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庫布其沙漠最東端的響沙灣

2021-01-08 閆曉蘋

上古時期,巨神盤古力劈混沌,天地始分,女媧造化萬物,摶土成人,以為眾生靈長,人類刀耕火種,漸至繁榮。經千年滄海,萬世桑田,曾經的海洋已是今日的沙漠,曾經的沙漠或已變成海洋。晉有陶潛述之《桃花源記》,今有庫布其沙漠的最東端的響沙灣……

其承載著這世上的歡樂,卻又隔於塵世,其是沙漠中的佛國極樂,是上帝眼中的伊甸園,是孩子們玩樂的天堂,是成人靈魂世界的棲息地,是逃離塵世,一式度假無憂的時光樂園。響沙灣位於庫布其沙漠的最東端,庫布其是蒙古語,其漢語意思為弓弦,該沙漠為南北走向,蜿蜓八百多裡,總面積為1.61萬平方公裡。響沙,蒙古語為布日芒哈,意為帶喇嘛的沙丘。

響沙灣蓮沙度假島於2016年5月開放,因其獨特的位置,獨具匠心的造型,建築方法而令外界充滿迷團,2016年被外媒列為全世界最期待開放的度假酒店中唯一的中國酒店。據說,這朵盛開在沙漠的蓮花是地球上唯一不用磚、瓦、沙、石、水泥、鋼盤而建造的綠色建築,環保而生態,這即是世界上最好的心靈深處一片淨土。

在蓮花酒店暢享與沙漠共鳴後,可選擇去福沙島度假村逗留幾日,這裡是蒙族風情,雖然如今不斷漢化,但在這裡,還是能看到最原始古樸的蒙風以及一些習俗。在沙漠之深處,這漫天的黃沙正在保護這些傳統。黃沙相隔,是種距離。

當乘坐小火車前往悅沙島時,才發現,在廣闊無垠的沙漠內竟有如此大的水上樂園,以及一些演出競技場。這裡是孩子的樂園,從沙上拓展再到三國演義之沙雕展,整個悅沙島不斷將驚喜寫在遊客的臉上。也可以去沙丘的另一端看蒙古最原始的呼麥演出,看一代一代蒙古服的展示。更可以沿著沙上木棧道行至駝苑,隨著駝隊去你想去的地方。

騎在駱駝上隨著駱駝在沙漠中行走,身體搖擺著,此時,我是自己靈魂的主宰,是沙漠的王者,這天地相依,我已不懼怕這漫無邊際的孤獨。

「無邊瀚海人難度,端賴駝力代客船」——古老的駱駝用寬大的腳掌踩出了一條東起長安、西至羅馬的「絲綢之路」,悠揚的駝鈴連接著一塊又一塊綠洲,也使不同的文明穿越大漠融匯碰撞。駱駝以其特異的功能,超強的耐受力和頑強的生命力,象一艘凌波劈濤的航船一樣,接受人類的使命,驅使在生命絕跡的沙漠戈壁之中,千百年來承載「沙漠之舟」角色。

當身心了無牽掛,這眼前即是狂歡,仙沙島。其實關於庫布其沙漠的成因,有一個這樣的傳說:相傳唐朝武周年間,八仙之一張果老倒騎千裡神驢,來到騰州城(今鄂爾多斯地區),在一棵木瓜樹下乘涼,不知不覺睡著了。好奇的村童往驢背上的袋子捅了一下,裡面流出沙子來,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張果老被吵醒,眼前已是一片沙海,形成的庫布其沙漠。他無比懊悔,用神指一划。在沙漠東端劃出一個沙灣,形成響沙灣,又請來雷公在此守候,使沙粒響聲不斷。

仙沙島曾與張果老結緣,而賜「仙」之一字。這裡是張果老的世界,休閒之餘,各種刺激的體驗活動都可參與,沙漠探險與空中飛索,衝浪與鞦韆,軌道自行車,小孩子的項目都有。在這裡的表演都很驚險的,高空走鋼絲,環球飛車,刀山,吃火,噴火還有大型《沙漠雜技大世界》劇場在歡迎您。你還可以吃、可以喝,還可以躺在清風涼爽的環境下做神仙……

