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會不會成為水下速度100節的磁流體潛艇?(完整篇)

2020-10-04 匈奴狼山


超導磁流體潛艇最近幾年是前沿技術熱點之一,曾經有人說很快就有超導磁流體的超級潛艇被生產出來,水下航速高達150節,也就是接近300公裡的時速,和高鐵的速度都接近了。如此高的速度之下,絕大多數魚雷都追不上,想對付這種潛艇幾乎毫無可能,因此一旦研發出來就是絕對領先,成為水下跨時代的不明物體。但實際上到目前為止,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對任何大國,真正實現這個技術並不容易。因為其中有很多難關需要去克服。首先還是要先解釋一下水下超導磁流體的基本推進原理。和大多數人的想像不同,水下,包括水上,也就是水中的磁流體不論是潛艇還是其他的水中物體,並不是自身有強磁性就可以在水中自己高速跑起來;這就像一臺可以發出強磁性的物體在地面上並不能自己運動起來一樣的原理。

磁性的物體產生運動力,都需要磁場和電場相互作用,也就是通過洛侖磁力讓物體運動。強磁體之間可以相互吸引和相互排除,這個過程中會導致相對運動。其實地球本身也是一個大磁體,可以讓地球表面的強磁體產生相互作用而導致相對運動的出現。不過地球本身的磁場並不算太強,只能讓一些強磁體,比如稀土強磁塊自動對準南北磁級的方向,但還強不到可以讓強磁體本身在地球表面的陸地和海洋中跑起來的程度。因此水中的磁流體船舶想要跑起來還是高速跑起來,仍然要符合牛頓物理的基本原理,這就是反衝運動。也就是磁流體的船舶仍然需要往後噴水,來獲得反衝力來實現向前方的運動。當然這種噴水方向還可以向左向右向上向下來獲得拐彎和上下浮動的動力。當然,主要的作用力還是向後噴水,這和通過螺旋槳和泵推獲得水中前進力並無本質區別。


而磁流體潛艇和水面船舶先進就先進在,它們噴水獲得推力,並不需要任何機械軸的旋轉和附帶的螺旋槳和泵推的運動,從而帶來機械噪音這種潛艇最不需要的副產品。磁流體潛艇只需要有一套或者幾套前後上下左右貫通的管道。從前端吸收海水,再通過管道本身外側包裹的超導強磁場系統,把經過管道內部的海水加速後噴出,獲得反推力即可。這是因為海水本身就是優良導體,在強磁場下會產生前後運動,自然可以產生反推力。一般磁鐵的磁場強度,還是實現不了把海水加速到前後流動的程度,更談不上加速達到幾十節甚至上百節的流速,這是因為磁場強度不夠大。如果把一根海水管道環繞的磁場增大到幾萬高斯甚至更高。則管道裡面的海水的流速會越來越快。磁場強度越大,管道內海水的流動速度越快,反推力也自然越大。理論可以讓磁流體潛艇跑到150節以上,而且沒有任何機械摩擦,除了高速下的水聲噪音,機械噪音幾乎為零,這自然是任何潛艇都追求的終極動力系統。

不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是因為任何固定磁體的磁力強度都不可能做到幾萬高斯,必須用強大的電磁鐵。但是普通電磁鐵在通電後的絕大部分能量都會變成熱能,變成磁力能的只是一小部分。這種普通的電磁鐵內部溫度會越來越高,最終成為「煉鋼爐」而不可承受。電磁能變成熱能的主要因素是線路有電阻。而通過超導環境可以把電阻無限降低到接近0,這樣大部分電能就可以變成磁力能了。但是想要讓一套龐大的系統全部處於超導狀態談何容易。大部分大國都缺少一種最關鍵的物質,那麼這種關鍵物質是什麼?明天繼續講。


(接昨天)這種關鍵物質就是液氦!液氦當然是通過氦氣加壓降溫產生。根據常識都知道,液氫的內部溫度最接近絕對零度。而對潛艇上的超導電磁鐵來說,磁鐵線圈的溫度保持的越低,自然超導性能就越強,不但更省電,而且產生的磁力越強大,自然是整體最理想的。液氫也比較容易獲得,電解水和石化提煉的尾氣都可以大量的獲得氫氣。有氫氣就自然可以批量的加壓製造液氫。目前的工業產能和加壓保存技術已經可以普及到為汽車加液氫當汽油燒的程度。但是液氫和氫氣都有易燃易爆的缺點,這個缺點在完全封閉的核潛艇內部本身就是致命的。因為核潛艇的反應堆本身就有一定量的氫元素產生,而且常規潛艇和核潛艇的電池組也會產生一定量的氫氣,聚集在潛艇的頂棚附近,因此不論核電站還是潛艇內部都是嚴禁菸火,而且有除氫裝置定期的除掉極其危險的氫氣。

