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黃金摻假」亮瞎誰的眼

2021-01-07 網易新聞

網傳40%金條摻假,工行否認摻假並承諾可以回購已售金條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全球經濟增長發出嚴重警告,人們對中國經濟放緩的憂慮降低了黃金對衝通脹的魅力。

儘管黃金價格10月9日連續第3個交易日下跌,但黃金在此前的4個月內上漲了12%,中國國內黃金市場火爆,成為消費熱點。

來自工信部的消息稱,中國7月生產黃金31.3噸,1-7月份累計完成208噸,同比增加13.8噸,增長7.09%。

就在2011年,中國黃金年產量達到了創紀錄的361噸,但依然是供不應求。中國政府沒有公布黃金進口的全面數據,但香港去年對大陸的交貨量為428噸,較上年增長了3倍。

據杜克大學學者達布斯在《經濟史雜誌》1942年5月期上發表的一篇文章說,公元23年前後王莽執政期間,國庫擁有約500萬盎司黃金。中國人因此被稱為黃金市場上最古老的玩家。

但就在國慶節黃金周期間,一條黃金摻假的微博打擊了人們對黃金的信心,甚至攪亂了中國的黃金市場。

對於黃金摻假的傳言,中國工商銀行緊急闢謠,稱工行銷售的黃金不會摻假,每根金條都有質量證書。工行還承諾可對已售黃金回購。

網傳40%金條摻假

在銀行購買的金條被檢驗摻假,甚至更有人指出,「中國國內40%金條摻假」,此事一度成為近期微博上關注度最高的話題之一。

微博名為@JASON馮小缺的網民爆料,國內某大銀行出售的黃金被驗證摻假,並質疑中國市場40%金條用銥或鎢摻假。

@JASON馮小缺的認證身份是先智創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馮小缺,他的原博文稱:「有人拿著工商銀行銷售的一公斤黃金,附帶證明和發票,拿到金銀加工廠出售,經過核實,的確是工商銀行出售的,加工廠老闆就收了,檢驗黃金的精確純度,必須去南京,結果一周後報告來了,該金條摻雜了『銥』。」

馮小缺的這條微博引爆網絡。更令人震驚的是,馮小缺繼續發微博稱,「中國市場40%金條用銥或鎢摻假」。

從2010年底以來,有評論把中國人大規模購買黃金的舉動稱為黃金這種「野蠻的遺蹟」(凱恩斯語)的又一個支撐。黃金摻假,顯然讓中國的很多民眾無法接受。

用來摻假的銥的密度與黃金較接近,銥的密度為22.42克/每立方釐米,與黃金密度19.3克/每立方釐米比較接近,一般人很難覺察到重量上的差別,普通儀器也不容易檢測出來。

有廣州的金店工作人員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由於銥的顏色跟白金差不多,確實有人在黃金裡摻銥粉,摻少量銥粉到黃金裡很難分辨出來,市場上曾經出現過這樣的事情。

隨著黃金市場的火爆,黃金的回收和加工市場也同樣火爆。按照業內人士的說法,金銀首飾加工點在黃金裡摻銥粉的可能性更大。而「國內40%金條用銥或鎢摻假」,似乎有點誇張。

高賽爾黃金分析師龔山強表示,國內之前曾出現過類似黃金摻假的事情,但一直沒有曝出來。這些假黃金不管是從規格還是純度上,都很難用常規檢測手法驗出。

如果銀行的黃金摻假一旦被證實,後果比較嚴重。龔山強擔心,除了會引起投資者的恐慌,對國內銀行業的信任危機之外,還會導致地下炒金等不合法的投資方式出現,對於投資者的資金安全性,市場黃金的穩定性都是非常嚴峻的考驗。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劉俊海則表示,如查證屬實,則消費者有權援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主張懲罰性賠償。

工行否認金條造假

黃金摻假不僅將中國工商銀行擺在了風口浪尖,亦讓消費者對中國的黃金市場充滿了擔憂。

中國工商銀行對此回應稱,工行銷售的黃金從原料、生產加工、售前、售中各環節都嚴控產品質量,不會摻假,每根金條都有質量證書。此外,工行還對已售黃金承諾回購。

「這純屬不實之言,」《人民日報》引述中國工商銀行貴金屬業務部新聞發言人施旭東表示,「工行嚴格貫徹上海黃金交易所對金條質量控制的標準,品牌金條從原料入庫、生產加工、產成品出廠前及銷售各個環節都進行了嚴格的質量控制。」

