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爐煤氣幹法脫硫工藝的改進探析

2021-01-16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摘要:近些年來,我國更加重視環境問題,對焦化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降低焦爐煤氣對環境的影響,對其幹法脫硫工藝進行改進勢在必行。鑑於此,本文在對焦爐煤氣幹法脫硫工藝存在問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方案,改進後的效果較為理想。

關鍵詞:焦爐煤氣;幹法脫硫;一級加氫

0引言

煤氣原料的質量直接影響著甲醇的生產質量,如果煤氣原料中的硫含量較高,就會造成所生產的甲醇質量不合格。原料中的有機硫比較容易脫除,可以在流程的第一環就對其進行脫除,從而達到標準。但在實際工作中,進行有機硫脫除的系統對甲醇的生產設備運行狀態影響較大。因此,本文以某公司的有機硫脫除系統進行研究,並對一級加氫反應進行了分析,對現有焦爐煤氣幹法脫硫工藝進行優化,以提高煤炭企業甲醇生產的質量。

1存在問題與分析

目前精脫硫系統主要存在的問題:①由於加氫反應為強放熱反應,因此床層結焦現象嚴重,導致一級加氫反應器的阻力上升較快,需要定期更換催化劑;②一級加氫反應器由於其工藝上的不可替代性而無法切出系統,因此只能停車更換催化劑,影響了整套裝置的開工率。

1.1精脫硫系統的數據分析

精脫硫系統工藝流程見圖1。H2S含量低於20mg/m3的焦爐煤氣被壓縮至2~2.5MPa後進入精脫硫系統,先進入預脫硫反應器脫除殘留的無機硫,然後進入一級鐵鉬加氫反應器,將大部分有機硫轉化為無機硫後,依次經過3個氧化鐵脫硫反應器,將轉化的無機硫脫除,再進入二級加氫反應器,將殘留的有機硫繼續轉化為無機硫後進入氧化鋅脫硫反應器,將無機硫全部除去,脫硫後的煤氣總硫含量小於0.15mg/m3,進入轉化單元。該工藝兩級加氫反應器均採用Fe-Mo/Al2O3加氫催化劑。

由於無機硫易於脫除,因此精脫硫工藝的關鍵在於加氫環節,必須確保煤氣在加氫反應器中將所含的有機硫全部轉化為無機硫,才能將總硫含量降至所要求的指標以內,焦爐煤氣中所含的有機硫主要包括CS2、COS、硫醇、噻吩等,其主要的加氫反應見式(1)~(4)。

CS2+4H2→2H2S+CH4(1)

COS+H2→CO+H2S(2)

RCH2SH+H2→RCH3+H2S(3)

C4H4S+4H2→C4H10+H2S(4)

表1為實際生產中精脫硫系統的全分析數據,可以看出原料煤氣中COS與CS2佔全部有機硫的90%以上,經過一級加氫反應器後大部分COS與CS2被除去;噻吩的濃度並未發生改變,甚至有增加的趨勢;而原料氣中原來未測出硫醇,經過加氫反應後反而測出一定量的硫醇。說明經過一級加氫後發生了某些反應生成了硫醇,甚至不排除生成噻吩的可能性,而在二級加氫反應後卻沒有硫醇或噻吩的生成。由此看來硫醇與噻吩的加氫反應式(3)和式(4)主要是在二級加氫反應器中發生的,另外二級加氫反應器還能將未加氫反應的COS與CS2轉化完全。

1.2一級加氫後硫醇與噻吩升高的原因分析

為了進一步證明前述生成硫醇與噻吩的現象並非偶然,將實際生產中的化驗數據進行整理並繪製成曲線,如圖2和圖3所示,很明顯在一級加氫過程中確實生成了硫醇,而噻吩的濃度基本沒有變化。原料氣體中乙烯含量達到1.76%,而出口氣體中其含量降至0.09%,說明乙烯參與了反應而被消耗,其發生的反應見式(5),即烯烴與H2S反應生成了相應的硫醇,另外乙炔與H2S反應可以生成CH2=CH-SH,CH2=CH-SH加氫同樣可以生成C2H5SH,如式(6)所示。而二硫化物以及硫醚在加氫時均會生成硫醇,然後進一步脫硫,因此在加氫反應過程中生成硫醇是合理的。