在嚴防氫氣產生的潛艇環境中,自然不可能用氫氣和液氫來冷卻超導磁體線圈。那麼用什麼既然安全又可以達到冷卻的極低溫度要求?目前達標的只有液氦。不過氦氣資源比較奇怪,就像全球90%以上的鎢金屬礦在東亞一樣,全球90%的地層氦資源居然都在北美大陸。過去超級大國嚴格禁止氦氣資源的出口;冷戰後管制雖然有所鬆懈,但是其他各大國想得到足夠的氦資源仍然不容易。第一是全球交易量有限,第二是氦價格太高。很難普遍大規模應用。未來只能尋求更高溫度的超導合金,但是想突破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那麼超級大國有足夠的氦資源,他家的磁流體潛艇技術的研發是否遙遙領先呢?事實上也不是這樣。超級大國海軍認為他家現有的核潛艇技術已經在全球領先,在其他國家突破磁流體潛艇技術之前,超級大國海軍似乎本身並不是特別著急。就像電磁彈射和電磁炮技術方面,超級大國都走入了牛角尖一樣。其在電磁大類先進技術上明顯已經不在全球第一梯隊。


由於液氦資源有限。其他大國的超導磁流體的潛艇的試驗船都很難放大。只能最多進行5噸級以下的小型試驗,很難做幾百幾千噸的完整試驗。目前僅僅3噸左右的試驗艇,就需要幾百公斤價格高昂的液氦來冷卻線路。這是當今把磁流體潛艇做大的最大障礙。另外,磁流體潛艇雖然基本避免的機械噪音,但是仍然有高速下的水聲噪音需要克服。更麻煩的是強磁性之下,潛艇在水下的磁輻射會大大超標。現在反潛機探測潛艇,就已經應用上了磁探測儀,在想出技術措施,徹底屏蔽核潛艇本身的對外強磁輻射前,也不會進入工程實踐的建造。由此看來,095系列對磁流體100節高速技術顯然有點趕不上。不到097系列倒是很有可能。在推動幾千、上萬噸級的潛艇仍然有難度的情況下,更輕巧的磁流體無噪音魚雷倒是有可能先發制人,更早進入實戰裝備狀態。

