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城——約熱內盧的貧民窟

2021-01-13 影視一天天

電影改編自巴西作家帕洛林的同名小說,跨越1960年到1980年,位於巴西城市裡約衛星市鎮上帝之城貧民區的黑街幫派犯罪實錄,帕洛林從小生長在上帝之城的大街上,書裡面的每個鮮活主角,全都是他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這也讓電影更加的沉重。電影的題材是犯罪,卻和傳統的犯罪片大不相同,不是那種好萊塢式的高智商犯罪,雖然資料主要是青少年的犯罪,卻也不是像《大象》那種類型。他就是赤裸裸的描述原始犯罪,從某種角度上來講,也能夠看做是表現人性本惡的作品。

雖然說電影影片的真正主角不是人物,而是裡約熱內盧的貧民窟。但分析這部電影我覺得還是就應從幾個重要的主角入手:  首先說本片的敘事人物Rocket,他算是本片當中少有的「正面人物」,但其實並非是他品性善良,只是因為他比較的膽小怕事,他在一個超市裡面找了一份工作,拿著少的可憐的薪水,之後還因為「矮子幫」來偷東西被解僱。他最後意識到在上帝之城正直是沒有用的,把他哥哥的槍拿出來,打算搶劫,但他始終都還是不敢做。他是一個很圓滑的人,從來都不敢得罪誰,在自己最心愛的女人被Benny搶走了以後,他也不敢吱聲。但Benny也很照顧Rocket,他明白Rocket的夢想是做一名攝影師,所以臨走的時候還送給他一個相機作為禮物。Rocket最終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但上帝之城的故事並沒有結束。

另外一個核心人物就是上帝之城的黑幫老大Li'lZ',他和黑幫另外一個頭目Benny在兒童時代就是好朋友,他們殺人搶劫販毒無惡不作,從上帝之城的小混混逐漸成為了上帝之城隻手遮天的頭目,Li'lZ'依靠販毒來賺錢,他的行事方法很很簡單,幹掉那些毒販,直接接手他們的生意。Carrot是上帝之城唯一對Li'lZ'有威脅的勢力,起初Li'lZ'跟Carrot大規模的衝突,但Benny的死讓他徹底的失去了理智,上帝之城的戰爭也就此開始。戰爭的結果自然是兩敗俱傷,Li'lZ'最終也陰溝裡翻船,栽在了「矮子幫」手裡。 

Benny,Li'lZ'最好的夥伴,是上帝之城最酷的土匪,他慢慢的厭倦了這種生活,在找到女朋友後,他開始變得溫和。他最後打算離開了,他期望將來的生活是和自己的女朋友在農場上,吸菸,聽搖滾。有一次Li'lZ'想要殺了Blacky,Benny組織了他,Li'lZ'說Benny的心太軟,最終可能會被反咬一口,值得諷刺的是Benny最終是死在了自己的告別晚會上,而殺死他的,正是Blacky,這再次的印證了,並非是「浪子回頭金不換」的。  KnockoutNed是一個退伍軍人,他原本是一個做正經工作的「良民」,在家裡人被Li'lZ'殺光以後,為了報仇而投靠了Carrot。他跟著Carrot去搶劫,他制定了規則——不許濫殺無辜,第一次,他從Carrot的槍口下救了一個人,第二次,Carrot殺了一個企圖向Ned開槍的人,Ned明白了任何規則都有例外,第三次,例外變成了規則。Ned就這樣墮落成為了黑幫當中的一員,手中沾滿了鮮血,最終他能有什麼好下場呢。

故事當中的這幾個主人公形象都很鮮活,仔細的想想,發現其實當中都有一種「宿命」論。Rocket有當攝影師的理想,雖然膽小怕事,但他從來沒有做過壞事,所以最後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Li'lZ'把槍分給了小孩子們,最後卻被他們所殺;Benny放走了Blacky,而最終卻死在了Blacky槍下;KnockoutNed殺死了銀行的保安,這個保安正是Otto的父親,Otto來找Ned,Ned給了他一把槍,最終他被Otto所殺。這樣的模式其實在很多電影當中都有,比如說弗蘭克·德拉邦特的電影,還有寧浩的電影也是如此。

在這部電影之中加入「宿命」論,其實是給電影留下了一點期望。不然的話,它實在是過於的殘忍,許多孩子,都是在還未懂得生命的珍貴的時候就學會了殺人,也有許多,在未懂得死亡的時候死亡,這是很可悲的事情。影片有一個小孩子說的話印象深刻:「我喝過酒,殺過人,搶過劫,我是男人。」黑色幽默。在他死了以後,這段話又被重複了一遍。無知確實很可怕,如果說人性本惡,那麼孩子們需要有人來引導,向正確的方向。