按照工行方面的說法,在原料環節,工行的黃金原料符合上海黃金交易所的交倉標準,並從上海黃金交易所統一出庫。

工行方面表示,在生產加工環節,工行從上海黃金交易所指定的可提供標準金條的生產企業中選擇信譽度高、質量控制良好的大型精煉加工企業進行生產,加工企業均獲倫敦金銀市場協會「可提供標準金錠企業」合格證書,具有良好的信用標準。工行也責成加工企業對整個生產環節執行最為嚴格的質量控制。

工行方面還表示,在售前、售中環節,工行對每個批次的生產金條進行隨機抽檢,抽樣產品全部送經國家計量認證、國家審查認可、國家實驗室認可的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歷年檢測結果均符合標準。

施旭東稱,工行對每一根金條都出具產品質量證書,對產品的成色、重量和品質進行保證。對已售產品,如果出現因產品成色或重量等原因引起客戶投訴,一旦投訴產品經質檢機構和工行確認為不合格產品,可根據客戶意願,對投訴產品作換貨或退貨處理。

「工行還對已售黃金承諾回購,」施旭東表示,「消費者可以在工行200多家網點辦理黃金製品回購業務。這些網點分為普通回購網點和綜合性回購網點,前者可以回購工行自有品牌的黃金製品,後者除了工行產品外,還可以回購其他企業生產的成色在Au99.0以上的實物黃金產品。綜合性回購網點目前有近100家。」

施旭東反問,「如果一家銀行的黃金產品摻假,它敢做這樣的回購承諾嗎?」

大規模摻假不可能

銀行銷售的黃金基本不會出現摻假的情況,但並不代表整個黃金市場也沒有黃金摻假。由於黃金價值高,造假的「收益」也十分豐厚,因此,不排除一些個人、小團夥用摻假的黃金來騙取錢財。

據黃金專家蔣雲川透露,業內確實有一些不法小商家用其他雜質金屬摻假的行為,在黃金中加入其他與黃金密度相近的金屬,降低黃金純度,如99.99%的黃金通過摻假後,純度降為99.9%,肉眼上很難分辨,但價值上卻大打折扣。

在廣東省黃金協會副會長、廣東粵寶黃金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甄偉鋼看來,「工商銀行金條造假的說法肯定不靠譜,銀行沒有動力去造假。」

甄偉鋼認為,「從工行的信譽,從工行對產品質量的重視程度,工行金條的產出流程來看,都不存在造假的可能。」

北京黃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委員會秘書長劉山恩也認為,目前國內對於黃金製品的檢測標準很嚴格,而且正規商家從原料購買到存儲,再到加工、銷售,整個環節監管一般都很規範。

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秘書長許文軍受訪時也表示,所謂「黃金製品摻假」,或者說網上傳的在黃金製品中摻入銥或鎢,在歷史上的確發現過,是極個別不法小商販所為,有些甚至是加工黃金的攤販,所謂黃金製品大規模摻假不可能。

在許文軍看來,黃金行業的誠信非常重要,而且是消費者保護法律法規的重點監管領域。他表示,如果黃金摻假被查獲,不僅要付出懲罰性的高額罰款,而且對品牌是「毀滅性」的打擊。

許文軍還表示,黃金摻假檢驗也很容易,消費者有疑問,一驗便知。

國家註冊珠寶質檢師那寶成認為,黃金市場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飾品的成色。最為嚴重的是,用其他金屬代替,或者部分摻入貴金屬當中,如鉑摻銥或者金摻銥。

那寶成提醒,消費者最好到正規商場或專賣店購買,最好購買配有有資質的、經過認證的權威機構出具的合格標籤的飾品。

業內人士認為,銀行金條造假,其性質如同銀行發假鈔,勢必引發整個銀行信用體系的崩潰。所以銀行出售的金條,一般不會出現摻假行為,而「中國國內40%金條摻假」更是不靠譜的說法。