C2H4+H2S→C2H5SH(5)

C2H2+H2S→C2H4SH→C2H5SH(6)

上述有機硫在較寬的溫度與壓力範圍內加氫反應平衡常數較大,因此在加氫過程中決定脫硫效率高低的因素是反應速率而不是化學平衡。在上述硫化物中噻吩類的加氫活性是最小的,因此噻吩的加氫反應速度遠小於其他硫化物的加氫速度,導致噻吩較其他硫化物難以脫除。

1.3對於加氫催化劑結焦的分析

根據實際經驗,一級加氫催化劑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會發生阻力升高、加氫效果變差等問題,在更換催化劑時發現催化劑結焦較為嚴重,這是由於原料煤氣在經過淨化、壓縮等工序後夾帶出一定量的焦油、洗油、汽輪機油等物質,這些物質在高溫環境下會發生聚合、結焦等現象,從而造成催化劑床層阻力上升。

1.4解決問題的構想

(1)改善原料氣的質量,在一級加氫反應器前增加過濾裝置,進一步除去煤氣中含有的油類雜質。

(2)重點針對硫醇及噻吩的脫除問題,對一級加氫系統進行優化與改造,緩解二級加氫的生產負荷。

2一級加氫工藝的改進

原有工藝中一級加氫反應器出口有機硫含量分布見表1,分子結構較為簡單且副反應較少的COS與CS2含量共計約67mg/m3;加氫活性較差、且易發生副反應的硫醇、噻吩含量約為35mg/m3,因此需要分別設計具有針對性的脫除方案。

2.1COS與CS2的脫除方案

一般情況下含硫化合物的加氫活性與其結構有很大關係,結構複雜的含硫化合物往往加氫活性較差,由於COS與CS2本身結構較為簡單,加氫反應速度也很快,因此COS與CS2的加氫反應比較容易發生且受到的幹擾較少。由此看來,只需增加一級加氫催化劑的裝填量即可滿足工藝指標。但由於一級加氫反應器無法繼續加裝催化劑,因此在一級加氫反應器前增加預加氫反應器。

2.2硫醇與噻吩的脫除方案

綜上所述,有機硫脫除效率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加氫環節,由於結構複雜、加氫活性相對較差等特性,硫醇、噻吩等硫化物才是加氫反應的關鍵步驟。H2S的存在主要有兩方面影響:(1)與烯烴反應生成了新的硫醇和噻吩;(2)抑制了噻吩的氫解反應。因此可以推斷H2S含量越低,硫醇與噻吩的加氫轉化率越高。因此,將氧化鐵脫硫槽A中的催化劑更換為兼具加氫與脫硫活性的鐵錳催化劑,同時在氧化鐵脫硫槽B的上半部裝填一部分鐵鉬催化劑,使煤氣經過一級加氫後先進入鐵錳脫硫槽,將轉化來的H2S儘可能脫除後再進行加氫反應,以消除H2S對硫醇、噻吩加氫反應的影響。

2.3原料煤氣淨化方案

為了防止原料煤氣夾帶的焦油、洗油雜質進入加氫反應器,引起催化劑床層結焦、阻力上升,決定在加氫前增加2個活性炭過濾器,進一步除去煤氣中含有的油類雜質。

3改進效果

按照上述方案改進後的流程見圖5,表2為改進後精脫硫系統的化驗數據,一級加氫後COS、CS2的含量明顯下降,加裝加氫催化劑後的氧化鐵B出口氣體中幾乎不含硫醇、噻吩,到二級加氫時有機硫已經全部轉化為無機硫,二級加氫反應器基本沒有生產負荷。表3為將一級加氫切出系統後的化驗數據,可以看出改造後的系統可以實現不停產進行一級加氫催化劑更換工作,保證了全年開工率。

