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四成金條摻假太誇張 簡單鑑別有三招

2021-01-08 人民網

  ●專家稱有可能,高仿摻假黃金常規檢測很難,簡單鑑別有三招

  ●業內稱江蘇以前曾有過,但近兩年未發現,四成摻假太誇張

江蘇省黃金珠寶商會人士稱,江蘇近兩年來未發現金條摻假。資料圖片

  微博名為「JASON馮小缺」、 認證身份為先智創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馮小缺的博友前天在微博稱,國內某大銀行出售的黃金被驗證摻假,並質疑中國市場40%金條用銥或鎢摻假。江蘇省黃金珠寶商會人士表示,黃金製品造假國內確實發現過,但江蘇近年來沒發現。業內人士稱40%金條摻假「太誇張」,並教市民三招鑑別假金條和金飾品。

  傳言 微博曝國內一銀行出售摻假金條

  記者向銀行求證未得到明確答覆

  「JASON馮小缺」的微博原文寫道:「有人拿著**銀行銷售的一公斤黃金,附帶證明和發票,拿到金銀加工廠出售,經過核實,的確是**銀行出售的,加工廠老闆就收了,檢驗黃金的精確純度,必須去南京,結果一周後報告來了,該金條摻雜了『銥』。」

  銀行賣出的黃金居然有假?這條微博夠讓人驚訝的了!但是,「JASON馮小缺」還有更令人震驚的,其另一條微博則寫道——「中國市場40%金條用銥或鎢摻假」。

  這兩條微博一出,立即引起了網友的關注。有人懷疑微博的真實性,稱「我在中國黃金買的金條,拿到上海檢驗機構檢驗,把金條都壓扁了,最後檢測結果是百分百純金。估計你那個朋友是被加工廠老闆調包了罷,銀行我估計還不敢這麼做。」「據我所知銀行的金條都是代加工的,而且有發票不能代表客人買了之後沒有動過手腳啊。由此得出銀行金條造假沒有邏輯支持。銀行對黃金回購業務很謹慎,原因就是很容易被動手腳,鑑別上確有難度。」還有人質疑「銥是一種稀有金屬,年產量才三噸,有那麼多銥來摻入黃金嗎?」不過,也有不少網友相信確有其事——「行業內早就不是秘密了,絕大多數黃金都是摻有鎢的,美聯儲對此專門發表過報告,而且一直拒絕任何機構對其黃金儲備進行核查。」

  昨天,揚子晚報記者就此向該行江蘇分行求證,但至截稿前,也沒有得到答覆。

  專家 鎢核心假金條成本僅真金的1/9

  黃金摻假有可能,普通人難察覺

  高賽爾黃金分析師龔山強告訴揚子晚報記者,黃金摻假是有可能的。之前國內也曾經出現過類似黃金摻假的事情,但一直沒有曝出來。這些假黃金不管是從規格還是純度上,都很難用常規檢測手法驗出,一定要通過科學檢測。據介紹,用來摻假的鎢和銥的密度與黃金都較接近,其中鎢的密度為19.25克/每立方釐米,與黃金密度19.3克/每立方釐米僅相差0.05克/每立方釐米,普通儀器也不大能測出這麼細微的差別;銥的密度則為22.42克/每立方釐米,一般人也很難覺察到重量上的差別。

  網際網路上也曾經流傳過一條消息,指黃金市場有可能出現用鎢做核心的假金條,製造一條四百盎司重、1/16吋黃金厚度的鎢核心假金條,成本只需五萬美元,遠低於價值大約48萬美元的純金條。如果金價再顯著上升,國際犯罪集團絕對有誘因做假。因此,即使是全球最大的黃金ETF基金——SPDR在其招股章程中也指出,SPDR黃金基金不能保證倉庫貯存的黃金絕對純正。

  龔山強表示,此消息一旦證實,後果還是比較嚴重的。除了會引起投資者的恐慌,對國內銀行業的信任危機之外,還會導致地下炒金等不合法的投資方式出現,對於投資者的資金安全性,市場黃金的穩定性都是非常嚴峻的考驗。