影片的最後一段的名字叫「結束的開始」,這預示著這個故事雖然告一段落了,但暴力和殺戮還在持續,上帝之城還會有新的故事,一切都在惡性循環。  

寫到那裡,突然想到魯迅在《狂人日記》最後寫的那一句話: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

純屬借鑑不妥私信刪

相關焦點

  • 關於《上帝之城》:暴力總是貧民窟的一部分,但你無法想像
    商業電影「走腎」和藝術電影「走心」可以共存於一部作品中,《上帝之城》是最好的作品之一。作為一部小型語言電影,世界電影世界影響力中的《上帝之城》足以展示它的「過人之處」。在視聽體驗方面,它獲得了第76屆奧斯卡最佳攝影、最佳電影剪輯和最佳外語片獎提名;在實際意義上,它帶來了裡約熱內盧的真實面目和世界的震撼。
  • 《上帝之城》:四段人物故事看貧民窟幫派分子的罪惡與愛
    《上帝之城》:四段人物故事看貧民窟幫派分子的罪惡與愛哈嘍,大家好!小編今天來帶大家看一部巴西經典黑幫電影《上帝之城》。這部電影通過主人公「阿炮」——一位攝影師的眼睛,窺探了巴西貧民窟黑幫二十年的罪惡循環。
  • 淺析《上帝之城》:暴力永遠是貧民窟的一部分,只是你難以想像
    新形勢下的矛盾註定會被消化,於是電影形成了新的生存模式,商業電影的「走腎」和藝術電影的「走心」得以在一部作品中共存,而《上帝之城》就是其中最好的作品之一。作為一部小語種電影,《上帝之城》在世界影壇的影響力足以說明它的「過人之處」。
  • 《上帝之城》,在絕望中沉淪
    在六十年代,巴西的裡約熱內盧開啟了一項修建計劃,叫做「上帝之城」,目的是為了安置位於裡約熱內盧西北貧民窟的貧民們,在進行了近二十年的修建計劃,突然擱置下來,而這裡也慢慢的發展成為犯罪天堂。影片《上帝之城》拍攝地點就在此處,導演費爾南多.
  • 被上帝拋棄的城市,豆瓣8.9分佳作——《上帝之城》
    也正是因此,裡約熱內盧也被譽為「上帝之城」。而泡子今天要推薦的這部電影就是發生在裡約熱內盧。影片中的上帝之城不是指裡約,而是離裡約不遠的一個偏僻的城鎮。可以說影片主角便是「上帝之城」,講述的則是他的歷史。影片梗概60年代末,上帝之城。
  • 上帝之城驚悚夜色
    上帝之城驚悚夜色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4.06.26 星期四 據巴西媒體報導,北京時間本周二凌晨,在居住有10萬多人的奧雷莫貧民窟內,裡約安全部隊與毒販發生激烈交火,兩名青年和一名警官在槍戰中喪生,另外還有兩人受傷。當地時間6月24日下午(北京時間6月25日凌晨),在當地導遊的帶領下。記者探訪了羅西尼亞貧民窟,這裡是電影《裡約大冒險》裡那個貧民窟的原型,也是《超級綠巨人》的取景場所,作為整個南美洲最大的貧民窟,這裡被稱為貧民窟中的上帝之城。
  • 影視點評:《上帝之城》這個城市沒有上帝
    《上帝之城》是2002年由費爾南多·梅裡爾斯執導,馬修斯·納克加勒、艾莉絲·布拉加、索·豪黑主演的一部驚悚電影。電影改編自半自傳式小說《God's Town》,於2002年8月30日巴西上映。影片圍繞上帝之城展開,一個出生於貧困家庭的黑人小孩布斯卡,弱小的他害怕成為一個罪犯,滿足於一份低薪的工作。因為他擁有一雙善於發掘生活的藝術家的眼睛。最後,他成為了一位職業攝影師。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看本片之前,對裡約熱內盧的印象大概是美麗熱情的城市。然而美麗背後隱藏危險與罪惡,所謂的「上帝之城」不過是犯罪之都、法外之邦。
  • 狂歡和貧窮並存的「上帝之城」
    《007之太空城》  「007系列」的製片人艾伯特·布洛克裡因為一次巴西之旅而愛上了這片土地。於是,1978年該系列的第11部《007之太空城》拍攝時,部分劇情設置在了伊瓜蘇瀑布、亞馬孫運河和裡約。該片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或許就是邦德與大反派「鋼牙」在麵包山的纜車上上演的「空中大戰」。
  • 危機中的「上帝之城」
    若放在過去,人們印象中的巴西,肯定是巨星閃耀的足球王國,有一年一度的狂歡節盛會,也有電影《上帝之城》中的貧民窟與黑幫槍戰。這個遙遠的南美國家,幅員遼闊又讓人印象縹緲。我們這樣看巴西,那巴西人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國度的呢?
  • 《上帝之城》簡介及主要情節
    上帝之城( 葡萄牙語 : Cidade de Deus )是2002年巴西犯罪電影 ,由Fernando Meirelles執導,由KátiaLund共同執導,2002年在其本國和2003年在全世界發行。該故事由BráulioMantovani從1997年改編而來。
  • 沒有上帝的《上帝之城》,童年成長的環境真的很重要