相關焦點

  • 095會不會成為水下速度100節的磁流體潛艇?(上篇)
    水下航速高達150節,也就是接近300公裡的時速,和高鐵的速度都接近了。如此高的速度之下,絕大多數魚雷都追不上,想對付這種潛艇幾乎毫無可能,因此一旦研發出來就是絕對領先,成為水下跨時代的不明物體。但實際上到目前為止,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對任何大國,真正實現這個技術並不容易。因為其中有很多難關需要去克服。首先還是要先解釋一下水下超導磁流體的基本推進原理。
  • 國產磁流體推進器或重啟,核潛艇水下航速將達到100節
    而且體積十分的龐大,很難配裝在潛艇上,所以磁流體推進器技術後來也被三菱重工做封存處理。 事實上,因為磁流體推進器是一種極其超前的技術,這種推進器如果能夠裝在艦船上,那麼按照磁流體推進器的潛力來分析,磁流體推進器的水下預測航速可達100節左右,水面航速更是能夠達到125節左右,最重要的就是磁流體推進器在水下工作時
  • 核潛艇採用磁流體推進,速度比魚雷還快,專家:將縮小差距20年
    近日,中國海軍某基地又傳來好消息,中國的磁流體推進器在某軍港試驗中國。這對我國核潛艇的下一步研製工作來說,前景將是一片大好。目前,我國的潛艇數量無疑是世界最多的,但是,數量最多並不代表我國的潛艇部隊實力最強。我國的潛艇大多為常規動力潛力和從蘇聯/俄羅斯進口的基洛級潛艇。這些潛艇具有排水量小、航行速度慢、水下噪聲大等不足。美國早就投入巨資沿著我國潛艇出海口鋪設了嚴密的水下監聽網。
  • 80節速度的靜音電磁魚雷,將先於磁流體核潛艇進入實際裝備
    節左右,遠遠快於早先大多數重型魚雷最高水下速度50節的水平。70節的水下航速用來對付40節極限水下航速的核潛艇也完全可以追得上,何況現在重型魚雷的打擊距離已經超過了30海裡。過去最高航速只有50節的重型魚雷,追擊最高水下航速35節的核潛艇已經比較困難。如果發射時雙方距離較遠,而且被追擊的核潛艇不斷變化深度和方向快速逃跑,那麼最遠線導距離只有15海裡的魚雷就容易追丟。
  • 我國掌握磁流體動力技術,可讓潛艇大幅升級,以70節無噪音航行
    而之所以能夠由此成就,一定程度上得益於中國擁有領先於世界的這些黑科技,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其中一種黑科技,可以讓潛艇大幅升級,以70節的速度在無噪音的條件下順利航行。這項黑科技就是磁流體動力技術,這是一款應用於潛艇製造之中的一項高科技技術,其原理涉及諸多物理專業知識,在此我們就不為大家過多介紹。
  • 096潛艇螺旋槳或被去掉,磁流體靜音驅動海水
    雖然096型核潛艇的很多參數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是與俄羅斯「北風之神」、美國「俄亥俄」級等世界頂尖潛艇還是有不少差距。但最近我國在磁流體推進技術上取得的重大成就,為我國核潛艇的建設帶來了「福音」。採用磁流體推進器潛艇是一種沒有螺旋槳的世界上最低噪音的潛艇磁流體推進器利用自身建立的磁場產生電磁力驅動海水流動進而使潛艇前行,無需配備螺旋槳、軸泵機械以及齒輪傳動機構,而不管是常規動力或核動力潛艇,其推進方式都要利用到機械齒輪咬合的傳動軸,磁流體推進與傳統推進相比而言,沒有機械摩擦產生噪音,因此磁流體推進運行時幾乎完全靜音
  • 095核潛艇有多厲害?採用全電推進,無軸泵推加持,成無聲殺手
    傳統潛水艇通常以低於10節的速度在海龜速度下爬行,即使是執行任務所需的速度,也不超過20節,而且在高速航行中也會使潛水艇航程大大縮短,噪音大大增加。為克服常規潛艇的這些缺點,核潛艇應運而生。而實際上!我們國家一直在新型核潛艇方面追趕美俄相關技術,但直到今天,我們國家在某些方面已經超過了美國。
  • 《獵殺紅十月》技術被中國突破,磁流體潛艇讓美服氣
    電影中虛構了蘇聯紅海軍下水了第七艘改進型颱風級戰略飛彈核潛艇(蘇聯其實只服役了六艘颱風級)。 這艘被稱為「紅色十月」號的巨大潛艇除了傳統的螺旋槳外,在電影中更稱其擁有一種複雜的磁流體動力推進裝置,使其成為靜默潛艇。
  • 央視:磁流體潛艇試驗很成功,美媒感嘆:還有中國不玩的黑科技嗎
    由於海水導電,給推進器管道中的海水施加一個磁場和一個與磁場正交的電場,管道中的海水就會受到一個與電場和磁場垂直的電磁力(洛倫茲力)的作用。當這個力的方向沿著船尾方向時,海水將向船尾方向運動,同時,海水的運動給船體一個反作用力,使船體向前運動。
  • 磁流體推進器誕生,與西方20年差距被抹平!
    磁流體推進器誕生最近,中國海軍基地傳來了好消息,中國磁流體推進器在軍事港口測試了中國。這對於中國核潛艇發展的下一步研製工作來說,將是一個很好的前景。磁流體推進器將有助於中國進一步優化和升級其核潛艇動力。在此之前,磁流體推進技術已被德國和美國壟斷,對華技術封鎖,然而,經過不懈的努力,中國科學家終於打破了這一封鎖,抹平了與西方20年的差距。
  • 中國新型039型AIP潛艇不可能採用磁流體推進技術!還是7葉螺旋槳