即是世外桃源,一定以歡樂無限。響沙灣全天有各種演出,演出場地主要在悅沙島與仙沙島上。悅沙島在遊牧劇場演出的節目有鄂爾多斯婚禮,鄂爾多斯婚禮發源於古代蒙古,形成於蒙元時期。15世紀,隨著蒙古族鄂爾多斯部進入鄂爾多斯地區,祭祀成吉思汗的"八白室"安奉在鄂爾多斯境內的甘德爾敖包上,蒙古族的鄂爾多斯婚禮便以其特有的儀式程序流傳在鄂爾多斯民間。鄂爾多斯地區至今仍然比較完整地保留著鄂爾多斯婚禮的儀式程序,並使其發展演變成為一種禮儀化、規範化、風俗化和歌舞化的民俗文化現象。2006年5月20日,鄂爾多斯婚禮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悅沙島中心舞臺有武術和健身操表演。而悅沙島蒙古服飾展覽廳內有原生態呼麥樂隊表演,踏入悅沙島,這幾場演出已經讓你大開眼界,愛上這裡。

仙沙島的演出也是精彩紛呈,果老劇場裡有雜技表演,中心舞臺有民族風情演出,偶爾也有非洲人在這跳舞。

響沙灣獨立成一個世外桃源,有樂聲鳴,有美舞起,漫無天際的黃沙中,這是一片樂土。

相關焦點

  • 瞭望|庫布其沙漠綠生金
    這就是庫布其沙漠——我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沙漠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杭錦旗、達拉特旗、準格爾旗等5個旗區境內。過去,沙漠裡植被稀少,風沙肆虐,「地不打糧畜無草,做飯取暖沒柴燒」,當地百姓生活窮苦,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受困。南鎖、北堵、中切割。經過近70年治理,桀驁不馴的庫布其沉靜下來,片片不毛之地煥發出勃勃生機。
  • 綠富同興畫卷在沙海中鋪展——庫布其沙漠生態治理紀實(組圖)
    這是中國第七大、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庫布其沙漠,曾經寸草不生,風沙肆虐,被稱為「死亡之海」。幾十年來,庫布其人一代接著一代幹,書寫了一部荒漠化治理的英雄史詩。這是中國第七大、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庫布其沙漠,曾經寸草不生,風沙肆虐,被稱為「死亡之海」。幾十年來,庫布其人一代接著一代幹,書寫了一部荒漠化治理的英雄史詩。
  • 沙漠中的「迪士尼」
    人們站在高高的沙峰上放眼望去,響沙灣有總面積為1.61萬平方公裡的庫布其沙漠做後盾,有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金字招牌迎客,有超過500峰全世界最長的駱駝隊、有沙漠遊樂場所唱主角,有精彩紛呈的鄂爾多斯婚禮表演、大型沙漠歌舞晚會、原生態火文化表演、敖包相會之祭敖包等一系列特有的凸顯民族風情風貌活動做支撐,有豐富多彩的納涼設施供休養生息,有雜貨店、小賣店、小吃店、冷飲店的一條龍服務
  • 毛烏素、庫布其沙漠快被消滅了,塔克拉瑪幹沙漠也能消滅嗎?
    沙漠不僅佔據著大片的土地,而且還是惡劣沙塵天氣的來源,庫布其沙漠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北部,庫布其沙漠總面積約為1.8萬平方公裡,是我國的第七大沙漠,由於庫布其沙漠距離首都北京較近,北京常遭受到沙塵天氣,打個比方,吹到北京來的十粒沙子中就有八粒來自於庫布其沙漠,生態治理庫布其沙漠是非常必要的
  • 在鄂爾多斯庫布其沙漠記錄的情景!
