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紀錄片別再烹蛇宰鼠

2020-11-25 中國新聞出版網

  □李子木

  近兩年,關於美食的紀錄片和含有美食元素的綜藝節目越來越多、越來越火了。從總體上看,這些節目大多製作精良、「秀色可餐」,既出色地反映了中華飲食博大精深的意蘊,也能帶領讀者上山入海,飽覽祖國自然風光,領略各地物阜民豐的社會百態,看後不止令人食指大動,還大飽眼福,大長見識。但令人遺憾的是,在個別的美食節目中,出現了烹蛇、宰鼠等吃野味鏡頭,這就不僅有違公序良俗,而且還會對觀眾產生錯誤的引導。

  文化有精華與糟粕之分。對野味的推崇和痴迷恰恰是中華飲食文化中的糟粕,是需要拋棄的部分。一些人愛吃野味,大概率是中了民間偏方中關於野味滋補記載的套路,其實所謂吃鹿可以壯陽強身、吃穿山甲可以祛瘀散溼等都是經不起科學推敲的民間理論,不為正統中醫學所承認。野味是否治病大可商榷,野味致病卻是不爭的事實,野生動物的肌肉、血液裡存在較多的細菌、病毒、寄生蟲,通過蒸煮很難殺死,病毒傳染的危險性很高。野生動物與人的共患病有100多種。17年前的非典型肺炎,現在正在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學調查顯示都與食用野味的行為存在高度的關聯性,教訓可謂深刻沉痛。從這個意義上講,那些含有食用野味內容的美食節目和紀錄片,大有規範管理的必要。建議主管部門像當初推行禁菸令一樣,禁止在傳媒平臺上刊播有關吃野味的文章和鏡頭。