作者:何光偉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貴的5件東西,黃金墊底,鑽石第二,第一名簡直亮瞎眼
    5、世界上最貴的東西,黃金墊底,金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貴金屬之一,被許多人視為財富的象徵,平均每克售價56美元但是在這它只能是墊底!4、世界上最貴的東西,犀牛角,平均每克110美元。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人盜獵犀牛的原因。3、世界上最貴的東西,鈹鎂晶石。
  • 驚炸190億黃金大案 工行等19家銀行逾100人被罰
    潼關信合發現更多的質押用假黃金,涉案金額超過110億元。這些摻假黃金外觀上和真黃金無二,很難鑑別,制假手法十分專業。同樣中招的還有另外一家,叫西安市長安信合(西安市長安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張青民借用了大概70多個人的身份證,用假黃金騙貸超過14億元。而這些假黃金中,鎢的含量佔62%左右,黃金約佔38%。
  • 疑心「黃金摻假」可有償檢測 黃金購買憑證要保留
    疑心「黃金摻假」可有償檢測 黃金購買憑證要保留   中新網南京10月10日電(孫瑩) 針對「十一」黃金周網絡上「黃金摻假」的傳言,中國工商銀行近日回應稱「網傳並不屬實,每根金條都有質量檢測證書」,但仍有不少群眾對手中收藏金條的真假存有疑惑。
  • 網傳四成金條用銥或鎢摻假 教你辨別黃金真偽
    ●專家稱有可能,高仿摻假黃金常規檢測很難,簡單鑑別有三招●業內稱江蘇以前曾有過,但近兩年未發現,四成摻假太誇張微博名為「JASON馮小缺」、 認證身份為先智創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馮小缺的博友前天在微博稱,國內某大銀行出售的黃金被驗證摻假,並質疑中國市場
  • 「亮瞎眼」的監控補光燈,有關部門出招了!真的有效嗎?
    01監控補光燈「亮瞎眼」已成安全隱患近日,一位網友在網上向交警反映。因為監控補光燈「亮瞎眼」的強光,導致他看不清前方橫穿馬路的行人,差點釀成大禍。所幸最後時刻雙方都避開了。但險象叢生的過程仍然讓人後怕。對於「監控補光燈影響安全駕駛嗎?」
  • 190億黃金大案!金磚中摻62%鎢塊 造假多年致金融機構損失慘重
    潼關信合發現更多的質押用假黃金,涉案金額超過110億元。這些摻假黃金外觀上和真黃金無二,很難鑑別,制假手法十分專業。     同樣中招的還有另外一家,叫西安市長安信合(西安市長安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張青民借用了大概70多個人的身份證,用假黃金騙貸超過14億元。
  • 世界上最高的5款高跟鞋,最高一個50.8cm,絕對亮瞎你的眼(組圖)
    絕對能亮瞎你的眼,你確定這能穿出門?世界上最高的5款高跟鞋:1、最高高跟鞋,50.8釐米你沒看錯,世界上最高的一個高跟鞋就是高達50.8釐米,是在2004年的時候被印度一位鞋子設計師所設計出來的,穿著簡直就像是在「踩高蹺」一樣,如此高的鞋子你確定能夠穿出門去?
  • 用電視機當顯示器會不會亮瞎眼?答案在此
    2電視當顯示器真的會亮瞎眼!    首先,與顯示器相比,電視的亮度過高,目前主流顯示器的亮度在200-300cd/m2,通過調整亮度可以達到120-150cd/m2的最佳亮度區間,而電視機一般亮度會達到400-700cd/m2,近距離使用的時候非常傷害眼睛,毫不客氣的說就是「亮瞎眼」!
  • 校園趣事:奮豆「蟲洞」驚為天人,七彩牙齒,亮瞎星太奇「狗眼」!
    校園趣事:奮豆「蟲洞」驚為天人,七彩牙齒,亮瞎星太奇「狗眼」!
  • 周大生等黃金涉嫌摻假 添加廉價元素銥賺取暴利
    以下是從現場發回的報導:   主持人:好,剛才我們說到的是蘋果,接下來我們來說說黃金。黃金市場裡,有業內人士告訴我們說,黃金市場臣裡也有貓膩,這貓膩又是什麼呢?我們來看記者帶回來的實地調查。  千足金、999,一位內幕認識告訴我們,一些黃金首飾的純度實際上並沒有他們宣傳的那麼高。他們銷售的時候會懸掛999的標識賣給消費者。真的像這位內幕人士所說的那樣嗎?