加氫前增加過濾器後,一級加氫反應器的阻力較以前穩定,催化劑更換次數由2次/a降低至1次/a。

4結語

通過對煤氣精脫硫生產裝置的運行數據進行研究,得到以下結論。

(1)一級加氫反應器阻力增大是由於原料煤氣夾帶的焦油、洗油、汽輪機油等物質在高溫環境下發生聚合、結焦等現象所致。

(2)影響精脫硫裝置脫硫效率的關鍵環節是加氫過程,而控制加氫總效率的關鍵環節是硫醇、噻吩的加氫反應。

(3)烯烴和H2S的反應影響了硫醇、噻吩的脫除效率。

(4)H2S的存在抑制了噻吩的加氫反應。

(5)H2S含量越低,硫醇、噻吩的加氫轉化率越高。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大氣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焦爐煤氣脫硫效率分析及工藝選擇
    煤氣脫硫即採用一定的技術手段將 H2S、HCN 等有害物質從焦爐煤氣中脫除,採用的工藝方法一般分為溼法和幹法。1焦爐煤氣脫硫技術焦爐煤氣常用的脫硫方法從脫硫劑的形態上來分包括幹法脫硫技術和溼法脫硫技術。
  • 焦爐煤氣脫硫技術路線、現狀及五種工藝對比
    本文對目前企業中常用的焦爐煤氣脫硫方法進行分類介紹,主要對常用的一些溼式氧化脫硫法,包括PDS法、HPF法、改良ADA法等進行分析對比,說明各種工藝的優缺點。1 焦爐煤氣脫硫方法焦爐煤氣脫硫工藝發展至今已經有50餘種。
  • 焦化廠焦爐煙氣脫硫脫硝工藝技術分析
    結合相關環保標準,分析比較了溼法脫硫、幹法脫硫技術、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這幾種現有的比較成熟的煙氣脫硫脫硝方法,闡述了其優缺點,並針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總結改進,為焦化廠煙氣脫硫脫硝工藝的設計運行提供了基礎。1前言天鐵集團焦化廠現有JN60-6型焦爐兩座,設計年產120萬噸焦炭。
  • 關於焦爐煤氣幹法脫硫塔填料更換施工技術的探究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主要介紹焦爐煤氣幹法脫硫塔填料更換施工技術在寶鋼湛江鋼鐵煤精幹法脫硫裝置中的應用,詳細敘述人員安全防護措施、舊填料清出方法、新填料裝填方法及硫化亞鐵(FeS)防自燃措施。
  • 焦爐煙氣常見脫硫脫硝工藝及其特點分析
    NOx,當採用焦爐煤氣加熱時,熱力型NOx佔全部NOx的95%以上;當採用高爐煤氣加熱時,生成的NOx則全部是熱力型NOx。   焦爐因其生產工藝的特殊性,煙囪排放的熱煙氣中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氮氧化物含量較高,煙氣需進行脫硫脫硝除塵處理後方可滿足排放要求。煙氣中NOx主要是在煤氣高溫燃燒條件下產生的,焦爐煤氣含50%以上的氫氣,燃燒速度快,火焰溫度高達1700-1900度,煤氣中氮氣與氧氣在1300度左右會發生激烈的氧化反應,生成NOx。
  • 焦爐煤氣脫硫脫氰技術及優化建議
    筆者在煤氣脫硫脫氰工藝原理分析的基礎上,總結了副產品回收技術,並對煤氣脫硫脫氰技術的優化提出建議,旨在促進新技術的開發。1 焦爐煤氣脫硫脫氰工藝發展簡述目前,國內的煤氣脫硫脫氰技術是在煤氣淨化工藝基礎上建立的。
