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導磁流體推進技術

2020-11-27 天極網資訊

    現代艦舶的螺旋槳,自19世紀初問世以後,通過不斷地改進技術與蒸汽動力一起,推動了人類航海史的巨大跨越。毫無疑問螺旋槳和蒸汽機一樣,是200多年前第一次工業的產物。

    今天,無論是內河還是大洋,冒著濃濃黑煙的蒸汽船早就不見了蹤跡,可大大小小的船艇上螺旋槳還在隆隆地旋轉。可是人類進入電器時代已超過100年了,陸地上的磁懸浮列車已經創造速度紀錄,而在水面上,為什麼不能用電與磁的力量,替代龐大而笨重的機械轉動推進艦船呢?

    設計師將目光聚焦到了「磁流體推進」技術。所謂磁流體推進,是對一個貫通海水的通道加上磁場,使導電的海水產生電磁力而在通道內流動,產生反作用力推動艦船前進。而採用超導磁體作為磁場來源,則稱為超導磁流體推進器。

超導磁流體推進器外觀

    磁流體推進器由磁體、電極和通道3部分構成,其推進過程可以藉助物理學中的「磁場對通電直導線的作用」這一現象解釋。

    將金屬直導線放入磁場中,當導線通電時,磁場就會對通電導線施加一個側向力而使導線發生移動,力的方向為右手拇指所指方向。若將金屬導線視替換為帶電的海水,則海水就會像導線一樣向拇指所指方向運動。通過調節電流大小,可以控制速度;改變電極極性可以改變運動方向。

    與傳統推進器相比,磁流體推進裝置沒有轉動機構,可以使船舶幾乎在安靜的狀態下航行,從而大大改善了航海人員的生活、工作環境,並可極大的增加軍用艦艇隱蔽性。

    由於克服了轉動機械的功率限制,不會像螺旋槳那樣在高速旋轉時產生空泡,磁流體推進還可以大幅提高輸出功率,為製造超高速艦船創造條件。

    

超導直線電磁推進系統試驗船「大和一號」

    此外,磁流體推進器各個部件,如發電機、推進器、輔控設備等,相互之間沒有「剛性連接」,可集中安裝也可分散於任何艙室之中,從而極大地增加了艙室布置的靈活性。

    雖然有突出的優勢,但目前超導磁流體推進器在實用化方面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是系統輕量化、小型化問題,高性能電極材料技術、磁流體漏磁問題,以及高效率的通道設計等。

    20世紀末以來,船舶磁流體的推進研究逐步向實用化階段邁進。日本建造的「大和」1號試驗船是世界上第一艘無螺旋槳推進船。「大和一號」為直線式電磁推進系統,主要由超導磁鐵、磁屏蔽裝置、勵磁與電極的供電裝置、超導線圈、驅動機械、液氦等主要設備和材料構成。船體運行及電磁推進系統的電力供應是船體的發電供配電系統。應用超導電磁鐵增強磁場強度,並且將超導電磁鐵浸泡在液氮中降溫以保證長期運行。美俄等國也在磁流體推進方面做了大量的試驗研究,其中俄海軍曾披露計劃將磁流體推進運用於核潛艇。

    中國方面,中科院電工所研製的螺管超導磁體系統,磁場強度5特斯拉,室溫孔徑0.2米,外徑0.65米,總長1.1米,總重494公斤,液氦貯量66升,一次充滿液氦能連續運行6晝夜。此外,電工所與船舶研究院702所合作研製成功了螺旋式超導磁流體推進試驗船。「HEMS-1」號,於1998年11月28日試航成功。它的研製成功標誌著我國已躋身於該項高技術的國際先進行列。該試驗船長3.2米,寬0.85米,排水量約1噸;船上裝備有磁場強度為5萬高斯的超導磁體系統,螺旋通道推進器,電池組和測控系統,由一人操作。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科普中國責任編輯:天極科普君)

IT新聞微信公眾平臺

第一時間獲取新鮮資訊

使用手機掃描左方二維碼

評論

* 網友發言均非本站立場,本站不在評論欄推薦任何網店、經銷商,謹防上當受騙!

