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勸華為和小米別進軍個人電腦業務,難度太大,你怎麼看?

2020-10-18 朱邦凌

前不久,有記者問聯想中國區總裁劉軍,小米、華為先後進軍個人電腦領域,作為國內最大的電腦銷售商是怎麼看待的,以及他們的加入是否會影響到聯想。劉軍回應說,他對此也感到不可思議,電腦行業的利潤已經是下滑趨勢,更重要的是在整個電腦行業,也只有聯想,蘋果,戴爾,惠普才算是有實力的電腦科技公司,個人電腦行業的挑戰性很大。而聯想一季度的營收達到了120億並再一次超過了惠普。坐穩全球銷量第一寶座的同時聯想也表示自己僅每年的研發費用就高達100億,而且聯想的研發機構遍布全球,擁有多年的銷售經驗和銷售渠道,所以劉軍也表示不建議華為和小米進軍個人電腦業務。

無獨有偶,在最近舉辦的聯想創客節上,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個人電腦及智能設備產品集團總裁賈朝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3-5年後,非智能PC將無市場。賈朝暉表示,創新是聯想最核心的戰略。未來3到5年,沒有智能化的PC基本上沒有市場。所以聯想非常重視電腦的智能化投入。談及華為、小米等廠商布局PC業務,賈朝暉表示,電腦市場沒有想像的那麼容易。也許他們可以在局部的市場,在某段時間裡面能夠看到自己的成長,但隨著電腦和通訊,以及電腦和網絡進一步結合的情況之下,它的設計難度要遠遠高於手機的設計難度。

在個人電腦業務上,聯想無疑是行業巨星。根據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公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的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數據顯示,中國的聯想繼續排全球筆記本電腦市場的第二名,但市場佔有率降到了19.8%,同比下滑1.6%。第一名繼續是惠普,其第三季度筆記本電腦市場份額達到了25.3%。PC(個人電腦)市場,聯想超過惠普位居全球第一。根據IDC發布的的數據顯示,2018年三季度全球PC(個人電腦)市場,聯想份額為24%,排名全球第一。惠普以22.8%名列第二,第三至五位依次為戴爾(17%)、宏碁(7.2%)和蘋果(7.1%)。聯想在第三季度的奪冠也意味著,該公司成功打破了惠普繼2017年第一季度以來連續六個季度穩居全球PC市場首位的紀錄。

去年5月,中國電信巨頭華為宣布計劃進軍全球電腦市場。這對老牌個人電腦(PC)企業構成了新的挑戰。華為的初步計劃將以高端消費者市場為目標,與合計銷量佔個人電腦市場50%以上的聯想、惠普和戴爾展開競爭。除此之外,它還將挑戰蘋果公司日益萎縮的高端Mac電腦業務。華為的Matebook X是一款無風扇筆記本電腦,電源鍵具有指紋識別功能。

7月31日,華為公布了2018年上半年的業績。根據官方網站的數據,華為同期的銷售收入為人民幣3257億元,同比增長15%,營業利潤率為14%。在個人電腦領域,華為首款全屏筆記本電腦MateBook X Pro通過一系列創新受到媒體和消費者的好評,並在個人電腦市場樹立了高端品牌形象。在華為,大約有8萬人從事研發和創新,佔總人數的45%。過去10年,研發支出超過人民幣3,940億元(合604億美元)。另一方面,該公司正加大基礎研究支出,在每年150億至200億美元的研發支出中,有20%至30%用於基礎研究。

小米PC業務總經理馬強表示,關於小米PC業務在整個集團中的定位,依舊是一個比較年輕的業務線。從第一款小米筆記本產品發布至今,小米PC業務發展剛剛兩年時間。他認為業務的重要程度,還要以來產品的表現。作為小米體系中的新興業務,和已經相對成熟的手機、電視等業務,成長空間還很大。小米PC業務未來一段時間的工作重心依舊是滿足不同用戶類型的需求、擴展自己的品類。關於銷量,馬強稱小米自3月底發布第一款遊戲本後,4月下旬才正式進入市場,銷量都不是最大目標。小米遊戲本進入市場後,更希望通過小米之家和其他渠道,讓更多人體驗到小米的產品,從而更廣泛獲得產品反饋。

個人電腦市場仍然在持續的萎縮。全球PC市場已經連續7年萎縮,去年總出貨量為2.595億臺,較2016年2.602億臺再度下滑0.2%,今年出貨量預計再跌3-5%。美國高德納諮詢公司的數據顯示,全球個人電腦市場的銷量在2015年下滑8%,在2016年又下滑6.2%。它預計,今年的銷量將與去年持平,而個人電腦市場的整合壓力在2020年之前都將進一步加大。在這種形勢下,華為和小米為什麼要進入個人電腦業務?