    的一部電影《上帝之城》電影由費爾南多梅裡爾斯執導,是上映的一部犯罪片,他刷新了全世界對巴西熱內盧的理解。在這部電影中巴西裡約熱內盧的貧民窟,這裡是「上帝之城」,魔鬼會在這裡嘆息轉身。導演費爾南多在接受採訪時說,如果你知道熱內盧貧民窟是一個不可能的地方,你就不會拍這部電影;你需要知道,拍攝這部電影的場景都是在平民石窟附近發現的真實場景,即使你這樣做了,你也需要武裝保護。不管怎樣,我向電影付出的工作人員致敬,把他放在膝蓋上!
  • 如何解讀電影《上帝之城》,讓我給你解析一下!
    /If you run, the beast catches; if you stay, the beast eats」在巴西(Brazil),有一座「上帝之城」(Cidade de Deus)。不過這裡既沒有上帝,也實在算不上是個城市。「上帝之城」不過是巴西首都裡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這座城市西南部的一片貧民窟。
  • 《上帝之城》導演:祝張藝謀進軍好萊塢好運
    近日,憑社會題材影片《上帝之城》而蜚聲影壇的巴西名導費爾南多-梅裡爾斯接受了包括鳳凰娛樂在內的中國記者採訪。梅裡爾斯此次作為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評委來到北京,並就自己在北京影節的感受以及電影創作等話題對話中國媒體。他在採訪中一分為二的談及了中國電影,他一方面承認北京電影節的「財大氣粗」給予他極為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他也認為中國應該有更多反應現實的影片。
  • 不容錯過的五十部經典電影——上帝之城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好劇是《上帝之城》。《上帝之城》這部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你看到它的封面絕對聯想到的是非洲。但結果恰恰是一部關於巴西裡約熱內盧的一部電影。巴西裡約熱內盧的貧民窟,這裡是「上帝之城」,更是魔鬼也會嘆息著轉身的地方。
  • 看完電影《上帝之城》這一部,是一個被上帝遺忘的城市
    電影《上帝之城》,一群無法無天的孩子伴隨著兇殘和毀滅成長的故事,巴西裡約的貧民窟並不是上帝保佑的城市而是被上帝遺忘的城市,幫派、販毒槍殺,總之一切泯滅人性的暴虐都從小伴隨著生在那裡的孩子們,周而復始,無限循環。《上帝之城》是巴西電影,我最近看過的最好的電影。
  • 書評| 在上帝之城,與魔鬼共舞
    原標題:書評 | 在上帝之城,與魔鬼共舞讀完朱莉安娜·芭芭莎的《在上帝之城,與魔鬼共舞》後,我和她視頻通話了一番。她正在裡約熱內盧的父母家度假。裡約世界盃結束後,她結束自己作為美聯社裡約特派記者的工作前往瑞士生活了兩年,後來到紐約擔任雜誌編輯。 2010年1月4日,她從舊金山前往裡約。對她來說,這並不僅僅是一次駐外記者任務,也是一趟回家之旅。
  • 《上帝之城》一部9.0的犯罪片,堪稱犯罪片中的《阿甘正傳》
    但偏偏有一部作品站在了犯罪片的頂峰,它就是——《上帝之城》。 如果不是因為題材本身敏感,《上帝之城》完全可以達成與之比肩的程度。 而國內作品更是以《毒戰》7.4,《掃毒》7.5為巔峰,僅從口碑上就能看出《上帝之城》到底是怎樣一部影片。
  • 關於豆瓣高分經典電影上帝之城你不知道的20件事
    2003年,費爾南多梅雷萊斯(Fernando Meirelles)向電影行業介紹《上帝之城》(City of God),向全世界介紹《貧民窟》(favela)。這部電影展示了南美洲最著名的度假城市之一,裡約熱內盧的黑暗一面。故事發生在「上帝之城」,一個無法無天的貧民窟,城市裡最貧窮和最危險的居民生活在這裡,梅雷萊斯講述了希望、暴力和愛的故事。
  • 電影背後的巴西文化:狂歡和貧窮並存的「上帝之城」
    [摘要]印度也有和巴西相近的貧民窟,卻誕生了《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這樣極具童話氣質的機智少年,而巴西卻催生出《上帝之城》中,像擺弄玩具一樣用槍射殺無辜路人,強調自己「是個男人」的早熟男童。代表影片:《上帝之城》
  • 看過《上帝之城》,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感受呢
    看完《上帝之城》,總想著要說點什麼才好。用一場電影的時間講完了一座城的故事,從三俠到zie和benny再到runts,以主角rocket的視角展現上帝之城的勢力變遷。有些人窮 所以他們去搶,這是第一代黑幫三俠,他們搶是為了生存。搶劫旅館,將人綁住,不害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