度移動而不會破壞脆弱的超流體狀態。

朗道臨界速度

前蘇聯著名物理學家、凝聚態物理學的奠基人、列夫·朗道(Lev Landau)對氦-4超流態的現象學和半微觀理論的研究,為他贏得了1962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提出了「臨界速度」,在該速度以上會破壞超流動性。

現在,蘭開斯特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這種沒有速度限制的原因:奇異的粒子粘在超流體的所有表面上,如下圖所示。

奇異的粒子粘在超流體的所有表面上

研究人員將超流氦-3冷卻到幾乎絕對零度(0.0001K或-273.15°C)十分之一度的範圍內。然後,他們以高速度將金屬絲穿過超流體,並測量了移動金屬絲需要多少力。除了當導線開始移動時與移動綁定的粒子相關的極小的力外,測得的力為零。

論文主要作者、Samuli Autti博士說:「超流體氦-3就像穿過一根真空棒一樣,儘管它是一種相對稠密的液體,卻沒有阻力,一點兒也沒有。這太有趣了。」

論文作者、博士生Ash Jennings補充說:「通過改變金屬絲的運動方向,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即使金屬絲的速度非常高,金屬絲也會被覆蓋在其上的結合粒子隱藏在超流體中。」

負責該項目的Dmitry Zmeev博士說,結合粒子需要四處運動才能做到這一點,這會對金屬絲施加很小的力,但是一旦完成,力就會完全消失」。

該最新研究結果論文,題為:「在零溫度範圍內由於結合的費米子所引起的基本耗散」,已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這一發現將會指導量子技術、以及量子計算中的應用,多個研究小組已經在致力於利用這種不尋常的物質粒子。