    在鄂爾多斯庫布其沙漠記錄的情景望北狼山陰脈西,黃河南岸幾彎裡。巨龍橫臥高原背,弓上弦意論戰績。流經鄂爾多斯西北東三面700裡的黃河"幾"字彎,宛如弓背。橫跨杭錦旗、達拉特旗和準格爾旗部分地區的庫布其沙漠,像一條黃龍橫臥在鄂爾多斯高原北部,更像一根掛在黃河上的弦。庫布其沙漠總面積約1.39萬平方公裡,以10~60米高度的沙丘鏈和格狀沙丘為主要形態,流動沙丘約佔61%,長400公裡,寬50公裡。沙漠西端和北部的地下水受黃河影響,水質較好,也在黃河灌區之內,像大地母乳一樣為我們提供永恆的滋養。
  • 庫布其沙漠治理為全球荒漠化防治貢獻中國智慧
    位於庫布其沙漠中的光伏發電基地(9月14日攝)。  在黃河「幾」字彎、陰山山脈南的鄂爾多斯高原,橫臥著我國第七大、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庫布其沙漠,面積約1.86萬平方公裡。過去,這裡寸草不生,風沙肆虐,被稱為「死亡之海」。幾十年來,當地群眾、政府和企業攜手治沙,以頑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代代接力,在大漠中書寫了一部荒漠化治理的英雄史詩。
  • 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齊沙漠,秋季的美在瞬間展示
    庫布齊沙漠景觀壯美,風光獨特。700裡黃河宛如弓背,迤邐東去的茫茫沙漠宛如一束弓弦,組成了巨大的金弓形。這裡是中國第七大沙漠,在過去很長的時間裡,這裡曾經除了沙漠幾乎沒有什麼特色的旅遊項目,如今伴隨著沙漠的治理,沙漠旅遊的開發,有了更大的改變。
  • 庫布其沙漠治理:讓沙漠都變綠洲,那是違背自然規律
    庫布其沙漠治理實踐帶來治沙新認識——  讓沙漠都變綠洲,那是違背自然規律  日前,中央媒體聯合採訪團在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的庫布其沙漠中進行了深入體驗採訪,在沙漠無人區的億利資源集團治理現場,科技日報記者看到了一排排疏密有致的防風固沙林,多灌木、少喬木,行走其間,只感覺到風
  • 庫布其、毛烏素沙漠逐漸變綠洲,塔克拉瑪幹沙漠也能被治理好嗎?
    地理科學方面,一直是大家喜歡的話題,今天和大家探討的就是一個關於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問題,因為長時間以來沙漠的治理一直是人們牽掛的問題,那麼這個沙漠能成為綠洲嗎?其實這個問題也是大家非常關注的話題,不過想將沙漠變成綠洲,最主要的就是其根本的問題的了解,才能做到實質性的治理!
  • 中國在沙漠裡養螃蟹,一年收入超過100萬,外媒:中國人真可怕
    從北非西海岸,通過世界最廣闊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半島、伊朗高原、中亞直到中國西北和蒙古高原,有一條長度超過7000千米的連續沙漠帶,它好似一條黃色的帶子,系在地球這個藍色星球的腰間,中國沙漠就在這個沙漠帶的最東端。
  • 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野生動植物多到超乎想像
    23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在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沙漠中,這裡多種絕跡多年的野生動植物重新回到沙漠中:天鵝、野兔、胡楊等100多種絕跡多年野生動植物再次出現,2013年甚至來了70-80隻灰鶴,2014年又出現了成群的紅頂鶴……
  • 庫布其模式: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中國經驗
