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十年代,巴西的裡約熱內盧開啟了一項修建計劃,叫做「上帝之城」,目的是為了安置位於裡約熱內盧西北貧民窟的貧民們,在進行了近二十年的修建計劃,突然擱置下來,而這裡也慢慢的發展成為犯罪天堂。
影片《上帝之城》拍攝地點就在此處,導演費爾南多. 梅裡爾斯憑藉高超的拍攝手法和剪輯方式,把影片分成三個部分,人物相互穿插,牽扯,情節起伏,因果循環。
電影沒有選用專業演員,演員基本都是來自貧民窟的孩子。電影也幾乎沒有任何特別的場景,全部取景均來自真實的巴西貧民窟。正是如此,影片才得以最真實的展現出貧民窟裡的暴力和麻木。
貧民窟的孩子沒有正常的童年,這裡沒有基本的教育,醫療,有的只是槍枝和毒品,搶劫隨處可見。沒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沒有公平正義可言,人們只能選擇暴力,價值觀的扭曲也讓這裡的人深陷黑暗。這裡沒有贏家,人們每天拼了命要做的卻僅僅是生存。
也有人想逃離這,班尼是小霸王的好朋友,他厭惡了這裡,嚮往愛與和平,就當他準備和女朋友離開的時候,黑暗中的一顆子彈結束了他的生命。他的死亡讓人扼腕,同時也揭示了上帝之城沒有上帝。在這裡,你不知道意外和死亡哪個會先行一步。
施耐德的出現將整部影片帶向了高潮,導演通過他的經歷,敘述了這裡的平民是怎樣從痛恨黑暗到淪為黑暗本身的轉變,當汙濁成為常態,清白即是犯罪。
影片的最後,當紅毛跟小霸王同時被消滅時,新的勢力又湧現了出來,以小鬼頭為主的孩子們成了新的黑幫,一代又一代,原來罪惡並不會因為某人的死亡而消失,上帝之城只能在絕望中繼續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