  中華飲食有五味,酸甜苦辣鹹,每一味都可以拍出無數精彩的中國故事,沒有了野味,這些中國故事會更加健康、更具有正能量,如此,也會走得更遠,傳得更久。


相關焦點

  • 德州鼠蛇
    德州鼠蛇(學名:Elaphe obsoleta)是蛇亞目遊蛇科錦蛇屬下的一種無毒蛇類,主要分布於北美洲,又稱北美食鼠蛇或黑鼠蛇。德州鼠蛇的身體主要是黃色或棕黑色,上面雜有不規則的深色或橄欖色的塊狀斑點。另有白色變種,通體雪白,斑點消失,雙目深紅色,俗稱白娘娘或者白娘子,已成為頗受歡迎的寵物蛇。
  • 被稱作白娘娘的鼠蛇
    很多人雖然害怕討厭蛇,但卻能接受純白色的蛇,這得利於《新白娘子傳奇》裡白素貞由白蛇化身為人的影視橋段推廣,讓人們覺得白色的蛇是有靈性的。
  • 十部頂級美食紀錄片
    待就餐時,點開美食節目,倍感食慾大增?香氣撲鼻的美食隔著屏幕就能流口水~快來看看吧!《老廣的味道》1~4季豆瓣評分:8.3《老廣的味道》以獨特視角深入廣東美食腹地追根溯源,挖掘原汁原味的美食美景,體現特色全粵菜譜。
  • 紀錄片《風味人間》再掀美食狂歡 導演揭秘節目幕後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人生一串》,再到《風味人間》,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部美食紀錄片在大家的朋友圈中「霸屏」,把深夜觀看的人饞得嗷嗷叫。人間餓爸」,指的是《風味人間》看起來太好吃了,餓得人想叫陳曉卿爸爸…… 升級配備1 利用顯微攝影等手法,揭秘食物細微變化 8集的《風味人間》,前7集主題分別是「山海之間」「落地生根」「滾滾紅塵」「餚變萬化」「江湖夜雨」「香料歧路」「萬家燈火」,而第8集則相當於花絮,「風味之旅」,主要記錄這部美食紀錄片的誕生過程
  • 《舌尖》原班人馬再創頂級美食紀錄片,想要吃旗魚也是來之不易!
    《舌尖》原班人馬再創頂級美食紀錄片,想要吃旗魚也是來之不易!騰訊視頻最近開掛,國內綜藝口碑榜被騰訊霸榜了,《風味人間》、《奇遇人生》、《一本好書》、《極致中國》等等,做紀錄片的騰訊簡直秒殺了各大衛視啊。
  • 防蛇先防鼠
    醫生提醒:夏季時節,因為蛇喜歡捕食老鼠,所以,防蛇先防鼠。    昨天,記者在醫院看到一名被蛇咬傷的遂溪人蘇先生,他是在2天前下田時被毒蛇咬傷的,講起當時情景,蘇先生生有餘悸。當時蘇先生正下田除草時,突然感覺左小腿被什麼東西咬了一下,一陣劇痛。低頭查看,發現腳下出現一條約7寸長的蛇。蘇先生是農村人,對蛇還是有一定認識,他看到這條小蛇是青色的,估計是青竹蛇。
  • 美食紀錄片的「三國時代」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往往菜還沒做好,人的故事已經佔了一半篇幅,這是美食紀錄片的「人文復興時代」。2018年的《風味人間》既脫胎於《舌尖》,又在敘事上出現了明顯的「倒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被省略,再沒有不必要的煽情和潛在說教。本土化敘事與國際化主題結合後,是美食紀錄片的「新美食本位時代」。
  • 天氣炎熱「蛇擾民」增多 專家提醒防蛇先治鼠(圖)
    消防員發現該房屋因年代久遠牆壁上出現了多處的裂縫,一條蛇就躲在陽臺一堵牆壁的縫隙內,並時不時的探出頭來。這條蛇全身成翠綠色,顏色十分鮮豔,很可能是一條毒蛇。  》》》相關連結:  專家:高溫天氣 注意防蛇   ·防蛇先治鼠   溫州市蛇類研究所的章醫生告訴記者,蛇是非常喜歡陰暗潮溼環境的動物,因此每到夏天山區附近的居民家裡很容易遭蛇光顧。由於蛇愛捕鼠,所以有老鼠駐紮的居民家也是蛇非常愛逛的地方。
  • 追美食紀錄片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原標題:追美食紀錄片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近期,《風味人間》第二季、《尋味東莞》的播出,再次挑逗了食客的味蕾,喚起人們對美食的想像。《風味人間》第二季從全球視野出發,在美食故事的娓娓道來中,探究世界各地美食千絲萬縷的聯繫,呈現各地美食的新鮮滋味。
  • 必看的清單:電影+綜藝+美食紀錄片
    每當我出現這樣的小困擾時,總會去尋找一部很適合撫平心靈的紀錄片、電影或綜藝之類的。綜藝類:嚮往的生活顧名思義,這是一部去取材於農村生活的節目。節目中有獨掌大廚的黃磊,還有善解風情、幽默的何炅等人;而蘑菇屋,正是他們的家。