主要原因在於,PC長期依賴硬體競爭,手機廠商自信將帶來新體驗。筆記本的頂峰就是超極本,近年來除了各種變形就沒有太多的產品創新,飽受詬病的大果粒解析度「1366*768」仍大行其道,行業靠硬體粗暴升級做迭代,但以往由傳統微電子的wintel構成的驅動力正在枯竭,這讓崇尚產品設計創新的手機廠商看到機會。同質化競爭拼的就是細節上的小創新,小變局和外觀設計必然壓倒技術,這正好是國產手機的強項

華為與小米在筆記本的形態上都驚人的相似,採用平板、PC二合一筆記本,簡單理解就是,分開以後屏幕就變身平板,而合在一起就是一個標準的筆記本電腦了,雖然平板、PC二合一產品,並不是華為小米首次設計,但很有可能因為華為和小米的加入,而使得二合一筆記本迎來發展熱潮。

小米與華為做筆記本,根本不是為了去單純的賺取硬體上的利潤,而是要建立一個完整的生態閉環,筆記本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網際網路發展到今天,用戶在手機、平板、PC等多個設備屏幕之間切換的需求越來越明顯。華為和小米是否像蘋果一樣,想在產品線上打造閉環,不得而知。蘋果、小米的個人電腦業務如何發展,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華為進軍筆記本,或許只是為了「喝湯」
    儘管官方尚未正式宣布,各方消息似乎落實了華為將在今年發布首款筆記本電腦的事實,時間也被定格在今年四月份。  和小米不同的是,華為的筆記本業務並未被灌輸性價比的概念,反倒是多個跡象表明華為把筆記本業務瞄向了高端商務市場。儘管華為在2015年重回國內手機市場銷量第一的寶座,可整個手機市場增長的疲軟已是不爭的事實。
  • 中國平板電腦洗牌:蘋果跌到第2,聯想第3,第一賣出260萬臺!
    較前同期來看,華為平板電腦同比增長了22.9%,市場份額也是有小幅提升!作為華為手機的強大對手,小米在平板業務上卻不是華為對手,並且無緣國內平板前五,小米平板也是連續兩個季度無緣國內前五,主要問題還是產品未更新,舊機型競爭力不足。
  • 華為、小米、聯想的智能體脂秤三國殺
    2017年5月,小米正式進軍智能體脂秤市場,在京東商城出售其雲麥(YUNMAI)好輕mini2智能體脂秤產品;華為也在同年12月,在北京正式發布華為智能體脂秤,這款產品的測量精度可以達到0.1kg;聯想入場稍晚一些,在2018年9月正式推出聯想Lecoo智能體脂秤。由此三家最終進入了智能健康科技這條「相同的大河」。
  • 小米成立「萬磁爐」,聯想CEO常程加入小米!
    近日,常程發表了微博,表示自己在聯想辭職。細數常程在聯想時期,可以看出來,常程對於聯想的貢獻還是不小的。從電腦,軟體,特別是手機行業。常程在聯想的期間,對於手機業務發展的幫助,是舉足輕重的。就在常程辭職過後,大家紛紛猜測「萬磁王」將何去何從,有網友猜測常程可能會去榮耀。
  • 聯想手機要發起價格戰:銷量增80%,叫板華為小米,有戲嗎?
    現在用戶不知道聯想手機做得好,在座的各位都覺得聯想手機性價比高,但你去大街上攔一個人問,聯想手機性價比很高,他說聯想還做手機嗎?我們還要花很長的時間解決這個問題,這都跟業務模式有關係的。」記者提問:從營銷上來說,你也吐槽了不少的廠商,這樣做的初衷是什麼?
  • 華為筆記本攻入行業第一梯隊,全球第一的聯想該怎麼辦?
    當華為在手機行業小有成就之時,聯想董事長楊元慶在丁磊的飯局上曾豪邁地說過,聯想、華為和小米要成為中國手機在世界上的名片,爭取成為全球前三。言猶在耳。如今,聯想手機早已脫離了主流行列,但是華為卻冷不丁地殺到了聯想大本營,做出了筆記本這一品類,並且在數年之內就攻到了聯想的護城河邊。
  • 時隔六年再度巨虧 聯想怎麼辦?
    在轉型中的聯想集團出現PC業務和手機業務雙雙下滑,2015財年淨虧損1.28億美元,這是公司時隔六年來第一次錄得年度虧損。  作為全球最大電腦生產商,為應對全球個人電腦市場萎縮的局面,聯想一直艱難地向移動業務轉型。但收購摩託羅拉移動非但沒為公司業績添花,反而令其手機業務持續虧損。CEO楊元慶直言公司無疑正面臨一些挑戰。也低估了與摩託羅拉磨合的難度。
  • 拆解小米:不要低估了雷軍,也別高看了小米
    儘管初代iphone3G一部就要4999塊的「天價」,甚至閹割了wifi功能,可就是那種用手指輕觸屏幕就能直情逕行的感覺和不明覺厲的「iOS智能作業系統」、「Home鍵一鍵返回」等黑科技,實在太讓人著迷。  而與蘋果的高貴身份相對立的,則是華強北鋪天蓋地的山寨機。「大、薄、清、強!超豪華3G智慧型手機!外面賣5888,我們只要399元!趕緊撥打電話訂購吧!」
  • 「民族第一牌」聯想再陷虧損泥潭,楊元慶怎麼辦
    《國際金融報》還喊出了「聯想業績分分鐘打臉,楊元慶是不是離辭職不遠了?」。聯想手機敗給華為,電腦輸給惠普,而且再度陷入虧損泥潭,聯想究竟怎麼了?聯想還能夠起死回生麼?四面楚歌,禍根早種在個人電腦領域,聯想曾經一騎絕塵,現在它的份額依然是全球第一。但在IT硬體終端「移動終端化」的今天,聯想在移動業務上並沒有優勢。
  • 「萬磁王」常程棄聯想、奔小米