  • 亮瞎眼的手電筒 能點火還能加熱早餐
    不過這款手電筒的亮度竟高達4100流明(流明,光通量的單位,1流明是指蠟燭一燭光在一米以外的所顯現出的亮度),簡直亮瞎眼。這個手電筒的亮度足以做到許多普通手電筒無法完成的事情,比如加熱雞蛋。
  • 專家稱四成金條摻假太誇張 簡單鑑別有三招
    ●專家稱有可能,高仿摻假黃金常規檢測很難,簡單鑑別有三招   ●業內稱江蘇以前曾有過,但近兩年未發現,四成摻假太誇張資料圖片  微博名為「JASON馮小缺」、 認證身份為先智創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馮小缺的博友前天在微博稱,國內某大銀行出售的黃金被驗證摻假,並質疑中國市場40%金條用銥或鎢摻假。江蘇省黃金珠寶商會人士表示,黃金製品造假國內確實發現過,但江蘇近年來沒發現。業內人士稱40%金條摻假「太誇張」,並教市民三招鑑別假金條和金飾品。
  • 摻假不合格!曝周大生、中國黃金、中國金店純度不足
    摻假不合格!你買的這些品牌的金飾質量、純度可能有問題近日,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甘肅省2019年第2批工業產品質量省級監督抽查結果通報」,其中抽檢了45家經銷企業50批次貴金屬首飾及製品,9批次不合格,主要是質量偏差、貴金屬純度項目不符合標準要求,周大生、中國黃金、中國珠寶、中國金店等品牌上榜。
  • 天天來野生海鮮:可能會亮瞎眼的白帶魚
    東山島漁船上亮瞎眼的白帶魚除了能輕易地描述出它的外型,關於它的各種美味吃法,也許你也能列舉出許多,比如沿海地區的香煎和醬油水做法,又或者是內陸地區經典的紅燒和糖醋做法等。
  • 聲入人心黃子弘凡是誰個人資料介紹
    那聲入人心黃子弘凡是誰?下面跟隨小編來詳細地了解一下。聲入人心黃子弘凡是誰 聲入人心黃子弘凡個人資料介紹  黃子弘凡在《聲入人心》上是男高音,1999年4月21日出生的黃子弘凡,今年才19歲,非常年輕的一枚小鮮肉,黃子弘凡的家庭背景很深厚,家境很好,網傳黃子弘凡的父親男高音歌唱家黃金中,黃金中有非常多的頭銜,歌唱家、演員、教育家等等,年輕時獲得非常多的音樂大獎,以此看來,黃子弘凡是個星二代。
  • 滿天的雙子座流星雨來看你了 說不定還能遇上幾顆亮瞎眼的火流星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滿天的雙子座流星雨來看你了 說不定還能遇上幾顆亮瞎眼的火流星 今晚,就是一年一度、從不讓人失望的雙子座流星雨極大的正日子了。 如果按我說的去做,可以保證你看到幾十甚至上百顆流星。要是運氣再好點,說不定還能遇上幾顆亮瞎眼的火流星。
  • 《聖鬥士星矢》推出黃金聖鬥士版2015年年曆
    《聖鬥士星矢》推出黃金聖鬥士版2015年年曆
  • 十二星座的小宇宙,每個都堪稱奇蹟,雙魚座亮瞎了我的眼!
    宇宙學家通常所指的大爆炸觀點為:宇宙是在過去有限的時間之前,由一個密度極大且溫度極高的太初狀態演變而來的,並經過不斷的膨脹到達今天的狀態,今天給大家盤點十二星座專屬小宇宙吧,十二星座的小宇宙,每個都堪稱奇蹟,雙魚座亮瞎了我的眼!
  • 亮瞎24K合金眼的賽事周 虎牙直播最熱比賽推薦
    原標題:亮瞎24K合金眼的賽事周 虎牙直播最熱比賽推薦   剛剛結束一周的S6總決賽是否讓你覺得不夠過癮?隨後緊接而來的暴雪嘉年華又爆出猛料,接下來的日子裡也並不會讓你就此平靜下來,虎牙直播本周賽事一覽是否有你鍾愛的遊戲?
  • 真能亮瞎眼?如何減少手機對眼睛的傷害
    調低手機亮度  手機的輻射主要來自於藍光,自然界的可見光的波長是從400納米到700納米之間,而從400納米到500納米之間,我們人眼感受到的顏色如果近視度數在600度以上(高度近視者),則用眼更要注意。研究發現高度近視的人群發生眼底出血、視網膜脫離和青光眼的機率是正常人的六倍。此外,由于越來越多的「低頭族」的出現,導致人與人之間的在現實生活中的關係也越來越冷漠。 因此,手機並不是生活的全部,我們應當減少這種依賴,把時間和情感還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