  • 這部美食紀錄片完爆《舌尖3》!
    原來他們都被一部美食紀錄片徹底俘獲了!——《人生一串》。截止到目前,這部低成本、小製作的美食紀錄片首集播放量已超過900萬次,B站評分9.8分,豆瓣評分9.0分。小美食,大講究美食類紀錄片,其核心自然是美食。
  • 農村老人說明年是「三蛇鬧春,十鼠搶糧,十一牛耕田」,是啥意思
    雖然農村的老人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但是每個人的肚子裡的墨水卻卻不少,聽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三蛇鬧春,十鼠搶糧,十一牛耕田」,這是什麼意思呢?農村老人所說的「三蛇鬧春,十鼠搶糧,十一牛耕田」是來自《灶馬頭》一書。
  • 農村俗語「蛇是錢袋,鼠是糧袋」,蛇鼠一家,為何待遇卻不一樣?
    蛇是錢袋子這個我們可以想像下,古人的過去的銅錢串子都是用一根比較結實的繩子來穿起來,而這種繩子和蛇的體型一樣,都是一條線型,所以人們常常把蛇比作穿銅錢的繩子,也就是咱們俗稱的「錢串子」。蛇在南方的生活貌似不是太舒服,畢竟蛇在南方經常是被放在餐桌上的,而在北方就不一樣了,北方的蛇在農村人眼裡都是「小龍」的化身,在北方,因為相傳天上的龍掌管著雨水,而農民種地基本都會祈求風調雨順,一旦我們把「小龍」抓起來,那麼就會冒犯到雨水,所以蛇在北方基本都是被保護的。
  • 10鼠9苦10蛇9苦,但生於以下幾個年份,是大富大貴的命
    再傳統中,鼠和蛇這兩個屬相仿佛不招人待見,不如龍、虎這樣的大屬相受人歡迎。俗話說10鼠9苦,10蛇9苦,但是這兩個屬相生於以下幾個年份,是大富大貴的命。 生肖鼠出生在1996年,現在是,屬於初生牛犢不怕虎,他們對事業充滿了雄心壯志,精力旺盛,這樣的日子讓生肖鼠過得十分的痛快
  • 新盟 太攀蛇K27+M316遊戲鍵鼠套裝售79元
    【PConline武漢站 行情】新盟 太攀蛇K27+M316是一款非常霸氣兼非常實用的鍵鼠套裝,滑鼠不僅有酷勁十足的外觀設計,同時六鍵+變幀功能使得滑鼠更加好用 新盟 太攀蛇K27+M316遊戲鍵鼠套裝  圖片  評測  論壇
  • 美國民宅門口驚現鼠蛇 可視門鈴拍下蛇藏匿地點 附:夏日防蛇tips
    21US休斯頓同城網九九編譯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周三,KHOU公布了一則視頻,在休斯頓近郊小城梨城民宅門口,一條黃黑斑紋的鼠蛇
  • 豆瓣高口碑紀錄片推薦16:地球的力量,電影史話,鯊魚海洋
    豆瓣評分:9.4《地球的力量》本紀錄片為BBC介紹地球的歷史以及構造的系列片,總共五集。BBC走遍地球每一個角落,向我們揭示了生命之初的奧秘。他們告訴世人,那場為我們所恐懼的,以及常為我們所忽視的,竟然曾起著如此至關重要的作用。火山、大氣層、冰川和海洋,它們是人類乃至一切有生的源頭。
  • 紀錄片回春潮:《風味人間》美食誘惑,西瓜視頻探秘宇宙
    混戰背景下的網絡紀錄片體現出什麼樣的特徵?不同的平臺又對紀錄片展現出怎樣的偏好?全面進擊的視頻網站紀錄片還能怎麼玩呢?美食篇:紀錄片中的新寵兒騰訊視頻愛奇藝高能團隊領軍美食一直以來都是紀錄片中的「寵兒」,最為受觀眾追捧。
  • 視頻拍下珊瑚蛇吞鼠蛇時被馬蜂蟄,現場版「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卡明斯在分享視頻時寫道:「我剛剛目睹了一條珊瑚蛇在啃食一條鼠蛇,正當它大快朵頤的時候,一隻大馬蜂飛來,蜇了珊瑚蛇的頭部,我可能需要人來幫忙分析分析這個視頻。」卡明斯在分享視頻的同時,點名了幾位相關專家,希望能夠更深入地了解相關細節。
  • 紀錄片《大地私宴》深度挖掘美食背後的人生百態
    圖說:紀錄片《大地私宴》 官方圖溫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造就了太湖邊一望無際的竹海。微風拂過,翠綠映入眼帘,竹林簌簌作響,一副電影《臥虎藏龍》裡的中國氣派。突如其來的造訪者打破了寧靜,紀錄片《大地私宴》的故事也就此展開。《大地私宴》讓鏡頭對準了造訪者——頂級大廚,讓觀眾跟隨他們的腳步,去丈量中國的萬裡山河,去體味豐饒多樣的物產,去講述食物背後的成長故事。圖說:紀錄片《大地私宴》 官方圖碰撞,中西美食是誰來自山川湖海,卻囿於晝夜、廚房與愛?深度挖掘美食背後的人生百態,是美食紀錄片漸成大勢的殺手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