    同時,他積極深入網際網路行業,提升影響力,通過微博用戶互動,積累了數百萬的鐵桿粉絲,通過各種線下線上的粉絲活動,為聯想移動互聯業務積累了大量的人氣和有效的用戶反饋渠道。這說明在聯想內部,對常程20年來做出的貢獻有非常高的認可度。事實上也是如此,對於聯想手機業務來說,常程是一個標誌性的存在。
  • 華為再次發現新大陸!5G手機業務受阻後:全力進軍智能汽車領域
    眾所周知,自從9月15日晶片正式生效以後,華為手機業務就因為「缺芯」而受阻,最後還被迫出售榮耀手機業務,而根據各大知名機構預測,華為手機、新榮耀手機在明年都將出現銷量大幅度下滑尷尬局面,而華為手機的全球市場份額將降至4%,榮耀手機業務將降至2%,要知道在2019年華為手機(含榮耀)
  • 聯想轉型不能僅「賣電腦」
    「精武計劃」有助於帶動整個服務體系技術能力的提升,為個人和企業客戶提供更高品質的IT服務支持。楊元慶與柳傳志  如果你認為聯想此次的「精武計劃」只不過是內部的一次工程師技能大比拼,那就太小看聯想的心思了。
  • 36歲的聯想回頭看,儘是18歲的影子
    編輯導語:說到聯想,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聯想的電腦,聯想發展的時間很長,在PC界一直有著穩固的地位;但隨著智慧型手機品牌的快速發展,聯想在智慧型手機領域掉了隊;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聯想再度開展手機業務的思考,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且懟且偏愛,「萬磁王」常程轉投小米,聯想手機蒙陰影
    1月2日,小米創始人雷軍發布微博表示,「2020年上班第一天,歡迎@常程加入小米,擔任小米集團副總裁,負責手機產品規劃。」 常程於2000年加入聯想,在聯想供職19年,離職前為聯想集團副總裁、手機業務負責人。就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12月31日,常程發布微博確認從聯想離職,原因是照顧家庭和個人身體原因。
  • 且懟且偏愛, 「萬磁王」常程轉投小米,聯想手機蒙陰影
    1月2日,小米創始人雷軍發布微博表示,「2020年上班第一天,歡迎@常程加入小米,擔任小米集團副總裁,負責手機產品規劃。」常程於2000年加入聯想,在聯想供職19年,離職前為聯想集團副總裁、手機業務負責人。就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12月31日,常程發布微博確認從聯想離職,原因是照顧家庭和個人身體原因。離職聯想2天,常程加盟小米的消息便一錘定音。
  • 聯想手機掌門人常程宣布離職;小米回應「米家」商標侵權;人人回歸...
    據了解,常程於2000年加入聯想,擔任筆記本事業部研發總監,負責聯想桌上型電腦、筆記本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的研發工作;2011年,任聯想集團副總裁兼移動端到端軟體平臺總經理,轉身移動互聯業務,打造聯想樂商店和茄子快傳 ,孵化並研發聯想Yoga平板電腦和聯想K900智慧型手機;2014年12月,成為神奇工場聯合創始人。2015年6月,出任ZUK CEO。
  • 聯想高層又調整了,2年前被解職的劉軍回歸,深度調查楊元慶和聯想...
    今天上午,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微博上宣布,聯想集團進行高管調整,原聯想移動業務集團總裁劉軍回歸聯想,將擔任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領導中國平臺及中國區PCSD(個人電腦與智能設備集團)業務。聯想原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童夫堯,調任聯想全球數據中心業務高級副總裁。
  • 「萬磁王」常程加入小米:小米「電磁爐」組合出道
    不過,近年來聯想手機業務表現平平,常程的出走似乎也有「良禽擇木而棲」的味道。有趣的是,近日小米集團副總裁、小米中國區總裁、紅米Redmi品牌總經理盧偉冰發微博紀念加入小米一周年。盧偉冰曾是金立集團總裁,負責金立手機的海外業務。早在2017年,金立資金問題爆發前便已從金立離職。
  • 華為傳將發布電腦屏幕產品,可兼容華為手機
    華為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發展因美國制裁令而遇上頗大阻力,但有消息指出華為將會進軍電腦屏幕市場,並會在3個月內有官方發布。近日有科技傳媒報導稱,華為品牌的電腦屏幕將會推出,具備3款產品覆蓋不同市場檔次,其中一款將會是32寸屏幕。
  • 手機生態鏈還是比傳統電腦有優勢
    自從OPPO進軍智能電視以後,據爆料,OPPO明年還要計劃推出平板和筆記本電腦,這也很正常,比較有華為在前面做的風生水起,對於做手機的OPPO,也自然不能不聞不問。