    039B型AIP常規動力潛艇新型039B常規潛艇可能使用不依賴空氣推進(AIP),這意味著潛艇不必為空氣幾周。它具有改進的聲衰減、多光譜光電桅杆,和改進的「歐洲」風格的指揮塔。據國外媒體報導,039B潛艇是由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新一代常規潛艇,最大的特點是AIP裝置的使用(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可以實現不依賴空氣發電進行航行。的039A潛艇後續改進的型稱為039B,艇體上部圍殼(俗稱潛艇指揮塔,是潛艇的上層建築)進行了優化,進行了填角處理,更光滑外觀有助於減少水流噪音。這種外觀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新型039B潛艇的外殼在與艇身連接的地方進行了填角處理。
  • 磁流體助潛艇極速推進:美很羨慕
    在這之前我國的科學家已經付出了十幾年的努力,洛神號潛艇的磁場強度為15,特斯拉潛艇全長85米,重量為4500噸,因為該技術在潛艇上應用之後有獨特的推進原理,再加上高能量的利用率以及磁流體潛艇出色性能專家介紹稱,隨著超高速超導、磁流體潛艇的不斷完善,潛艇速度在未來暴增50節是沒有問題的。目前這項技術已經成了潛艇發展的大方向,它所具備的超速航行、超近航行、超強機動性都是十分誘人的。
  • 中國軍港傳來好消息,磁流體推進器研製成功,一舉抹平20年差距
    很多人可能非常好奇,磁流體推進器到底是什麼東西?為什麼這麼多國家爭相研究它。專家表示,磁流體推進器被稱之為是核潛艇界的技術革命。傳統的核潛艇都是依靠核能釋放能量,帶動傳動軸,以軸螺旋方式推動潛艇前進。但是裝備磁流體推進器的核潛艇使用的則是吸入導流管和噴出導流管。
  • 外媒稱中國試驗磁流體動力潛艇,猶如電影中「紅十月」號
    這艘被稱為「紅色十月」號的巨大潛艇除了傳統的螺旋槳外,在電影中更稱其擁有一種複雜的磁流體動力推進裝置,使其成為靜默潛艇。圖片:出港的「紅十月」號戰略飛彈核潛艇。圖片:颱風級戰略飛彈核潛艇是冷戰時期蘇聯最強大的核打擊力量,所以被美國電影作為主角。
  • 港媒:中國或研超導磁流體潛艇配最新巡航飛彈
    報導稱,1988年9月,中國核潛艇在水下發射運載火箭,準確落在目標海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水下發射運載火箭能力的國家,也標誌著中國海基戰略防禦力量「初步形成」。報導說,中國海軍第一支核潛艇部隊是北海艦隊的一個潛艇基地,基地司令員是高峰,政委是厲延明。
  • 中國磁流體推進器試驗成功,核潛艇航速將達到150節,令美國吃驚!
    那麼也許有人還是一頭霧水,到什麼是磁流體推進器?有什麼用處呢?實際上這項技術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導管的吸入流和噴出流產生動力的方式,來代替沿用了多年的螺旋槳動力方式。說到潛艇,肯定很多人的印象都是象徵國家海軍實力的重要武器。
  • 095型核潛艇的性能究竟有強大?美國人分析得出這樣的結論
    目前中國在海軍力量上的不斷進步一直以來受到世界許多國家的關注,而中國海軍近些年來不斷下餃子的迅猛速度也讓美國看的心驚膽戰。而近日,中國的095核潛艇又曝出有多方面進步,強如美國也開始擔心落後了?近日據環球時報4月18日報導,美國媒體近日發表專家文章,對中國未來的095型核潛艇的性能進行了猜測。文章認為儘管很難絕對確定中國潛艇的能力,但潛艇的靜默趨勢很明顯,它們的噪聲不會變得更大。
  • 中國095型核潛艇 距離世界最先進潛艇有多遠?
    095型攻擊核潛艇是我國最先進的潛艇,但與世界上最先進的美俄核潛艇相比的話,它其實還是有一點差距的,據報美國在建的新一代維吉尼亞級核潛艇,與俄羅斯新一代亞森級核潛艇,都是世界頂尖的潛艇,記得馬偉明院士說過一句話,要比,就和美國比,所以今天我們就來比一比。
  • 日本「大鯨」號潛艇的鋰離子電池能改變未來潛艇戰嗎?
    據日本海上自衛隊公布稱,這種鋰電池的容量可達鉛酸電池的兩倍以上,因此該艇在不使用AIP動力系統的前提下也可以大幅度提高水下航行時間,尤其是可以較長時間的維持較高的航速。「大鯨」並非日本第一艘使用鋰離子電池的潛艇(或者說世界上),第一艘使用鋰離子電池的「蒼龍」級潛艇「凰龍」號於2018年下水,今年3月5日宣布入役。
  • 日本16年前嘲笑中國潛艇不足10艘,今天095核潛上線,還嘚瑟嗎?
    文/山峰16年前,日本嘲諷我國海軍只有不到10艘現代化潛艇。而到如今,我國潛艇數量已經增加到60多艘,同時我國也在發展最新的095型核潛艇。我國的095型長期以來備受關注,因為它是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三代戰略核潛艇,據推測今年已過就可以下水服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