  調查 商會稱江蘇近兩年未發現假黃金

  業內認為40%金條摻假「太誇張了」

  南京一家知名金店負責人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市場上確實有不法分子在黃金裡面摻銥粉,因為銥是白色的,跟白金差不多,少量摻在黃金裡面根本看不出來。他們店裡就碰到過,有人頭天來店裡買金首飾,第二天拿了一條一模一樣的首飾來換貨,營業員沒有經驗就給他換了,結果拿去一檢查,發現是假的,被人掉包了。除了這些不法分子外,還有些打金銀的個體戶,也在往黃金裡摻假。但是,對於「國內40%金條用銥或鎢摻假」的傳言,他認為「太誇張了」。據他所知,有正式加工廠的金店一般不會造假,就怕那些到其他單位委託加工的,難以保證品質。而銀行出售的金製品一般都是委託加工的,不排除加工時被工廠做了手腳,銀行主觀惡意摻假的可能性很小。

  江蘇省黃金珠寶商會人士也告訴揚子晚報記者,黃金摻假一般都是在純度上做文章,比如產品標註的黃金純度為99%(即100克黃金中有99克以上為純金),但實際純度為98%、97%或96%,短斤少兩。這種產品就是不合格產品。對於消費者來說確實很難判斷,必須要質檢部門才能發現。目前江蘇在售的金製品大多是在廣東、浙江沿海一帶生產的,本地產的很少,每當廣東、浙江那邊發現了假黃金,江蘇這邊的工商、質檢部門就會及時去檢查,不管是大品牌還是小品牌,每個季度至少檢查一次。以前江蘇也曾發現過摻假,但近兩年江蘇還沒有查到假的黃金製品,商會接到的投訴也很少。

  提醒 購買時要看有無第三方機構證明

  最好在正規店購買,買到假貨可索賠

  微博爆料黃金摻假引發很多民眾的震驚和恐慌。面對可能遇到的假黃金,市民在購買時該注意些什麼?如果不小心買到假貨,又該如何維權?

  江蘇省黃金珠寶商會人士表示,市民在購買金條和金飾品時,一定要看有無第三方機構的檢測證明,比如產品檢測證書或吊牌。目前南京有5家、江蘇省有18家國家認可的檢測機構,市民如果不放心,也可找他們檢測。另外,有些銀行或金店銷售的投資金條,在回購時還要求保留好包裝盒子,因此,外包裝也要保管好。

  龔山強則表示,過去出售摻假黃金的基本上都是一些私營企業,投資者在購買黃金時一定不能貪小便宜而選擇不正規或沒有資質的代銷商。中國黃金代理商、江蘇中金投資公司負責人也提醒市民,在購買時要找那些回頭能找到的店,不要買了兩天就倒閉或搬家了。最好是在大商場或專賣店購買,這樣即使買到假的,只要有證書在,就可以據此要求店家賠償。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劉俊海在微博中也對此發表觀點。他認為,如果消費者買到摻假的黃金,可以援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主張懲罰性賠償。

  辨別黃金真偽的「竅門」

  雖然摻假黃金檢測較難,但摻假水平也有高下,有些摻假黃金也有簡單的辨別方法。中國黃金代理商、江蘇中金投資公司負責人和江蘇省黃金珠寶商會人士介紹了三個「小竅門」,供市民參考:

  1、用料剪將金條或金首飾剪斷,用放大鏡觀察其切面,如果看到有白色亮點,由於黃金和銥無法融合在一起,則表示該黃金中摻有銥。

  2、測比重。先用天平測量一塊純金條的重量,接著把金條放入量杯,倒水淹沒金條。再把被檢測的金條放入量杯,觀察水的刻度是上升還是下降,只要發生變化,即說明該金條不是純金。但如果是金首飾,此法就不適用,因為金飾品裡面有空氣。