  • SDS+SCR工藝在焦爐煙氣脫硫脫硝中的應用
    主要研究了SDS幹法脫硫+中低溫SCR脫硝除塵工藝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該工藝效率高,副產品少,抗衝擊能力強,是目前國際上一種較為先進的焦爐煙氣淨化處理技術。本文即該工藝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利用「SDS幹法脫硫+中低溫SCR脫硝除塵」工藝技術對鞍鋼股份有限公司煉焦總廠8號焦爐煙氣脫硫脫硝處理。1 工藝原理及流程1.1 SDS幹法脫硫工藝原理20世紀80年代,比利時開發出了SDS幹法脫酸噴射技術。
  • 煤氣淨化溼法脫硫的幾種化學工藝
    煤氣淨化溼法脫硫的幾種化學工藝北極星大氣網訊:煤氣淨化中脫除硫化物的淨化技術一般分為溼法和幹法兩種工藝。而隨著現代煤化工項目的大型化,溼法脫硫精度的提高,幹法脫硫已作為溼法脫硫後的精細淨化環節。溼法脫硫的化學工藝是先用液體將硫化物從粗煤氣中分離出來並加以富集,再通過解析生成H2S富氣或催化氧化後轉化為單質硫或硫酸。一般而言,溼法脫硫比較適用於氣體中含硫高且處理量大的情況,其投資、操作費用高,動力消耗比較大。而溶劑可連續重複使用,裝置佔地較少,操作環境較好,對保護環境有利。
  • 前端幹法脫硫:高爐煤氣脫硫新途徑
    相關脫硫技術分析對比  隨著各地積極推動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與高爐煤氣脫硫有關的各類需求近期受到關注。前端脫硫主要分為幹法和溼法;末端脫硫因和其他工業煙氣工況類似,可利用傳統的石灰石膏法、鎂法、氨法等脫硫工藝。
  • 7m焦爐煙氣脫硫脫硝開工操作改進
    1工藝簡介鞍鋼鮁魚圈煉焦部現有4座7 m焦爐,每2座焦爐共用1座廢氣煙囪,通過採用煤氣精脫硫、焦爐熱修維護等控制手段,廢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均能達到當地排放標準,但由於鮁魚圈地處渤海灣,地理位置特殊,煉焦部從長遠考慮,組織實施廢氣脫硫脫硝項目,以期達到《煉焦化學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中表6特別排放標準,解決焦爐廢氣環保問題。
  • 焦爐煤氣脫硫如何優化工藝操作條件提高硫磺產量
    焦爐煤氣脫硫如何優化工藝操作條件提高硫磺產量北極星環保網  來源:東獅脫硫技術協作網微信    2015/2/21 10:46:20  我要投稿  北極星環保網訊:溼式氧化法脫硫,就是在液相將吸收(溶解)的H2S進行中和反應,生成新的化合物HS-,再通過催化劑釋放出的活性氧
  • SDS幹法脫硫及SCR中低溫脫硝技術在焦爐煙氣處理中的應用
    :摘要: 針對焦爐煙氣對環境造成汙染的情況,闡述了SDS幹法脫硫與中低溫SCR脫硝除塵結合的技術原理、實際應用與優缺點,並在某實際項目中探究了焦爐煙氣的去除效果.結果表明,在實際運行中採用SDS+SCR工藝處理後,焦爐煙氣能夠滿足特別排放要求,即SO2排放濃度≤15 mg/m3,NOx排放濃度≤50 mg/m3,顆粒物排放濃度≤10 mg/m3.該項目投運後所產生的廢棄物主要成分為Na2SO4,可將其回收利用作為水泥添加料
  • 焦化廠焦爐氣脫硫的幾點淺見