相關焦點

  • 中國新型039型AIP潛艇不可能採用磁流體推進技術!還是7葉螺旋槳
    039B型AIP常規動力潛艇新型039B常規潛艇可能使用不依賴空氣推進(AIP),這意味著潛艇不必為空氣幾周。它具有改進的聲衰減、多光譜光電桅杆,和改進的「歐洲」風格的指揮塔。現代潛艇使用螺旋槳推進,在葉片數有3,4,5,6,7各種不同的數字。7葉槳設計是當前歐美先進潛艇的「新寵」。與以前的4葉對稱螺旋槳相比,不對稱螺旋槳不共鳴、噪音小。同時,不對稱螺旋槳產生氣泡少,可有效降低空泡噪聲。如果使用3葉或5葉的螺旋槳,雖然可以達到7葉螺旋槳的速度,可是在高速行駛中卻會引起較大的噪聲變化。
  • 國產磁流體推進器或重啟,核潛艇水下航速將達到100節
    此前央視節目就曾有過片面的報導,並對國產磁流體推進器技術進行了介紹,並指出磁流體推進器也達到了我國預期的效果,所以這也就意味著我國在磁流體推進器實驗上很成功。 而且體積十分的龐大,很難配裝在潛艇上,所以磁流體推進器技術後來也被三菱重工做封存處理。
  • 磁流體助潛艇極速推進:美很羨慕
    電磁炮技術曾經是海軍發展領域最重要的一環,但是目前這項技術的重要地位已經被慢慢取代,它就叫做磁流體動力技術!您乍這麼一聽可能會覺得難懂,要是再說說它的原理,可能聽起來更費勁。在這之前我國的科學家已經付出了十幾年的努力,洛神號潛艇的磁場強度為15,特斯拉潛艇全長85米,重量為4500噸,因為該技術在潛艇上應用之後有獨特的推進原理,再加上高能量的利用率以及磁流體潛艇出色性能
  • 《獵殺紅十月》技術被中國突破,磁流體潛艇讓美服氣
    所以,影片的編劇和導演為颱風級制定的設定是採用磁流體推進系統和擁有30個洲際飛彈發射井。實際上,最初的颱風級只是採用普通的涵道螺旋槳推進和20個飛彈發射井,而磁流體推進系統對於上世紀80年代的科技來說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看的科幻電影!
  • 發電技術新革命:高效的磁流體發電技術(二)
    在磁流體發電技術中,氣體電離導電需要高達6000℃的溫度,由於受到材料科學,工藝以及技術等因素的限制,還沒有合適的材料可以商業化運營,現在普遍採用通過添加容易電離的物質,例如經常用的鉀,鈉,以及銫金屬化合物等,降低電離所需溫度來發電。
  • 央視:磁流體潛艇試驗很成功,美媒感嘆:還有中國不玩的黑科技嗎
    其中之一磁流體技術,但是其技術一直難以突破。日本一直走在民用磁流體世界前列,成品試驗只有時速幾公裡,實用價值不高。美國從事MHD推進研究的單位主要有美國海軍水下系統中心、戴維?泰勒艦船研究發展中心、阿貢國家實驗室和阿夫可公司。阿貢國家實驗室負責MHD推進模型的試驗研究,阿夫可公司主要研製磁體結構及其超導材料技術、船舶MHD推進器的概念設計等。
  • 我國掌握磁流體動力技術,可讓潛艇大幅升級,以70節無噪音航行
    這項黑科技就是磁流體動力技術,這是一款應用於潛艇製造之中的一項高科技技術,其原理涉及諸多物理專業知識,在此我們就不為大家過多介紹。其效果則更為顯而易見,一方面能夠加快潛艇的運行速度,另一方面則可以降低潛艇運行的噪音,有利於潛艇綜合性能的提升。
  • 095會不會成為水下速度100節的磁流體潛艇?(完整篇)
    超導磁流體潛艇最近幾年是前沿技術熱點之一,曾經有人說很快就有超導磁流體的超級潛艇被生產出來,但實際上到目前為止,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對任何大國,真正實現這個技術並不容易。因為其中有很多難關需要去克服。首先還是要先解釋一下水下超導磁流體的基本推進原理。和大多數人的想像不同,水下,包括水上,也就是水中的磁流體不論是潛艇還是其他的水中物體,並不是自身有強磁性就可以在水中自己高速跑起來;這就像一臺可以發出強磁性的物體在地面上並不能自己運動起來一樣的原理。
  • 095會不會成為水下速度100節的磁流體潛艇?(上篇)
    超導磁流體潛艇最近幾年是前沿技術熱點之一,曾經有人說很快就有超導磁流體的超級潛艇被生產出來,但實際上到目前為止,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對任何大國,真正實現這個技術並不容易。因為其中有很多難關需要去克服。首先還是要先解釋一下水下超導磁流體的基本推進原理。和大多數人的想像不同,水下,包括水上,也就是水中的磁流體不論是潛艇還是其他的水中物體,並不是自身有強磁性就可以在水中自己高速跑起來;這就像一臺可以發出強磁性的物體在地面上並不能自己運動起來一樣的原理。
  • 磁流體推進器誕生,與西方20年差距被抹平!
    磁流體推進器誕生最近,中國海軍基地傳來了好消息,中國磁流體推進器在軍事港口測試了中國。這對於中國核潛艇發展的下一步研製工作來說,將是一個很好的前景。磁流體推進器將有助於中國進一步優化和升級其核潛艇動力。在此之前,磁流體推進技術已被德國和美國壟斷,對華技術封鎖,然而,經過不懈的努力,中國科學家終於打破了這一封鎖,抹平了與西方20年的差距。