    《報告》同時強調,「庫布其模式」融匯科技創新、模式創新和機制創新,其最大貢獻不僅在於創造了大量生態財富,更重要的是讓人們重新認識沙漠,為世界更多的沙漠變成綠洲帶來了可能和希望。沿著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沙漠——的穿沙公路,可以看到一排閃爍著金屬光澤的光伏電板。2011年,億利資源集團在庫布其沙漠開發了110MW的「光、電、草、牧」為一體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已經併網發電。在沙漠裡,光伏電池板遮風遮蔭,促進了植物的生長,並為散養的羊和雞提供庇護,禽畜的糞便提供了有機肥料,改良了土壤,使土地得到了修復。
  • 庫布其愛情湖畔,偶遇豆娘的「愛情」
    不久前,庫布其沙漠七星湖景區之一的愛情湖畔,出現了成群的「豆娘」集體交配的場景,也印證了沙漠治理的成效。在鏡頭下,兩隻體態輕盈的「豆娘」,旁若無人般相「糾纏」在一起,宛若兩隻藍色小精靈。據了解,圖中酷似蜻蜓的昆蟲學名為豆娘,與蜻蜓不同的是,豆娘歇息時翅膀伸長疊在一起,且四個翅膀幾乎一樣大小。
  • ——庫布其財富分享會對...
    億利資源,這家誕生於中國內蒙——相比較聞名遐邇的茫茫草原,這裡也是中國沙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而億利資源集團的創始人、董事長王文彪先生,正是出生在內蒙的庫布其沙漠地區——庫布其也成為億利資源探索治理沙漠化的第一塊「試驗田」。
  • 內蒙古10大必遊景點,響沙灣和月亮湖上榜,你想去玩嗎?
    1、響沙灣:響沙灣坐落在鄂爾多斯,形似月牙,面積不大,又名「銀肯」響沙。景區內有一個沙漠水世界,在沙漠深處還能戲水遊樂,絕對是新奇而獨特的體驗。2、月亮湖:月亮湖是騰格里沙漠中的天然湖泊,該湖從東邊看好象一輪彎彎的月亮靜靜地傾訴著古老的故事,從西邊沙丘上看好像一幅中國地圖,氣勢磅礴。月亮湖旅遊區面積4.5平方公裡,湖岸草坪如毯,湖水碧波蕩漾,水鳥嬉戲。湖的周圍生長著花棒、檸條、沙拐棗、梭梭等各種灌木林草,珍稀的白天鵝、黃白鴨、麻鴨等成群結對棲息於此,沙峰、湖水相映成趣,是人們休閒、探險的理想目的地。
  • 中國第七大沙漠上演首屆沙漠婚禮論壇
    圖為庫布其沙漠上演的沙漠主題室外婚禮秀。 李瑩 攝中新網鄂爾多斯7月5日電 (記者 李愛平)新郎穿沙越野而來,新娘乘著駱駝款款而至,相攜至許願樹下共誓今生,最終放飛告白氣球,掀起現場一陣粉色熱潮,眾人紛紛拿出手機記錄精彩瞬間。
  • 沙漠腹地的「鐵路蜘蛛人」
    12月14日,鐵路工人們在呼和浩特鐵路局包頭供電段響沙灣接觸網工區進行作業。   時值寒冬,在內蒙古呼和浩特鐵路局包頭供電段響沙灣接觸網工區,被稱為「鐵路蜘蛛人」的接觸網工人們冒著零下22攝氏度的低溫進行空中檢修作業,保障春運期間的行車安全。響沙灣工區位於庫布齊沙漠腹地,常年駐守在這裡的40餘名接觸網工人要負責247.5公裡範圍內的接觸網維護工作。
  • 美媒:中國成全球沙漠治理典範
    《報告》分析認定,億利資源集團在改善沙漠生態、發展沙漠產業、消除沙區貧困、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成就卓著,創造了4600多億元人民幣的生態財富,修復綠化沙漠1.27萬平方公裡(其中庫布其治理修復1.1萬平方公裡,綠化面積6000餘平方公裡),生態減貧超10萬人,為100餘萬人次提供就業機會。
  • 他們在沙漠種樹30年,然後奇蹟出現了!
    今天看到一組沙漠的衛星對比照,簡直是見證奇蹟的時刻。這是庫布其沙漠的對比圖,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是我國第七大沙漠。腹地深處寸草不生,邊緣地帶風吹沙跑侵蝕周邊草地,面積超過1.8萬平方公裡,被稱為死亡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