  3、真金不怕火煉。把金條或金首飾放在火上燒一會,觀察其變化。由於銥會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發生氧化反應,故純度不夠的金條會變灰;而純金經過火烤後顏色會紅得發亮。不過,此法對首飾可能有一定破壞。

  網友介紹的辨別方法:

  辨別黃金很複雜,俗稱黃金有「七青八黃九五赤」,要從色、掂、聽、察、外觀、硬度、標識等方面看。比如聽聲吧,真金擲水泥地,會發出沉悶的啪嗒聲,有聲無韻,俗稱死聲,相反成色低的或假的金飾就有韻,且聲響尖長,稍有回跳。比如200克的金條,他能在裡面摻100克銥和鎢,因為銥和鎢與黃金比重相近,一般很難掂出。你在中間切吧,他把銥摻兩邊,你在兩邊切吧,他摻中間。今年3月初,就有人拿著3條200克的金條來典當,用幾種現代科技儀器檢測,就是黃金,但我總覺得其中一條有點不對勁,再次聽聲,金擲地發悶聲,而不是純金就發脆,憑經驗,認定這裡摻假。經同意,將金條對角線切開,果然200克金條裡摻了100克銥!客人一下損失了三萬多。

  南京黃金檢測機構:

  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珠寶首飾產品質量檢驗站

  江蘇省黃金珠寶檢測中心

  國家金銀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南京)

  南京大學珠寶產品質量檢驗站

  南京珠寶研究中心

(來源:揚子晚報)