  • 全球與中國磁流體推進器行業發展現狀研究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全球與中國磁流體推進器行業發展現狀研究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首先介紹了磁流體推進器的背景,包括磁流體推進器的相關概念、分類、應用、產業鏈結構、產業概述,磁流體推進器行業國家政策及規劃分析,磁流體推進器技術參數及生產基地,不同地區,不同規格,不同應用磁流體推進器產量分析;磁流體推進器產品技術參數,生產工藝技術,產品成本結構等;接著統計了全球及全球及中國主要企業磁流體推進器產能
  • 外媒稱中國試驗磁流體動力潛艇,猶如電影中「紅十月」號
    外媒報導稱中國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已經下水了第一艘帶有磁流體動力推進系統的試驗船隻。該系統利用磁場推動船隻在水中前進,並將在完成試驗後將該技術用於製造更安靜的潛艇,使得這些潛艇更難探測。外媒還稱,來自中國國內的消息,一艘帶有磁流體動力(MHD)推進系統或電動噴射水泵(rim-driven pumpjet)的試驗船在中國南部的海南島進行了測試。
  • 核潛艇採用磁流體推進,速度比魚雷還快,專家:將縮小差距20年
    進入到21世紀之後,中國在科研技術領域一直都以領跑者的身份呈現在各國面前。飛速發展的中國科技讓中國在軍事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都得到快速發展。近日,中國海軍某基地又傳來好消息,中國的磁流體推進器在某軍港試驗中國。這對我國核潛艇的下一步研製工作來說,前景將是一片大好。
  • 80節速度的靜音電磁魚雷,將先於磁流體核潛艇進入實際裝備
    這就是技術進步帶來的戰力全面提升。這裡瀚海狼山(匈奴狼山)需要單獨說明一下,同樣是有線制導,線導飛彈和線導魚雷的放線方式是不同的。大多數線導飛彈。是把放線盤直接集成在飛彈本體的後部,與飛彈一起發射出去。一邊飛行一邊從飛彈的後部放線。而線導魚雷則相反。線導魚雷的放線盤是在魚雷的本體之外。發射期間,放線盤留在魚雷發射管的後部,只把線導魚雷本身發射出去。
  • 中國軍港傳來好消息,磁流體推進器研製成功,一舉抹平20年差距
    近日,中國軍港又傳來好消息,中國的磁流體推進器取得重大突破,這將為未來我國核潛艇的研製提供得天獨厚的條件。磁流體推進器將會幫助我國在核潛艇動力上進一步優化和提升,在這之前,全球只有兩個國家掌握這項技術,一個是德國,另一個是美國。但他們都選擇了對華進行技術封鎖,但他們沒想到的是,在我國專家不懈的努力下,終於打破封鎖,成功抹平了與西方國家20年的差距。
  • 漲知識 磁流體概述
    該流體在靜態時無磁性吸引力,當外加磁場作用時,才表現出磁性。來自網絡的一段視頻演示了磁流體的特性,見下面視頻。玻璃盤中裝有磁流體,在無磁場作用時,盤中磁流體平鋪在盤中,當在盤底有一個磁極向上的磁鐵接近時,磁流體出現沿磁力線方向伸展的凸起,這是磁性固體顆粒沿磁力線排列的現象。
  • 自第一個超導磁體問世以來,超導磁體的研製工作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從1911年人們發現超導電性以來,超導體作為固體物理一個活躍的分支,已經有六十多年的歷史了。隨著低溫製冷技術和實用超導材料的發展,近十幾年來,超導體的應用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目前,超導電技術已成功地應用在磁流體發電、電機、磁力選礦、核物理等領域,並顯示出超導體非凡的能力。
  • 港媒:中國或研超導磁流體潛艇配最新巡航飛彈
    他說:「隨著中國軍事現代化繼續推進,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變得更願意討論其軍力。」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主任保羅·亨勒說,中國目前擁有3艘已服役的「晉」級核潛艇,另有兩艘正在建造中。最近幾年,解放軍在太平洋日益活躍,尤其是在聲索對南中國海爭議島嶼的主權方面。
  • 中國磁流體推進器試驗成功,核潛艇航速將達到150節,令美國吃驚!
    那麼也許有人還是一頭霧水,到什麼是磁流體推進器?有什麼用處呢?實際上這項技術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導管的吸入流和噴出流產生動力的方式,來代替沿用了多年的螺旋槳動力方式。說到潛艇,肯定很多人的印象都是象徵國家海軍實力的重要武器。
  • 磁流體技術突破!索尼發2013家影新品
    磁流體技術突破!● 和傳統喇叭生命周期相當,實現技術突破的磁流體揚聲器     所謂磁流體是一個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開發的技術。這項技術利用液態的磁流體代替傳統喇叭中傳統的阻尼器,可以讓揚聲器的體積更小,工作效率更高,並且擁有更加出色的音質。磁流體技術此前被少數高音喇叭單元採用過,但是由於結構上的問題,其壽命難以和傳統揚聲器媲美。因此磁流體揚聲器一直沒有實現大規模的普及。而索尼此次通過自主的專利技術,解決了磁流體揚聲器的壽命難題,實現了突破,因此才得以實現最終的商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