    煤氣的脫硫工藝不僅可以提高煤氣的質量, 達到工藝的使用標準,而且,對加強人類的環境保護也具有積極的意義。同時,經過脫硫以後的焦爐氣體,還可以作為後續工藝原料氣,如繼續生產甲醇和二甲醚。2 脫硫的方法煤氣的脫硫方法按物料形式可分成溼法脫硫工藝和幹法脫硫工藝。溼法脫硫工藝中的脫硫劑呈液體狀態,便於輸送,易構成一個連續循環的脫硫工藝流程。
  • 焦爐煙氣脫硫脫硝工藝優化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介紹了焦爐煙氣半乾法脫硫+SCR脫硝工藝流程,並分析了存在的問題。通過優化脫硫劑製備及噴漿技術、補熱技術、建立新型焦爐加熱制度;改造脫硫劑製備管道連接方式,對脫硝除塵一體化裝置密封改造,增加設備工藝安全聯鎖功能,提高進入脫硝工序煙氣溫度等措施,保證了焦爐煙氣脫硝工藝運行穩定,實現了焦爐煙氣粉塵、NOx、SO2達標排放,主要物料消耗明顯降低。
  • 焦爐煙氣脫硫脫硝工藝技術分析
    1.1 幹法脫硫 固體鹼吸收劑在乾燥和半乾燥煙道氣脫硫系統中主要是通過煙氣穿透煙道氣和吸收劑的方法來接觸煙道氣,其中的SO2無論是在何種環境下,都會發生一定反應進而生成亞硫酸鹽與硫酸鹽。
  • 焦爐煙氣低溫SCR脫硝工藝催化劑選型探討
    目前,脫硝催化劑在低溫條件下的抗H2O和SO2中毒能力普遍較差,焦爐煙氣脫硝系統的運行溫度一般設計在200℃以上。但是,煙氣經過脫硫除塵後,溫度不可避免的會有所下降。為了滿足脫硝系統的溫度要求,並保證煙囪的熱備狀態,應儘量減小脫硫過程的煙氣溫降。相比於溼法脫硫,半乾法/幹法脫硫技術具有煙氣溫降低、SO3脫除率高、設備腐蝕程度低、無廢水排放等優點,更適合於焦爐煙氣淨化。
  • 焦爐煙氣脫硫脫硝技術及其發展現狀
    一、焦爐煙氣脫硫脫硝技術有關應用分析  (一)燃燒過程中嚴格控制加熱源頭  通過對焦爐加熱的控制影響燃燒條件從而控制所生成的NOx,削弱NOx濃度。科學管控焦爐溫度,實現空氣與煤氣均勻性分配,採取管理臨界溫度模式。
  • 高爐煤氣精脫硫技術路徑
    高爐煤氣中有機硫(主要是COS,微量CS2)和無機硫(H2S)並存且有機硫含量高於無機硫含量。故對於高爐煤氣脫硫關鍵是控制有機硫,在控制有機硫的同時脫除無機硫。高爐煤氣精脫硫主要包括催化轉化+脫酸、分子篩或微晶材料吸附和幹法脫硫工藝等。
  • 淺談HPF溼法脫硫工藝的控制及特點
    淺談HPF溼法脫硫工藝的控制及特點北極星環保網訊:1前言焦爐煤氣脫硫工藝有幹法和溼法脫硫兩大類。我廠煤氣淨化脫硫主要採用HPF溼式催化氧化法脫硫工藝,利用氨為鹼源,煤氣中的H2S等酸性組分由氣相進入液相與氨反應,轉化為硫氫化銨等酸性銨鹽,在空氣中氧的氧化下轉化為元素硫。我廠選用的是HPF複合型催化劑,焦爐煤氣的脫硫效率高達99%。
  • 高爐煤氣脫硫技術路徑與應用研究
    5.2 無機硫化氫脫除原理煤氣中的硫化氫主要採用幹法脫硫劑進行脫除。硫化氫的脫除過程實際上是硫化氫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與氧氣生成硫磺的過程。由於煤氣中存在微量的氧氣,所以脫硫過程不需要添加任何反應原料。脫硫過程主要反應如下:1)吸附過程:硫化氫、噻吩及硫醚等有機硫吸附於活性炭基脫硫劑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