相關焦點

  • 網傳四成金條用銥或鎢摻假 教你辨別黃金真偽
    ●專家稱有可能,高仿摻假黃金常規檢測很難,簡單鑑別有三招●業內稱江蘇以前曾有過,但近兩年未發現,四成摻假太誇張微博名為「JASON馮小缺」、 認證身份為先智創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馮小缺的博友前天在微博稱,國內某大銀行出售的黃金被驗證摻假,並質疑中國市場
  • 自己可以鑑別真假黃金金條的好方法
    「金條摻假餘波未了,又聽說有人買到了一條能被吸鐵石吸住的黃金手鐲。買黃金這麼不安全?個人能辨別黃金成色嗎?最近,頻頻爆出黃金短斤缺兩也許摻有雜質的消息。對此,對於網上流傳的黃金鑑別方法,向部分業內人士及專家求證。這些方法不太可行用牙咬,要有咬痕?
  • 黃金成色可自行鑑別 密度測算法簡單可行
    「金條摻假餘波未了,又聽說有人買到了一條能被吸鐵石吸住的黃金手鐲。買黃金這麼不安全?個人能辨別黃金成色嗎?」網友山楂饅頭近日@溫州商報實用新聞,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最近,頻頻爆出黃金短斤缺兩或摻有雜質的消息。對此,記者帶著網上流傳的黃金鑑別方法,向部分業內人士及專家求證。
  • 「工行黃金摻假」亮瞎誰的眼
    但就在國慶節黃金周期間,一條黃金摻假的微博打擊了人們對黃金的信心,甚至攪亂了中國的黃金市場。對於黃金摻假的傳言,中國工商銀行緊急闢謠,稱工行銷售的黃金不會摻假,每根金條都有質量證書。工行還承諾可對已售黃金回購。網傳40%金條摻假在銀行購買的金條被檢驗摻假,甚至更有人指出,「中國國內40%金條摻假」,此事一度成為近期微博上關注度最高的話題之一。
  • 三招讓你輕鬆識別假魚粉
    但是近些年由於魚粉的價格節節攀升,魚粉之中摻假的問題也時有發生,嚴重的損害了養殖戶的利益。如何辨別真假就成了養殖戶的必備技巧,我們今天就來分享較為簡單的三招讓養殖戶可以快速地辨別出魚粉。東北農業觀察出品鑑別魚粉第一招,看,聞,摸我們在鑑別魚粉的時候首先就是要看,優質的魚粉多為棕黃色或是黃褐色,呈現粉狀或是顆粒狀,細度均勻表面乾燥無油膩。
  • 總結了幾類實用摻假鑑別方法 供大家參考
    總結了幾類實用摻假鑑別方法 供大家參考2015-10-25 00:3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大水生通訊        瀏覽量: 6076 次 我要評論 魚粉是重要的動物性蛋白質飼料。由於近年魚粉產量不敷所需,魚粉價格震蕩上行,而魚粉內在質量不易鑑別,各種摻假方法層出不窮。我們總結了幾類實用摻假鑑別方法,以供大家參考。1.
  • 疑心「黃金摻假」可有償檢測 黃金購買憑證要保留
    中新網南京10月10日電(孫瑩) 針對「十一」黃金周網絡上「黃金摻假」的傳言,中國工商銀行近日回應稱「網傳並不屬實,每根金條都有質量檢測證書」,但仍有不少群眾對手中收藏金條的真假存有疑惑。江蘇省黃金珠寶檢測中心的相關負責人稱,如果疑心黃金摻假,可以到檢測機構進行有償檢驗,但業內人士也表示,購買金條的渠道是否正規很重要,保留好購買憑證,有利於今後維權或出手轉賣。  黃金的投資熱度隨著金價的上升也是在不斷升溫,因此,近日一則「工商銀行出售金條裡摻有銥」的傳言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 8種常見中藥摻偽手段匯總 杜絕摻假有六招!
    根據CFDA及各省、市藥品監管機構的工作部署及中藥專項檢查安排,為幫助中藥飲片、中藥製劑生產企業了解監管新形勢,掌握中藥真偽鑑別要點,筆者談談目前市場常見的中藥摻假手段及合規分析。 八種常見摻偽手段   1.重量摻偽:即摻入滑石粉、石膏粉、水泥、泥沙、無機鹽等雜質,以增加藥材的重量,而且不易查出。
  • 專家詳解鑑別中藥的真假的水泡方法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患者可能對一些中藥材不熟悉,在購買中藥的時候難以辨別真偽,專家研究提醒,鑑別中藥的真假水泡方法很好用的,患者不妨試一試,以下是詳細說明。水試鑑別法,是一種簡單的、傳統的經驗鑑別方法。有部分藥商在利益的驅使下,不擇手段對中藥摻假,甚至造假,而且手段高明,僅憑肉眼根本無法辨認其真假,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買到假劣藥品。
  • 傳戴B貨翡翠等於戴個輻射源 專家稱太誇張
    原標題:傳戴B貨翡翠等於戴個輻射源 專家稱沒那麼誇張 天然翡翠   訪談嘉賓   胡學年(註冊珠寶檢驗師、註冊珠寶評估師、廣東省地質局廣地珠寶首飾公司高級工程師)   近期,有傳言稱B貨翡翠含大量放射性元素以及有毒物質,令不少消費者惴惴不安。