相關焦點

  • 重要發現:為什麼在超流體世界裡沒有速度限制?
    為什麼叫它超流體,是因為它超乎尋常地流動、完全缺乏黏性。如果將超流體放置於環狀的容器中,由於沒有摩擦力,它可以永無止境地流動。    超流體能以零阻力通過微管,甚至能從碗中向上「滴」出而逃逸。    超流體是被彼得·卡皮查、約翰·艾倫和冬·麥色納在1937年發現。有關超流體的研究被稱為量子流體力學。當量子液體溫度低於某臨界轉變溫度會變為超流體。
  • 為什麼在超流體世界中沒有速度限制?
    在冰冷稠密的氦-3超流體介質中,科學家近日有了意外發現。穿過該介質的異物可以超越臨界速度限制,而不會破壞脆弱的超流體本身。  由於這與我們對超流體的理解互相矛盾,這帶來了一個難題。但是現在,通過重新創建和研究這一現象,物理學家已經弄清楚其中緣由。
  • 為什麼在超流體世界中沒有速度限制?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冰冷稠密的氦-3超流體介質中,科學家近日有了意外發現。穿過該介質的異物可以超越臨界速度限制,而不會破壞脆弱的超流體本身。由於這與我們對超流體的理解互相矛盾,這帶來了一個難題。但是現在,通過重新創建和研究這一現象,物理學家已經弄清楚其中緣由。
  • 為什麼氦-3超流體中沒有速度限制?
    為什麼氦-3超流體中沒有速度限制?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的物理學家已經確定了為什麼在超流體氦-3中運動的物體沒有速度限制的原因。氦-3是氦的一種稀有同位素,其中缺少一個中子。它在極低的溫度下成為超流體,使運動物體缺乏摩擦力等不尋常的特性成為可能。
  • 最新研究發現:超流體世界中沒有速度限制,可啟發製造超導體
    北京時間 9 月 28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冰冷稠密的氦 - 3 超流體介質中,科學家近日有了意外發現。穿過該介質的異物可以超越臨界速度限制,而不會破壞脆弱的超流體本身。由於這與我們對超流體的理解互相矛盾,這帶來了一個難題。
  • 什麼是超流體,超流體有沒有速度限制?
    為何稱其為超流體,因為其流動異常,完全沒有粘性。超流體若被置於環形容器中,則不受摩擦而能無休止地流動。 超流態的流體可以以零的阻力穿過微管,甚至可以從容器中「滴」上而逃。 PeterCapitcha, JohnAllen和 HanMcCurner於1937年發現了超流體。對超流體的研究叫做量子流體力學。在一定溫度下量子液體轉變為超流體的過程稱為量子流體。
  • 研究發現超流體內部沒有限速
    英國蘭卡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的物理學家發現,在氦-3超流體內部移動物體沒有限速。
  • 超流宇宙中沒有速度限制,現在科學家知道原因了
    近日,在寒冷、稠密的氦-3超流體介質中,科學家們最近有了一個意外的發現:穿過介質的異物可以超過臨界速度限制而不破壞脆弱的超流體本身。超流體是一種流體,它具有零粘度和零摩擦,因此流動時不會損失動能。當氦原子從一個高密度的玻色子中被冷卻成一個原子團時,它就可以很容易地形成一個超原子團。不過,這些「超級原子」只是一種超流體。另一個是基於玻色子的兄弟費米子。
  • 超流宇宙中沒有速度限制,科學家已經解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在氦-3超流體寒冷、稠密的介質中,科學家們最近有了一個意外的發現。穿過介質的異物可以超過臨界速度限制而不破壞脆弱的超流體本身。由於這與我們對超流性的理解相悖,一個大的謎團需要科學家加以研究,並解釋。科學家通過重現和研究這種現象,已經弄清楚了它是如何發生的。超流體中的粒子粘附在物體上,屏蔽了它與大塊超流體的相互作用,從而防止了超流體的破裂。
  • 為什麼有些流體的流動速度會更快?
    無論是石油通過管道噴湧而出,還是血液通過動脈循環,液體如何通過管道流動可能是流體動力學中最基本的問題。所面臨的挑戰是最大限度地提高運輸效率,最大限度地減少移動液體與固定管表面摩擦所造成的能量損失。對這一現象的首次觀察是在近一個世紀前,對高分子量聚合物溶液實驗研究揭示了一個令人困惑的現象:聚合物溶液測量粘度與流經狹窄管道的速度之間存在明顯差異。聚合物溶液的流動速度總是比預期要快。此外,管越窄,這種差異越大,這引起了人們的興趣,這種興趣一直持續到今天。
  • 為什麼在超流體中不存在速度限制?
    研究人員發現了沒有速度限制的原因:超流體中的奇異粒子。一項9月21日發表於《自然·通訊》雜誌的文章公布:英國蘭卡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的物理學家們已通過持續性研究獲知穿過超流體「氦-3」(helium-3)的物體沒有速度限制的原因。
  • 迄今為止唯一已被證實的超光速現象,在1934年就已經被科學家發現
    關於超光速現象,相信大家都應該了解一些,比如說宇宙空間的膨脹速度、量子糾纏等等現象,但這些現象只是科學家根據已有的觀測數據而作出的合理推測,嚴格地講它們並不能被當作已被證實的超光速現象。那麼有沒有已被證實的超光速現象呢?
  • 為什麼有些流體的流動速度,比預期的要快?
    對這一現象的首次觀察是在近一個世紀前,對高分子量聚合物溶液實驗研究揭示了一個令人困惑的現象:聚合物溶液測量粘度與流經狹窄管道的速度之間存在明顯差異。聚合物溶液的流動速度總是比預期要快。發現耗盡層動力學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但要用現有實驗技術取得進展是很有挑戰性的,第一步需要開發一種能夠提供新信息的技術。
  • 核潛艇採用磁流體推進,速度比魚雷還快,專家:將縮小差距20年
    近日,中國海軍某基地又傳來好消息,中國的磁流體推進器在某軍港試驗中國。這對我國核潛艇的下一步研製工作來說,前景將是一片大好。目前,我國的潛艇數量無疑是世界最多的,但是,數量最多並不代表我國的潛艇部隊實力最強。我國的潛艇大多為常規動力潛力和從蘇聯/俄羅斯進口的基洛級潛艇。這些潛艇具有排水量小、航行速度慢、水下噪聲大等不足。美國早就投入巨資沿著我國潛艇出海口鋪設了嚴密的水下監聽網。
  • 超流體中沒有速度限制,想不想去飛一圈?
    研究人員發現了沒有速度限制的原因:超流體中的奇異粒子。一項9月21日發表於《自然·通訊》雜誌的文章公布:英國蘭卡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的物理學家們已通過持續性研究獲知穿過超流體「氦-3」(helium-3)的物體沒有速度限制的原因。
  • 狹義相對論如何限制超光速
    聊起超光速的話題很多人都會有各種的迷惑,在物理學裡光速到底憑什麼成為了一道鴻溝,成為了一道界限,這個界限所限制的到底是什麼?狹義相對論如何限制超光速在19世紀末,知道了光是電磁波並且測量出了光速,之後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根據麥克斯韋方程組可以推導出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一個定值,但是這條公式裡邊沒有關於參照系的參數,於是大家就琢磨,這個應該是絕對參照系裡邊光的速度,光有一個傳播介質,這個介質被稱之為——以太。
  • 光速限制為什麼對量子糾纏和宇宙膨脹速度無效?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理解光速的定義,以及光速限制的背景和條件,就能明白為何光速限制對量子糾纏、類星體和宇宙膨脹速度無效了。光速限制的條件光速是指光波或電磁波在真空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所發現的自然界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物體的質量將隨著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當物體的速度接近光速時,它的質量將趨於無窮大,所以有質量的物體達到光速是不可能的。只有靜止質量為零的光子,才始終以光速運動著。
  • 高粘稠液體的流動速度比低粘度液體的流動速度慢
    現在,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當液體流過覆有化學塗層的毛細管時,常識反轉了。實際上,在經過毛細管道時,液體的粘性提高1000倍,則流動速度提高了10倍。流體流經管道的速度是具有非凡應用價值的參量:從工業過程(如煉油廠)到生物系統(如人的心臟)。傳統上,如果需要更快的流速,只能增加壓力。但是,這種技術有其局限性。壓力無法超過管道的最大負荷。
  • 流體中失效的歐拉方程
    理想世界的流體方程1757年,數學家歐拉(Leonhard Euler)發現了後來被稱為「歐拉方程」的流體方程,這些方程描述了流體隨時間的演化,就像牛頓的力學方程描述撞球在桌子上的運動一樣。歐拉方程是一種理想化的對流體運動的數學描述,它們在一定的假設範圍內,模擬流體的運動。更確切地說,歐拉方程描述了流體中無窮小的粒子的瞬時運動。這個描述包括一個粒子的速度和它的渦量(即旋轉的速度和方向)。
  • 超導磁流體推進技術
    可是人類進入電器時代已超過100年了,陸地上的磁懸浮列車已經創造速度紀錄,而在水面上,為什麼不能用電與磁的力量,替代龐大而笨重的機械轉動推進艦船呢?    設計師將目光聚焦到了「磁流體推進」技術。所謂磁流體推進,是對一個貫通海水的通道加上磁場,使導電的海水產生電磁力而在通道內流動,產生反作用力推動艦船前進。而採用超導磁體作為磁場來源,則稱為超導磁流體推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