  • 「糖水燕窩」翻車,燕窩摻假何其多 燕窩有營養 但別過分迷信
    記者詢問涉事商家退一賠三事宜未得到任何回復(已讀未回復)□記者 梁露露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糖水燕窩」事件,讓燕窩這一風頭正勁的養生圈網紅食品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據報導,有網友稱網紅辛巴直播間售賣的茗摯品牌「小金碗碗裝燕窩」是糖水而非燕窩。
  • 歲末年初又見黃金投資熱 1000克的金條最好賣
    專家提醒,2012年經濟形勢更為複雜多變,市場對金價的走勢出現巨大分歧,投資者要牢記2011年暴漲暴跌的教訓,拋棄「一夜暴富」的念頭,謹慎出手。    歲末年初,又見黃金投資熱    主力資金流入個股(01/12)某些股割肉出逃肯定後悔突發暴漲很可能不期而至股民福音:套牢股票有救了!
  • 磁鐵能吸銀行賣的金條,真的是因為黃金裡摻鐵了嗎?看看科學解釋
    就像下面視頻下面動圖裡的這個人一樣,我們能看到他拿著磁鐵對著金條前後移動,金條也被「吸」得前後擺動,於是他就懷疑自己購買的黃金是假的,至少應該是不純的,裡面應該是摻了鐵和別地有磁性的金屬,於是把這件事情曝光給了媒體後來也有不少人用這個辦法測試自己買的黃金,也發現有類似現象。因為這些金條有很多都是在正規銀行購買的,消費者就開始懷疑銀行造假,網上一時間也議論紛紛。
  • 拉曼光譜儀在潤滑油定性鑑別方向的應用
    近紅外光譜也逐漸應用於石油產品的鑑別和測定,但也只限於含氫官能團的振動模式如(CH,NH,OH等)等研究。因此,尋找一種原油價格飆漲,油品的摻假屢見不鮮,不僅損害了消費者利益,更有甚者會危及生命安全,油品質量也越來越受到廣泛重視。目前人們主要採用光譜和色譜手段檢測油品,光譜檢測技術具備便捷、無損檢測優勢,應用更為廣泛。
  • 小夥要把祖傳的寶貝賣了換金條,專家:金條跟它沒法比
    現在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歡收藏一些珍寶,比如有古董或者是名人名畫,再或者是一些瓷器。有的寶貝價值千萬,有的寶貝確實一文不值,但是都是有情感的,不管是值錢還是不值錢。每個寶貝都是有一個故事的,今天的鑑寶人給大家帶來了一塊玉。
  • 聽信老玉賣不過新玉,藏友要賣祖傳玉器換金條,專家:為你難過!
    最近看鑑寶類節目裡總在說老玉賣不過新玉,就想把它賣了買成金條,還能保值。老玉賣不過新玉確實是現在收藏市場上的一種情況,但這段時間不是很長,也就是在改革開放之後的二三十年裡。在過去漫長的歷史時期,老玉還是比新玉值錢,當然金條是一直都很值錢。
  • 三招教你鑑別
    三招教你鑑別2016-01-29 09:5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華商報        瀏覽量: 10547 次 我要評論 &nbsp  春節來了,很多人家的除夕家宴上都會有一條魚,象徵著我們的生活「年年有餘」。那麼,市場上的魚究竟有沒有用孔雀石綠,它到底是什麼東西?本期好奇心帶您一起到市場和實驗室看看。
  • 不知道如何鑑別琥珀,教你11招最有效的方法!
    但是在實際收藏中,專家們也總結了一些有效的琥珀鑑別方法。現在,市場出現了很多以塑料和新樹脂為主的蜜蠟仿製品。最直接的鑑定方法就是佩戴一段時間後由於人的體溫、酸鹼度 甚至氣場的不同都會使蜜蠟會發生變化,仿製品則沒有這種變化。當然這種鑑定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鑑別。還有幾種較佳的蜜蠟鑑別方法提供給大家。1、鹽水測試法
  • 運動鞋怎麼鑑別好壞?四招教會你
    許多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經常會挑花了眼,不知道怎麼鑑別好壞。在購買鞋子的時候不少消費者是通過鞋子的外觀進行判斷,通常是看鞋子的材質和做工,用手捏或者試穿等。但實際上在購買運動鞋時,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去鑑別。
  • 養殖戶基礎技能:如何辨別DL-蛋氨酸和L-賴氨酸是否摻假?
    但是市場上要想買到好的蛋氨酸或是賴氨酸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摻假摻雜的問題比較多,甚至有一些產品乾脆就是假貨。所以我們農戶自己就需要具備一些專業的技能來辨別蛋氨酸和賴氨酸是否摻假了。我們先說說蛋氨酸是如何鑑定的首先我們要看外觀,蛋氨酸的外觀多為白色或是淡黃色的,結晶狀或是粉末狀的顆粒,在正常光線照射下有反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